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最擅长比喻说理,《劝学》全文用了49个比喻,令人叹为观止。人们把比喻拆解为喻体和本体,喻体把潜在意义指向本体,这叫做喻指。在荀子这里,把喻指叫做“譬称”,用“譬”指稱而使道理明白。“分别以明之,譬称以喻之。”(《非相》)对事物分门别类予以澄明,用譬称之法晓喻人们,在对事物条分缕析的基础之上,以喻体和本体之间相似点一一对应的“譬称”方式,传示于人。
《劝学》的一个文段: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透过比喻的表层结构,荀子展开阐述的节点在于“故”——这个表示推论关系的字,把文段一分为二,“故”字前先铺排两组比喻,“故”字后两两对应地加以论述,最后归结于“知”和“行”。显而易见,“知”和“行”就是两组比喻的喻指所向,也就是荀子譬称的意图所在。据此可以提取出两条思维链:
青胜于蓝,冰寒于水一就砺一博学一明达一知
木直中绳,鞣以为轮一受绳一参省一无过一行
这里只看第一条思维链。讨论的落脚点是“知”。在荀子看来,“凡以知,人之性也。”(《解蔽》)这个知不是所谓知识,而是人能够知晓事物的官能,或者说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是一种天赋属性,与生俱来之时,人人都是一样的:“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荣辱》)然而后天的发展会有差异。比如“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哀公》)荀子曾自诩:“其知至明,循道正行。”(《尧问》)“知明”意味着人的思维清晰、判断准确,抵达一个较高的境界,而获得超越单纯知识积累的智慧。人何以“知明”?这正是荀子要探讨的问题。
顺着思维链倒推上去。若要“知明”,先得“博学”。《说文》:“博,大通也。”博,即广大,精通的意思。博学,除了广泛学习,还有精通的意思。再上去是“金就砺则利”,刀剑经过磨砺就会锋利,学习反复揣摩就能精通。最后是开头两句比喻。对青于蓝和寒于水这两句比喻,清王先谦解释道:“以喻学则才过其本性也。”倒是颇得要领,算是比较靠谱的。他是从学习的效果来看,学了以后才华比原先强多了。其实,从实现“知明”需要“博学”的角度来看,还应当有别样的解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取是“提炼”,从很多蓝草中才能提炼出青,这是广泛;提炼出的是精华,这是精通。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水凝结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结构形态发生了变化,性能得到了提升:寒于水。荀子在《正名》篇中写道:“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广泛地学习,知识储备丰厚,就能实现有机的整合,知识得以升华从而实现智慧明达。现将第一条思维链解析如下:
智慧从知识当中提炼出来,却远远胜过知识;知识的结构形态发生变化,就能升华智慧的品质。所以,君子广泛深入地学习各种知识,就能智慧明达。
荀子是中国古代推类思想的大师,其思维之缜密令人称奇。“分别以明之,譬称以喻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可见荀子十分关注读者接受,为了使读者“无不受”,他条分缕析,把道理说得丝丝入扣。有趣的是,对于荀子的此番用意,后人少有领会。青胜于蓝通常被解释成“比喻学生胜过老师”。这实在是对荀子的误读。
通读《劝学》,其实根本就没有涉及师生关系。全文2300余字,未见一个“师”字,只有一处“教使之然也”,其意也在于教化而非教师。荀子推崇师道尊严,在许多篇章中多次阐述师生关系:“且上者下之师也,夫下之和上,譬之犹响之应声,影之像形也。”(《强国》)“上者”虽然指的是君上,但也折射出师生之间像上下级关系,学生只能下级应和上级,就如回响应声音,影子像原形。荀子甚至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要“师云而云”,更为严苛的是“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大略》)“尊严而惮,可以为师……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致士》)能当老师的人,要有尊严并能使人敬畏,学生通达得益了就要知恩图报,思念老师。在由这样的思想背景所构成的荀子个性化的话语场里,让荀子讲“学生胜过老师”委实是不可能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此误读呢?史记褚少孙续三王世家引传日:“青采出于蓝而质青于蓝者,教使然也。”这个“教”仍然是教化,可能有人误以为教师而产生联想,不过这算不上直接的证据。后来广为流传一个典故:北魏李谧,少好学,博通诸经,周览百氏。初师事小学博士孔瑶。数年后,瑶还就谧请业。同门生为之语日:“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这可能就是误读的源头。青与蓝的关系,在荀子本是知与智的关系,或者说是学习知识与提升智慧的关系。这个典故游离了荀子的本意,把青蓝关系转换成了师生关系。于是,现在一般都认为,荀子用靛青比喻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后起之秀,而用蓝草比喻他们的老师或前辈。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本文并非想说明这种误读是一种错误,这本来就是文化传播中很正常的现象,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一个成语时,人们就把青蓝关系锁定在师生关系,给语词赋予了新意。既为成语,就不是一时的流行,而是久远的传承,以至于不必全句只需“青出于蓝”四字,意思就已了然。只是不能把这种意思强加给荀子。
本文的旨趣在于:思辨话语中的比喻是用来说理的,理解它的时候,需要将喻体还原成本体;这不是一般字面意义的转述,而是通过对比喻深层结构的解析,追寻荀子思想的本源面向。本文所做的尝试,期待读者的批评。
《劝学》的一个文段: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透过比喻的表层结构,荀子展开阐述的节点在于“故”——这个表示推论关系的字,把文段一分为二,“故”字前先铺排两组比喻,“故”字后两两对应地加以论述,最后归结于“知”和“行”。显而易见,“知”和“行”就是两组比喻的喻指所向,也就是荀子譬称的意图所在。据此可以提取出两条思维链:
青胜于蓝,冰寒于水一就砺一博学一明达一知
木直中绳,鞣以为轮一受绳一参省一无过一行
这里只看第一条思维链。讨论的落脚点是“知”。在荀子看来,“凡以知,人之性也。”(《解蔽》)这个知不是所谓知识,而是人能够知晓事物的官能,或者说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是一种天赋属性,与生俱来之时,人人都是一样的:“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荣辱》)然而后天的发展会有差异。比如“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哀公》)荀子曾自诩:“其知至明,循道正行。”(《尧问》)“知明”意味着人的思维清晰、判断准确,抵达一个较高的境界,而获得超越单纯知识积累的智慧。人何以“知明”?这正是荀子要探讨的问题。
顺着思维链倒推上去。若要“知明”,先得“博学”。《说文》:“博,大通也。”博,即广大,精通的意思。博学,除了广泛学习,还有精通的意思。再上去是“金就砺则利”,刀剑经过磨砺就会锋利,学习反复揣摩就能精通。最后是开头两句比喻。对青于蓝和寒于水这两句比喻,清王先谦解释道:“以喻学则才过其本性也。”倒是颇得要领,算是比较靠谱的。他是从学习的效果来看,学了以后才华比原先强多了。其实,从实现“知明”需要“博学”的角度来看,还应当有别样的解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取是“提炼”,从很多蓝草中才能提炼出青,这是广泛;提炼出的是精华,这是精通。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水凝结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结构形态发生了变化,性能得到了提升:寒于水。荀子在《正名》篇中写道:“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广泛地学习,知识储备丰厚,就能实现有机的整合,知识得以升华从而实现智慧明达。现将第一条思维链解析如下:
智慧从知识当中提炼出来,却远远胜过知识;知识的结构形态发生变化,就能升华智慧的品质。所以,君子广泛深入地学习各种知识,就能智慧明达。
荀子是中国古代推类思想的大师,其思维之缜密令人称奇。“分别以明之,譬称以喻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可见荀子十分关注读者接受,为了使读者“无不受”,他条分缕析,把道理说得丝丝入扣。有趣的是,对于荀子的此番用意,后人少有领会。青胜于蓝通常被解释成“比喻学生胜过老师”。这实在是对荀子的误读。
通读《劝学》,其实根本就没有涉及师生关系。全文2300余字,未见一个“师”字,只有一处“教使之然也”,其意也在于教化而非教师。荀子推崇师道尊严,在许多篇章中多次阐述师生关系:“且上者下之师也,夫下之和上,譬之犹响之应声,影之像形也。”(《强国》)“上者”虽然指的是君上,但也折射出师生之间像上下级关系,学生只能下级应和上级,就如回响应声音,影子像原形。荀子甚至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要“师云而云”,更为严苛的是“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大略》)“尊严而惮,可以为师……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致士》)能当老师的人,要有尊严并能使人敬畏,学生通达得益了就要知恩图报,思念老师。在由这样的思想背景所构成的荀子个性化的话语场里,让荀子讲“学生胜过老师”委实是不可能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此误读呢?史记褚少孙续三王世家引传日:“青采出于蓝而质青于蓝者,教使然也。”这个“教”仍然是教化,可能有人误以为教师而产生联想,不过这算不上直接的证据。后来广为流传一个典故:北魏李谧,少好学,博通诸经,周览百氏。初师事小学博士孔瑶。数年后,瑶还就谧请业。同门生为之语日:“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这可能就是误读的源头。青与蓝的关系,在荀子本是知与智的关系,或者说是学习知识与提升智慧的关系。这个典故游离了荀子的本意,把青蓝关系转换成了师生关系。于是,现在一般都认为,荀子用靛青比喻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后起之秀,而用蓝草比喻他们的老师或前辈。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本文并非想说明这种误读是一种错误,这本来就是文化传播中很正常的现象,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一个成语时,人们就把青蓝关系锁定在师生关系,给语词赋予了新意。既为成语,就不是一时的流行,而是久远的传承,以至于不必全句只需“青出于蓝”四字,意思就已了然。只是不能把这种意思强加给荀子。
本文的旨趣在于:思辨话语中的比喻是用来说理的,理解它的时候,需要将喻体还原成本体;这不是一般字面意义的转述,而是通过对比喻深层结构的解析,追寻荀子思想的本源面向。本文所做的尝试,期待读者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