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现场平台建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实训基地,对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和不同的专业采取相应的建设策略;二是企业现场中的教学活动,包括参观学习、短期见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形态;三是企业现场中的管理方法,包含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与课程管理等。
【关键词】企业现场 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 平台建设
企业现场是指从事产品生产、制造或提供服务的场所,即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完成一定生产作业任务的场所。职校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与实践,熟悉行业标准,所进行的实训项目有可能对应毕业后的工作岗位。职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得到企业在设备、场地等物质方面的支持,搭建企业现场平台,积极推动企业参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
一、企业现场平台中的实训基地建设
(一)校企合作的模式分析
1.企业订单模式
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与专业对口的学校合作,提出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根据企业用人方案定向“加工”。在此过程中,企业全程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并根据教学需要委派技术人员为学生授课,或对相关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订单式培养的优势在于企业提供设备与技术人员,满足就业前的顶岗实习需求,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对口就业率高。
如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博西华班、环强班;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的舍弗勒班、新亚班;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的联通班、大生班;湖南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华强动漫班、时代电气班。
2.行业协会订单模式
由行业协会牵头,根据该行业所属的多个企业的用工需求,明确订单人数与相关岗位,与学校签订用人意向。行业协会根据当地的用工标准提出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与行业协会委派的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
如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参与德资企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的模具班;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与江苏省美发美容协会合作培养人才的形象设计班等。
3.短期订单模式
针对行业或企业某一发展阶段中急需用工的状况,应时在相关专业中招募学生组成强化班。通过短期培训,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达到该行业或企业的用人标准。
如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的宝马培训基地、上海通用ASEP项目学校、丰田TEAM21项目学校;湖南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期为一年的鸿准定向班。
4.校内企业模式
学校提供完全企业化的实训场所,由专业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团队进行运营,把课程学习嵌入工作实践中,让学生接受“真刀真枪”式的锻炼。
如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的51印书网通过两年多的运行,已形成成熟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该校的金职影视工作室也是由专业指导老师带领的学生团队运营。
5.学生创业模式
学校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学生创业起步阶段,学校委派专业老师指导与帮助解决技术难题。
如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的路特软件工作室、联想直营店。另外该校团委每年还会提供多个学生创业基地,供学生竞争上岗。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职业院校通常会根据不同的专业以及校企合作的模式规定各自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条件和要求。经过分析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等若干个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条件与要求后,概括为以下四个要素:1.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和相应的业务指导;2.企业有义务对学生及指导教师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3.校企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双方共赢;4.签订相应的协议,进行制度化及规范化管理。
二、企业现场中的教学活动
(一)企业现场中的参观学习
以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师生参观西门子信号有限公司为例,由企业的业务骨干带领师生参观工厂生产线,详细了解了公司各类产品生产工艺和流程,使师生对企业生产管理有了深入了解。
以上是一种参观学习,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深入企业,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产的具体细节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操作性和感性认识。
(二)企业现场中的短期见习
以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信息专业部为例,每年的国庆节假期前会安排高职四年级的学生到苏宁电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现场教学活动。企业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为学生指定“师傅”,教师全程跟踪指导。经过现场教学,在“师傅”的指导下,使学生逐步适应工作流程。
以上是一种阶段见习模式,短期的集体校外培训会促使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更深刻的认知与体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以后的专业技能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企业现场中的顶岗实习
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校网络技术专业为让学生提早与实际工作接触,锻炼专业能力,将专业培养方案中学生顶岗实习改革形成毕业顶岗实习和短期顶岗实习两种形式。毕业顶岗实习安排在三年级,为期1年;短期顶岗实习安排在双休日及每学年课程完成之后的假期进行,时间一般为2~3个月。
以上是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使学生从“半成品”成长为“成品”。
以上三类企业现场中的教学活动可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能力。
三、企业现场平台中的管理(案例分析)
现以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的“宝马经销商学徒工计划”为例,从学生管理、教师发展与课程管理三个方面谈企业现场平台中的管理。
(一)学生管理
宝马经销商学徒工计划甄选流程:学员报名—学校甄选—经销商面试—进入学徒工项目(在校培训 企业实习为期1年)。学生在确定进入学徒工计划后,在实习期间将签订两份合同。 第一是定向实习协议。签订时间在经销商面试结束以后,此时学生与经销商之间已经有了明确意向,签订定向实习协议可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约束学生,避免随意变更实习单位;二是约束经销商,避免随意改变面试人选。
第二是实习协议。签订时间是学生在学校完成第一阶段的培训之后到经销商处开始实习之初。签订实习协议的目的不仅是保持学生实习期间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完成实习目标。
(二)教师发展
按照宝马经销商学徒工计划的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及本岗位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完成学生在校期间的培训任务及在经销商处实习期间的指导任务。要达到这样的水平,企业就必须为教师提供实际的培训。
在该计划的宝马非技术学徒工项目中,对教师的培训经过以下四个步骤:
首先是面试,由宝马培训学院项目负责人主持。主要是考察教师是否具备企业培训师的基本条件。如果面试成功,则进入后续环节。通过面试的学校教师称作准培训师。
第二步,听课。准培训师开始涉足课程,主要形式是听资深培训师上课,初步了解课程内容及培训形式。
第三步,培训师培训。培训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给予培训师培训技巧上的指导,让培训师参加指导员训练营,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如何灵活、巧妙、恰当地使用媒体;如何运用讲解技巧、提问技巧、反馈技巧等。二是针对培训师培训内容上的指导。给予准培训师试讲的机会,由资深培训师随堂听课指导。
第四步,认证。由宝马培训学院对准培训师进行基本素质、培训技巧、产品知识等方面的认证。通过认证后才能独立承担培训任务,成为一名专业的培训师。
经过这四个步骤,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技能都会得到较大提升。
(三)课程管理
学生在这一年里将会使用两大类课程:一是在校培训期间的课程;二是在经销商处实习的课程。两大类培训课程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分为三步:第一步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商定项目定位、培养目标;第二步制订课程大纲;第三步由学校内能承担企业培训的培训师完成课程开发。
四、小结
优质的校企合作载体可使工学结合更加紧密。因此,企业现场平台的建设应更规范,校企合作的模式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教学活动应满足学生的专业技术与职业能力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管理办法可以从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完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企业现场 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 平台建设
企业现场是指从事产品生产、制造或提供服务的场所,即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完成一定生产作业任务的场所。职校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与实践,熟悉行业标准,所进行的实训项目有可能对应毕业后的工作岗位。职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得到企业在设备、场地等物质方面的支持,搭建企业现场平台,积极推动企业参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
一、企业现场平台中的实训基地建设
(一)校企合作的模式分析
1.企业订单模式
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与专业对口的学校合作,提出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根据企业用人方案定向“加工”。在此过程中,企业全程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并根据教学需要委派技术人员为学生授课,或对相关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订单式培养的优势在于企业提供设备与技术人员,满足就业前的顶岗实习需求,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对口就业率高。
如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博西华班、环强班;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的舍弗勒班、新亚班;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的联通班、大生班;湖南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华强动漫班、时代电气班。
2.行业协会订单模式
由行业协会牵头,根据该行业所属的多个企业的用工需求,明确订单人数与相关岗位,与学校签订用人意向。行业协会根据当地的用工标准提出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与行业协会委派的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
如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参与德资企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的模具班;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与江苏省美发美容协会合作培养人才的形象设计班等。
3.短期订单模式
针对行业或企业某一发展阶段中急需用工的状况,应时在相关专业中招募学生组成强化班。通过短期培训,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达到该行业或企业的用人标准。
如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的宝马培训基地、上海通用ASEP项目学校、丰田TEAM21项目学校;湖南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期为一年的鸿准定向班。
4.校内企业模式
学校提供完全企业化的实训场所,由专业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团队进行运营,把课程学习嵌入工作实践中,让学生接受“真刀真枪”式的锻炼。
如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的51印书网通过两年多的运行,已形成成熟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该校的金职影视工作室也是由专业指导老师带领的学生团队运营。
5.学生创业模式
学校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学生创业起步阶段,学校委派专业老师指导与帮助解决技术难题。
如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的路特软件工作室、联想直营店。另外该校团委每年还会提供多个学生创业基地,供学生竞争上岗。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职业院校通常会根据不同的专业以及校企合作的模式规定各自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条件和要求。经过分析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等若干个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条件与要求后,概括为以下四个要素:1.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和相应的业务指导;2.企业有义务对学生及指导教师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3.校企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双方共赢;4.签订相应的协议,进行制度化及规范化管理。
二、企业现场中的教学活动
(一)企业现场中的参观学习
以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师生参观西门子信号有限公司为例,由企业的业务骨干带领师生参观工厂生产线,详细了解了公司各类产品生产工艺和流程,使师生对企业生产管理有了深入了解。
以上是一种参观学习,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深入企业,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产的具体细节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操作性和感性认识。
(二)企业现场中的短期见习
以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信息专业部为例,每年的国庆节假期前会安排高职四年级的学生到苏宁电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现场教学活动。企业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为学生指定“师傅”,教师全程跟踪指导。经过现场教学,在“师傅”的指导下,使学生逐步适应工作流程。
以上是一种阶段见习模式,短期的集体校外培训会促使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更深刻的认知与体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以后的专业技能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企业现场中的顶岗实习
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校网络技术专业为让学生提早与实际工作接触,锻炼专业能力,将专业培养方案中学生顶岗实习改革形成毕业顶岗实习和短期顶岗实习两种形式。毕业顶岗实习安排在三年级,为期1年;短期顶岗实习安排在双休日及每学年课程完成之后的假期进行,时间一般为2~3个月。
以上是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使学生从“半成品”成长为“成品”。
以上三类企业现场中的教学活动可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能力。
三、企业现场平台中的管理(案例分析)
现以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的“宝马经销商学徒工计划”为例,从学生管理、教师发展与课程管理三个方面谈企业现场平台中的管理。
(一)学生管理
宝马经销商学徒工计划甄选流程:学员报名—学校甄选—经销商面试—进入学徒工项目(在校培训 企业实习为期1年)。学生在确定进入学徒工计划后,在实习期间将签订两份合同。 第一是定向实习协议。签订时间在经销商面试结束以后,此时学生与经销商之间已经有了明确意向,签订定向实习协议可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约束学生,避免随意变更实习单位;二是约束经销商,避免随意改变面试人选。
第二是实习协议。签订时间是学生在学校完成第一阶段的培训之后到经销商处开始实习之初。签订实习协议的目的不仅是保持学生实习期间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完成实习目标。
(二)教师发展
按照宝马经销商学徒工计划的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及本岗位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完成学生在校期间的培训任务及在经销商处实习期间的指导任务。要达到这样的水平,企业就必须为教师提供实际的培训。
在该计划的宝马非技术学徒工项目中,对教师的培训经过以下四个步骤:
首先是面试,由宝马培训学院项目负责人主持。主要是考察教师是否具备企业培训师的基本条件。如果面试成功,则进入后续环节。通过面试的学校教师称作准培训师。
第二步,听课。准培训师开始涉足课程,主要形式是听资深培训师上课,初步了解课程内容及培训形式。
第三步,培训师培训。培训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给予培训师培训技巧上的指导,让培训师参加指导员训练营,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如何灵活、巧妙、恰当地使用媒体;如何运用讲解技巧、提问技巧、反馈技巧等。二是针对培训师培训内容上的指导。给予准培训师试讲的机会,由资深培训师随堂听课指导。
第四步,认证。由宝马培训学院对准培训师进行基本素质、培训技巧、产品知识等方面的认证。通过认证后才能独立承担培训任务,成为一名专业的培训师。
经过这四个步骤,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技能都会得到较大提升。
(三)课程管理
学生在这一年里将会使用两大类课程:一是在校培训期间的课程;二是在经销商处实习的课程。两大类培训课程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分为三步:第一步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商定项目定位、培养目标;第二步制订课程大纲;第三步由学校内能承担企业培训的培训师完成课程开发。
四、小结
优质的校企合作载体可使工学结合更加紧密。因此,企业现场平台的建设应更规范,校企合作的模式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教学活动应满足学生的专业技术与职业能力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管理办法可以从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完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