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经不同时代、各式思潮的冲击和冲刷,葛翠琳童话,如今更是闪闪发光,熠熠生辉。无论在历史和现实的意义上,这些作品,被称之为“经典”,名副其实。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聯合推出《天天典藏·葛翠琳》,共18种。上半年已出版10种。大红的封面封底,剪纸的图案图画,别致的自序自记,明晰的分类分目,彰显着中国大众的审美心理和东方艺术的生动神韵。红红的底色中,流淌着老作家红红的激情,跃动着她红红的爱心。
先说《野葡萄》。书中20篇作品,几乎全都源于民间童话。作为书名的这篇作品,曾经屡屡收入各种各类童话选集,是葛翠琳的成名作之一。故事极单纯,讲偏僻小村里一个聪明美丽的养鹅小姑娘,爹娘去世后,坏心眼的婶娘弄瞎了她的双眼。她按妈妈生前所说的,在小白鹅帮助下,到荒山里寻找深红色的野葡萄,并使失明的人都见到光明,得到快乐。作品中,童话幻想与人类理想相一致。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愿望和希冀,寄寓着人们在实际境况中的向往和追求,展示出人们在社会现实中的观念和品性。童话中的理想境界,正是民族传统美德和百姓高尚人格的凝聚和生动体现,是一种更深层的民族文化的提炼和升华。
以民间童话做题材的作家并不只是葛翠琳一个。葛翠琳的与众不同,在于她着眼于经几千年历练的民族文化积淀,开掘它的丰厚内涵,揭示它的深邃意蕴。她以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担当,穿梭于从前与当下、幻想与现实,以童话幻想的绚丽色彩的渲染,使一个个童话故事显得隽永蕴藉、曲折动人,更以民间大众的清新语言的描述,使一个个童话形象显得质朴实在、逼真传神。当小读者读着“长得像鹅毛一样白净”的小姑娘受到虐待,“善良的小白鹅好像知道小主人的苦楚,夜里,都把翅膀盖在她的身上,守护着她。”(《野葡萄》)读着“年轻的木匠跟着黄色的小花攀上山,慢慢地,稀稀落落的小黄花变成了茂密的花丛,一片片盖住了山崖,一丛丛铺下了山谷。”他“在花丛里绕来绕去”,“跟着星星点点的小黄花,来到了那晶莹透明的深潭前。”(《金花路》)又读到巧姑娘“知道几百种药草”,而“法师恨巧姑娘,就像豺狼对羔羊;法师怕巧姑娘,就像毒蛇怕天鹅一样。”(《采药女》)读到天上的神娘对着“要儿子幸福地长大,为人们去创造更多的幸福和快乐”的雪娘,说出“我要毁掉你美丽的容貌,我要拿走你的聪明和才智。”(《雪娘》)善与恶、好与坏、是与非、爱与恨,就将深深地印记在他们的心上。读着读着,更会感受到,葛翠琳所创造的童话境界,虽源于民间,出于往昔,却奇丽无比,深幻无限。就如《野葡萄》的奇异明净,流畅深沉;《金花路》的奇巧婉约,平易深挚;《采药女》的奇妙非凡,自然深切;《雪娘》的奇特突兀,开朗深奥等,都在推陈出新之中,令人耳目一新。
再说《山林童话》。这是一本幼儿童话。
写幼儿童话的人也不少。葛翠琳独辟蹊径,篇篇都是童谣式的动听、动心的语言,并以此构成一个个好看的画面,又从画面中流淌出一丝丝悦耳的声响。就以《栗子谷》来说,写小松鼠跟蝴蝶、天鹅、金鲤鱼学跳舞;又跟长臂猴学倒悬,跟刺猬学打滚儿,跟狐狸学站立,跟蜻蜓学点水;还跟青蛙学弹跳,跟孔雀学舞步。一回回,一次次,一遍遍,小松鼠终于“身轻如燕,静立似云,流动像风”,终于荣获舞蹈大赛第一名,得到了奖品——一个装在棕色木盒里的,脆、甜、香、软的栗子。小松鼠舍不得吃,结果栗子却掉进了山石的缝隙里。就这样,葛翠琳把小松鼠得了个小栗子的小故事描写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生动得像一出舞台剧,诉诸视觉、听觉,进而达于精神、心智,由精神的感动而至于心灵的震撼。小孩子的心一旦被打动,便永远地铭记在了心底,从而熏染了情性,陶冶了情操。再细细品味,小松鼠的心志是那么执著,它那用前腿当翅膀、用毛茸茸的长尾巴荡来荡去的可爱而又有点可笑的姿态,那把极好吃也很想吃的栗子送给外婆的有真心又有孝心的十分认真的样子,就会随着作品语言的爽快的声调、轻快的音律、明快的节奏、愉快的韵致,洇渗进幼小儿童的心田。
在另两部幼儿童话,《红枣林》和《核桃山》里,葛翠琳又以小猴灵灵的伶俐和小熊笨笨的憨厚,打动读者幼小的心。作品中,山洪冲走了灵灵的爸妈,山火埋葬了笨笨的妈妈。在众多动物朋友的帮助下,历尽艰险,灵灵在大西南原始森林找到了爸妈,笨笨从动物园的铁笼子里救出了爸爸。猴奶奶在洪水后把灵灵得的奖品——红枣种在石头小屋前,熊妈妈在山火前把八粒核桃埋在了地洞里。枣树长,灵灵也长。笨笨和它的朋友也使核桃树长满山。老作家不仅细致、细腻地描述了至真至善的亲情和诚心诚意的友情,也鲜明鲜活地描绘了大自然繁盛繁茂的生命和蓬勃蓬茸的生机。更为可贵的是,在运用拟人手法时,还活脱活泼地描写了山上山下诸多动物别样的体态和各自的习性,巧妙地融进了知识性。
两部幼儿童话,都以文采、情采取胜。那充满了稚真、稚拙却提炼得简洁、简朴的幼儿文学语言,那洋溢着童情、童趣又展现得灵巧、灵妙的童话幻想境地,都极具象征性、写意性。作品自始至终,在细密、细巧的描写中,时时透露着大自然自身所独具的雄壮、雄伟的气势,暗示着人性本身所独有的向善、向美的气质,字里行间闪耀着情性的光华,映射着理性的光辉,使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儿童情感相交融。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面对一代代新人,儿童文学更应该是语言的艺术。葛翠琳童话是这方面的典范。从这个意义上,说葛翠琳童话是“经典”,更觉名副其实。
葛翠琳童话,是葛翠琳为光大中华优秀文化所做的独特的艺术创造,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独特载体。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聯合推出《天天典藏·葛翠琳》,共18种。上半年已出版10种。大红的封面封底,剪纸的图案图画,别致的自序自记,明晰的分类分目,彰显着中国大众的审美心理和东方艺术的生动神韵。红红的底色中,流淌着老作家红红的激情,跃动着她红红的爱心。
先说《野葡萄》。书中20篇作品,几乎全都源于民间童话。作为书名的这篇作品,曾经屡屡收入各种各类童话选集,是葛翠琳的成名作之一。故事极单纯,讲偏僻小村里一个聪明美丽的养鹅小姑娘,爹娘去世后,坏心眼的婶娘弄瞎了她的双眼。她按妈妈生前所说的,在小白鹅帮助下,到荒山里寻找深红色的野葡萄,并使失明的人都见到光明,得到快乐。作品中,童话幻想与人类理想相一致。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愿望和希冀,寄寓着人们在实际境况中的向往和追求,展示出人们在社会现实中的观念和品性。童话中的理想境界,正是民族传统美德和百姓高尚人格的凝聚和生动体现,是一种更深层的民族文化的提炼和升华。
以民间童话做题材的作家并不只是葛翠琳一个。葛翠琳的与众不同,在于她着眼于经几千年历练的民族文化积淀,开掘它的丰厚内涵,揭示它的深邃意蕴。她以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担当,穿梭于从前与当下、幻想与现实,以童话幻想的绚丽色彩的渲染,使一个个童话故事显得隽永蕴藉、曲折动人,更以民间大众的清新语言的描述,使一个个童话形象显得质朴实在、逼真传神。当小读者读着“长得像鹅毛一样白净”的小姑娘受到虐待,“善良的小白鹅好像知道小主人的苦楚,夜里,都把翅膀盖在她的身上,守护着她。”(《野葡萄》)读着“年轻的木匠跟着黄色的小花攀上山,慢慢地,稀稀落落的小黄花变成了茂密的花丛,一片片盖住了山崖,一丛丛铺下了山谷。”他“在花丛里绕来绕去”,“跟着星星点点的小黄花,来到了那晶莹透明的深潭前。”(《金花路》)又读到巧姑娘“知道几百种药草”,而“法师恨巧姑娘,就像豺狼对羔羊;法师怕巧姑娘,就像毒蛇怕天鹅一样。”(《采药女》)读到天上的神娘对着“要儿子幸福地长大,为人们去创造更多的幸福和快乐”的雪娘,说出“我要毁掉你美丽的容貌,我要拿走你的聪明和才智。”(《雪娘》)善与恶、好与坏、是与非、爱与恨,就将深深地印记在他们的心上。读着读着,更会感受到,葛翠琳所创造的童话境界,虽源于民间,出于往昔,却奇丽无比,深幻无限。就如《野葡萄》的奇异明净,流畅深沉;《金花路》的奇巧婉约,平易深挚;《采药女》的奇妙非凡,自然深切;《雪娘》的奇特突兀,开朗深奥等,都在推陈出新之中,令人耳目一新。
再说《山林童话》。这是一本幼儿童话。
写幼儿童话的人也不少。葛翠琳独辟蹊径,篇篇都是童谣式的动听、动心的语言,并以此构成一个个好看的画面,又从画面中流淌出一丝丝悦耳的声响。就以《栗子谷》来说,写小松鼠跟蝴蝶、天鹅、金鲤鱼学跳舞;又跟长臂猴学倒悬,跟刺猬学打滚儿,跟狐狸学站立,跟蜻蜓学点水;还跟青蛙学弹跳,跟孔雀学舞步。一回回,一次次,一遍遍,小松鼠终于“身轻如燕,静立似云,流动像风”,终于荣获舞蹈大赛第一名,得到了奖品——一个装在棕色木盒里的,脆、甜、香、软的栗子。小松鼠舍不得吃,结果栗子却掉进了山石的缝隙里。就这样,葛翠琳把小松鼠得了个小栗子的小故事描写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生动得像一出舞台剧,诉诸视觉、听觉,进而达于精神、心智,由精神的感动而至于心灵的震撼。小孩子的心一旦被打动,便永远地铭记在了心底,从而熏染了情性,陶冶了情操。再细细品味,小松鼠的心志是那么执著,它那用前腿当翅膀、用毛茸茸的长尾巴荡来荡去的可爱而又有点可笑的姿态,那把极好吃也很想吃的栗子送给外婆的有真心又有孝心的十分认真的样子,就会随着作品语言的爽快的声调、轻快的音律、明快的节奏、愉快的韵致,洇渗进幼小儿童的心田。
在另两部幼儿童话,《红枣林》和《核桃山》里,葛翠琳又以小猴灵灵的伶俐和小熊笨笨的憨厚,打动读者幼小的心。作品中,山洪冲走了灵灵的爸妈,山火埋葬了笨笨的妈妈。在众多动物朋友的帮助下,历尽艰险,灵灵在大西南原始森林找到了爸妈,笨笨从动物园的铁笼子里救出了爸爸。猴奶奶在洪水后把灵灵得的奖品——红枣种在石头小屋前,熊妈妈在山火前把八粒核桃埋在了地洞里。枣树长,灵灵也长。笨笨和它的朋友也使核桃树长满山。老作家不仅细致、细腻地描述了至真至善的亲情和诚心诚意的友情,也鲜明鲜活地描绘了大自然繁盛繁茂的生命和蓬勃蓬茸的生机。更为可贵的是,在运用拟人手法时,还活脱活泼地描写了山上山下诸多动物别样的体态和各自的习性,巧妙地融进了知识性。
两部幼儿童话,都以文采、情采取胜。那充满了稚真、稚拙却提炼得简洁、简朴的幼儿文学语言,那洋溢着童情、童趣又展现得灵巧、灵妙的童话幻想境地,都极具象征性、写意性。作品自始至终,在细密、细巧的描写中,时时透露着大自然自身所独具的雄壮、雄伟的气势,暗示着人性本身所独有的向善、向美的气质,字里行间闪耀着情性的光华,映射着理性的光辉,使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儿童情感相交融。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面对一代代新人,儿童文学更应该是语言的艺术。葛翠琳童话是这方面的典范。从这个意义上,说葛翠琳童话是“经典”,更觉名副其实。
葛翠琳童话,是葛翠琳为光大中华优秀文化所做的独特的艺术创造,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独特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