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6月29日,香港高级程度会考放榜,最引人注目的是英文科的及格率连续三年下降。其中一份报纸的要闻版用大字标题报道这宗新闻:“高考英文及格率12年新低”,副题是“中文微跌,有校长归咎于母语教学”。类似的标题也出现在当天各大小报章的主要版面。有关母语教学的是是非非,近十年来一直困扰着香港的教育界。
在殖民地年代,英语是香港社会的高阶层语言,在政府机关和商界广泛使用。作为一个国际商业、金融及贸易中心,香港需要大量具备良好英语水平的人才,以增强经济竞争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政府一贯的政策。书面汉语,虽然在1974年也成为香港的法定语言,但其地位和影响远远比不上英语;而本地居民赖以沟通的粤语只能局限在日常生活的应用范畴内。由于英语的优越地位,香港中小学的英语课程一直是学校和家长的关注点。到80年代初期,香港不少中学更是纷纷改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
以英语授课是一些百年老校或名牌学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它们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校既有这样的师资条件,同时能进入这些学校的,也都是出类拔萃的学生,应付英语教学自然不成问题。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香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能力稍逊的学生也都进入学校体制,而且大部分进入了所谓英文中学。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要应付一门英语课已经不容易,还要利用英语来学习其他学科,自然更是不胜负荷。教育的普及也对师资要求造成一定的压力,除了要有更多不同学科的专才投身教师行列以外,同时他们还必须能用英语讲课。而事实上,精通数学或物理的教师,不一定能同时精通英语,可以得心应手地利用英语来讲解数学定律或物理现象的,始终是少数。不少英语科以外的教师,就算可以用英语来教课,也都是相对简单的,有时候甚至说得不够准确。期望学生通过这些课堂所接触的英语来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成效怎么样可想而知。在不少所谓英文中学里面,很多学生由于英语掌握得不好,通过英语来学习的其他科目自然也学得不好,情况令人相当担忧。
不少学校尽管清楚这种状况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尽管知道改用母语上课可以免除学生教学语言方面的障碍,从而改善他们整体学习效果,但是由于害怕放弃英语教学以后,家长不愿意再送子女前来就读,所以宁愿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继续追求“英文中学”的虚衔。
在不少学者专家的大声呼吁之下,香港教育统筹局通过各项研究调查,开始确认母语是最有效的学习语言,并在1997年颁布《中学教学语言指引》,要求大部分中学从1998/99学年的中一开始,采用中文讲授所有科目,并把母语教学逐渐扩展到所有级别,为学生消除学习大部分科目的语言障碍,使学生可以较容易吸收知识、分析问题、表达意见、发展探究精神、培养敏锐的思考能力。但是,考虑到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英语对推动经济的重要性,以及某些名校的传统,政府允许110所具备条件的中学可以继续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至于其他学校,如果教师英语授课能力和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的能力都足够的话,可以在高中或者大学预科的时候改用英语授课,以便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可以全面使用英语学习。此外,政府也会每三年检查一次各校的教学语言,如果发觉110所英文中学当中有教学成效不理想的,就需要改用母语教学,教育界称为“下车”。而原来采用母语教学的中学,如果有意改用英语教学,也可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提出申请,证明符合条件的以后就可以“上车”。有些学校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被迫采用母语教学,声言要尽最大努力,在几年间争取“上车”;而上了车的,又要战战兢兢,惟恐有朝一日要“下车”。这“上下车”的问题,近年来成为不少学校相当困扰的问题,而问题还因为入学人数的下降而变得更加严峻。
香港近20年来出生率明显下降,已经使很多学校的入学人数不足,面临缩班、乃至“杀校”的危机。学校为了生存,各出奇谋,采用英语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很奏效的招徕手段。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香港的母语教学可谓满途荆棘。2005年,第一批接受母语教学的学生参加高考,从此每年放榜的时候,总会有人以学生的英语科成绩来大做文章。从表面上看来,从2005年开始,高考英语科的成绩确实是年年下降。从2000年到2004年,英语科的合格率都徘徊在79.3%至80.1%之间,但是2005年降到76.6%,2006年是74.5%,2007年则进一步下滑到73.9%。有些校长因而对英语水平逐步下跌感到痛心及惋惜,归咎于母语教学“种下恶果”。令人慨叹的是,这些校长或教师知道:香港的公开考试全部都是常模参照考试,既没有绝对的等级水平,也不采用标准化考试的方式操作,年度与年度之间的分数根本没有可比性。正如考评局的秘书长所说,常模参照采用“拉曲线”的计分方法,一分之差就足以令及格率出现很大的变动,因此,比较公开考试的合格率是没有意义的。可惜人们通常只关心表面的数字,对于背后的真正意义或实际情况并不理解,但“母语教学导致英语水平下降”这样的误解却广为社会民众所接受,这使母语教学的成效无法在真正理性和客观的情况下得到剖析。
拥护英语教学的人总是认为学校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接触英语的机会,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学生的英语水平自然提升。这种想法如果成立的话,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就是学生所接触到的英语,必须是正确而良好的英语,有大量的优质语言材料输入,自然有利于语言能力的建立和提升,可惜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非英语课的教师英语水平充其量只够应付课堂简单的讲解,如果学生日常所接触的是这样的英语,期望通过大量的接触来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实在是极大的误解。因此,我们固然不能(也不应该)通过公开考试的成绩来判断香港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否下降,就算真的下降,也绝对不应该断然认为这就是母语教学所导致的。事实上,采用母语教学,消除学习其他科目的语言障碍,以腾出空间和精力让学生提升英语水平,是政府推出母语教学政策时的一个愿望,也是政府提出给学校遵循的方向。但是从1998年到现在,这个方向到底有没有学校遵循,中间有多少学生是七年中学都用母语学习的,有多少在高中或者中学预科阶段改用了英语,而他们所接受的英语科教学质量如何,利用母语学习其他科目成效是不是显著,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全面的研究和调查才可以比较完满地解答,绝对不能单凭几个公开考试的数字就仓促下结论。
教学语言的问题已经使香港付出极大的社会成本,政府既然有决心推出母语教学的政策,就应该带头对母语教学的成效作出深入的研究和报告,同时,当然也要深入探讨改善英语科教学成效的方法,以便社会各界能对这个问题有比较客观的理解,也让我们的中学生能真正受益于母语教学所为他们开拓的空间。
在殖民地年代,英语是香港社会的高阶层语言,在政府机关和商界广泛使用。作为一个国际商业、金融及贸易中心,香港需要大量具备良好英语水平的人才,以增强经济竞争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政府一贯的政策。书面汉语,虽然在1974年也成为香港的法定语言,但其地位和影响远远比不上英语;而本地居民赖以沟通的粤语只能局限在日常生活的应用范畴内。由于英语的优越地位,香港中小学的英语课程一直是学校和家长的关注点。到80年代初期,香港不少中学更是纷纷改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
以英语授课是一些百年老校或名牌学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它们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校既有这样的师资条件,同时能进入这些学校的,也都是出类拔萃的学生,应付英语教学自然不成问题。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香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能力稍逊的学生也都进入学校体制,而且大部分进入了所谓英文中学。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要应付一门英语课已经不容易,还要利用英语来学习其他学科,自然更是不胜负荷。教育的普及也对师资要求造成一定的压力,除了要有更多不同学科的专才投身教师行列以外,同时他们还必须能用英语讲课。而事实上,精通数学或物理的教师,不一定能同时精通英语,可以得心应手地利用英语来讲解数学定律或物理现象的,始终是少数。不少英语科以外的教师,就算可以用英语来教课,也都是相对简单的,有时候甚至说得不够准确。期望学生通过这些课堂所接触的英语来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成效怎么样可想而知。在不少所谓英文中学里面,很多学生由于英语掌握得不好,通过英语来学习的其他科目自然也学得不好,情况令人相当担忧。
不少学校尽管清楚这种状况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尽管知道改用母语上课可以免除学生教学语言方面的障碍,从而改善他们整体学习效果,但是由于害怕放弃英语教学以后,家长不愿意再送子女前来就读,所以宁愿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继续追求“英文中学”的虚衔。
在不少学者专家的大声呼吁之下,香港教育统筹局通过各项研究调查,开始确认母语是最有效的学习语言,并在1997年颁布《中学教学语言指引》,要求大部分中学从1998/99学年的中一开始,采用中文讲授所有科目,并把母语教学逐渐扩展到所有级别,为学生消除学习大部分科目的语言障碍,使学生可以较容易吸收知识、分析问题、表达意见、发展探究精神、培养敏锐的思考能力。但是,考虑到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英语对推动经济的重要性,以及某些名校的传统,政府允许110所具备条件的中学可以继续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至于其他学校,如果教师英语授课能力和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的能力都足够的话,可以在高中或者大学预科的时候改用英语授课,以便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可以全面使用英语学习。此外,政府也会每三年检查一次各校的教学语言,如果发觉110所英文中学当中有教学成效不理想的,就需要改用母语教学,教育界称为“下车”。而原来采用母语教学的中学,如果有意改用英语教学,也可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提出申请,证明符合条件的以后就可以“上车”。有些学校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被迫采用母语教学,声言要尽最大努力,在几年间争取“上车”;而上了车的,又要战战兢兢,惟恐有朝一日要“下车”。这“上下车”的问题,近年来成为不少学校相当困扰的问题,而问题还因为入学人数的下降而变得更加严峻。
香港近20年来出生率明显下降,已经使很多学校的入学人数不足,面临缩班、乃至“杀校”的危机。学校为了生存,各出奇谋,采用英语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很奏效的招徕手段。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香港的母语教学可谓满途荆棘。2005年,第一批接受母语教学的学生参加高考,从此每年放榜的时候,总会有人以学生的英语科成绩来大做文章。从表面上看来,从2005年开始,高考英语科的成绩确实是年年下降。从2000年到2004年,英语科的合格率都徘徊在79.3%至80.1%之间,但是2005年降到76.6%,2006年是74.5%,2007年则进一步下滑到73.9%。有些校长因而对英语水平逐步下跌感到痛心及惋惜,归咎于母语教学“种下恶果”。令人慨叹的是,这些校长或教师知道:香港的公开考试全部都是常模参照考试,既没有绝对的等级水平,也不采用标准化考试的方式操作,年度与年度之间的分数根本没有可比性。正如考评局的秘书长所说,常模参照采用“拉曲线”的计分方法,一分之差就足以令及格率出现很大的变动,因此,比较公开考试的合格率是没有意义的。可惜人们通常只关心表面的数字,对于背后的真正意义或实际情况并不理解,但“母语教学导致英语水平下降”这样的误解却广为社会民众所接受,这使母语教学的成效无法在真正理性和客观的情况下得到剖析。
拥护英语教学的人总是认为学校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接触英语的机会,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学生的英语水平自然提升。这种想法如果成立的话,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就是学生所接触到的英语,必须是正确而良好的英语,有大量的优质语言材料输入,自然有利于语言能力的建立和提升,可惜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非英语课的教师英语水平充其量只够应付课堂简单的讲解,如果学生日常所接触的是这样的英语,期望通过大量的接触来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实在是极大的误解。因此,我们固然不能(也不应该)通过公开考试的成绩来判断香港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否下降,就算真的下降,也绝对不应该断然认为这就是母语教学所导致的。事实上,采用母语教学,消除学习其他科目的语言障碍,以腾出空间和精力让学生提升英语水平,是政府推出母语教学政策时的一个愿望,也是政府提出给学校遵循的方向。但是从1998年到现在,这个方向到底有没有学校遵循,中间有多少学生是七年中学都用母语学习的,有多少在高中或者中学预科阶段改用了英语,而他们所接受的英语科教学质量如何,利用母语学习其他科目成效是不是显著,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全面的研究和调查才可以比较完满地解答,绝对不能单凭几个公开考试的数字就仓促下结论。
教学语言的问题已经使香港付出极大的社会成本,政府既然有决心推出母语教学的政策,就应该带头对母语教学的成效作出深入的研究和报告,同时,当然也要深入探讨改善英语科教学成效的方法,以便社会各界能对这个问题有比较客观的理解,也让我们的中学生能真正受益于母语教学所为他们开拓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