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催生新兴产业和新的增长引擎,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笔者从事通信行业有15年了。回首这些年及更早的行业发展,真有日新月异、沧海桑田之感。我想从通信行业为基点,窥斑见豹,讲讲技术创新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以期为同学们的人生选择做参考。
今天,说起通信的主要沟通手段,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哪些产品呢:
QQ、微信、嘀嘀打车、大众点评、淘宝、支付宝、百度搜索、iPhone/iPad,三星、华为、小米……再后,才会是移动、电信、联通这三大运营商提供的移动电话和宽带上网服务。
特别是第一类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也是现在各类资本和人才趋之若鹜的地方。相比之下,三大运营商苦哈哈打广告、搞促销、拼资费,在大众来说,熟归熟,也就当他们和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一样的公众服务类公司来看待,职业体面,但不够In了。
信息革命 卅载沧海沉浮
2013年,三大运营商去年营业收入分别为:移动6000亿(十年增长三倍)、电信3200亿、网通2800亿、合计11689.1亿元人民币,但他们普遍人员多,利润薄,除了少数公司,如中国移动、华为公司的待遇还不错,其他公司的职员收入虽然在全社会还算是工薪阶层里的中上等,但和互联网弄潮儿们(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相比就远远不如了,从员工到领导均被每年、每季度、每月的考核指标压得喘不过气。
而在15年前,笔者刚入行的1999年,情况远非如此。现在如日中天的中国互联网三巨头腾讯、阿里、百度公司,当年刚开张或将要开张,分别在努力山寨着OICQ、Ebay和Google,即便在互联网行业内,他们的风头还不及新浪、网易、搜狐,和他们似乎并驾齐驱的,还有当当、Chinaren等大批公司。一些敢想敢拼的二三十岁的青壮年,正在海外风投资本的支撑下,山寨着欧美的各种互联网业务模式,在中国野蛮生长。他们的员工在社会上都以稳定和高薪著称,堪称是令人艳羡的金饭碗……
如果,再把时间往回穿越15年,回退到今天本刊的读者们还没有出生,你们的父母还在校园求学的1984年……那个时候,只有邮政和电信未分、政府和企业未分的邮电局,社会上流行的是集邮和电影《邮缘》。装一部电话相当于普通人几年的工资……这些到今天已成化石。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那就是两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始于国外六七十年发展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编程技术,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贝尔等公司六七十年代起研发的程控交换机迅速在技术和市场上替换了旧有的综合交换机,这些技术和设备经过中国邮电总局的引进和研发,构建起中国整个通信产业的基础,拉动了国民经济。到1999年,政企分开、邮电分营、产业重组、固话移动分营后的电信、联通以及一批设备商,令信息行业从爆炸式发展转入快速发展期,也就在此时,信息技术的第二波革命也来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革命。
在中国,不仅老一代的固定电话网程控交换机设备在十年寿命期到后,被基于互联网交换技术的新电话设备所取代,整个固定电话网在信息沟通中的地位都快速衰落下去;当移动终端和电脑结合,诞生出以苹果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以后,就连移动话音网络的前景都有点不妙了。
对应的,相应的产业链又发生了剧烈的重组和洗牌,上一波信息通信革命中成功者倒下去了一大半,不仅中国的程控交换机厂商死了九成多,全球范围内的主流通信设备制造商,加拿大北电倒闭,摩托罗拉被Google并购,从贝尔公司发展出来的朗讯被阿尔卡特吞并,诺基亚日益凋零,在中国的研发机构一个个关门或者大幅度裁员。而互联网企业,尤其移动互联网企业,正是方兴未艾。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多数上一波革命的成功者,他们有技术、有经验、有人脉、有市场、有资金,也不是不想转型,为什么经常拼不过这些人少钱少新创业者,反而会自己死掉一大半?而生存者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日本DoCoMo等著名大运营商,这十几年里,也一直在努力试水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发展,却为什么没能从他们里面培育出Facebook、腾讯、百度?
因为技术革命和企业文化革命的残酷性。
先说技术革命。这三十年,技术本身更新换代极快的。在通信产业领域,上一代纵横交换制的技术点大多数在程控交换机时代无用,程控交换机的技术点大多数在基于互联网的软交换网上无用。多数上一代成功的企业,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当年骨干人员从原来的青壮年已经变成中老年,之前的成功变为固步自封的绊脚石,于是就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被市场抛弃,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只有少数企业,从领导到骨干,意气风发不减当年,也能及时吐故纳新,所以,他们是幸存者。
另一方面是企业文化。说起来,新一波的互联网企业看着风光,但他们其实是从当年几千几百家类似的企业中残酷淘汰下来的幸存者;在这些企业的创业和求生过程中,受到的压力更大。绝大部分没几年就死了,大部分不死不活地拖着;极少数风云儿,或者说幸运儿,才能得到百倍千倍的回报,这就是市场给予他们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一些成功至今的传统企业,虽然也看着选择市场机会,试水“内部创业”,但有保险带在身,缺乏这种要么成功要么死的苛刻压力,也就很难说是真正的创业了。这,其实是企业文化的巨大差异。和技术上的差异比,企业之间的代沟和文化差异,所起的影响也许更大。
信息技术对行业的冲击与变革,不仅发生在通信领域,也发生在社会每一个行业中。读者们,当你们在二十二岁走出大学校门,到未来必然延长到六十五岁甚至七十岁的退休。一个人工作的时间大约是四十五年;在这漫长的工作中,想要努力跟上时代发展,不致被生活甩出去,请看先哲铭之于器记之于书的名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行业
选择胜于努力,要想在这个不断变革的时代把握好自己人生的航向,同学们要了解新的经济动态和科技走向。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压力正在转化为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动力。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以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革命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发展,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可以说,今后的10年至20年,将是中国大有作为更为辉煌而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波技术革命浪潮中的小小扁舟,是顺势而为,还是逆流而上,答案显而易见。
同时,也要提醒大家,这个社会获得社会学意义上的成功者永远是少数。比尔·盖茨是个特例,不可复制。近年来随着“成功学”和“创业风”的流行,许多大学生都在对自己的前途没有清晰判断的时候贸然投入创业,荒废学业,甚至因此上当受骗。这点上,同学们和“社会大学”的学生相比并无优势。同学们必须首先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和长处;也要对社会的需求有调查研究,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也许在名利上并不能让人获得成功,但喜欢的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和享受生活的快乐,也是一种成功。
今天,说起通信的主要沟通手段,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哪些产品呢:
QQ、微信、嘀嘀打车、大众点评、淘宝、支付宝、百度搜索、iPhone/iPad,三星、华为、小米……再后,才会是移动、电信、联通这三大运营商提供的移动电话和宽带上网服务。
特别是第一类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也是现在各类资本和人才趋之若鹜的地方。相比之下,三大运营商苦哈哈打广告、搞促销、拼资费,在大众来说,熟归熟,也就当他们和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一样的公众服务类公司来看待,职业体面,但不够In了。
信息革命 卅载沧海沉浮
2013年,三大运营商去年营业收入分别为:移动6000亿(十年增长三倍)、电信3200亿、网通2800亿、合计11689.1亿元人民币,但他们普遍人员多,利润薄,除了少数公司,如中国移动、华为公司的待遇还不错,其他公司的职员收入虽然在全社会还算是工薪阶层里的中上等,但和互联网弄潮儿们(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相比就远远不如了,从员工到领导均被每年、每季度、每月的考核指标压得喘不过气。
而在15年前,笔者刚入行的1999年,情况远非如此。现在如日中天的中国互联网三巨头腾讯、阿里、百度公司,当年刚开张或将要开张,分别在努力山寨着OICQ、Ebay和Google,即便在互联网行业内,他们的风头还不及新浪、网易、搜狐,和他们似乎并驾齐驱的,还有当当、Chinaren等大批公司。一些敢想敢拼的二三十岁的青壮年,正在海外风投资本的支撑下,山寨着欧美的各种互联网业务模式,在中国野蛮生长。他们的员工在社会上都以稳定和高薪著称,堪称是令人艳羡的金饭碗……
如果,再把时间往回穿越15年,回退到今天本刊的读者们还没有出生,你们的父母还在校园求学的1984年……那个时候,只有邮政和电信未分、政府和企业未分的邮电局,社会上流行的是集邮和电影《邮缘》。装一部电话相当于普通人几年的工资……这些到今天已成化石。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那就是两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始于国外六七十年发展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编程技术,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贝尔等公司六七十年代起研发的程控交换机迅速在技术和市场上替换了旧有的综合交换机,这些技术和设备经过中国邮电总局的引进和研发,构建起中国整个通信产业的基础,拉动了国民经济。到1999年,政企分开、邮电分营、产业重组、固话移动分营后的电信、联通以及一批设备商,令信息行业从爆炸式发展转入快速发展期,也就在此时,信息技术的第二波革命也来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革命。
在中国,不仅老一代的固定电话网程控交换机设备在十年寿命期到后,被基于互联网交换技术的新电话设备所取代,整个固定电话网在信息沟通中的地位都快速衰落下去;当移动终端和电脑结合,诞生出以苹果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以后,就连移动话音网络的前景都有点不妙了。
对应的,相应的产业链又发生了剧烈的重组和洗牌,上一波信息通信革命中成功者倒下去了一大半,不仅中国的程控交换机厂商死了九成多,全球范围内的主流通信设备制造商,加拿大北电倒闭,摩托罗拉被Google并购,从贝尔公司发展出来的朗讯被阿尔卡特吞并,诺基亚日益凋零,在中国的研发机构一个个关门或者大幅度裁员。而互联网企业,尤其移动互联网企业,正是方兴未艾。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多数上一波革命的成功者,他们有技术、有经验、有人脉、有市场、有资金,也不是不想转型,为什么经常拼不过这些人少钱少新创业者,反而会自己死掉一大半?而生存者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日本DoCoMo等著名大运营商,这十几年里,也一直在努力试水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发展,却为什么没能从他们里面培育出Facebook、腾讯、百度?
因为技术革命和企业文化革命的残酷性。
先说技术革命。这三十年,技术本身更新换代极快的。在通信产业领域,上一代纵横交换制的技术点大多数在程控交换机时代无用,程控交换机的技术点大多数在基于互联网的软交换网上无用。多数上一代成功的企业,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当年骨干人员从原来的青壮年已经变成中老年,之前的成功变为固步自封的绊脚石,于是就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被市场抛弃,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只有少数企业,从领导到骨干,意气风发不减当年,也能及时吐故纳新,所以,他们是幸存者。
另一方面是企业文化。说起来,新一波的互联网企业看着风光,但他们其实是从当年几千几百家类似的企业中残酷淘汰下来的幸存者;在这些企业的创业和求生过程中,受到的压力更大。绝大部分没几年就死了,大部分不死不活地拖着;极少数风云儿,或者说幸运儿,才能得到百倍千倍的回报,这就是市场给予他们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一些成功至今的传统企业,虽然也看着选择市场机会,试水“内部创业”,但有保险带在身,缺乏这种要么成功要么死的苛刻压力,也就很难说是真正的创业了。这,其实是企业文化的巨大差异。和技术上的差异比,企业之间的代沟和文化差异,所起的影响也许更大。
信息技术对行业的冲击与变革,不仅发生在通信领域,也发生在社会每一个行业中。读者们,当你们在二十二岁走出大学校门,到未来必然延长到六十五岁甚至七十岁的退休。一个人工作的时间大约是四十五年;在这漫长的工作中,想要努力跟上时代发展,不致被生活甩出去,请看先哲铭之于器记之于书的名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行业
选择胜于努力,要想在这个不断变革的时代把握好自己人生的航向,同学们要了解新的经济动态和科技走向。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压力正在转化为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动力。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以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革命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发展,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可以说,今后的10年至20年,将是中国大有作为更为辉煌而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波技术革命浪潮中的小小扁舟,是顺势而为,还是逆流而上,答案显而易见。
同时,也要提醒大家,这个社会获得社会学意义上的成功者永远是少数。比尔·盖茨是个特例,不可复制。近年来随着“成功学”和“创业风”的流行,许多大学生都在对自己的前途没有清晰判断的时候贸然投入创业,荒废学业,甚至因此上当受骗。这点上,同学们和“社会大学”的学生相比并无优势。同学们必须首先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和长处;也要对社会的需求有调查研究,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也许在名利上并不能让人获得成功,但喜欢的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和享受生活的快乐,也是一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