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相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20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有时,在语文课堂上适度布设静“场”,能产生为不教之教的效果。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在反思探究教学法中强调训练的基本方法为“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议,动情读,动笔写,动脑思”。尽管这些方法都着重了一个“动”字,但我们知道,从哲学上来讲,“静”是相对的,“动”是永恒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静”呢?笔者认为,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动脑思”是“静”的根本表现,且“动脑思”是这个过程核心。“思”为“静”,“静”生“动”;反之,“动”也生“静”。“静”为“动”而积蓄飞跃的能量,“动”则借“静”产生飞跃,实现既定目标。而“静”生“慧”,生“慧”则思路开阔,效率提高。因此,教师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调控,可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一个良性的轨迹中循环。
  下面结合语文教学中动静相宜的教学实践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一、动静相宜地“听”
  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形容听贤人的教诲为“如沐春风”,由此可见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力之大。教师的一次板书,一抹眼神,一个手势,一句引导,一串妙语无不给学生以熏陶、示范和感染。此时,教师抑扬顿挫、引人入胜的语言给学生以听觉上的享受,也刺激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手势语言更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真正地深入文本,去触摸作者的思维脉搏。
  例如,《扬州画舫录》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清朝扬州一个说书艺人,说到张飞一声怒吼,喝断长坂桥时,只是张口怒目,以手佐势,不出一声,而听众便觉得满室中如雷霆于耳。如果这个说书艺人真喊出声来,那么,不管他声音如何洪亮,听众都不会觉得这喊声能喝断长坂桥。这种不出一声的“空白”,正是寓有喝断长坂桥之声。在教学中为使学生理解教师难以充分表达的意境,不妨以“静”来代替,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地展开想像,用想像填补“空白”。
  二、动静相宜地“读”
  朗读、背诵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得到广大语文老师的重视。然而,回顾我们的语文课堂,老师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不算少,但是似乎缺少一些启发性、针对性的指导,“你喜欢哪一节就读哪一节,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的内容”、“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成了语文课堂的时尚用语,甚至主流用语。笔者不禁要问:不喜欢的内容难道就不要读了?不喜欢的阅读形式还要不要学生掌握了?《语文课程标准》列出了“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应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技能。而我们的课堂有的阅读目标不明,有的要求不清,“信天游”式的课堂不乏其例;有的课堂分角色读、表演读过多,至使课堂成了少数尖子学生的“一言堂”;“有口无心”念经式的朗读、背诵不在少数,外征性、点缀式的背诵带有普遍性,所有这些都导演了朗读背诵的浮华。
  对语言文字的感悟,需要在静读中完成。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充分地或朗读,或轻声读,或默读,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去“对话”,从而与作者的心灵发生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也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读出自己心中不同的“哈姆雷特”,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阅读。至于其他,都是无病呻吟,无本之“读”。
  古人读书,讲究“心到,眼到,口到”,只有真正引导学生思维的朗读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
  三、动静相宜地“说”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而现今的课堂中“伪讨论”、“假合作”的现象越演越烈。它们表面上热闹异常,课后细想,实际上收效甚微。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合作”讨论,顷刻间,课堂处于“议论纷纷”的“热烈”氛围。几十秒钟后,教师旋即发问:“同学们,有答案了吗?”“谁想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谁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从这类“合作”中,我们不难看出那是形式主义,学生不假思索便信口开河,这样的对话不是深入文本后所领悟的,让人有隔靴搔痒之感。我们认为,真实的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空,因为,要让学生学有收获,能自主认知、自主发现、自主建构,就得有一个静思的时空。
  学生思维暂时的“刹车”绝不是思维的枯死,恰是为思维活跃的高潮作铺垫。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老师再相机点拨,引发学生思考、议论,就会焕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趣。让学生凝神静思,教师再发挥“助产婆”的作用,就是先让思想在学生脑袋中产生出来,然后参与讨论,便会层浪迭起,碰撞出更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
  例如,笔者在教《杨修之死》一文时,在引导学生概括了“操”“修”之间矛盾激化的几件事后,故意说:“老师觉得杨修死得真冤枉呀,有没有同学愿意为他来喊冤呀?”同学们一下子陷入沉思。笔者又启发学生说:“曹操一定也想辩白一下吧?”一会儿,有同学跃跃欲试了,又过一会儿更多的同学想发言,于是同学们自动分成两组,展开了一场热烈的“操修对对碰”。下课之后,班里掀起了一股《三国演义》热。
  四、动静相宜地“写”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也有很多老师认为要把“写”“挤”进课堂,这是很有道理的。让学生静写,一方面,给一点“静”的时空,让学生动笔,记下心中的疑问和独特的思考,这是自主发现与建构的需要,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正是此意。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刍消化的时机,一片静心回味的余地。利用这一刻的“静”,学生自主梳理、整合,融会贯通,既避免“积食伤胃”,学得积极扎实,又能在这一“静”的休止中再填补、再创造。
  例如,在教学《蜡烛》时,让学生动笔想像家园中的美好生活,让学生在静中感受战争的残酷。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让学生动笔想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适时适度地静心表达,恰恰能让学生荡起思想的涟漪,孕育感悟的灵光,流露出内心的情感。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而非活动课堂。语文课堂应该动静相宜。我们所说的“动”是指讲解、朗读、讨论、表演等;“静”是指学生默读、思考、想象等。“动”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静”则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两者不得偏颇。“动”多了课堂就类似于活动课,虽然热热闹闹,但学生思维参与就少。“静”多了就死气沉沉,调动不了学生积极性,学生就容易产生疲劳。因此,我们心目中的语文课应该是一件艺术品,只有动静搭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才能相得益彰。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员工的创新意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7月9日下午,九台农商行专门邀请国家党的建设和信息化课题组顾问、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徐亚光教授,以“创新—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为题,在九台农商行新嘉支行会议室作了专题报告。九台农商行领导班子、机关中层及营销部共8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历时两个小时的报告会,徐亚光教授结合现代金融企业发展实际,运用翔实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乡镇医院对农村的防病、治病及医疗宣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直接影响着乡镇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本文中将对乡镇医院的成本费用控制及管理进行探
语文是一条绵延千里、意蕴深厚的文化长廊,镌刻着一个民族生命历程的欢喜忧愁,沉淀着这个民族千年的文明精髓。因此,语文教学理应要引导学生以自我的体验去品味语言、去探究内蕴、去领悟哲思,走入文本营造的诗意之境,最终撷取文本的思想精髓。而要完成这个终极目标,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用心去进行文本的个性体验。以下,笔者将就如何增加学生个性体验的问题进行简要讨论。  一、预设情境,营造深度体验氛围  体验是间接经验
摘要:随着高校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基建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不断增加,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教育部也越来越重视内审,并要求高校实行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全覆盖。文章对当前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投入到教育基本建设资金不断增加,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工程造价,节约
长春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自2010年4月开展“长春市建设领域用工专项检查”以来,成立2个检查组配备专人专车,协同各区大队,对长春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工地农民工的工资支付情况、劳动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壮大发展,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十分激烈,一是当前房地产开发公司较多,二是土地供给有限。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企业经济利益,必须要对土地增值税税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筹划,通过减少纳税来降低成本,从而进一步扩大房地产企业的经济利益,这也是目前有关房地产开发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广大房地产企业的重视。本文也根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联社《关于下达4月份业务考核指标的通知》精神,蛟河联社近日下发了《蛟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10年4月份包社工作方案》,明确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靠前指挥,掌握情况,促进当前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求紧紧抓住资金组织、到期贷款回收、不良贷款清收这条主线,重点对到期贷款额度大,压降难;不良贷款占比高,清收难;资金组织力度小,上升难的基层社实行领导包片、包大户,科室包社、包人的举措。 
通化县农业发展银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端正为三农服务的指导思想,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连续两年累计贷款2000万元支持通化三江海水产加工有限公司拓展水产加工业,使其一
在初中作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挖掘出学生潜在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写文章本身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所以创新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作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思维活动与教师的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力思维。写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方法,在作文中融入创新思维,通过写作全面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浅谈
课堂交流对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交流气氛。那么,应该如何提高课堂的交流氛围,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初中语文课堂的现状  语文本是一项很有情境的科目,但是由于教师并没有把应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情境融入到课堂中去,学生也没有很强的自主学习性,导致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普遍进入到一个较难扭转的局面。如今的教学模式还是一如既往的单调、固定,老师在前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