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能否赢得市场优势的直接引致因素,近年来中国学者提出了不少可供参考的评价体系,评价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如基于层次分析法理论,采用创新综合评价量化技术,通过设定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并制定了专家评审的五级评价集。其次有因子和聚类方法,并对区域创新能力排序和聚类结果。还有提出测算指标,测算各地区工业技术创新力。已有的文献虽已建立了区域和行业创新评价体系,但是还缺乏对区域内某一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分析。本文立足于上海市制造业,建立较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从微观层面对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针对现实情况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上海市制造业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1.创新指标体系建立
本文借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评价创新能力的指标,并结合已有文献,设计了上海市制造业两位数行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4个大指标。知识创造能力指标,包括科技活动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X1,产业科技活动人员数(人)X2,产业R&D经费额(万元)X3,技术开发机构数X4。知识获取能力指标,主要是指科技项目数X5。创新经济绩效指标,工业总产值X6,年销售利润率X7,新产品产值X8,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X9。创新社会绩效指标,主要是就业人员数X10,并对以上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2.实证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且不可观测的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分在同一类中,而不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因子分析能够找出主导因素,切断相关的干扰,做出更为准确的估量和评价。
所有的分析过程采用SPSS软件完成。通过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变量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比较高,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3,符合因子分析的要求提取綜合因子。根据各个因子解释原有指标变量总方差的情况,我们利用因子分析法,从11项指标变量中提取3类因子,通过它们来代替原有指标变量所含的信息。KMO检验值为0.667,说明因子分析是还比较好的。
根据标准化矩阵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和R的特征值,按照“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选取3类因子代替原来的11项指标。通过SPSS输出的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反映公共因子和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输出结果构建因子分析模型:
F1=0.905X8+0.891X6+0.890X10+0.878X3+0.869X2+0.782X4+0.733X9+0.134X1+0.646X5-0.070X7
F2=0.230X8+0.246X65-0.155X10+0.361X3+0.471X2+0.293X4+0.474X9+0.959X1+0.708X5+0.084X7
F3=-0.017X8-0.083X6-0.127X10+0.051X3+0.009X2-0.068X4+0.012X9+0.100X1+0.031X5+0.992X7
从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构造各行业创新评价的综合指标F,F是因子F1、F2、F3的线性组合。
F=0.752F1+0.157F2+0.090F3
计算出各行业的综合得分,并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如表1所示),篇幅所限,本文仅列出排名前6和排名倒数6位的行业。
从评价结果看,上海市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排前10位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饮料制造业。创新能力较强的行业基本是装备制造业,而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如纺织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创新能力得分均为负。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上海市制造业内部创新现有水平未发挥出地区自身优势。对于传统产业创新能力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创新和合作意识淡薄,多数产业存在同类企业的简单“扎堆”,自主创新投入不足,技术开发资金严重不足,传统产业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同时跨国公司存在技术锁定的制约,本土企业无法获得核心技术。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制造业产业结构应该尽快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升级。在进行产业选择和聚焦的时候,应该结合自身优势,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要运用新技术改造已有的支柱型制造业产业,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有优势的传统制造业。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产业。大力发展知识密集程度较高行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展技术延伸。同时加强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包括信贷政策、专业人才培训以及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等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魏后凯:我国地区工业技术创新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5)
[2]王霄宁 王 轶:新经济社会学视角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J].探索,2005(3)
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能否赢得市场优势的直接引致因素,近年来中国学者提出了不少可供参考的评价体系,评价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如基于层次分析法理论,采用创新综合评价量化技术,通过设定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并制定了专家评审的五级评价集。其次有因子和聚类方法,并对区域创新能力排序和聚类结果。还有提出测算指标,测算各地区工业技术创新力。已有的文献虽已建立了区域和行业创新评价体系,但是还缺乏对区域内某一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分析。本文立足于上海市制造业,建立较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从微观层面对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针对现实情况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上海市制造业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1.创新指标体系建立
本文借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评价创新能力的指标,并结合已有文献,设计了上海市制造业两位数行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4个大指标。知识创造能力指标,包括科技活动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X1,产业科技活动人员数(人)X2,产业R&D经费额(万元)X3,技术开发机构数X4。知识获取能力指标,主要是指科技项目数X5。创新经济绩效指标,工业总产值X6,年销售利润率X7,新产品产值X8,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X9。创新社会绩效指标,主要是就业人员数X10,并对以上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2.实证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且不可观测的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分在同一类中,而不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因子分析能够找出主导因素,切断相关的干扰,做出更为准确的估量和评价。
所有的分析过程采用SPSS软件完成。通过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变量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比较高,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3,符合因子分析的要求提取綜合因子。根据各个因子解释原有指标变量总方差的情况,我们利用因子分析法,从11项指标变量中提取3类因子,通过它们来代替原有指标变量所含的信息。KMO检验值为0.667,说明因子分析是还比较好的。
根据标准化矩阵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和R的特征值,按照“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选取3类因子代替原来的11项指标。通过SPSS输出的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反映公共因子和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输出结果构建因子分析模型:
F1=0.905X8+0.891X6+0.890X10+0.878X3+0.869X2+0.782X4+0.733X9+0.134X1+0.646X5-0.070X7
F2=0.230X8+0.246X65-0.155X10+0.361X3+0.471X2+0.293X4+0.474X9+0.959X1+0.708X5+0.084X7
F3=-0.017X8-0.083X6-0.127X10+0.051X3+0.009X2-0.068X4+0.012X9+0.100X1+0.031X5+0.992X7
从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构造各行业创新评价的综合指标F,F是因子F1、F2、F3的线性组合。
F=0.752F1+0.157F2+0.090F3
计算出各行业的综合得分,并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如表1所示),篇幅所限,本文仅列出排名前6和排名倒数6位的行业。
从评价结果看,上海市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排前10位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饮料制造业。创新能力较强的行业基本是装备制造业,而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如纺织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创新能力得分均为负。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上海市制造业内部创新现有水平未发挥出地区自身优势。对于传统产业创新能力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创新和合作意识淡薄,多数产业存在同类企业的简单“扎堆”,自主创新投入不足,技术开发资金严重不足,传统产业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同时跨国公司存在技术锁定的制约,本土企业无法获得核心技术。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制造业产业结构应该尽快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升级。在进行产业选择和聚焦的时候,应该结合自身优势,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要运用新技术改造已有的支柱型制造业产业,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有优势的传统制造业。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产业。大力发展知识密集程度较高行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展技术延伸。同时加强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包括信贷政策、专业人才培训以及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等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魏后凯:我国地区工业技术创新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5)
[2]王霄宁 王 轶:新经济社会学视角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J].探索,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