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也逐渐加入到以生产工序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垂直分工体系中,凭借自身在制造业的低成本生产优势及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将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
Kokko(1994)认为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时,东道国可以通过示范效应、竞争效应、人员流动效应以及前后向关联效应这四种方式获得技术溢出来提高东道国产业的技术水平,垂直专业化分工与技术溢出正相关,并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胡昭玲与张蕊(2008),王中华及赵曙东(2009)]认为东道国技术的提高可以促进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接收能力
基本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模型)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各国间要素禀赋差异的基础。贸易理论认为,由于不同的国家拥有的资源数量的多少具有差异性,导致同一个产品的生产成本在不同的国家中亦会产生差异。如果国家1拥有的劳动力生产要素多于国家2,则国家1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具有优势;如果国家2拥有的资源生产要素多于国家1,则国家2在资源密集型产业中具有优势,这种拥有的要素量的差异程度决定了两国分工和贸易关系格局。
从模型中可以推出,如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如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具有大量的资金与技术,因此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在满足本国需要的同时,出口到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主要从事于资源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在满足本国需要的同时,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别以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进行
交换。
如果在两个国家分别独立的情况下,两国分别独立生产两类产品,在这两个国家内部都存在完整的产业体系,既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又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当两个国家的经济不再独立,而从独立到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在利益驱动下,两个国家都逐渐减少自己不具有要素优势的产品生产,而越来越多地用进口来替代,最终各自都集中于自己具备要素优势的产品上进行生产,形成双方间的产业分工格局。
边际产业理论
1978年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边际产业理论”。其认为,投资国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首先对外进行转移,即是投资国的边际产业。相对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先进入转移的行列;在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密集型高的生产环节首先进入转移行列;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环节中,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高的生产环节首先进入转移行列;在同一产业中,企业效率低下的比企业效率高的先进入边际企业的行列。中国学者贝毅、曲连刚(1998)与小岛清观点一致。其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往往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样逐层
推进。
转移阶段理论
中国学者石东平、夏华龙(1998)提出产业转移三阶段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的产业转移由以下三个阶段组成,首先在产业承接国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并向产业承接国提供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为产业承接国提供接触先进生产技术的机会,其次,产业承接国利用从产业转出国获得的机器设备与中间产品生产最终产品,随着产量不断提高,产业承接国逐渐减少此种产品的进口,直至产业承接国停止从产业转出国进口,并逐渐提高向产业转出国出口该种产品的份额;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实现零部件和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当地采购,生产使用的中间产品不再来自于产业转出国。
垄断优势理论
1960海默(s · H · Hymer)指出,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如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差异,文化冲突,汇率风险等,在这些方面和东道国企业相比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但跨国公司能够在这些不利条件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说明它有能够超越这些不利因素的独特优势,这就是垄断优势。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是技术优势、管理和营销网络优势、规模经济优势、资金优势等,在构成垄断优势的诸要素中权重最大的是技术优势。正是垄断优势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在抵消了不利因素对利润的侵蚀后仍能获得高于国内投资的利润。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学者维农认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生产地点的选择会有所不同。产品生命周期包括产品初创,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三个阶段。首先,在产品初创阶段,生产地点集中在国内。新产品针对的是本国市场的消费者,为了贴近主体市场,保证反馈和调整的效率,生产地点集中在国内。虽然在发达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成本较高,由于没有竞争者,技术垄断在创新企业手中,所以通常将生产地点选择在其所属国家;其次,产品成熟阶段,技术日臻完善,企业对市场和技术的垄断都逐渐被竞争者打破,企业的垄断利润渐次下降,而到国外的目标市场进行靠近市场的生产就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最后,产品标准化阶段,企业的技术垄断不复存在,技术门槛下降到不再成为进入障碍的程度。同时市场趋向完全竞争,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生存的主要手段,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于是这些原来在发达国家生产的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结论:随着市场一体化与生产分散化趋势的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参与产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成为促进产业发展,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果承接产业转移的水平过大,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形成市场垄断,也不利于东道国的产业发展。从质的方面来考虑,如果东道国与产业转出国的技术差距太大,一般认为其不会促进东道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如果选择承接产业的技术水平差距太大,会导致东道国产业在吸收外来技术的过程中出现难以想象的困难,这不但导致东道国产业的技术水平无法提高,也导致产业转移方依赖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抢占市场,削弱东道国产业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小蒂, 孙景蔚. 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 世界经济,2006, 5: 12-21.
[2] 徐毅, 张二震. FDI、外包与技术创新: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的经验研究[J]. 世界经济
Kokko(1994)认为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时,东道国可以通过示范效应、竞争效应、人员流动效应以及前后向关联效应这四种方式获得技术溢出来提高东道国产业的技术水平,垂直专业化分工与技术溢出正相关,并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胡昭玲与张蕊(2008),王中华及赵曙东(2009)]认为东道国技术的提高可以促进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接收能力
基本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模型)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各国间要素禀赋差异的基础。贸易理论认为,由于不同的国家拥有的资源数量的多少具有差异性,导致同一个产品的生产成本在不同的国家中亦会产生差异。如果国家1拥有的劳动力生产要素多于国家2,则国家1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具有优势;如果国家2拥有的资源生产要素多于国家1,则国家2在资源密集型产业中具有优势,这种拥有的要素量的差异程度决定了两国分工和贸易关系格局。
从模型中可以推出,如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如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具有大量的资金与技术,因此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在满足本国需要的同时,出口到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主要从事于资源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在满足本国需要的同时,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别以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进行
交换。
如果在两个国家分别独立的情况下,两国分别独立生产两类产品,在这两个国家内部都存在完整的产业体系,既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又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当两个国家的经济不再独立,而从独立到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在利益驱动下,两个国家都逐渐减少自己不具有要素优势的产品生产,而越来越多地用进口来替代,最终各自都集中于自己具备要素优势的产品上进行生产,形成双方间的产业分工格局。
边际产业理论
1978年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边际产业理论”。其认为,投资国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首先对外进行转移,即是投资国的边际产业。相对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先进入转移的行列;在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密集型高的生产环节首先进入转移行列;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环节中,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高的生产环节首先进入转移行列;在同一产业中,企业效率低下的比企业效率高的先进入边际企业的行列。中国学者贝毅、曲连刚(1998)与小岛清观点一致。其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往往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样逐层
推进。
转移阶段理论
中国学者石东平、夏华龙(1998)提出产业转移三阶段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的产业转移由以下三个阶段组成,首先在产业承接国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并向产业承接国提供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为产业承接国提供接触先进生产技术的机会,其次,产业承接国利用从产业转出国获得的机器设备与中间产品生产最终产品,随着产量不断提高,产业承接国逐渐减少此种产品的进口,直至产业承接国停止从产业转出国进口,并逐渐提高向产业转出国出口该种产品的份额;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实现零部件和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当地采购,生产使用的中间产品不再来自于产业转出国。
垄断优势理论
1960海默(s · H · Hymer)指出,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如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差异,文化冲突,汇率风险等,在这些方面和东道国企业相比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但跨国公司能够在这些不利条件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说明它有能够超越这些不利因素的独特优势,这就是垄断优势。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是技术优势、管理和营销网络优势、规模经济优势、资金优势等,在构成垄断优势的诸要素中权重最大的是技术优势。正是垄断优势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在抵消了不利因素对利润的侵蚀后仍能获得高于国内投资的利润。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学者维农认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生产地点的选择会有所不同。产品生命周期包括产品初创,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三个阶段。首先,在产品初创阶段,生产地点集中在国内。新产品针对的是本国市场的消费者,为了贴近主体市场,保证反馈和调整的效率,生产地点集中在国内。虽然在发达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成本较高,由于没有竞争者,技术垄断在创新企业手中,所以通常将生产地点选择在其所属国家;其次,产品成熟阶段,技术日臻完善,企业对市场和技术的垄断都逐渐被竞争者打破,企业的垄断利润渐次下降,而到国外的目标市场进行靠近市场的生产就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最后,产品标准化阶段,企业的技术垄断不复存在,技术门槛下降到不再成为进入障碍的程度。同时市场趋向完全竞争,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生存的主要手段,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于是这些原来在发达国家生产的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结论:随着市场一体化与生产分散化趋势的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参与产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成为促进产业发展,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果承接产业转移的水平过大,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形成市场垄断,也不利于东道国的产业发展。从质的方面来考虑,如果东道国与产业转出国的技术差距太大,一般认为其不会促进东道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如果选择承接产业的技术水平差距太大,会导致东道国产业在吸收外来技术的过程中出现难以想象的困难,这不但导致东道国产业的技术水平无法提高,也导致产业转移方依赖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抢占市场,削弱东道国产业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小蒂, 孙景蔚. 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 世界经济,2006, 5: 12-21.
[2] 徐毅, 张二震. FDI、外包与技术创新: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的经验研究[J]. 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