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有时,在语文课堂上适度布设静“场”,能产生为不教之教的效果。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在反思探究教学法中强调训练的基本方法为“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议,动情读,动笔写,动脑思”。尽管这些方法都着重了一个“动”字,但我们知道,从哲学上来讲,“静”是相对的,“动”是永恒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静”呢?笔者认为,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动脑思”是“静”的根本表现,且“动脑思”是这个过程核心。“思”为“静”,“静”生“动”;反之,“动”也生“静”。“静”为“动”而积蓄飞跃的能量,“动”则借“静”产生飞跃,实现既定目标。而“静”生“慧”,生“慧”则思路开阔,效率提高。因此,教师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调控,可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一个良性的轨迹中循环。
下面结合语文教学中动静相宜的教学实践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一、动静相宜地“听”
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形容听贤人的教诲为“如沐春风”,由此可见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力之大。教师的一次板书,一抹眼神,一个手势,一句引导,一串妙语无不给学生以熏陶、示范和感染。此时,教师抑扬顿挫、引人入胜的语言给学生以听觉上的享受,也刺激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手势语言更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真正地深入文本,去触摸作者的思维脉搏。
例如,《扬州画舫录》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清朝扬州一个说书艺人,说到张飞一声怒吼,喝断长坂桥时,只是张口怒目,以手佐势,不出一声,而听众便觉得满室中如雷霆于耳。如果这个说书艺人真喊出声来,那么,不管他声音如何洪亮,听众都不会觉得这喊声能喝断长坂桥。这种不出一声的“空白”,正是寓有喝断长坂桥之声。在教学中为使学生理解教师难以充分表达的意境,不妨以“静”来代替,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地展开想像,用想像填补“空白”。
二、动静相宜地“读”
朗读、背诵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得到广大语文老师的重视。然而,回顾我们的语文课堂,老师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不算少,但是似乎缺少一些启发性、针对性的指导,“你喜欢哪一节就读哪一节,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的内容”、“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成了语文课堂的时尚用语,甚至主流用语。笔者不禁要问:不喜欢的内容难道就不要读了?不喜欢的阅读形式还要不要学生掌握了?《语文课程标准》列出了“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应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技能。而我们的课堂有的阅读目标不明,有的要求不清,“信天游”式的课堂不乏其例;有的课堂分角色读、表演读过多,至使课堂成了少数尖子学生的“一言堂”;“有口无心”念经式的朗读、背诵不在少数,外征性、点缀式的背诵带有普遍性,所有这些都导演了朗读背诵的浮华。
对语言文字的感悟,需要在静读中完成。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充分地或朗读,或轻声读,或默读,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去“对话”,从而与作者的心灵发生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也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读出自己心中不同的“哈姆雷特”,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阅读。至于其他,都是无病呻吟,无本之“读”。
古人读书,讲究“心到,眼到,口到”,只有真正引导学生思维的朗读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
三、动静相宜地“说”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而现今的课堂中“伪讨论”、“假合作”的现象越演越烈。它们表面上热闹异常,课后细想,实际上收效甚微。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合作”讨论,顷刻间,课堂处于“议论纷纷”的“热烈”氛围。几十秒钟后,教师旋即发问:“同学们,有答案了吗?”“谁想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谁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从这类“合作”中,我们不难看出那是形式主义,学生不假思索便信口开河,这样的对话不是深入文本后所领悟的,让人有隔靴搔痒之感。我们认为,真实的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空,因为,要让学生学有收获,能自主认知、自主发现、自主建构,就得有一个静思的时空。
学生思维暂时的“刹车”绝不是思维的枯死,恰是为思维活跃的高潮作铺垫。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老师再相机点拨,引发学生思考、议论,就会焕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趣。让学生凝神静思,教师再发挥“助产婆”的作用,就是先让思想在学生脑袋中产生出来,然后参与讨论,便会层浪迭起,碰撞出更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
例如,笔者在教《杨修之死》一文时,在引导学生概括了“操”“修”之间矛盾激化的几件事后,故意说:“老师觉得杨修死得真冤枉呀,有没有同学愿意为他来喊冤呀?”同学们一下子陷入沉思。笔者又启发学生说:“曹操一定也想辩白一下吧?”一会儿,有同学跃跃欲试了,又过一会儿更多的同学想发言,于是同学们自动分成两组,展开了一场热烈的“操修对对碰”。下课之后,班里掀起了一股《三国演义》热。
四、动静相宜地“写”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也有很多老师认为要把“写”“挤”进课堂,这是很有道理的。让学生静写,一方面,给一点“静”的时空,让学生动笔,记下心中的疑问和独特的思考,这是自主发现与建构的需要,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正是此意。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刍消化的时机,一片静心回味的余地。利用这一刻的“静”,学生自主梳理、整合,融会贯通,既避免“积食伤胃”,学得积极扎实,又能在这一“静”的休止中再填补、再创造。
例如,在教学《蜡烛》时,让学生动笔想像家园中的美好生活,让学生在静中感受战争的残酷。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让学生动笔想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适时适度地静心表达,恰恰能让学生荡起思想的涟漪,孕育感悟的灵光,流露出内心的情感。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而非活动课堂。语文课堂应该动静相宜。我们所说的“动”是指讲解、朗读、讨论、表演等;“静”是指学生默读、思考、想象等。“动”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静”则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两者不得偏颇。“动”多了课堂就类似于活动课,虽然热热闹闹,但学生思维参与就少。“静”多了就死气沉沉,调动不了学生积极性,学生就容易产生疲劳。因此,我们心目中的语文课应该是一件艺术品,只有动静搭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才能相得益彰。
下面结合语文教学中动静相宜的教学实践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一、动静相宜地“听”
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形容听贤人的教诲为“如沐春风”,由此可见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力之大。教师的一次板书,一抹眼神,一个手势,一句引导,一串妙语无不给学生以熏陶、示范和感染。此时,教师抑扬顿挫、引人入胜的语言给学生以听觉上的享受,也刺激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手势语言更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真正地深入文本,去触摸作者的思维脉搏。
例如,《扬州画舫录》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清朝扬州一个说书艺人,说到张飞一声怒吼,喝断长坂桥时,只是张口怒目,以手佐势,不出一声,而听众便觉得满室中如雷霆于耳。如果这个说书艺人真喊出声来,那么,不管他声音如何洪亮,听众都不会觉得这喊声能喝断长坂桥。这种不出一声的“空白”,正是寓有喝断长坂桥之声。在教学中为使学生理解教师难以充分表达的意境,不妨以“静”来代替,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地展开想像,用想像填补“空白”。
二、动静相宜地“读”
朗读、背诵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得到广大语文老师的重视。然而,回顾我们的语文课堂,老师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不算少,但是似乎缺少一些启发性、针对性的指导,“你喜欢哪一节就读哪一节,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的内容”、“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成了语文课堂的时尚用语,甚至主流用语。笔者不禁要问:不喜欢的内容难道就不要读了?不喜欢的阅读形式还要不要学生掌握了?《语文课程标准》列出了“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应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技能。而我们的课堂有的阅读目标不明,有的要求不清,“信天游”式的课堂不乏其例;有的课堂分角色读、表演读过多,至使课堂成了少数尖子学生的“一言堂”;“有口无心”念经式的朗读、背诵不在少数,外征性、点缀式的背诵带有普遍性,所有这些都导演了朗读背诵的浮华。
对语言文字的感悟,需要在静读中完成。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充分地或朗读,或轻声读,或默读,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去“对话”,从而与作者的心灵发生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也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读出自己心中不同的“哈姆雷特”,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阅读。至于其他,都是无病呻吟,无本之“读”。
古人读书,讲究“心到,眼到,口到”,只有真正引导学生思维的朗读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
三、动静相宜地“说”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而现今的课堂中“伪讨论”、“假合作”的现象越演越烈。它们表面上热闹异常,课后细想,实际上收效甚微。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合作”讨论,顷刻间,课堂处于“议论纷纷”的“热烈”氛围。几十秒钟后,教师旋即发问:“同学们,有答案了吗?”“谁想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谁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从这类“合作”中,我们不难看出那是形式主义,学生不假思索便信口开河,这样的对话不是深入文本后所领悟的,让人有隔靴搔痒之感。我们认为,真实的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空,因为,要让学生学有收获,能自主认知、自主发现、自主建构,就得有一个静思的时空。
学生思维暂时的“刹车”绝不是思维的枯死,恰是为思维活跃的高潮作铺垫。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老师再相机点拨,引发学生思考、议论,就会焕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趣。让学生凝神静思,教师再发挥“助产婆”的作用,就是先让思想在学生脑袋中产生出来,然后参与讨论,便会层浪迭起,碰撞出更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
例如,笔者在教《杨修之死》一文时,在引导学生概括了“操”“修”之间矛盾激化的几件事后,故意说:“老师觉得杨修死得真冤枉呀,有没有同学愿意为他来喊冤呀?”同学们一下子陷入沉思。笔者又启发学生说:“曹操一定也想辩白一下吧?”一会儿,有同学跃跃欲试了,又过一会儿更多的同学想发言,于是同学们自动分成两组,展开了一场热烈的“操修对对碰”。下课之后,班里掀起了一股《三国演义》热。
四、动静相宜地“写”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也有很多老师认为要把“写”“挤”进课堂,这是很有道理的。让学生静写,一方面,给一点“静”的时空,让学生动笔,记下心中的疑问和独特的思考,这是自主发现与建构的需要,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正是此意。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刍消化的时机,一片静心回味的余地。利用这一刻的“静”,学生自主梳理、整合,融会贯通,既避免“积食伤胃”,学得积极扎实,又能在这一“静”的休止中再填补、再创造。
例如,在教学《蜡烛》时,让学生动笔想像家园中的美好生活,让学生在静中感受战争的残酷。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让学生动笔想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适时适度地静心表达,恰恰能让学生荡起思想的涟漪,孕育感悟的灵光,流露出内心的情感。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而非活动课堂。语文课堂应该动静相宜。我们所说的“动”是指讲解、朗读、讨论、表演等;“静”是指学生默读、思考、想象等。“动”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静”则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两者不得偏颇。“动”多了课堂就类似于活动课,虽然热热闹闹,但学生思维参与就少。“静”多了就死气沉沉,调动不了学生积极性,学生就容易产生疲劳。因此,我们心目中的语文课应该是一件艺术品,只有动静搭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才能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