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合肥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工业是合肥崛起的主要支撑力量,必须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牢固树立工业立市意识,把精力向工业集中,资
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尽快做大做强合肥工业,全面提升合肥全省经济的中心地位。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工业不强是合肥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虽然近年来,合肥工业变化大、发展快,工业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增长,但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原因,合肥经济的底子薄、基础弱、规模小,面临的发展压力非常大。纵观全局,合肥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拉大。据了解,2004年,中部省会城市武汉、郑州、长沙的GDP达到1956亿元、1375亿元和1108.85亿元,南昌、太原的GDP是770亿元和643.9亿元,合肥则排名最后。另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周边的中部省会城市GDP年均增长目标都达14%以上。在全国同类城市中,GDP总量南昌市占江西省的25%左右,长沙市占湖南省的约30%,西安市占陕西省的近40%,而合肥市仅占全省的12%左右。从省内看,在人均GDP指标上,合肥分别是马鞍山、铜陵、芜湖的62%、69%和86%。情况表明,合肥已处于“前面标兵跑得更远、后面追兵逼得更紧”的竞争格局中。
工业立市是事关合肥奋力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抓住合肥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解决突出问题的体现。合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制订下发了《关于优先加快工业发展的行动纲要》,描画了令人振奋的“工业蓝图”,即到2010年,合肥工业的工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力争850亿元,年均递增24%以上,现价工业总产值确保2500亿元,力争2700亿元;累计工业投入1200亿元,力争1500亿元,工业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0%以上。届时,合肥工业基本形成技术高新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标准国际化、资源集约化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加工业基地。工业立市,对强化产业支撑力和城市承载力,全面提升合肥全省经济中心地位都具有现实和深远的重大意义。
工业立市,是合肥工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是对合肥工业核心竞争力的严峻考验。据了解,合肥工业目前拥有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医药、建材、轻纺、食品等34个行业,一万多户企业,其中规模以上600多户。合肥工业的比较优势在制造加工业,主要集中在橡胶制品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领域。特别是家用电器、汽车及工程机械、化工和新型建材等产业,比较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很大。当今国内外产业和资本梯度转移加速推进,毗邻的长三角地区资本外溢和产业转移日趋强劲,合肥又正处在长三角的无缝对接区,与长三角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优越的区位条件将使合肥成为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的近水楼台。合肥是首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科技资源丰富;合肥正在成为国家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之水、电、土地等要素供给充实,制造、流通、人力等综合商务成本较低。所有这些都是制造加工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合肥将成为长三角地区、沿海城市乃至世界跨国公司制造加工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党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省委、省政府做出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和东向发展的决策后,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些为合肥奋力崛起提供的良好机遇,提出工业立市战略决策,强力推进合肥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现在,合肥工业立市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全市上下各级各单位都在关心支持工业发展,整个社会舆论向着有利于工业的振兴。种种现象显示,未来5年是合肥加快发展战略机遇期中的“黄金机遇期”。谁抓住了这个黄金机遇期,谁就抢占先机,谁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只要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放大一点,步子再加快一点,只争朝夕,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就一定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作者单位:合肥市经贸委)
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尽快做大做强合肥工业,全面提升合肥全省经济的中心地位。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工业不强是合肥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虽然近年来,合肥工业变化大、发展快,工业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增长,但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原因,合肥经济的底子薄、基础弱、规模小,面临的发展压力非常大。纵观全局,合肥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拉大。据了解,2004年,中部省会城市武汉、郑州、长沙的GDP达到1956亿元、1375亿元和1108.85亿元,南昌、太原的GDP是770亿元和643.9亿元,合肥则排名最后。另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周边的中部省会城市GDP年均增长目标都达14%以上。在全国同类城市中,GDP总量南昌市占江西省的25%左右,长沙市占湖南省的约30%,西安市占陕西省的近40%,而合肥市仅占全省的12%左右。从省内看,在人均GDP指标上,合肥分别是马鞍山、铜陵、芜湖的62%、69%和86%。情况表明,合肥已处于“前面标兵跑得更远、后面追兵逼得更紧”的竞争格局中。
工业立市是事关合肥奋力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抓住合肥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解决突出问题的体现。合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制订下发了《关于优先加快工业发展的行动纲要》,描画了令人振奋的“工业蓝图”,即到2010年,合肥工业的工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力争850亿元,年均递增24%以上,现价工业总产值确保2500亿元,力争2700亿元;累计工业投入1200亿元,力争1500亿元,工业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0%以上。届时,合肥工业基本形成技术高新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标准国际化、资源集约化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加工业基地。工业立市,对强化产业支撑力和城市承载力,全面提升合肥全省经济中心地位都具有现实和深远的重大意义。
工业立市,是合肥工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是对合肥工业核心竞争力的严峻考验。据了解,合肥工业目前拥有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医药、建材、轻纺、食品等34个行业,一万多户企业,其中规模以上600多户。合肥工业的比较优势在制造加工业,主要集中在橡胶制品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领域。特别是家用电器、汽车及工程机械、化工和新型建材等产业,比较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很大。当今国内外产业和资本梯度转移加速推进,毗邻的长三角地区资本外溢和产业转移日趋强劲,合肥又正处在长三角的无缝对接区,与长三角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优越的区位条件将使合肥成为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的近水楼台。合肥是首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科技资源丰富;合肥正在成为国家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之水、电、土地等要素供给充实,制造、流通、人力等综合商务成本较低。所有这些都是制造加工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合肥将成为长三角地区、沿海城市乃至世界跨国公司制造加工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党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省委、省政府做出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和东向发展的决策后,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些为合肥奋力崛起提供的良好机遇,提出工业立市战略决策,强力推进合肥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现在,合肥工业立市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全市上下各级各单位都在关心支持工业发展,整个社会舆论向着有利于工业的振兴。种种现象显示,未来5年是合肥加快发展战略机遇期中的“黄金机遇期”。谁抓住了这个黄金机遇期,谁就抢占先机,谁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只要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放大一点,步子再加快一点,只争朝夕,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就一定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作者单位:合肥市经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