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的喻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n1985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最擅长比喻说理,《劝学》全文用了49个比喻,令人叹为观止。人们把比喻拆解为喻体和本体,喻体把潜在意义指向本体,这叫做喻指。在荀子这里,把喻指叫做“譬称”,用“譬”指稱而使道理明白。“分别以明之,譬称以喻之。”(《非相》)对事物分门别类予以澄明,用譬称之法晓喻人们,在对事物条分缕析的基础之上,以喻体和本体之间相似点一一对应的“譬称”方式,传示于人。
  《劝学》的一个文段: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透过比喻的表层结构,荀子展开阐述的节点在于“故”——这个表示推论关系的字,把文段一分为二,“故”字前先铺排两组比喻,“故”字后两两对应地加以论述,最后归结于“知”和“行”。显而易见,“知”和“行”就是两组比喻的喻指所向,也就是荀子譬称的意图所在。据此可以提取出两条思维链:
  青胜于蓝,冰寒于水一就砺一博学一明达一知
  木直中绳,鞣以为轮一受绳一参省一无过一行
  这里只看第一条思维链。讨论的落脚点是“知”。在荀子看来,“凡以知,人之性也。”(《解蔽》)这个知不是所谓知识,而是人能够知晓事物的官能,或者说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是一种天赋属性,与生俱来之时,人人都是一样的:“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荣辱》)然而后天的发展会有差异。比如“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哀公》)荀子曾自诩:“其知至明,循道正行。”(《尧问》)“知明”意味着人的思维清晰、判断准确,抵达一个较高的境界,而获得超越单纯知识积累的智慧。人何以“知明”?这正是荀子要探讨的问题。
  顺着思维链倒推上去。若要“知明”,先得“博学”。《说文》:“博,大通也。”博,即广大,精通的意思。博学,除了广泛学习,还有精通的意思。再上去是“金就砺则利”,刀剑经过磨砺就会锋利,学习反复揣摩就能精通。最后是开头两句比喻。对青于蓝和寒于水这两句比喻,清王先谦解释道:“以喻学则才过其本性也。”倒是颇得要领,算是比较靠谱的。他是从学习的效果来看,学了以后才华比原先强多了。其实,从实现“知明”需要“博学”的角度来看,还应当有别样的解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取是“提炼”,从很多蓝草中才能提炼出青,这是广泛;提炼出的是精华,这是精通。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水凝结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结构形态发生了变化,性能得到了提升:寒于水。荀子在《正名》篇中写道:“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广泛地学习,知识储备丰厚,就能实现有机的整合,知识得以升华从而实现智慧明达。现将第一条思维链解析如下:
  智慧从知识当中提炼出来,却远远胜过知识;知识的结构形态发生变化,就能升华智慧的品质。所以,君子广泛深入地学习各种知识,就能智慧明达。
  荀子是中国古代推类思想的大师,其思维之缜密令人称奇。“分别以明之,譬称以喻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可见荀子十分关注读者接受,为了使读者“无不受”,他条分缕析,把道理说得丝丝入扣。有趣的是,对于荀子的此番用意,后人少有领会。青胜于蓝通常被解释成“比喻学生胜过老师”。这实在是对荀子的误读。
  通读《劝学》,其实根本就没有涉及师生关系。全文2300余字,未见一个“师”字,只有一处“教使之然也”,其意也在于教化而非教师。荀子推崇师道尊严,在许多篇章中多次阐述师生关系:“且上者下之师也,夫下之和上,譬之犹响之应声,影之像形也。”(《强国》)“上者”虽然指的是君上,但也折射出师生之间像上下级关系,学生只能下级应和上级,就如回响应声音,影子像原形。荀子甚至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要“师云而云”,更为严苛的是“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大略》)“尊严而惮,可以为师……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致士》)能当老师的人,要有尊严并能使人敬畏,学生通达得益了就要知恩图报,思念老师。在由这样的思想背景所构成的荀子个性化的话语场里,让荀子讲“学生胜过老师”委实是不可能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此误读呢?史记褚少孙续三王世家引传日:“青采出于蓝而质青于蓝者,教使然也。”这个“教”仍然是教化,可能有人误以为教师而产生联想,不过这算不上直接的证据。后来广为流传一个典故:北魏李谧,少好学,博通诸经,周览百氏。初师事小学博士孔瑶。数年后,瑶还就谧请业。同门生为之语日:“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这可能就是误读的源头。青与蓝的关系,在荀子本是知与智的关系,或者说是学习知识与提升智慧的关系。这个典故游离了荀子的本意,把青蓝关系转换成了师生关系。于是,现在一般都认为,荀子用靛青比喻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后起之秀,而用蓝草比喻他们的老师或前辈。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本文并非想说明这种误读是一种错误,这本来就是文化传播中很正常的现象,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一个成语时,人们就把青蓝关系锁定在师生关系,给语词赋予了新意。既为成语,就不是一时的流行,而是久远的传承,以至于不必全句只需“青出于蓝”四字,意思就已了然。只是不能把这种意思强加给荀子。
  本文的旨趣在于:思辨话语中的比喻是用来说理的,理解它的时候,需要将喻体还原成本体;这不是一般字面意义的转述,而是通过对比喻深层结构的解析,追寻荀子思想的本源面向。本文所做的尝试,期待读者的批评。
其他文献
学生作文作为一种语言表达的手段,更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只有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练好内功,才是提升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根本途径。  一、吐真言——发自肺腑不矫饰  “文生于情,动于衷而言于表。”真切是作文的第一生命。古人说写文章要“事信而不诞”,意思是事情要可靠真实而不荒诞。文章失真,就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不能起到感动人心的作用。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没有附加感、装
一、散文阅读的现状及分析  教材中的现代散文大多以叙述和抒情为主,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而又十分注重文情并茂,且在初中课本中占的篇幅较多,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对于散文教学,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就这篇文章教这篇文章,只对行文思路、文章主旨和结构框架粗略地梳理、概括,再完成课后练习就算是完成了散文教学。到了真正做题时,学生对于散文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但读不懂文字背后的
文言文,一般来说就是用文言写的文章。作为有别于“白话文”的文本样态,历经多次的“文白之争”,目前依然是国内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文言文,可以教学的内容很多。特级教师童志斌老师在博士论文《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中提到“文言文的‘言’(文言维度)与‘文’(文章、文学与文化维度)是文言文价值天然包含的两大维度。”当下学界也基本默认“文字、文章、文化”之类的说法。文字,是文言教学的立足点。积累古汉语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共同组成语文教学的五个领域。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还是将这五个领域分开来讲授,彼此之间互不联系,导致教学模式过于固化,没有创新。在五个领域中,阅读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如何将综合性学习与阅读教学联系起来,是关乎教学创新和教学效果的重
研究文言文该怎样备课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一般来说,选入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流传千百年的文化经典,文中含有许多值得吸取的养料。从价值取向看,文言文教学可以归为重言派、重文派、重章派和重道派四大派。不过,无论哪种派别,都不能离开文言文教学的主旨。因此,在文言文备课时,就不能落入固定模式的窠臼,而应该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每一篇文章,让每篇文言文发挥最大的价值。比如《曹刿论战》这篇文章,笔者就从三个视角来考量,
盛世繁华的唐朝,涌现出了大批禀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赋极高的诗人,其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为中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优美、富丽、典雅的气息。优美的唐诗,隽永的宋词,无一不散发着美的气息,无一不以其人格力量警醒着学生的心灵。可否在诗词鉴赏与作文教学中找到很好的契合点呢?笔者对此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一、以意象的组合为切入点  有诗云:“水從竹边
【课程亮点】  我执教的《春酒》主要有两大亮点:一是文本解读的亮点;二是目标达成方式的亮点。  文本解读的亮点:琦君的《春酒》作为当代台湾乡愁文学的经典之作,被收录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除了常规的寻找“家乡味”之民俗、童年、乡邻、母亲的味道外,我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的阅读空间,更深入的去读懂琦君的乡愁,读懂琦君的心灵。文末的最后一句,实在是重要之笔,我带领学生细细地、深深地咀嚼。本课设计我紧抓最后
纵观中学语文课堂,大多数教师是排斥批判性思维的,这个有客观原因,比如我国文化讲究文以载道,每篇文章肯定是表达一个特定的主题思想的,而这个主题思想往往在各种教学参考书上已总结好了;也有主观原因,提倡批判性思维的课堂重视开放性教学,课堂方向难以把握,教师的预设难以达成。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四个核心素养之一,要求教师从备课、授课、复习、评价等各个环节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我想第一步不
曹君海东教授致力于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经年累月,成果丰厚,曾出版过专著《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且发表过一系列相关学术论文。最近,曹君又推出了新著《朱熹经典解释学范畴论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再次展现了他在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上的新成果。  朱熹是我国古代最早全面深入研究经典解释学的学者,其经典解释学理论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承载着有关经典解释之理性认识成果的范畴。曹君之《论要》选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中一直需要关注和重视的。  一、语文思维能力的特征  何谓思维?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而思维能力是指人们采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对思维材料进行分析、整理、鉴别、消化、综合等加工改造,能动地透过各种现象把握事物内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