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乡电网改造建设步伐加快和特高压电网工程的逐步开展,电网设备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广,电网覆盖区域地形越来越复杂,电力设施外力破坏事件屡有发生,本文从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电网自身等诸多因素分析各类电力设施外力破坏事件的危害与后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字:外力破坏;危害;后果;解决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庞大的电力系统覆盖面积将更广,绵延公里数将更长。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输配电线路走廊所跨越地形复杂,加之地震、海啸、大风、霜冻、雷雨、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近年来爆发频率也在逐渐增大, 随着近年来公司帮扶村建设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逐步深入,一定程度上为日后的电网线路基础设施维护工作增加了难度。这些大修或技改等改造升级工程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性能要求,因此如何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急需解决的课题,而外力破坏已成为当下电网基础结构所面临的一大威胁,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和大家进行探讨:
一、外力破坏的定义。
外力破坏是指人们有意或者无意所造成的线路部件的非正常状态。而实施的损毁、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会造成线路的不安全现象或故障,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一) 毁坏线路设备,蓄意制造事故
(二) 盗窃线路器材
工作疏忽大意或不清楚电力知识引起的故障,比如树木砍伐,建筑施工,采石爆破,车辆冲撞、放风筝等
二、电缆外力破坏原因分析
1.外部原因
主要由市政、建设和施工等相关部门在管理、监督上不到位,管理无序,相关市政开挖、维修信息发布滞后等因素造成。
城市建设施工等人为因素对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的影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市政建设、道路开挖和地铁建设等项目大规模展开,电缆的运行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使得电力电缆时刻处于一种比较危险的境地,外力破坏事故发生的可能由于许多人对电力设施保护的认识不足,而使电力设施屡受外力破坏。
外力损坏电缆的事故大多是因各种市政施工造成的,而这些施工大多会在市政公布的各种开挖、维修信息中有所体现,但是,往往几天后才能得到这些信息,而这几天的盲点恰恰就是外力破坏发生的因素之一,特别是那些只管施工的工程,将给电缆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
2.内部原因
主要由于电缆工程管理体系运作不畅,在施工及竣工资料的管理环节上不到位造成。对电缆运行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工程善后工作不细,图样资料严重欠缺,留下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线路隐患较多,影响了电缆的安全运行,是造成外力事故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同时也给施工单位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高压电缆运行力量不足,再加上部分运行人员业务责任心不强;巡视不到位,遗漏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有效的巡视,再加上盗窃问题猖獗,导致某些设备被盗,造成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
三、架空线路外力破坏的产生及危害
1、 人为外力引起的:如盗窃设备、倒车撞断电杆,挂断拉线、违章建筑、树障等。
高低压输配电线路跨越地形复杂如荒郊野外、公路两侧,点多面广,电力设施周围的采矿、建筑等施工行为一般都是潜在的“隐形杀手”,这些施工常常有大型货车,铲车,钩机等重型机械协同工作,加之重型机械操作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一旦施工人员操作失误将很容易使临近的电力设施受到严重的损害,如果是公路两旁的电杆被撞折就会引对线下来往的车辆和过往的行人的安全构成潜在的隐患。
高压输配电线路一般均安装配有继电保护装置,灵敏性极高,瞬时的过流足以使整条线路失压跳闸,若短路时间久的话还会引起上一级电网的跳闸波及变电站,酿成电压崩溃的严重后果。而高压线路的负载的客户一般是厂矿,选厂等高危企业客户,负载一般都是水泵、绞车、机床、大型电钻等大容量异步电机,这些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采矿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低压输配电线路在基层农村的逐步完善,但当下的农村输配电线路大多还都是钢芯铝绞线居多,架空绝缘线并不是农村电网的主流,所以一旦电力设施遇到外力破坏,发生断线或者倒杆等外力破坏事件,就会对当地的农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如果市人口密集的地区更是后果不堪设想,除此之外,相应的停电还会波及整条线路的其他用户,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2、 自然灾害
近年来,地震、海啸、大风、霜冻、雷雨、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近年来的爆发频率也逐渐增大,2014年8月3日16点30分,云南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受灾人口100余万,灾区电力系统全面中断,虽然经过抢修人员的奋力抢修,但是难以力挽狂澜,灾后电网重建工作依旧不容乐观。
武安市矿山镇地处山区,每逢春秋交替之际,正值鸟类繁殖期,电杆横担上的鸟窝是一大隐患,且加之季风气候和雷雨天气的诱因,使当地辖区内的10KV输配电网络面临严峻的考验。雨水夹杂鸟粪在绝缘子表面形成污秽层,引起闪络,大风易使线路发生相间短路等各种情况均会引起相应的跳闸停电事故。
3、 线路设施运行时间长久,线路老化,与之配套金具磨损严重,接触电阻增大,导致导线连接处发热,一般是伴随其他原因的诱导因素,一般不做为直接原因。
4、 其他原因
致使外力破坏难以控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力部门缺乏严厉而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手段。目前防范外力事故主要依靠1998年1月7号国务院修改后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1996年4月1号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来尽力做好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保护工作,除此之外,对肇事者及其单位没有其他任何有效的法律依据和制裁手段。由于缺乏周密严厉的惩治手段,无法做到对外力破坏者的事后惩罚,因而对外力事故难以管控。
四、外力破坏电路设施的预防措施 1、定期对输电线路走廊进行定期巡视检查,尤其对于重点危险点更要进行详细记录, 重点对杆基、拉线,计量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固。恶劣天气、节假日、乡村赶集等地域性特殊节日要加强人手勘察,提高特巡频率。
2、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属地化管理,建立线路危险点动态隐患整改台账,逐项进行评估分析,对输电线路内采矿区、建筑施工区、公路两
侧等易发生外力破坏电力设施特殊地段建立专用台帐记录,并实时更新,充分掌握特殊地段、特殊线路的易发生外力破坏的第一手信息资料。
3、召开专题学习会议,深入分析本供电辖区历年来输电线路外力破坏故障,并按照外力破坏成因和时间等多因素分别分类汇总,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下的事故频率。了解大风、雨雪、雷电等自然外力对输电线路的破坏强度,掌握外力破坏的季节性特点;了解公路、矿企、建筑等社会施工作业、不同区域特殊机械作业及时了解,掌握其对输电线路构成的潜在威胁, 掌握外力破坏的环境特点并以此作为日后外力破坏预防工作的依据,对不同的外力破坏制定不同的防范措施,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4、建立电力设施外力破坏紧急预案。各个台区设立专门负责人,保持信息联络渠道畅通,一旦发生外力破坏事件,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并及时与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协同处理,此外当地供电所备品备件库要有外力破坏应急物料,以备不时之需。
5、深入学校、企业、社区,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画,标语等各种手段加强对基层群众的电力法律常识宣传,使“国家坚决严厉打击损坏电设施的违法行为”观念的深入民心。对于危险地线路的附近村民和大型机械施工人员进行集中重点教育,讲解施工注意事项并普及电力设施保护法律法规和外力破坏紧急事件应急知识。
6、建立健全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产权归属和责任划分界限,加大对电力设施外力破坏的惩治力度,同时制定切实有效的电力设施保护制度,从法律制度上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结束语
电力工业作为国家工业、企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产业,战略地位举足轻重。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电力需求与日俱增,电网的稳定运行是当前社会赋予国网人的使命与责任,我们应未雨绸缪,积极防范,积极、主动的去探索、调查和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努力把外力隐患消灭在萌芽中,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简介:王敏鑫,1988年11月30日,男,汉族,籍贯河北邯郸武安市,职称,助理工程师,学位,工学学士,单位,国网河北武安市供电公司
关键字:外力破坏;危害;后果;解决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庞大的电力系统覆盖面积将更广,绵延公里数将更长。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输配电线路走廊所跨越地形复杂,加之地震、海啸、大风、霜冻、雷雨、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近年来爆发频率也在逐渐增大, 随着近年来公司帮扶村建设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逐步深入,一定程度上为日后的电网线路基础设施维护工作增加了难度。这些大修或技改等改造升级工程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性能要求,因此如何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急需解决的课题,而外力破坏已成为当下电网基础结构所面临的一大威胁,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和大家进行探讨:
一、外力破坏的定义。
外力破坏是指人们有意或者无意所造成的线路部件的非正常状态。而实施的损毁、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会造成线路的不安全现象或故障,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一) 毁坏线路设备,蓄意制造事故
(二) 盗窃线路器材
工作疏忽大意或不清楚电力知识引起的故障,比如树木砍伐,建筑施工,采石爆破,车辆冲撞、放风筝等
二、电缆外力破坏原因分析
1.外部原因
主要由市政、建设和施工等相关部门在管理、监督上不到位,管理无序,相关市政开挖、维修信息发布滞后等因素造成。
城市建设施工等人为因素对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的影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市政建设、道路开挖和地铁建设等项目大规模展开,电缆的运行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使得电力电缆时刻处于一种比较危险的境地,外力破坏事故发生的可能由于许多人对电力设施保护的认识不足,而使电力设施屡受外力破坏。
外力损坏电缆的事故大多是因各种市政施工造成的,而这些施工大多会在市政公布的各种开挖、维修信息中有所体现,但是,往往几天后才能得到这些信息,而这几天的盲点恰恰就是外力破坏发生的因素之一,特别是那些只管施工的工程,将给电缆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
2.内部原因
主要由于电缆工程管理体系运作不畅,在施工及竣工资料的管理环节上不到位造成。对电缆运行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工程善后工作不细,图样资料严重欠缺,留下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线路隐患较多,影响了电缆的安全运行,是造成外力事故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同时也给施工单位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高压电缆运行力量不足,再加上部分运行人员业务责任心不强;巡视不到位,遗漏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有效的巡视,再加上盗窃问题猖獗,导致某些设备被盗,造成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
三、架空线路外力破坏的产生及危害
1、 人为外力引起的:如盗窃设备、倒车撞断电杆,挂断拉线、违章建筑、树障等。
高低压输配电线路跨越地形复杂如荒郊野外、公路两侧,点多面广,电力设施周围的采矿、建筑等施工行为一般都是潜在的“隐形杀手”,这些施工常常有大型货车,铲车,钩机等重型机械协同工作,加之重型机械操作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一旦施工人员操作失误将很容易使临近的电力设施受到严重的损害,如果是公路两旁的电杆被撞折就会引对线下来往的车辆和过往的行人的安全构成潜在的隐患。
高压输配电线路一般均安装配有继电保护装置,灵敏性极高,瞬时的过流足以使整条线路失压跳闸,若短路时间久的话还会引起上一级电网的跳闸波及变电站,酿成电压崩溃的严重后果。而高压线路的负载的客户一般是厂矿,选厂等高危企业客户,负载一般都是水泵、绞车、机床、大型电钻等大容量异步电机,这些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采矿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低压输配电线路在基层农村的逐步完善,但当下的农村输配电线路大多还都是钢芯铝绞线居多,架空绝缘线并不是农村电网的主流,所以一旦电力设施遇到外力破坏,发生断线或者倒杆等外力破坏事件,就会对当地的农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如果市人口密集的地区更是后果不堪设想,除此之外,相应的停电还会波及整条线路的其他用户,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2、 自然灾害
近年来,地震、海啸、大风、霜冻、雷雨、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近年来的爆发频率也逐渐增大,2014年8月3日16点30分,云南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受灾人口100余万,灾区电力系统全面中断,虽然经过抢修人员的奋力抢修,但是难以力挽狂澜,灾后电网重建工作依旧不容乐观。
武安市矿山镇地处山区,每逢春秋交替之际,正值鸟类繁殖期,电杆横担上的鸟窝是一大隐患,且加之季风气候和雷雨天气的诱因,使当地辖区内的10KV输配电网络面临严峻的考验。雨水夹杂鸟粪在绝缘子表面形成污秽层,引起闪络,大风易使线路发生相间短路等各种情况均会引起相应的跳闸停电事故。
3、 线路设施运行时间长久,线路老化,与之配套金具磨损严重,接触电阻增大,导致导线连接处发热,一般是伴随其他原因的诱导因素,一般不做为直接原因。
4、 其他原因
致使外力破坏难以控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力部门缺乏严厉而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手段。目前防范外力事故主要依靠1998年1月7号国务院修改后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1996年4月1号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来尽力做好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保护工作,除此之外,对肇事者及其单位没有其他任何有效的法律依据和制裁手段。由于缺乏周密严厉的惩治手段,无法做到对外力破坏者的事后惩罚,因而对外力事故难以管控。
四、外力破坏电路设施的预防措施 1、定期对输电线路走廊进行定期巡视检查,尤其对于重点危险点更要进行详细记录, 重点对杆基、拉线,计量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固。恶劣天气、节假日、乡村赶集等地域性特殊节日要加强人手勘察,提高特巡频率。
2、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属地化管理,建立线路危险点动态隐患整改台账,逐项进行评估分析,对输电线路内采矿区、建筑施工区、公路两
侧等易发生外力破坏电力设施特殊地段建立专用台帐记录,并实时更新,充分掌握特殊地段、特殊线路的易发生外力破坏的第一手信息资料。
3、召开专题学习会议,深入分析本供电辖区历年来输电线路外力破坏故障,并按照外力破坏成因和时间等多因素分别分类汇总,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下的事故频率。了解大风、雨雪、雷电等自然外力对输电线路的破坏强度,掌握外力破坏的季节性特点;了解公路、矿企、建筑等社会施工作业、不同区域特殊机械作业及时了解,掌握其对输电线路构成的潜在威胁, 掌握外力破坏的环境特点并以此作为日后外力破坏预防工作的依据,对不同的外力破坏制定不同的防范措施,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4、建立电力设施外力破坏紧急预案。各个台区设立专门负责人,保持信息联络渠道畅通,一旦发生外力破坏事件,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并及时与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协同处理,此外当地供电所备品备件库要有外力破坏应急物料,以备不时之需。
5、深入学校、企业、社区,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画,标语等各种手段加强对基层群众的电力法律常识宣传,使“国家坚决严厉打击损坏电设施的违法行为”观念的深入民心。对于危险地线路的附近村民和大型机械施工人员进行集中重点教育,讲解施工注意事项并普及电力设施保护法律法规和外力破坏紧急事件应急知识。
6、建立健全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产权归属和责任划分界限,加大对电力设施外力破坏的惩治力度,同时制定切实有效的电力设施保护制度,从法律制度上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结束语
电力工业作为国家工业、企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产业,战略地位举足轻重。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电力需求与日俱增,电网的稳定运行是当前社会赋予国网人的使命与责任,我们应未雨绸缪,积极防范,积极、主动的去探索、调查和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努力把外力隐患消灭在萌芽中,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简介:王敏鑫,1988年11月30日,男,汉族,籍贯河北邯郸武安市,职称,助理工程师,学位,工学学士,单位,国网河北武安市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