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侗族大歌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其突出特点是其多声部无伴奏合唱。本文主要从大歌的组合形式、演唱方式、发声技巧等方面去解读侗族大歌演唱的特殊韵味及规律。
关键词:侗族大歌;演唱;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2
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侗族大歌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其突出特点是其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作为一种民间合唱艺术,其演唱形式、组合方式、发声技巧等方面既与其它民族多声合唱有相似之处,也有其独特的韵味及规律。
一、大歌的组合形式
传统的侗族大歌合唱为同音色合唱,当男女都参加歌唱时,即采用合唱式对唱。按照音色分类,可分为女声、男声,童声大歌。造成这种现象,主要与歌唱的内容有关,侗族侗族大歌中,多为爱情题材,是在通过群体歌唱以寻求配偶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男问女答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歌唱现象。由于习惯使然,在演唱侗族大歌时,也多采用男声、女声、童声同声合唱的形式。此外,也与男声、女声的生理有别、音域各异有关。如果混声合唱起来,声部间产生间隙的分离效果会影响合唱音色的协和统一,这与侗族人民的追求协和美的审美心理是不太相符合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文化视野的扩大以及有时为了舞台演出的需要,近年来,黎平地区的侗族民间合唱团,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合唱形式,男女合在一起唱同一首歌,将同声合唱发展为混声合唱。这是一种新的尝试,但目前仍不很普遍。在侗族大歌的合唱中,高音部一般由两位歌手轮流领唱,侗语称“赛嘎”即雄声之意,译为“歌首”。低音部由众人合唱,侗族大歌可以说是同时运动着的不同声部的矛后统一体,是许多个性协调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艺术表现整体。不同的分工所形成的不同声部,在演唱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侗族大歌中,领唱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担任领唱的歌手除了有副好嗓子外,还须具有较高的音乐文学素养和一定的即兴创作才能。在演唱过程中,他不仅负有组织、协调、指挥的使命,而且常常是即兴变唱的主要创作者和引导者,不管参加合唱的人数多少,其领唱声部仅有一人(二人)轮流担任,使变唱更为自由,旋律的进行更为活跃清晰,从而使领唱声部具有主导旋律声部的意义,他决定着整个合唱的基调与风格。在侗族大歌的演唱中,演唱低声部的人数较多,因而合唱中每一个声部的参加者更需要相互默契和配合,不仅要使自己的声部在演唱中保持统一和相对独立性,而且必须与领唱声部及整体风格相协调。必须指出的是,侗族大歌的声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的旋律采用的是同一材料,但同时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高声部多样化的变唱,既保证了各声部之间音乐上内在的统一性和凝聚力,又使得演唱具有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和生动性。同时,各声部所唱的歌词大多是同一的。而不同声部的旋律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有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从不同侧面表达演唱者共同的思想、感情,显示了音乐内涵的不同层面,使音乐形象十分丰满。
二、大歌的演唱技巧
由于长期受到严格而细致的训练,侗族大歌的歌手们多具有了良好的乐感和很强的音准感。一首无伴奏的大歌,无论在何时何地,一张口就是那个固定的音高。侗族大歌的演唱均采用自然的真声。由于歌曲的音城不宽,演唱者们追求的是自然流畅的音色美,他们未经任何正规演唱专业的系统训练,对发声器官、共鸣器官的调节运用气息的控制等,都凭歌者的感觉以及长期所形成的习惯使然。
由于自然,少了矫揉造作,多了自由发挥的天地,而带有本民族独特的唱腔和韵味:女声音色清澈明亮,男声浑厚沉着,童声则充满着稚气娇嫩的童稚。侗族大歌的演唱是依附于侗族语言之上的。由于侗族语言有九个调值,侗族人民讲话本身就像歌唱一样委婉动听,因而侗族大歌的旋律、节奏也是侗语的延续、发展,而侗族大歌的演唱也就具备了细腻温婉千回百转的风格特点。侗族大歌队员之间,在相互协作配合方面,呈现出高度的专业水准。两位领唱歌手,音质音色以及唱法上基本上是统一的。他们衔接自然,起落自如,在不易察觉中加强旋律起伏有致的走向,使人获得豁然开朗、余音绕梁的美好享受。
三、大歌的发音技巧
侗族大歌对低声部的声音配合要求是相当高的。作为一种有别于单声部民歌演唱的合唱艺术,它要求众歌手的音色要达到协调统一。无论是坚实明亮,还是纯净细腻,歌手们都要在排练过程中凭自己的耳朵去体验、去纠正、克己从众,以达到共同的含蓄、和谐、柔美的效果。这与侗民族的气质性格是相吻合的,这种集体发出的柔美、高度统一的音色使用于听觉上产生十分悦耳明亮的音色以及丰富的共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侗族人民對音色的和谐效果的追求具有着很高的标准,他们也正是以音色和谐统一的程度来评判一个歌队的演唱水平。从这一个角度来看,侗族人民的艺术水准绝不亚于专业的合唱演员。这对于一个从未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的民族来说,尤其难能可贵。
由于侗族大歌具有拟声性特点,因而,侗家歌手们在长期与大自然和协共处共同创造“和谐音响美”的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的发声技巧。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是舌尖颤音的用法,舌尖颤音作为一种特殊的演唱技在侗族侗族大歌中于分普遍主要是模拟蝉鸣。例如在女声大歌《蝉之歌》、《蝉哭树尖》等歌曲中,均运用了舌尖颤音的技法。在歌队齐唱持续音作为背景的衬托下,领唱者由两个轮流担任,交替进行不断用舌尖颤着模仿“令令令”的蝉鸣声,形成此起彼落高潮迭起的声响效果。向听众展示了林中蝉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景,栩栩如生,情趣盎然。
侗族大歌中另一显著特点是鼻腔共鸣的运用。由于侗语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鼻音色彩,所以无论是男声大歌还是女声大歌,都可以听到鼻腔共鸣运用贯穿歌曲的始终。因此,如果听者细心观察,会发现歌手们演唱时口型都不会张大,吐字咬字基本上是比较放松地轻启唇部,始终是面带微笑,尤其男声大歌在演唱时许多歌手会微闭双目,怡然自得。鼻腔共鸣的运用,使得歌队的整体音色具有朦胧感、流动感,时而明亮、时而朦胧、时而如阳光明媚的山林、时而如涓涓流淌的小溪,音色别致,富有诗情画意。链式呼吸法的运用由于侗族大歌中大量地使用了拖腔式多声织体,即低声部持续演唱主音“6",作为旋律的背景衬托,这种延续短则几拍,长则达到数于拍。而这种持续音的延长,是不能有断断续续的感觉的,必须绵延不绝,始终保持丰满、飘逸的效果。这样,就需要歌手们在演唱中配合默契、采用链式呼吸法,即由单人在演唱中逐个换气,才能使持续者的气息支持在听觉上保持稳定,不着痕迹,从而为领唱者作好铺垫,使他们尽展个人歌喉,唱出委婉动人的“花腔”,也使整首歌动静结合,悠扬流畅,取得完美逼真的艺术效果,给听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参考文献:
[1]常钟文.试论侗族大歌的和谐之美[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3).
[2]谭莲英.论小黄村侗族大歌的演唱形式与艺术风格[J].凯里学院学报,2009,(1).
[3]马国英,马希刚.贵州侗族大歌[J].发展?月刊,2008,(12).
[4]李英.侗族大歌的功能性特征浅析[J].艺术评论,2007,(10).
[5]梁梅.侗族大歌的符号学解读[J].贵州民族研究,2007,(5).
[6]于峰.自然语境下的声音之美[C].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9).
关键词:侗族大歌;演唱;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2
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侗族大歌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其突出特点是其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作为一种民间合唱艺术,其演唱形式、组合方式、发声技巧等方面既与其它民族多声合唱有相似之处,也有其独特的韵味及规律。
一、大歌的组合形式
传统的侗族大歌合唱为同音色合唱,当男女都参加歌唱时,即采用合唱式对唱。按照音色分类,可分为女声、男声,童声大歌。造成这种现象,主要与歌唱的内容有关,侗族侗族大歌中,多为爱情题材,是在通过群体歌唱以寻求配偶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男问女答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歌唱现象。由于习惯使然,在演唱侗族大歌时,也多采用男声、女声、童声同声合唱的形式。此外,也与男声、女声的生理有别、音域各异有关。如果混声合唱起来,声部间产生间隙的分离效果会影响合唱音色的协和统一,这与侗族人民的追求协和美的审美心理是不太相符合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文化视野的扩大以及有时为了舞台演出的需要,近年来,黎平地区的侗族民间合唱团,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合唱形式,男女合在一起唱同一首歌,将同声合唱发展为混声合唱。这是一种新的尝试,但目前仍不很普遍。在侗族大歌的合唱中,高音部一般由两位歌手轮流领唱,侗语称“赛嘎”即雄声之意,译为“歌首”。低音部由众人合唱,侗族大歌可以说是同时运动着的不同声部的矛后统一体,是许多个性协调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艺术表现整体。不同的分工所形成的不同声部,在演唱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侗族大歌中,领唱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担任领唱的歌手除了有副好嗓子外,还须具有较高的音乐文学素养和一定的即兴创作才能。在演唱过程中,他不仅负有组织、协调、指挥的使命,而且常常是即兴变唱的主要创作者和引导者,不管参加合唱的人数多少,其领唱声部仅有一人(二人)轮流担任,使变唱更为自由,旋律的进行更为活跃清晰,从而使领唱声部具有主导旋律声部的意义,他决定着整个合唱的基调与风格。在侗族大歌的演唱中,演唱低声部的人数较多,因而合唱中每一个声部的参加者更需要相互默契和配合,不仅要使自己的声部在演唱中保持统一和相对独立性,而且必须与领唱声部及整体风格相协调。必须指出的是,侗族大歌的声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的旋律采用的是同一材料,但同时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高声部多样化的变唱,既保证了各声部之间音乐上内在的统一性和凝聚力,又使得演唱具有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和生动性。同时,各声部所唱的歌词大多是同一的。而不同声部的旋律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有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从不同侧面表达演唱者共同的思想、感情,显示了音乐内涵的不同层面,使音乐形象十分丰满。
二、大歌的演唱技巧
由于长期受到严格而细致的训练,侗族大歌的歌手们多具有了良好的乐感和很强的音准感。一首无伴奏的大歌,无论在何时何地,一张口就是那个固定的音高。侗族大歌的演唱均采用自然的真声。由于歌曲的音城不宽,演唱者们追求的是自然流畅的音色美,他们未经任何正规演唱专业的系统训练,对发声器官、共鸣器官的调节运用气息的控制等,都凭歌者的感觉以及长期所形成的习惯使然。
由于自然,少了矫揉造作,多了自由发挥的天地,而带有本民族独特的唱腔和韵味:女声音色清澈明亮,男声浑厚沉着,童声则充满着稚气娇嫩的童稚。侗族大歌的演唱是依附于侗族语言之上的。由于侗族语言有九个调值,侗族人民讲话本身就像歌唱一样委婉动听,因而侗族大歌的旋律、节奏也是侗语的延续、发展,而侗族大歌的演唱也就具备了细腻温婉千回百转的风格特点。侗族大歌队员之间,在相互协作配合方面,呈现出高度的专业水准。两位领唱歌手,音质音色以及唱法上基本上是统一的。他们衔接自然,起落自如,在不易察觉中加强旋律起伏有致的走向,使人获得豁然开朗、余音绕梁的美好享受。
三、大歌的发音技巧
侗族大歌对低声部的声音配合要求是相当高的。作为一种有别于单声部民歌演唱的合唱艺术,它要求众歌手的音色要达到协调统一。无论是坚实明亮,还是纯净细腻,歌手们都要在排练过程中凭自己的耳朵去体验、去纠正、克己从众,以达到共同的含蓄、和谐、柔美的效果。这与侗民族的气质性格是相吻合的,这种集体发出的柔美、高度统一的音色使用于听觉上产生十分悦耳明亮的音色以及丰富的共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侗族人民對音色的和谐效果的追求具有着很高的标准,他们也正是以音色和谐统一的程度来评判一个歌队的演唱水平。从这一个角度来看,侗族人民的艺术水准绝不亚于专业的合唱演员。这对于一个从未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的民族来说,尤其难能可贵。
由于侗族大歌具有拟声性特点,因而,侗家歌手们在长期与大自然和协共处共同创造“和谐音响美”的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的发声技巧。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是舌尖颤音的用法,舌尖颤音作为一种特殊的演唱技在侗族侗族大歌中于分普遍主要是模拟蝉鸣。例如在女声大歌《蝉之歌》、《蝉哭树尖》等歌曲中,均运用了舌尖颤音的技法。在歌队齐唱持续音作为背景的衬托下,领唱者由两个轮流担任,交替进行不断用舌尖颤着模仿“令令令”的蝉鸣声,形成此起彼落高潮迭起的声响效果。向听众展示了林中蝉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景,栩栩如生,情趣盎然。
侗族大歌中另一显著特点是鼻腔共鸣的运用。由于侗语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鼻音色彩,所以无论是男声大歌还是女声大歌,都可以听到鼻腔共鸣运用贯穿歌曲的始终。因此,如果听者细心观察,会发现歌手们演唱时口型都不会张大,吐字咬字基本上是比较放松地轻启唇部,始终是面带微笑,尤其男声大歌在演唱时许多歌手会微闭双目,怡然自得。鼻腔共鸣的运用,使得歌队的整体音色具有朦胧感、流动感,时而明亮、时而朦胧、时而如阳光明媚的山林、时而如涓涓流淌的小溪,音色别致,富有诗情画意。链式呼吸法的运用由于侗族大歌中大量地使用了拖腔式多声织体,即低声部持续演唱主音“6",作为旋律的背景衬托,这种延续短则几拍,长则达到数于拍。而这种持续音的延长,是不能有断断续续的感觉的,必须绵延不绝,始终保持丰满、飘逸的效果。这样,就需要歌手们在演唱中配合默契、采用链式呼吸法,即由单人在演唱中逐个换气,才能使持续者的气息支持在听觉上保持稳定,不着痕迹,从而为领唱者作好铺垫,使他们尽展个人歌喉,唱出委婉动人的“花腔”,也使整首歌动静结合,悠扬流畅,取得完美逼真的艺术效果,给听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参考文献:
[1]常钟文.试论侗族大歌的和谐之美[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3).
[2]谭莲英.论小黄村侗族大歌的演唱形式与艺术风格[J].凯里学院学报,2009,(1).
[3]马国英,马希刚.贵州侗族大歌[J].发展?月刊,2008,(12).
[4]李英.侗族大歌的功能性特征浅析[J].艺术评论,2007,(10).
[5]梁梅.侗族大歌的符号学解读[J].贵州民族研究,2007,(5).
[6]于峰.自然语境下的声音之美[C].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