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040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56-02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是一个个有活力,有尊严的个性存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当正视乃至珍惜学生的富有生命价值的语文学习活动,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对学生的成长充满期待,以极强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构建完美的人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精心设计,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好奇心最大限度地处于激活的状态。
  一、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语文千万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的培养。语文教育要牢牢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要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教文育人,为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服务;二是要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语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国家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德才标准指导今日之教学。
  当前,在语文教育中应克服“三多三少”,即知识看得多,学生的能力和整体素质考虑得少;分数看得多,实际才干重视得少;对学生眼前关注得多,对将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考虑得少。忽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只在学科的某个局部、技能、技巧上下功夫,将会小得而大失。
  二、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功能性质。
  不能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片面夸大训练功能,在个别词句上下功夫,将文章肢解成一个一个零部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搞文字的排列组合,好端端的文章被碎尸万段。这样搞,闪光的思想不见了,启迪人的智慧不见了,感染人、凝聚人的情感不见了,留下的只是一些鸡零狗碎的符号。只有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全面把握,才能满腔热情地将灵动的、丰富的母语教育教得丰富多彩。
  语文教育不能单打一,不能以偏概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都准确、充分地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言文字渗透了民族个性,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当使语文的工具作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水乳交融,不能人为地割裂。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地用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以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如果舍弃了人文精神,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
  三、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启发、引导、点拨,为学生的学服务。
  教不等于学,教过不等于学会,教师的滔滔不绝,占用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机械重复的训练充斥课堂,学生被动接受,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启发、引导、点拨,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当中蕴涵的语音感、语意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弘扬人文、熏陶感染,强调一个“润”字,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高尚的爱国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同时,课堂结构要改变,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的单向型直线交流。教师要把所有学生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的角色作用于每个学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信息量大大增加,能力获得发展。
  四、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合力效应”。
  任何活动,只要不是个人行为,就存在“合力问题”,“合力效应”是群体意识在行为上的积极反映。成功的教学活动应使师的教与生的学保持最在的一致性,进而达到和谐共振的最佳效能。这样做有两个原则:一是共点力原则,教师作为“主导”,其主要任务就是应想方设法把师生双方的教学行为统一在教学目标这个共点力上,把掌握方法、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开发智慧、提高素质作为教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二是夹角小的原则。教师与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基础、思维方法,又有着相异的生活阅历、思想意识,因而在实施教学中,即使双方“换位思考”“暴露思维”也难免出现矛盾分歧。如果矛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或解决得不好,就可能激化,发生“夹角在”的现象,从而使教学双方的力量产生内耗,这样形成的合力就有可能等于或小于教与学各自的分力,形不成教学的和谐共振。
  五、营造美读氛围,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美读是学生进入文本的桥梁,也是一种美好的学习氛围。它是语文教学中得天独厚的一朵奇葩。美读可以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既能“了解作者说些什么”“把作者的心灵相感通”(叶圣陶语),又能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跃出纸面,把自己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毫无障碍地接受课文内容的熏陶感染。因此,美读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
  六、形成互问氛围,师生平等,发挥学生自主求疑优势。
  课堂上,教师可以从讲台上走下来,由前台的“演员”角色变成幕后的“导演”;学生可以从讲台上走上去,由台下的“听众”变成台上的“演员”。让学生由静止被动的“录音机”变为去捕捉知识信息的“摄相机”,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总之,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是和谐、快乐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们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传播着知识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情感信息, 进行着心灵的交流, 思想的碰撞; 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心中有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有自控能力的行为主体和伙伴;学生心中有老师,把老师当成可以依赖的导师和朋友,在沟通、合作、对话、互动、交流中,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纳集安津曾说:“教育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万物中最不固定和最复杂的生物。”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感建立和谐、快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它决定着教学双边活动的积极性,影响着教学效果。有责任心的同行们,让我们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构建起民主的平等的和谐、快乐共振的师生关系吧!
其他文献
经济责任审计在高等本科院校开展已有多年,但近年成立的高职院校由于审计工作起步较晚,经济责任审计还未开展或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着很多困难。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要注意解决几个方
本文根据长江中游干流重要防洪控制站汉口站1952-1998年实测断面和流量等资料,分析该站水文断面年内及年际冲淤变化规律,并运用水位流量单值化技术,分析该站七个大水年份水位流量关系的变
介绍了采取专用电平转换芯片MAX232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通过对系统的通信方式即上位机和下位机通信方式的设置,以及对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程序的设计,并
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软件是我国目前通过人机对话进行听说训练的先进的电脑软件。该软件以自主学习理论为指导,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
研究了UG-CAD/CAM软件在压力容器复合型面零件数控加工中的应用,并从建模、数控编程、模拟仿真、后置处理、加工程序的生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数控加工质量和效率的途径。该方法对其它复合型面的加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 要】 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个版本的初中生物教材中都设计安排了上千幅插图,形成了初中生物课本独居特色的“图文系统”。本文从国内教材插图应用现状入手,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对初中生物教材插图的应用及意义进行了系统研究。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材插图;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0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1  一、国内教材
介绍一种新的、强调水汽流对人类美好生存作用的有关水资源的观点.首先分析了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和食物生产对水的依赖性.其次论述澳大利亚和南非两个以水为媒介的联锁效应的例
以制动盘平衡机的去重模块为研究对象,以SOLIDWORKS软件和ADAMS软件为主要分析工具,针对平衡机的机械系统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从而简化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将PhiX174噬菌体裂解基因E和温敏控制表达系统与质粒pPBA1100基因杂交,构建了重组子pPBA1100-E.将重组子转化到多杀性巴氏杆菌中,通过温度诱导使裂解基因表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面对数字信息化时代,数学课堂教学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激发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使数学课堂动态具体化,体现数学课堂的人文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认识到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加大课堂容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