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情感与细节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哥哥没有可比性”,陈逸鸣说。尽管他不太认同,但人们总是喜欢把陈逸鸣和哥哥陈逸飞进行比较。也许仅仅是因为他们创作的题材接近——陈逸飞画过仕女,陈逸鸣也画过,甚至粗看起来画风也有些接近。对此,陈逸鸣的看法是,“我从小和哥哥一起長大,我的画受到他影响,画的风格接近,这是不可避免的”。但陈逸鸣更希望将自己的创作路子走得更清晰一些,无论是在题材上、技法上、风格上都能有变化、有突破。因此,在近期创作中,他的步子迈得很大……
  春日的一个下午,画家陈逸鸣与记者分享了他横跨东西的不凡人生经历。一个甲子,功成名就的陈逸鸣回到故乡上海,这不是老调的落叶归根,而是不懈的艺术追求和作为画家的社会使命感,他希望用画笔去反映人性和一切真实的东西。



  美国寻梦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这样评价陈逸鸣:“他的艺术历程的最大特点是长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穿梭探索。”
  陈逸鸣在上海出生成长,1981年他得到机会远赴美国留学。谈到初衷,他说只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他向往国外自由的创作空间,希望能去博物馆欣赏原作。
  陈逸鸣至今仍然记得初到纽约时的兴奋心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内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到了美国,尤其是到了纽约,感觉就是另外一个天地。我很激动,很兴奋,虽然没什么钱,但穷学生们聚在一起,打拼,打工,画画,学习……”
  初期的兴奋度过后,扑面而来的是现实问题,精神层面的饱满毕竟不能化作面包,“自己究竟能不能在美国生存?”这是陈逸鸣初到美国最初几年必须面对的疑问。曾有一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于华尔街工作的艺术收藏家回忆说,当时纽约生活着一大批中国艺术家,都过得很潦倒。
  陈逸鸣的说法是,因为生活所迫,确实一些很有才气的中国学子远离了艺术,而他是幸运的一个。在美国,按规定留学生是不允许打工的,但是为了生活大家都会偷偷打工。最开始他干些粗活,慢慢地却找寻些门道,逐步了解哪些行业能够发挥画画的特长。在纽约一家古董店里,他找了份修古董的工作,“其实我也不会修,边做边学。”
  随着生活逐渐稳定,陈逸鸣给自己提出更高阶段的问题:能不能进画廊?能不能和主流的画廊合作?能不能卖画来多赚一点钱?因缘际会,著名的芬得莱画廊看上了陈逸鸣的作品,给陈逸鸣几万美元经费预支金,让他安心创作。1986年他回国创作了著名的“惠安女”系列并在芬得莱画廊展览,获得纽约艺术界的高度肯定。从此,陈逸鸣正式开始了在美国的艺术创作生涯。1990年,他与哥哥陈逸飞在著名的哈默画廊合办了兄弟画展,再一次大获成功。
  艺术探索
  2002年,陈逸鸣已经是哈默画廊最炙手可热的画家,这时候他的人生出现了一段插曲。这一年,哥哥陈逸飞邀请他回国帮忙照料生意。陈逸飞业务很多,社会活动也多,经常出差,希望将公司事务委托给陈逸鸣。他也接受了。不幸的是,2005年陈逸飞突然离世,伤心的陈逸鸣退出了公司。
  2005年之后,陈逸鸣来往中美两国,专心作画,并在最高级的画廊和殿堂级的美术馆开个人画展。2013年,在上海艺术博览会,他的展区达到400平方米,参观者络绎不绝,轰动一时。
  陈逸鸣对自己的要求是两年办一次大展,最近的一次计划在上海中国信托艺术中心举办。
  说起陈逸飞,陈逸鸣这样评价:“哥哥对我有非常巨大的影响,我有这样的哥哥非常自豪,非常幸运。可以说,没有陈逸飞,就没有陈逸鸣。在这个问题上我不会回避,也没有任何忌讳。但我要拿出好的作品,建立起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艺术风格,这是最关键的。哥哥过世以后,对我带来的不是负面影响,反而激发了我对艺术上的独立思考和追求,我倒要画出一些和陈逸飞不一样的、有我个人风格的东西。”
  为此,在创作上,陈逸鸣对自己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要在题材上、技法上、风格上有变化,有突破,因此最近的创作的步子迈得很大。比如“梦乡”系列就是用纸上混合材料创作的作品,获得同行的认可。“红尘”系列则是陈逸鸣近年着手创作的油画作品,在艺术形式上,他希望能多反映人性隐晦私密的东西,并形成共鸣。他觉得,人性所固有的各类欲望是很难改变的。
  陈逸鸣坦诚,创作的过程有时是很痛苦的,但他喜欢个人独处的世界,要不懈追求,去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敢于尝试,也敢于否定。他觉得画家有一种使命感,就是去反映社会上真实的一面,展现本质的东西,这更加动人,让观众内心认可。



  “海派”文化 用画反映人性
  Q=《北京青年》周刊A=陈逸鸣
  Q:1992年,国际拍卖公司佳士得拍卖您的作品《倒影》,成交价高达28.6万港元。这件事当时对您意味着什么?
  A:上世纪九十年代,佳士得开始中国油画的拍卖,我们当时都很兴奋。因为很难想象国际知名拍卖行会拍卖中国的油画,但佳士得意识到了中国油画的起飞,现在看来,他们很有战略眼光。
  那次拍卖国内和国外的一些画家都参与了,我哥哥是很主要的一位。而第一次参加拍卖,我的《倒影》(作品“惠安女”系列之一)就能拍到将近30万港元,在当时看来的确是很好的价钱,对我的市场发展,知名度和声誉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
  说起来,佳士得拍卖中国油画,对于中国油画进入国际市场起到了特别好的推动作用,很多国内画家在这个时候出名了。现在我们中国画家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和当年佳士得进入中国的战略是密不可分的,应该说是开了个好头。   Q:过往经历中,让您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A:文化如何对接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的,但也是逃避不开的。到另外一个国家,和主流社会交流,而不是依靠在华人圈内谋出路——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但是华人在美国和主流社会融合真是很困难的,好在我们是画油画的,这是西方绘画。而中国画家的生存能力还是很强的。
  Q:您擅长画人物,特别是女性。非常想请教您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刻画一个女人?您认为外国人看到您的作品,对中国女性能理解到哪个层次?
  A:女性是国外古典油画永恒的主题。人对审美有共性,喜欢看什么,其实外国人和中国人是一样的。但中国女人尤其是江南的女人的确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画不同题材的女人,每个人的视角不一样,考虑到主题的表现,画惠安女的光感很强,人和景都很美,这样的画受到收藏家的喜爱。
  女人是值得画的,还要继续画。像我画“惠安女”系列的时候,对她们反抗封建婚姻抱同情態度。所以在刻画女人时,我抱有不同的创作态度。
  Q:新作“红尘”系列是灰色调的?
  A:艺术作品很重要的部分是去反映人性。老上海这个地方是花花世界,它既有一种江南的温柔,又有西方人的浪漫。上海这个地域文化,决定了上海市民、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在特定的时代,有中国的传统,有异域的情调,而上海这个城市,有一种对外界文化的包容态度,所以形成了一道非常奇特的风景线。这是作为我个人对上海文化的理解。
  到了西方世界,体会最深的就是了解到普世价值观。到了国外,创作自由度很大。一路走来,艺术风格在不断突破。“红尘”系列的手法,的确没人这么画过。不管什么形式的艺术作品,也都没有这么大尺度的赤裸裸地表现过。我想,艺术形式上能多反映人性隐晦私密的东西,通过类似的场景引起人们的共鸣。因为,人对物质和权力的执念和欲望,是很难改变的。



  Q:“红尘”系列作品会不会和主流意识形态有相冲突的地方?
  A:这个即使有,我也不担心。我本身是独立的艺术家,没人来干涉我,我爱画什么就画什么,何况现在的社会非常包容和开放。
  的确,我有一种使命感。这是画家对社会的责任,去反映社会上真实的一面,展现本质的东西,这更加动人,会引发观众的共鸣。
  Q:“海派”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一直保持着生命力?您希望对“海派”形成什么影响?
  A:“海派”是精神层面的,涉及不到风格。老一辈的海派画家是有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包容,创新,这是海派艺术灵魂,也是老上海的地方文化。“红尘”系列涉及到老上海背景,我在创作过程中,在素材搜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下了很大功夫。
  Q:您今年的计划是什么?
  A:我对自己要求是两年一个大展,“红尘”系列不同尺寸的,不同角度的,我要继续画。创作有时会陷入瓶颈,画不好的时候我没心思做其他事情。我性格上比较闷,喜欢个人独处的世界,不想让外界影响自己的情绪。
  做第一步就要考虑到第二步。画家要对自己有要求,有规划,要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也希望得到外界的肯定。
  Q:有人说您是视觉的诗人,且对色彩非常敏感?
  A:我自己画画对视觉诗意的追求是有的,我很注意把握美学的特色。通过简练的画面构成和色彩搭配,反映出我情感的细节。我的画没有那么多花花绿绿的颜色。通过绘画语言的高度概括,传达给观众,宣泄我自己的情感世界。经过你的审美力的加工,很可能是一幅唯美的画作,就看你怎么画。画的水平和题材没关系,只和你的审美品位有关系。我尽量朝诗意的方向去努力,去追求。
  至于敏感,这是好事。如果作为一个艺术家,对于社会方方面面,对于色彩光影,不敏感,怎么去捕捉你要表达的东西。
  Q:您有分享给子女的人生经验吗?
  A:做人要正,让孩子自己去把握人生,我不会过多管束。一个素质好的孩子是学不坏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发展本真的东西。而准备好教育经费,是我应该做的。
其他文献
Hermes2017秋冬成衣发布大秀上,设计师Nadege Vanhee Cybulski就找到了属于她的平衡,本季她在高雅的巴黎文化细节和转瞬即逝的潮流之间做出了美妙的平衡,奶油色与大地色令人一望即识,优雅的极简主义风格充满整个秀场。对于这次的全新作品,看客们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服装材料的质感,一如既往的精致耐久。任何一件大衣,包括加了衬垫的麂皮夹克和扭花毛衣都被赋予富有包容性与平衡感的奶油色调,
期刊
要说现在俘获最多迷妹的爱豆,陈伟霆绝对是其中之一。他总能自由转换各种“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时而是《老九门》中的张大佛爷,时而是在首都机场扶起摔倒老奶奶的新闻人物,时而是潮流圈中会穿搭的颜值担当、粉丝眼里能歌善舞的实力派,近日,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轰趴达人。  近日,百威啤酒携手品牌大使陈伟霆,空降福州仓山万达广场,以一场“轰趴自造日”引爆周末夜晚,掀翻春日轰趴热潮——伴随夜幕降临,神秘的巨
期刊
张语芯的微博和微信头像都是她养的一只萨摩雪雪。除了雪雪,她还养了一只中华田园犬妹妹,是她去年领养的。谈到狗,她立马兴奋起来,讲起自家宠物的趣事滔滔不绝,并给我展示她关注的那些领养、救助公眾号。不久前她刚刚和儿子看了电影《一条狗的使命》,这部讲述狗与主人故事的影片让张语芯泪流满面。说到儿子,去年张语芯可是为了儿子做了一件圈里都挺轰动的大事儿——从爱奇艺副总裁兼版权管理中心总经理的位置离职,想把重心倾
期刊
在日本每一个城市的重点区域都会有“观光案内所”,上面会标注重点的景点和关键位置,即便是拖着行李走很远的路,但统一的规划都是齐整的,不会让人觉得过分的劳累。  去Hotel New Otani Tokyo东京新大谷酒店是到日本的第一天,由于选择距离市区比较远的成田机场,所以几经周折,一路火车、地铁倒腾着,才到了Hotel New Otani Tokyo东京新大谷酒店,那一站地铁叫做赤坂见附站。  从
期刊
一个阴雨的傍晚,清纯甜美的韩国国民女神林允儿受CéCi《茜茜姐妹》之邀来到上海。这位真心爱着中国的外籍女演员、歌手,看到亮灯后的外滩,像小女孩般兴奋地跑进细雨中,融入外滩一片霓虹之中,构成了这座城市最美的夜景……  当天,中午飞机抵达上海,到酒店进行了简单的补妆之后,允儿便来到了外滩的场地开始投入拍摄。2小时的时间,她接受了三家媒体的采访和拍摄,全程以中文做答,而在这期间她甚至还能和中国工作人员聊
期刊
2017荷赛奖年度图片奖√《土耳其暗杀》,美联社摄影师 Burhan Ozbilici  2017年2月13日,第60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奖作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中国摄影师王铁军获得日常生活类单幅二等奖,成为本年度中国唯一获奖摄影师。而最高奖项年度图片由美聯社驻伊斯坦布尔记者Burhan Ozbilici拍摄的《土耳其暗杀》获得。  荷赛奖是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新闻
期刊
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追求极致设计的时尚之都。在此诞生的Kipling将这种快乐时尚的精神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活泼、轻松、多彩、玩趣,以快乐的小猴子精神,是它数十年间未变的初心。坚持以时尚玩趣而不失功能性的风格,打造着独具一格的包袋。  品牌30岁生日之际,创始人之一Paul Van de Velde先生空降这场粉红色生日派对。Paul身着精致的撞色西装出现在采访室中,把他的快乐精神传递给本刊的朋友们
期刊
2月9日,由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出品的年度动作大片《极限特工:终极回归》中国首映礼在北京盛大举行。导演D·J·卡卢索携主演范·迪塞尔、甄子丹、迪皮卡·帕度柯妮、吴亦凡以及妮娜·杜波夫悉数亮相。当日立春虽至但依旧寒风刺骨,一段热舞点燃了现场中国粉丝的热情,热烈欢迎“桑德·凯奇”时隔多年的终极回归。谈起影片的制作过程,每位成员都表示这六个月的拍摄过程非常愉快,整个团队犹如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甄子丹与范·迪
期刊
2008年阅读隈研吾的 《十宅论》,其中讲到“场所”——就是一部分人的集合。当时的隈研吾说,在现代主义、商业主义狂潮泛滥之时,日本式的“场所”体系依然存在,反而变得更有力更高傲。本书想要描写的,正是这种生命力。  所以他定位的十个派别比如:  单身公寓派(旅行与性,迟滞时期的游荡)、哈比达派(理性主义,从零开始思考,欧美舶来文化)、清里食宿公寓派(在旅行中逃避都市,断片性,家庭的团结)、独门独院派
期刊
2017年2月9日,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拉开帷幕。与此同时,为期19天的“聚焦柏林——中德法电影展映”活动在北京举办,18部近年参加柏林电影节展映的优秀影片将亮相其间。  2月10日晚,北京法国文化中心,“聚焦柏林”开幕现场,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参赞罗文哲先生、歌德学院院长柯理博士,及《白日焰火》男主、柏林电影节首位华人影帝廖凡先后致辞。据介绍,“聚焦柏林”展映的影片共同呈现了动荡与变化的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