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游戏作为一种对幼儿进行基础性、常识性教育的基本手段,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幼儿社会认知、良好个性、积极情感的发展,还有利于幼儿道德品质、社会行为的形成。我们知道,当前幼儿游戏已经成为时代对幼儿教育的呼唤,教育部门也下达了通知,要求幼儿教育要脱离“小学化”教学的困境,要以游戏的基础,以培养幼儿思维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为目标、本文笔者就以幼儿音乐教学为例,检视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的问题,并思考如何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正确的融入游戏。
关键词:幼儿教学;音乐教学;游戏化教学
一、 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问题的检视
(一) 幼儿“被游戏”,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幼儿教师在组织音乐游戏活动时,往往都是给活动贴上游戏的“标签”,就在音乐活动中添加只具有表演环节、游戏规则等外在形式的游戏,而非幼儿感兴趣的。这样忽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忽略幼儿真正所需,不考虑幼儿兴趣所在的游戏活动,也不可能真正起到游戏的育人价值,同时也会让人有一种“被游戏”的感觉。不仅降低了音乐活动目标的完成效率,同时也埋汰了幼儿的兴趣。
(二) 为了游戏而游戏,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许多音乐活动带着“游戏化”的头衔,仅仅是让幼儿参与了游戏,却没有获得音乐活动所能提高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有大部分的教师自身素质受限,无法以科学的方式将游戏教学活动落实到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时不明白教学的基本要求,致使无法通过游戏教学来提升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幼儿教学的全面发展。
(三) 忽视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
在音乐活动中,有些教师在让幼儿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所要学习的歌曲之后,不让幼儿有机会消化、吸收,而是要求幼儿快速掌握、表演,甚至要求准备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只能是简单地模仿教师才能过关。教师与幼儿俨然就成了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关系,幼儿不再是主体,而模仿教师最像的幼儿成为一个模板和标准,抑制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挥。
(四) 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有许多教师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理及心理的情况,没有根据其兴趣爱好设置相关的游戏活动,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脱离幼儿实际能力,“只理自己的脉搏,不理幼儿的脉搏”,教育目标好高骛远,幼儿完全不能达到。幼儿的游戏目的也不太明确,导致游戏教学只是一个表面的形式,没有给学生带来实际的提升作用。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多不合理的干预,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设计缺乏趣味性,长久的发展导致幼儿对游戏教学失去兴趣。游戏教学没有一个合理的指导方法,幼儿不明白游戏的根本任务,这无形中就降低了游戏教学的整体成果,限制了游戏化教学成果的有效提升。
二、 关于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的策略思考
(一)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个体差异
幼儿有着自己的文化,有着自己的逻辑、规则与独特的文化需求。游戏可以说是幼儿存在的一种形式,也可以说是幼儿生存的一种状态。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不仅仅是“玩”,而是通过游戏的过程理解音乐。3~6岁的幼儿正处于感觉探索阶段,教师在音乐活动中添加游戏,帮助幼儿进行感觉探索,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掌控能力,最终促进幼儿游戏性的发展。教师在开展游戏化的音乐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需求,将音乐、游戏等作为一个整体,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整体性的感知与个性化的表现。
(二) 明确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游戏活动
在幼儿园日常音乐教育游戏化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向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合理设置各个游戏活动。在游戏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树立起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课堂,根据幼儿的实际认知水平设置更多相关的游戏场景。比如,在引导幼儿感受《秋风》优美的音乐情绪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在路间捡来落叶,然后让幼儿围着落叶趴在地上,随着音乐吹动眼前的秋叶,感受“秋风拂面”的韵味。此外,幼儿处于特殊的成长年龄阶段,对于游戏的时间也有相应的要求,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游戏时间,在游戏过程中体验更多真实的感触。让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游戏带来的乐趣,从而提高游戏教学带来的教学效果。
(三) 科学教学,确保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施质量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秉着负责任的态度,保证音乐活动游戏化实施的质量,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各种工具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在实现快乐和审美有机统一的基础上,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当教师看到幼儿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的时候,不应该对其呵斥或者阻止,应该鼓励幼儿的表现,促使他们能够大胆地表演、创作,通过感受音乐、享受音乐,进而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这种积极表现音乐的方式可以使幼儿在交流和互动中培养团结友爱和懂得分享的品质,促进情商的提高。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可以贯穿在幼儿绘画活动、体育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适当地进行音乐游戏活动的渗透,陶冶情操,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体会。
(四) 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给予幼儿创造空间
游戏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最基本、最喜欢的活动。在活动中给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做主人,且没有什么压力,还可以锻炼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沟通能力,幼儿自己做主人,可以促进幼儿主动参加音乐活动,更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训练幼儿的胆量和表现能力,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刺激幼儿表演、创作和探索。
例如,在《快乐的小厨师》音乐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想象在家里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面忙碌的动作,鼓励学生扮演厨师,让幼儿一边聽音乐,一边朗诵诗词,配合幼儿自导自演的动作,来加深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这种轻快、明亮的音乐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幼儿会自觉地使自己的动作跟上音乐的节奏和速度,从而使音乐活动充满乐趣,这样幼儿对于音乐的领悟也更加丰富化和个性化。
三、 小结
综上所述,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本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快乐学习,我们教学者不应该本末倒置。在后续的教学中笔者将会不断的实践、总结和反思,力争让游戏化教学更有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朱亚佩.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践效果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
[2]黄爱珍.音乐游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科学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
作者简介:
吴银花,重庆市,重庆市万州区幼师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教学;音乐教学;游戏化教学
一、 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问题的检视
(一) 幼儿“被游戏”,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幼儿教师在组织音乐游戏活动时,往往都是给活动贴上游戏的“标签”,就在音乐活动中添加只具有表演环节、游戏规则等外在形式的游戏,而非幼儿感兴趣的。这样忽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忽略幼儿真正所需,不考虑幼儿兴趣所在的游戏活动,也不可能真正起到游戏的育人价值,同时也会让人有一种“被游戏”的感觉。不仅降低了音乐活动目标的完成效率,同时也埋汰了幼儿的兴趣。
(二) 为了游戏而游戏,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许多音乐活动带着“游戏化”的头衔,仅仅是让幼儿参与了游戏,却没有获得音乐活动所能提高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有大部分的教师自身素质受限,无法以科学的方式将游戏教学活动落实到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时不明白教学的基本要求,致使无法通过游戏教学来提升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幼儿教学的全面发展。
(三) 忽视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
在音乐活动中,有些教师在让幼儿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所要学习的歌曲之后,不让幼儿有机会消化、吸收,而是要求幼儿快速掌握、表演,甚至要求准备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只能是简单地模仿教师才能过关。教师与幼儿俨然就成了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关系,幼儿不再是主体,而模仿教师最像的幼儿成为一个模板和标准,抑制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挥。
(四) 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有许多教师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理及心理的情况,没有根据其兴趣爱好设置相关的游戏活动,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脱离幼儿实际能力,“只理自己的脉搏,不理幼儿的脉搏”,教育目标好高骛远,幼儿完全不能达到。幼儿的游戏目的也不太明确,导致游戏教学只是一个表面的形式,没有给学生带来实际的提升作用。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多不合理的干预,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设计缺乏趣味性,长久的发展导致幼儿对游戏教学失去兴趣。游戏教学没有一个合理的指导方法,幼儿不明白游戏的根本任务,这无形中就降低了游戏教学的整体成果,限制了游戏化教学成果的有效提升。
二、 关于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的策略思考
(一)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个体差异
幼儿有着自己的文化,有着自己的逻辑、规则与独特的文化需求。游戏可以说是幼儿存在的一种形式,也可以说是幼儿生存的一种状态。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不仅仅是“玩”,而是通过游戏的过程理解音乐。3~6岁的幼儿正处于感觉探索阶段,教师在音乐活动中添加游戏,帮助幼儿进行感觉探索,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掌控能力,最终促进幼儿游戏性的发展。教师在开展游戏化的音乐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需求,将音乐、游戏等作为一个整体,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整体性的感知与个性化的表现。
(二) 明确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游戏活动
在幼儿园日常音乐教育游戏化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向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合理设置各个游戏活动。在游戏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树立起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课堂,根据幼儿的实际认知水平设置更多相关的游戏场景。比如,在引导幼儿感受《秋风》优美的音乐情绪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在路间捡来落叶,然后让幼儿围着落叶趴在地上,随着音乐吹动眼前的秋叶,感受“秋风拂面”的韵味。此外,幼儿处于特殊的成长年龄阶段,对于游戏的时间也有相应的要求,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游戏时间,在游戏过程中体验更多真实的感触。让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游戏带来的乐趣,从而提高游戏教学带来的教学效果。
(三) 科学教学,确保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施质量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秉着负责任的态度,保证音乐活动游戏化实施的质量,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各种工具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在实现快乐和审美有机统一的基础上,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当教师看到幼儿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的时候,不应该对其呵斥或者阻止,应该鼓励幼儿的表现,促使他们能够大胆地表演、创作,通过感受音乐、享受音乐,进而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这种积极表现音乐的方式可以使幼儿在交流和互动中培养团结友爱和懂得分享的品质,促进情商的提高。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可以贯穿在幼儿绘画活动、体育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适当地进行音乐游戏活动的渗透,陶冶情操,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体会。
(四) 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给予幼儿创造空间
游戏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最基本、最喜欢的活动。在活动中给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做主人,且没有什么压力,还可以锻炼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沟通能力,幼儿自己做主人,可以促进幼儿主动参加音乐活动,更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训练幼儿的胆量和表现能力,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刺激幼儿表演、创作和探索。
例如,在《快乐的小厨师》音乐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想象在家里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面忙碌的动作,鼓励学生扮演厨师,让幼儿一边聽音乐,一边朗诵诗词,配合幼儿自导自演的动作,来加深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这种轻快、明亮的音乐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幼儿会自觉地使自己的动作跟上音乐的节奏和速度,从而使音乐活动充满乐趣,这样幼儿对于音乐的领悟也更加丰富化和个性化。
三、 小结
综上所述,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本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快乐学习,我们教学者不应该本末倒置。在后续的教学中笔者将会不断的实践、总结和反思,力争让游戏化教学更有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朱亚佩.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践效果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
[2]黄爱珍.音乐游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科学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
作者简介:
吴银花,重庆市,重庆市万州区幼师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