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砖砌体施工质量的突出问题出发,对其常见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砖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为了提高砖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分析砖砌体结构工程常见施工质量缺陷及其防治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砖砌体施工质量的突出问题
(1)纵横墙接槎不牢固。保证房屋的整体性,纵横墙交接处的接槎质量非常关键。规范要求应砌成斜槎,若留斜槎确有困难也可留直槎,但必须是阳槎,并沿墙高每隔不大于500mm的距离内加设拉接筋,其埋入长度每边均不小于500mm,但在许多工程施工中却有多半是留直槎。规范要求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但有的工程几乎都是先将一层的外墙砌至平口,在所有的内外墙交接处均留直槎,然后再转入砌内墙。还有些工程在留直槎时不加设拉接筋,有的虽有拉接筋但间距过大或埋入长度过短;有的不是留阳槎,而是留阴槎,有的直槎在砌筑时轴线偏移,使以后接槎时造成困难或联结不牢;有的工程在大角处也间断砌体留直槎,这对房屋的整体性影响较大。
(2)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在砖砌体中,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程度对砌体强度和整体性有直接关系。规范要求实心砖墙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的程度不得低于80%,低于80%时砌体质量不合格。但不少工程砖砌体中的砂浆饱满度却非常低。
(3)砌筑时砖未充分湿润。有些建筑物倒塌后,砖砌体成了散砖,有的砖没有粘上一点砂浆,主要是砖在砌筑前没有浇水湿润,加上砂浆稠度又小而造成的。砖与砂浆不能粘结在一起,将使砖砌体的强度和整体性变差,特别是砖砌体在大偏心受压情况下更为不利。当用干砖砌筑时,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吸去,造成砂浆失水过多而不能保证水泥硬化所需要的水分,影响砂浆强度的增长,砂浆失水后流动性差,不便于操作。因此,规范要求在砌砖前,必须用水将砖浇湿。
(4)砖砌体不交圈。规范规定在砌体施工时应设置皮数杆,并根据设计要求、砖规格及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其目的是为了控制砌体的水平厚度,使纵墙在任何标高处都能交圈。但有的工程施工现场,不设置皮数杆,灰缝厚度失控,时大时小,致使纵横墙不能交圈,甚至高低相差悬殊。
(5)使用不合格的砖砌筑墙体。有的工程大量用外形差,强度低的砖,或采用了欠火砖和过火砖砌筑墙体,对墙体抗压强度影响很大。
2 砖砌体常见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1 砖砌体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主要表现:1)砂浆饱满度不合格,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80%,出现瞎缝(竖缝内无砂浆)和透明缝。2)砖在砌筑前未浇水湿润,干砖上墙,铺灰长度过大,致使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原因分析:1)砂浆强度过低或和易性不好,砌筑时挤浆费劲造成铺灰不均,使底灰产生空隙,砂浆不饱满,砖与砂浆粘结不牢。2)砌筑时未采用“三一”砌砖法或操作不到位使竖缝内无砂浆产生瞎缝。3)用干砖砌筑,造成砂浆脱水、干硬而降低强度,造成粘结不良。
防治措施:改善砂浆和易性,使用过程中适时搅拌,当班砂浆当班用完,采用“三一”砌砖法,砌筑前1天~前2天将砖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 cm为宜。
2.2 砖砌体组砌方法混乱
主要表现:1)碎砖集中使用,砌层间相互搭接小于25 mm,出现直缝和/两层皮0现象。2)砖柱采用包心砌法,里外皮砖层互不咬接,形成通天缝,降低了砌体强度和整体性。3)砖规格尺寸误差过大,形成竖缝宽窄不均。
原因分析:1)操作人员忽视组砌形式,出现了多层砖的直缝和“两层皮”现象。2)砌筑砖柱需要大量的七分砖来满足内外砖层错缝要求,而打制七分砖会增加工作量,对砖的消耗也大,因此当操作人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和缺乏严格监督的情况下常出现包心砌法。
防治措施:1)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考核,严格操作流程。2)墙体中的砖缝搭接不得小于1/4砖长,内外皮砖层最多隔20 cm就应有一层丁字砖拉结,允许使用半砖或破损砖,但应分散砌于受力较小的砌体中和墙心部位。3)砖柱组砌方法,应根据砖柱断面尺寸和实际使用情况统一考虑,但不允许采用包心砌法。砖柱所需异形尺寸砖,宜采用无齿锯切割或砖厂生产,砖柱竖横向抹灰都必须饱满,每砌完一层砖,都要进行一次竖缝刮浆塞缝工作,以提高砌体强度。4)在同一栋号工程中,应尽量使用同一砖厂的砖,以避免砖规格尺寸的误差而经常变动组砌方法。
2.3“螺丝”墙及墙面不平整
主要表现:在一个层高的墙体砌完时,同一砖层的标高相差了一皮砖的厚度,因此不能咬圈,从而对圈梁断面尺寸及下道工序施工产生影响;混水墙面舌头灰未刮净,墙面平直度偏差过大。
原因分析:1)皮数杆标记不明,皮数杆未立准或发生错位或砌筑时没按皮数杆控制砖的层数。2)砌同一层砖时,起线不一致,拉线错行,误将负偏差当作正偏差,砌砖时反而压薄灰缝,在砌至层高赶上皮数杆时,与相邻位置砖墙正好差一皮砖,形成“螺丝”墙。3)混水墙舌头灰未刮干净及砌三七墙不双面挂线,砌二四墙不用外手挂线,造成墙面平直度偏差大。
防治措施:1)皮数杆标记要清楚,标高要准,安装牢固,便于观测,并要逐个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砌墙前应先测定所砌部位基面标高误差,通过调整灰缝厚度,调整墙体标高。调整同一墙面标高误差时,可采取提或压缝的办法,注意灰缝均匀,标高误差应分配在一步架的各层砖缝中,逐层调整。3)挂线两端应相互呼应,注意同一条水平线所砌砖的层数是否与皮数杆上的砖层数相符。4)砌三七墙必须挂双面线,如长墙几个人使用一根通线,则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二四混水墙宜采用外手挂线,混水墙应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干净。
2.4 墙体留槎、接槎不符合要求,拉结筋错放、少放
主要表现:1)在砌筑时任意留槎,还多留置阴槎,在槎口部分用砖渣填砌,留槎部位接槎砂浆不密实,灰缝不顺直,使墙体拉结性能严重削弱。2)墙体内拉结筋错放、少放,影响墙体整体强度。3)构造柱位置尺寸不准确,不留马牙槎或不是先退后进。
原因分析:1)操作人员对留槎问题缺乏认识,认为留槎费事,技术条件高,不如留直槎方便,且多留阴槎。有时由于施工操作不利,如外脚手砌墙,横墙留斜槎较困难而留直槎。2)斜槎留置方法不统一,留置大斜槎工作量大,斜槎灰缝平直度难以控制,使接槎部位不顺线。3)施工组织不当,造成留槎过多,由于重视不够,留槎时往往漏放钢筋,或拉结筋长度、间距未按规范执行,拉结筋部位砂浆不饱满,使钢筋锈蚀。4)未重视构造柱的作用,未按规定进行构造柱施工。
防治措施:1)在制定施工组织计划时,对留槎应做出统一考虑。砖墙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尽量不留槎,以利于加强房屋的整体性。外墙大角尽量做到同步砌筑。对纵横墙交接处,
尽量能安排同步砌筑,如外脚手砌纵墙,横墙可同步砌筑,互不干扰。2)注意留槎质量,首先应将留槎处清理干净,浇水湿润,接槎时,槎面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3)拉结筋位置应正确,其外露部分不得任意弯折。4)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工程,在砌筑前,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构造柱位置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砖墙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先退后进,按构造要求放置拉结筋。
3 对砖砌体施工质量的几点建议
磚砌体结构房屋在我国广大农村、乡镇、城乡结合部数量众多,因此砖砌体施工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保证砖砌体的施工质量,笔者建议:1)政府不但要加强城市的房建管理工作,而且要把广大农村、城乡结合部的居民自建房纳入规范管理范畴,采取切实措施引导老百姓建房。2)加大施工质量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施工质量意识。3)加强基层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4)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对工程施工、验收等环节进行监管,把好工程质量关。5)严肃查处房屋建设的违法行为,保证房屋依法建设。
结语
总之, 要提高砖砌体施工质量,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除满足技术、材料、施工工具等要求外,还有一项主要的控制手段一责任主体各方应尽职尽责,管理部门严格管理,才能创出优质工程,保证砖砌体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代 宝.砌体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08,34(1):224-225.
[2] 韦雪红,樊振强.砖砌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5).
关键词: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砖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为了提高砖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分析砖砌体结构工程常见施工质量缺陷及其防治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砖砌体施工质量的突出问题
(1)纵横墙接槎不牢固。保证房屋的整体性,纵横墙交接处的接槎质量非常关键。规范要求应砌成斜槎,若留斜槎确有困难也可留直槎,但必须是阳槎,并沿墙高每隔不大于500mm的距离内加设拉接筋,其埋入长度每边均不小于500mm,但在许多工程施工中却有多半是留直槎。规范要求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但有的工程几乎都是先将一层的外墙砌至平口,在所有的内外墙交接处均留直槎,然后再转入砌内墙。还有些工程在留直槎时不加设拉接筋,有的虽有拉接筋但间距过大或埋入长度过短;有的不是留阳槎,而是留阴槎,有的直槎在砌筑时轴线偏移,使以后接槎时造成困难或联结不牢;有的工程在大角处也间断砌体留直槎,这对房屋的整体性影响较大。
(2)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在砖砌体中,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程度对砌体强度和整体性有直接关系。规范要求实心砖墙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的程度不得低于80%,低于80%时砌体质量不合格。但不少工程砖砌体中的砂浆饱满度却非常低。
(3)砌筑时砖未充分湿润。有些建筑物倒塌后,砖砌体成了散砖,有的砖没有粘上一点砂浆,主要是砖在砌筑前没有浇水湿润,加上砂浆稠度又小而造成的。砖与砂浆不能粘结在一起,将使砖砌体的强度和整体性变差,特别是砖砌体在大偏心受压情况下更为不利。当用干砖砌筑时,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吸去,造成砂浆失水过多而不能保证水泥硬化所需要的水分,影响砂浆强度的增长,砂浆失水后流动性差,不便于操作。因此,规范要求在砌砖前,必须用水将砖浇湿。
(4)砖砌体不交圈。规范规定在砌体施工时应设置皮数杆,并根据设计要求、砖规格及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其目的是为了控制砌体的水平厚度,使纵墙在任何标高处都能交圈。但有的工程施工现场,不设置皮数杆,灰缝厚度失控,时大时小,致使纵横墙不能交圈,甚至高低相差悬殊。
(5)使用不合格的砖砌筑墙体。有的工程大量用外形差,强度低的砖,或采用了欠火砖和过火砖砌筑墙体,对墙体抗压强度影响很大。
2 砖砌体常见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1 砖砌体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主要表现:1)砂浆饱满度不合格,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80%,出现瞎缝(竖缝内无砂浆)和透明缝。2)砖在砌筑前未浇水湿润,干砖上墙,铺灰长度过大,致使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原因分析:1)砂浆强度过低或和易性不好,砌筑时挤浆费劲造成铺灰不均,使底灰产生空隙,砂浆不饱满,砖与砂浆粘结不牢。2)砌筑时未采用“三一”砌砖法或操作不到位使竖缝内无砂浆产生瞎缝。3)用干砖砌筑,造成砂浆脱水、干硬而降低强度,造成粘结不良。
防治措施:改善砂浆和易性,使用过程中适时搅拌,当班砂浆当班用完,采用“三一”砌砖法,砌筑前1天~前2天将砖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 cm为宜。
2.2 砖砌体组砌方法混乱
主要表现:1)碎砖集中使用,砌层间相互搭接小于25 mm,出现直缝和/两层皮0现象。2)砖柱采用包心砌法,里外皮砖层互不咬接,形成通天缝,降低了砌体强度和整体性。3)砖规格尺寸误差过大,形成竖缝宽窄不均。
原因分析:1)操作人员忽视组砌形式,出现了多层砖的直缝和“两层皮”现象。2)砌筑砖柱需要大量的七分砖来满足内外砖层错缝要求,而打制七分砖会增加工作量,对砖的消耗也大,因此当操作人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和缺乏严格监督的情况下常出现包心砌法。
防治措施:1)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考核,严格操作流程。2)墙体中的砖缝搭接不得小于1/4砖长,内外皮砖层最多隔20 cm就应有一层丁字砖拉结,允许使用半砖或破损砖,但应分散砌于受力较小的砌体中和墙心部位。3)砖柱组砌方法,应根据砖柱断面尺寸和实际使用情况统一考虑,但不允许采用包心砌法。砖柱所需异形尺寸砖,宜采用无齿锯切割或砖厂生产,砖柱竖横向抹灰都必须饱满,每砌完一层砖,都要进行一次竖缝刮浆塞缝工作,以提高砌体强度。4)在同一栋号工程中,应尽量使用同一砖厂的砖,以避免砖规格尺寸的误差而经常变动组砌方法。
2.3“螺丝”墙及墙面不平整
主要表现:在一个层高的墙体砌完时,同一砖层的标高相差了一皮砖的厚度,因此不能咬圈,从而对圈梁断面尺寸及下道工序施工产生影响;混水墙面舌头灰未刮净,墙面平直度偏差过大。
原因分析:1)皮数杆标记不明,皮数杆未立准或发生错位或砌筑时没按皮数杆控制砖的层数。2)砌同一层砖时,起线不一致,拉线错行,误将负偏差当作正偏差,砌砖时反而压薄灰缝,在砌至层高赶上皮数杆时,与相邻位置砖墙正好差一皮砖,形成“螺丝”墙。3)混水墙舌头灰未刮干净及砌三七墙不双面挂线,砌二四墙不用外手挂线,造成墙面平直度偏差大。
防治措施:1)皮数杆标记要清楚,标高要准,安装牢固,便于观测,并要逐个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砌墙前应先测定所砌部位基面标高误差,通过调整灰缝厚度,调整墙体标高。调整同一墙面标高误差时,可采取提或压缝的办法,注意灰缝均匀,标高误差应分配在一步架的各层砖缝中,逐层调整。3)挂线两端应相互呼应,注意同一条水平线所砌砖的层数是否与皮数杆上的砖层数相符。4)砌三七墙必须挂双面线,如长墙几个人使用一根通线,则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二四混水墙宜采用外手挂线,混水墙应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干净。
2.4 墙体留槎、接槎不符合要求,拉结筋错放、少放
主要表现:1)在砌筑时任意留槎,还多留置阴槎,在槎口部分用砖渣填砌,留槎部位接槎砂浆不密实,灰缝不顺直,使墙体拉结性能严重削弱。2)墙体内拉结筋错放、少放,影响墙体整体强度。3)构造柱位置尺寸不准确,不留马牙槎或不是先退后进。
原因分析:1)操作人员对留槎问题缺乏认识,认为留槎费事,技术条件高,不如留直槎方便,且多留阴槎。有时由于施工操作不利,如外脚手砌墙,横墙留斜槎较困难而留直槎。2)斜槎留置方法不统一,留置大斜槎工作量大,斜槎灰缝平直度难以控制,使接槎部位不顺线。3)施工组织不当,造成留槎过多,由于重视不够,留槎时往往漏放钢筋,或拉结筋长度、间距未按规范执行,拉结筋部位砂浆不饱满,使钢筋锈蚀。4)未重视构造柱的作用,未按规定进行构造柱施工。
防治措施:1)在制定施工组织计划时,对留槎应做出统一考虑。砖墙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尽量不留槎,以利于加强房屋的整体性。外墙大角尽量做到同步砌筑。对纵横墙交接处,
尽量能安排同步砌筑,如外脚手砌纵墙,横墙可同步砌筑,互不干扰。2)注意留槎质量,首先应将留槎处清理干净,浇水湿润,接槎时,槎面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3)拉结筋位置应正确,其外露部分不得任意弯折。4)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工程,在砌筑前,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构造柱位置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砖墙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先退后进,按构造要求放置拉结筋。
3 对砖砌体施工质量的几点建议
磚砌体结构房屋在我国广大农村、乡镇、城乡结合部数量众多,因此砖砌体施工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保证砖砌体的施工质量,笔者建议:1)政府不但要加强城市的房建管理工作,而且要把广大农村、城乡结合部的居民自建房纳入规范管理范畴,采取切实措施引导老百姓建房。2)加大施工质量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施工质量意识。3)加强基层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4)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对工程施工、验收等环节进行监管,把好工程质量关。5)严肃查处房屋建设的违法行为,保证房屋依法建设。
结语
总之, 要提高砖砌体施工质量,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除满足技术、材料、施工工具等要求外,还有一项主要的控制手段一责任主体各方应尽职尽责,管理部门严格管理,才能创出优质工程,保证砖砌体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代 宝.砌体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08,34(1):224-225.
[2] 韦雪红,樊振强.砖砌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