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低年级学生的语感训练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_0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必须从小学低年级抓起。主要的方式方法有:多读,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多听,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辨析力;多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多比较,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鉴赏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感训练必须从小学低年级抓起,抓晚了他们就会产生不良的习惯,再想矫正就要费很大的精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
  一、多读,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不够强,阅读量不够大,而语感训练主要是在阅读中进行的,朗读训练是培养语感敏锐性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式。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诱导小学生广泛阅读,既要读教材,还要读歌词、儿歌、故事等课外读物。只有多读,才能有助于他们正确把握规范的语言常识,使他们准确理解语言的含义。笔者在教学中一般采取以下几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
  (一)仿读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好模仿。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他们很快就能学会。因此,在教学新课文时或让学生听录音,或让学生听老师范读。让学生模仿录音,老师的读法、语气把课文读好。范读的文章不宜太长,应短小精悍,富含情感,语言生动。
  (二)创设情境朗读
  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笔者根据这一特点,充分运用录音、视频材料启发学生想象。语文教师应把学生引领进现实生活,丰富学生的实际感受,让他们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悟出感情,读出感情。
  (三)分角色朗读
  课文中的描述对象常常不止一个,而每个对象的性格特征又各不相同,朗读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让他们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用不同的语气、语速和强弱进行朗读,突出语言的表达效果。例如在课外阅读《啄木鸟和大树》这篇文章时,让学生分担啄木鸟和大树的角色,促使学生去理解啄木鸟耐心劝解,大树蛮不讲理、不听劝告的特点。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训练语感。
  (四)作业后自读
  多读,笔者除了让学生多读课文,多读课外书,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之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在每次完成作业后,把作业多读几遍,让学生凭借经验、直觉来判断自己的作业中有无错误。读后把感到别扭的词语,读不通的句子改正过来,这也是最常用的语感训练方式。
  二、多听,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辨析力
  这里多听指的是让学生多听规范的话。如果学生平时听到的话很规范,就会形成语感定势,一旦接触到不规范的语句,就会感到别扭,这也是基本的语感。小学生和家长、同学、老师接触最多,对前两者说话的规范性我们很难把我调控,但对于语文老师自身说话规范性是可以自控的。老师生动具体、有声有色、有起有伏、有板有眼的对话就是对学生极好的熏陶。平时,笔者在语文课中特别注意自己说的话是否流畅、是否标准,也尽量要求学生把话说规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说得好的及时表扬,并让学生跟他学说一遍。如果说得不准,必须随即指出,并运用模仿的方法再说,直到说得“顺耳”。有的学生还会说的颠三倒四,不够完整,这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辨析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性自然也就强了。
  三、多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
  学生一开始说话就已经向周围的人学习语言,学习别人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说话的表情,并在说的训练中增强对语言、生活的感受。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学生挖掘这些通过间接手段获得的生活积累,包括对词汇、对句子、对内容的积累。低年级学生主要让他们积累词汇。如《月亮湾》教学时,课文中有“绿”这个词、笔者让学生说出你还知道哪些绿颜色,学生会说出“草绿、嫩绿、浅绿、葱绿”等等,再问学生:你还知道“绿油油”这种结构形式的词吗?学生能说出“笑眯眯、乐哈哈、香喷喷、甜蜜蜜……”再如《月亮湾》中有飞来飞去这个词,我就让学生说出几个含有“来、去”的词语:( )来( )去。这样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把从间接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培养了学生语感的丰富性。
  四、多比较,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鉴赏力
  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辨别优劣、正误,提高鉴赏力。语感训练中的比较应形式多样,可以是师生比较、生生比较,还可以和音像资料比较,和播音主持的对话比较,还可以是相同内容不同表达方法上的比较。如 “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与“花瓣上有清水,荷叶上有水珠”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就能发现前一句突出了雨后,荷花、荷叶像被清水洗过一样,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美丽。而后一句就表现不出雨后荷花的美丽,也没有动态感,显得平淡无奇。再如《我的家乡》一文中“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这句话写了青山、绿树、小桥的倒影,其中“倒映”一词反衬了河水的“清”,清清的河水勾画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如果换成“河水很清”,就显得很空洞、很单薄,根本不能凸显河水的清、河面上的美,表达效果就差远了。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就能感悟语句的优劣了。
  五、结语
  有的人说话悦耳动听,有的人写文章文通句顺,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强的语言感悟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语文教师及早训练,通过多听、多读、多积累、多比较,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牟好梅.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训练的路径方法分析[J]文科爱好者,2013(4).
  [2].居广兰.对小学语文阅读中语感运用的探讨[J]读与写,2013(5).
  (编辑:任佳溪)
其他文献
研究了用KI沉淀、葡萄糖还原从漂定液废水中回收Ag的方法.实验了各种条件对Ag的回收率和速度的影响.本方法得到的银粉纯度高于99.5%,回收率大于97%,KI可重复利用,回收成本低.
本文对BT纤维(一种新型无机纤维材料)流变性能做了研究,并在石油工业中的某些应用做了理论上的说明.室内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增粘剂,耐高温,在浓电解质溶液中仍能良好地分散与
【摘要】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活动。语文学习需要学生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夯实基础知识,平时学习应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记忆;提高阅读能力,方法就是多读、多背;挖掘写作潜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实实在在地写自己的生活和感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把语文学习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做生活的有心人。  【关键词】语文学习;基础知识;阅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气质联机测定水中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SIM)[1],内标法定量[2],可以排除干扰,选择性强,使难分离化合物得到有效分离.测定结果表明,回收率在
“板根现象”是热带雨林的重要特征之·也是热带雨林乔木最突出的一个特征。热带雨林中的一些乔木不仅身躯高大粗壮,十分沉重,而且大多是为了适应石灰岩山区而形成的浅根植
【摘要】从老杜笔下的漂泊意象入手,运用知人论世、整理归类的方法,通过分析他的一些代表性诗作,剖析杜甫赋予一些漂泊意象的深刻内涵,寄托丰富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漂泊意象;整理;归类思想;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杜甫的一生是动荡漂泊的一生。三十五岁以前过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读书生活和“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从三十五岁开始了他漫长艰难的人生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