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IMS也就是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固网软交换系统,在向IMS的演变过程中要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在演变的过程中,可以在原软交换也就是SS公共交换网络仿真子系统PES的功能基础上,向IMS平稳过渡,逐步加入多媒体业务和移动业务,从而实现固定核心网层面以及同移动FMC的结合。IMS在FMC的实现和多媒体、移动安全、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笔者就固网软交换向IMS的演变进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固网软交换;IMS;演变进程
中图分类号:S1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8-0221-01
1 IMS以及系统简述
目前ITu一T和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认可的3GPPR6版本对IMS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充,早期的IP网络系统原先的移动公司的RS版本引入的,3G今天已经应用到很多领域,为移动电话与网络技术交融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他为IP的网络搭接提供了技术支撑,是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重大飞跃,采用SIP协议进行控制,多媒体会话信令、实现移动性管理和载体业务传输,实现端到端的IP业务,实现了由传统的点点到点到面的直接对话。IMS核心功能实体有:1.MC认)(MdeiaGateway)提供IP承载和TDM承载转换,负责与现网承载面互通;2.HSS(Homesubseriptionserver)用户签约数据库,保存用户的签约属性,地位相当于移动网里的HLR;3.eseF(eallsessioneontrolFunetion)最核心的网元,地位相当于软交换和Mse;4.MRs(MediaResoureeserver)提供放音收号等媒体功能;PDF(PolieyDeeisionFunetion)Qos策略管理5.MGeF(MediaGatew即eontrolFunetion)提供sIP信令和ISUp信令转换,负责与现网信令面互通;
2 固网软交换和IMS的对比
作为NGN核心控制实体的软交换和IMS,在功能上有相似的地方,都能提供呼叫以及连接控制的功能,是网络呼叫和控制的新核心。而IMS和NGN在系统架构上几乎完全相同,都分为业务层、控制层、接入层和承载层。
(1)在业务层上,软交换和IMS的呼叫控制和业务应用都是独立的,都向第三方提供了开放的业务接口。软交换的业务提供方式主要是编程接口API和服务器应用的配合,目的是提供通信增值业务服务,而传统的呼叫业务和PSTN类补充业务是在软交换中集成来实现的。软交换通过智能网络协议与智能网中的SCP控制点相配合,以便能够更好兼容传统的智能网业务。为了能够实现固网智能化,软交换将移动应用服务的协议MAP与智能用户位置存储结合,统一管理用户的各种业务数据。而在IMS的体系中,对业务控制ISC接口设置了控制参考点,该参考点是为了与基于SIP的应用服务器互相通信。ISC接口能够确保应用是独立的、可以整合的。能够让业务与服务器之间相互连通,确保整个网络和业务终端在业务完成时互联互通。IMS没有业务逻辑集成,也不对任何用户数据进行管理,而只是通过Diameter接口连接到用户服务器中,实现对业务数据和用户的统一管理。
(2)在控制层上,固网软交换对呼叫处理的控制、提供业务接口、互联互通以及对用户数据的管理是通过一个功能实体来实现的。而IMS将以上功能又进行了细化,变成了一些独立的功能实体,比如会话控制、媒体网关控制等。核心位置的CSCF又分为代理、服务和查询功能。
(3)在接入层上,固网软交换和IMS都支持接入和控制的无关性,两者具有相似的接入设备,能够互相通用。两者采用的信令网关和用户接口网关能够和IMS体系完全对应。两者在媒体服务器和资源处理功能上的定位也基本相同,现在IMS对于接入SIP终端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标准,但是对于PSTN的接入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4)从承载层上看,IMS采用的是端到端的全IP架构,同时为了能够实现端到端的Qo S,IMS提出了网络附着子系统和接纳控制子系统。而固网软交换采用的是继承现有网络并向全IP的网络推进方式,重点是强调核心网的IP架构,而Qo S则是以IP网络自身的能力作为保障。
3 固网软交换向IMS的演变
固网软交换已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而IMS也成为了固定通讯和移动通讯互相融合的发展方向。可以说软交换向IMS发展演变是大势所趋,但是还要根据IMS本身的技术发展和运营商的网络限制来进行有序的推进。
(1)软交换向IMS子集演变运营商大多以移动业务为主,利用移动侧来引入多媒体业务,构建新的IMS网,而对于软交换的升级采用的是升级到IMS子集的方式,用来实现PSTN和PSTN的互通互联。
(2)软交换向IMS全集演变以PSTN业务为主的运营商,为了发展移动和多媒体运营、扩大业务范围,选取需要立即升级到移动和多媒体运营的软交换向IMS全集演变,在演变的过程中还保留了原来的软交换相关的业务,并逐步扩大移动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比重。等到运营商在全网范围内都完成移动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转变,就可以同步把SS都转变到IMS全集来。
(3)固网软交换向IMS演变的步骤。①运营商的宽带业务和大客户业务向IMS升级宽带业务中软交换网络用户数量不多,而且相对独立,基本上都是承载宽带IP网络,而IMS具有多媒体的扩展能力,而且对于后续标准的支持程度要比软交换高,因此,可以将宽带和大客户升级到IMS,通过IMS网络为这些客户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宽带相关业务,并最终向自动多媒体的方向发展。首先是要让业务平台升级后具有CSCF、PSS、APP等功能,对移动和固定多媒体用户进行统一的呼叫控制;其次是增加HSS来存储宽带用户数据,并通过S-CSCF将业务融合到PES APP中,两者之间使用标准的Diameter接口,然后对现有的软交换平台通过软件进行升级,让业务平台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同时支持IMS的多媒体业务;再次是将PES业务升级为IMS后可以在设备中保留部分SS单板,其提供的PES业务与IMS是独立的。升级后的IMS能够向移动域提供多媒体业务,因此,能够逐步引入基于4G的视频共享等功能,还可以考虑引入基于IMS的IPTV服务类型。
②固网智能化汇接局的软交换升级到IMS随着网络宽带用户的逐年增加,尤其是4G网络的普及以及多媒体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运营商已从单一的固网运营转变到向全业务的方向发展,业务的多样化必然导致维护成本的快速增长。在运营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营商要想取得竞争优势、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要将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连同多媒体业务整合到同一种网络下,因此,通过固网软交换升级到IMS网络是比较有效的手段。在升级初期,可以在升级IMS后提供少量的多媒体服务,在保留原有的固网软交换处理功能的前提下,对处理板和处理框进行扩容处理,升级到IMS。升级后运营商的宽带业务都是采用全新的IMS架构,而且软交换和IMS处理板是独立的,两者互不干扰。而随着移动网络用户的增加,导致对移动多媒体的需求不断增加,运营商的多媒体业务量逐年上升,这时可以压缩逐渐萎缩的窄带业务,将空闲出来的软交换处理板升级到IMS网元,最终实现通信设备的平稳过渡,引进流媒体处理技术,普及IPTV,实现运营商业务的多样化,促进运营商效益的提高。
结束语
NCN在向IMS阶段的发展,不可能一下子全面实现,有待于科技人员的孜孜不倦的努力,为IMS的整体配置完善。軟交换即将贯穿于NCN向IMS发展的全部过程,所以软交换向IMS演进的过程对于运营商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续合元.NGN、软交换和IMS的关系[J].中兴通讯技术,2006(5).
[2] 赵慧玲.NGN和软交换[J].中兴通讯技术,2005(3).
[3] 韦乐平.对下一代网络的战略思考[J].中兴通讯技术,2004(1).
[4] 叶朝阳.固定与移动融合(FMC)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关键词]固网软交换;IMS;演变进程
中图分类号:S1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8-0221-01
1 IMS以及系统简述
目前ITu一T和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认可的3GPPR6版本对IMS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充,早期的IP网络系统原先的移动公司的RS版本引入的,3G今天已经应用到很多领域,为移动电话与网络技术交融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他为IP的网络搭接提供了技术支撑,是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重大飞跃,采用SIP协议进行控制,多媒体会话信令、实现移动性管理和载体业务传输,实现端到端的IP业务,实现了由传统的点点到点到面的直接对话。IMS核心功能实体有:1.MC认)(MdeiaGateway)提供IP承载和TDM承载转换,负责与现网承载面互通;2.HSS(Homesubseriptionserver)用户签约数据库,保存用户的签约属性,地位相当于移动网里的HLR;3.eseF(eallsessioneontrolFunetion)最核心的网元,地位相当于软交换和Mse;4.MRs(MediaResoureeserver)提供放音收号等媒体功能;PDF(PolieyDeeisionFunetion)Qos策略管理5.MGeF(MediaGatew即eontrolFunetion)提供sIP信令和ISUp信令转换,负责与现网信令面互通;
2 固网软交换和IMS的对比
作为NGN核心控制实体的软交换和IMS,在功能上有相似的地方,都能提供呼叫以及连接控制的功能,是网络呼叫和控制的新核心。而IMS和NGN在系统架构上几乎完全相同,都分为业务层、控制层、接入层和承载层。
(1)在业务层上,软交换和IMS的呼叫控制和业务应用都是独立的,都向第三方提供了开放的业务接口。软交换的业务提供方式主要是编程接口API和服务器应用的配合,目的是提供通信增值业务服务,而传统的呼叫业务和PSTN类补充业务是在软交换中集成来实现的。软交换通过智能网络协议与智能网中的SCP控制点相配合,以便能够更好兼容传统的智能网业务。为了能够实现固网智能化,软交换将移动应用服务的协议MAP与智能用户位置存储结合,统一管理用户的各种业务数据。而在IMS的体系中,对业务控制ISC接口设置了控制参考点,该参考点是为了与基于SIP的应用服务器互相通信。ISC接口能够确保应用是独立的、可以整合的。能够让业务与服务器之间相互连通,确保整个网络和业务终端在业务完成时互联互通。IMS没有业务逻辑集成,也不对任何用户数据进行管理,而只是通过Diameter接口连接到用户服务器中,实现对业务数据和用户的统一管理。
(2)在控制层上,固网软交换对呼叫处理的控制、提供业务接口、互联互通以及对用户数据的管理是通过一个功能实体来实现的。而IMS将以上功能又进行了细化,变成了一些独立的功能实体,比如会话控制、媒体网关控制等。核心位置的CSCF又分为代理、服务和查询功能。
(3)在接入层上,固网软交换和IMS都支持接入和控制的无关性,两者具有相似的接入设备,能够互相通用。两者采用的信令网关和用户接口网关能够和IMS体系完全对应。两者在媒体服务器和资源处理功能上的定位也基本相同,现在IMS对于接入SIP终端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标准,但是对于PSTN的接入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4)从承载层上看,IMS采用的是端到端的全IP架构,同时为了能够实现端到端的Qo S,IMS提出了网络附着子系统和接纳控制子系统。而固网软交换采用的是继承现有网络并向全IP的网络推进方式,重点是强调核心网的IP架构,而Qo S则是以IP网络自身的能力作为保障。
3 固网软交换向IMS的演变
固网软交换已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而IMS也成为了固定通讯和移动通讯互相融合的发展方向。可以说软交换向IMS发展演变是大势所趋,但是还要根据IMS本身的技术发展和运营商的网络限制来进行有序的推进。
(1)软交换向IMS子集演变运营商大多以移动业务为主,利用移动侧来引入多媒体业务,构建新的IMS网,而对于软交换的升级采用的是升级到IMS子集的方式,用来实现PSTN和PSTN的互通互联。
(2)软交换向IMS全集演变以PSTN业务为主的运营商,为了发展移动和多媒体运营、扩大业务范围,选取需要立即升级到移动和多媒体运营的软交换向IMS全集演变,在演变的过程中还保留了原来的软交换相关的业务,并逐步扩大移动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比重。等到运营商在全网范围内都完成移动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转变,就可以同步把SS都转变到IMS全集来。
(3)固网软交换向IMS演变的步骤。①运营商的宽带业务和大客户业务向IMS升级宽带业务中软交换网络用户数量不多,而且相对独立,基本上都是承载宽带IP网络,而IMS具有多媒体的扩展能力,而且对于后续标准的支持程度要比软交换高,因此,可以将宽带和大客户升级到IMS,通过IMS网络为这些客户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宽带相关业务,并最终向自动多媒体的方向发展。首先是要让业务平台升级后具有CSCF、PSS、APP等功能,对移动和固定多媒体用户进行统一的呼叫控制;其次是增加HSS来存储宽带用户数据,并通过S-CSCF将业务融合到PES APP中,两者之间使用标准的Diameter接口,然后对现有的软交换平台通过软件进行升级,让业务平台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同时支持IMS的多媒体业务;再次是将PES业务升级为IMS后可以在设备中保留部分SS单板,其提供的PES业务与IMS是独立的。升级后的IMS能够向移动域提供多媒体业务,因此,能够逐步引入基于4G的视频共享等功能,还可以考虑引入基于IMS的IPTV服务类型。
②固网智能化汇接局的软交换升级到IMS随着网络宽带用户的逐年增加,尤其是4G网络的普及以及多媒体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运营商已从单一的固网运营转变到向全业务的方向发展,业务的多样化必然导致维护成本的快速增长。在运营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营商要想取得竞争优势、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要将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连同多媒体业务整合到同一种网络下,因此,通过固网软交换升级到IMS网络是比较有效的手段。在升级初期,可以在升级IMS后提供少量的多媒体服务,在保留原有的固网软交换处理功能的前提下,对处理板和处理框进行扩容处理,升级到IMS。升级后运营商的宽带业务都是采用全新的IMS架构,而且软交换和IMS处理板是独立的,两者互不干扰。而随着移动网络用户的增加,导致对移动多媒体的需求不断增加,运营商的多媒体业务量逐年上升,这时可以压缩逐渐萎缩的窄带业务,将空闲出来的软交换处理板升级到IMS网元,最终实现通信设备的平稳过渡,引进流媒体处理技术,普及IPTV,实现运营商业务的多样化,促进运营商效益的提高。
结束语
NCN在向IMS阶段的发展,不可能一下子全面实现,有待于科技人员的孜孜不倦的努力,为IMS的整体配置完善。軟交换即将贯穿于NCN向IMS发展的全部过程,所以软交换向IMS演进的过程对于运营商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续合元.NGN、软交换和IMS的关系[J].中兴通讯技术,2006(5).
[2] 赵慧玲.NGN和软交换[J].中兴通讯技术,2005(3).
[3] 韦乐平.对下一代网络的战略思考[J].中兴通讯技术,2004(1).
[4] 叶朝阳.固定与移动融合(FMC)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