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没有“专家”之分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724458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6月1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发的一篇文章《一个“专家型”干部的陨落》引发公众热议。
  文章报道了浙江省金华市原副市长朱福林的腐败案件——又一个“专家型”干部落马了。
  从张曙光到何家成,从武长顺到衣俊卿……不断冒出的“专家型”干部贪腐,引起了社会的关切与思考。
  “一个‘专家型’的干部是不会腐败的。”很多人都这样想,觉得成为专家的人,具有天然的防腐免疫力。
  其实,一个人腐败不腐败,与他是不是专家没有必然关联,只关乎其权力运用是否规范,是否受到了有效制约。
  以专业“调规牟利”
  【罪案档案】
  “专家型”干部:重庆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梁晓琦
  资历:高校学者步入仕途,先后担任重庆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副局长等要职
  专业腐败:调整规划方案、容积率等
  结局:被判处死缓
  【案情回顾】
  2008年,梁晓琦的落马一度让人唏嘘不已。
  梁晓琦的经历,正如他在忏悔录中所写的:“从农村荒野到大学讲堂,求的是一展才华;从设计探索到部门官员,求的是施展专业。”
  本该在岗位上大展宏图的梁晓琦,却倒在借专业为一己之私买单的路上。
  2004年的一天,某开发商找到梁晓琦。
  “能不能在这个区域建房?”开发商指着规划方案试探性地询问。
  梁晓琦一看,立即明白了——开发商是想在禁建区域内建房。
  “不行。”梁晓琦毫不犹豫地否决了。
  碰壁的开发商并未死心,他们决定拿钱开路。
  于是,开发商怀揣6万元现金再次找到梁晓琦。
  这一次,见钱眼开的梁晓琦答应了,开发商顺利达到目的。
  “每当有重大利益关系的‘调规’,一些开发商就会送上一笔‘感谢费’。”梁晓琦在忏悔录中交代。
  就这样,梁晓琦利用自己“专业判断”而索取贿赂的行为日渐增多——88次收受他人钱财1589万元。
  2006年,重庆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托梁晓琦调整项目规划后,不仅向梁晓琦行贿20余万元,还“卖”给梁晓琦住房一套,成交价比市场价低100万元左右。
  2007年以后,梁晓琦在担任江北嘴某公司董事长期间,一些公司先后向其行贿700余万元。
  …………
  作为一名规划领域的专家,梁晓琦深知自己为开发商“调规”的巨大社会危害性——大批高容积率楼盘不断推出,严重损害了城市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
  然而,梁晓琦无力抵挡金钱美色的诱惑,逐渐沦为开发商的逐利工具,学术人格和政治人格双双堕落。
  “梁晓琦的专业腐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帮开发商调整容积率,二是帮开发商调整土地性质和用途,三是帮开发商疏通关系。”检察机关负责人说。
  2008年,梁晓琦被提起公诉。
  以专业“签字生财”
  【罪案档案】
  “专家型”干部:南岸区茶园新区管委会原副主任冯大刚
  资历:历任茶园新区管委会原工程部部长、总工程师、管委会副主任
  专业腐败:对工程质量认可的签字权
  结局: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
  【案情回顾】
  2010年9月,关押室里的冯大刚悔恨交加,一口气写了两份材料交给相关部门。
  一份是《关于如何预防建筑行业腐败问题的若干意见》,另一份是《如何扼制建筑行业招投标领域潜规则的建议》。
  “这是他以自己的实际经历为蓝本,结合建筑行业的种种潜规则而写出的。”审讯人员说。
  冯大刚是一名“专家型”干部,从一名业务能手起步,通过艰辛努力,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
  2000年到2010年,冯大刚历任茶园新区管委会原工程部部长、总工程师、管委会副主任。
  冯大刚担任要职后,其主要职责大多与工程有关,他经手的工程标的多达30亿元。
  于是,一些建筑公司、监理公司的人盯上了冯大刚手里“对工程质量认可的签字权”。
  “冯大刚走上犯罪道路是从2001年开始的。”办案检察官介绍。
  2001年,一家建筑公司为尽快获得工程质量签字,送给冯大刚一个“红包”,到2006年,这家公司已向他行贿近20万元。
  在随后的时间里,胆子越来越大的冯大刚欣然接受了来自各个公司的“好处费”。
  2008年下半年,冯大刚收受一家隧道公司30万元贿赂。
  2009年上半年,冯大刚收受一家建筑公司20万元贿赂。
  “这些单位就是看中他能及时支付工程款和对工程质量认可的签字权,以便能尽早完工。”办案检察官说。
  2009年底,冯大刚在最后收受一家建筑公司15万元贿赂后被举报。
  冯大刚受贿时间跨度将近10年,基本上贯穿了茶园新区的10年发展史,他利用分管茶园新区工程建设、慈母山隧道工程建设等职务便利,16次受贿166万元。
  以专业“照顾面子”
  【罪案档案】
  “专家型”干部:黔江区交通局(现黔江区交委)原副局长肖永平
  资历:历任黔江区交通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和高级工程师
  专业腐败:对工程质量管理进行评判
  结局: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案情回顾】
  2001年11月,作为黔江区交通局总工程師的肖永平,兼任黔彭二级公路黔江段改建工程指挥部指挥长。
  这一工程被主管部门评为优良工程,让原本交通落后的黔江成为渝东南交通枢纽。
  对此,肖永平功不可没,这也为他赢得了中国交通领域“百名优秀工程师”的荣誉。   在交通领域工作30余年,肖永平从一名普通业务能手成长为黔江区交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和高级工程师。
  多年来,肖永平一直被认为是交通领域的技术专家。
  “他主建和负责过的多项工程建设都顺利通过了主管部门验收。”同事介绍说。
  然而,2006年,55岁的肖永平因受贿被起诉。
  随之,肖永平的贪腐事实浮出水面。
  第一次收受承建方一万美元之前,肖永平心里防线是非常牢固的。
  “工程依法承包承建,这钱我不能收。”肖永平说。
  承建方非常难堪地走了。
  但是,作为总工程师、指挥长的肖永平,其对工程质量管理的评判是承建方的一大“命脉”。
  于是,每隔几天,承建方就会找他:“我们保证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经过无数次思想斗争后,肖永平出于“照顾面子”将钱收了下来。
  “以后我會把钱如数归还。”肖永平说。
  然而,到手的钱,肖永平再也没有归还过。
  有了第一次,就顺顺当当地有了日后的七次。
  2000年12月至2004年2月,肖永平共收受承建单位贿赂140765元。
  归案后,两鬓斑白的肖永平为自己辩解:“尽管收受了他人贿金,但在工程质量上决没有含糊,要求与别人没有两样……”
  正是这条理由,成为肖永平自缚的绳索。
  【案件警示】“专家型”干部腐败特点
  “专家型”干部,主要是指那些高学历、高智商、高职称,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高级知识分子,以及虽不具备高学历,但由于多年从业而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资深人士。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位高权重型,即在单位身居要职、手握大权的人;另一类是位不高但权重型,即在单位虽然职位不高,但享受一定的职级待遇,负责具体办事的人。
  “专家型”干部因在某一行业、领域有决定权或建议权,他们的意见直接影响某些项目最终的结果,而极易成为行贿的目标。
  重其才更要重其德
  “专家型”干部腐败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是“重知识轻道德”的教育机制;
  二是“重业务轻政治”的用人机制;
  三是“重结果轻过程”的工作机制;
  四是“重人情轻法纪”的社会环境。
  预防“专家型”干部腐败可采取以下对策——
  完善教育机制,坚持道德教育和能力培养并重。增强“专家型”干部在复杂环境中抵御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
  完善用人机制,坚持业务素质与政治素质并重。在选拔人才时,不仅要关注其业务素质,还要关注其政治素质。
  完善监督机制,压缩犯罪的空间。要对“专家型”干部的权力进行合理配置,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查漏补缺,使他们“无法为、不能为”。
  建立“专家型”干部职务犯罪预测预警机制。收集分析“专家型”干部腐败的案发特点和规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提醒、教育和防范,举一反三做好系统预防工作。
其他文献
工作和家庭中的双重困境  我参加工作快20年了,始终认为自己的情商不高,一说话就得罪人,也已经习惯了教室、家、办公室三点一线的生活。随着岁月的流逝,初上讲台时的新鲜感已消退,学历在学校也已经没有优势,我像多数女同事一样安于现状,每天上上课、做做饭、看看新闻,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教学工作明显进入停滞期。  2013年寒假,我因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不堪,亲子关系极差,差到孩
编者按:  “家庭矛盾解决三步法”又名问题解决之道,它的具体内容为:第一步,结果不好;第二步,怨我;第三步,我做什么改善。“怨我”看似只是两个字,其实是一颗心的转变,是一个人由向外抱怨转变为向内自省,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怨我”是告别愚蠢、走向智慧的关键一步,也是从普通人走向智者的蜕变之始。在一次答疑中,唐曾磊老师和一位家长的对话使大家对遇到问题为什么要“怨我”有了更深的理解。  家长:唐老师,您
导语:中国的茶被英国全民接受,主要原因是,茶是一种无酒精,暖身又提神的轻饮料,适合所有人群。  英国的下午茶文化举世闻名,在这个国家,每年全国消耗掉近20万吨的茶叶,堪称“饮茶王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21日在伦敦金融城发表演讲时特别说,“中国是茶的故乡,英国则将下午茶文化发挥到极致”,足见英国茶在世人心中的美誉。  那么,中国茶是如何征服英国的呢?  凯瑟琳公主改变了英国  茶源于中国,
爱读诗的人往往会注意到,每个文人的笔下都有一个常用的意象,如山、水、云、月等,以之寄托对生活的独特认识、思考和感受。而在众多意象中,有一个尤其为众多诗人所青睐,直到今天我们还时常使用的,那就是“浮云”。你知道是谁最先使用“浮云”的吗?  浮云,即天上飘浮的云彩,浮有飘浮、飘动之意。追根溯源,浮云一词来自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孔子说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提到俄罗斯的反卫星武器,很多人都会想到几乎家喻户晓的苏联/俄罗斯的“卫星歼击机”,这种“卫星杀手”在小说或科普读物的渲染之下,俨然成为卫星的第一克星。  “卫星歼击机”是反卫星武器的形象说法,它是指对敌方具有威胁的卫星实施摧毁或使其失效的人造地球卫星,也称为拦截卫星。拦截卫星与空间观测网、地面发射监控系统组成反卫星武器系统。  从“不安分”的“宇宙”-2504说起    在2015年8月,美国媒体
【摘 要】 从凯恩斯到弗里德曼,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直都是被热议的话题。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可能存在激励效应和挤出效应,根据以往的研究来看,两种相对应的效应并不矛盾,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随着政府补助的增加呈U型分布。其表现在于,一是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行业属性、时间、外部环境而异;二是政府补助包括直接政府补贴和间接税收优惠,影响也不一样,所以两种对立效应存在是合理的。为
趁着一个冬末春初的好天气,与好友随意游走在这座城市。阳光毫不吝惜,暖风拂面而过,一切看起来都像最完美的春天的开场白。  逛遍初露妆容的大明湖新区,取一条小巷向芙蓉街挪移。时值下午四点半,太阳快要落山,浅橘色的光把一路上斑驳零落的老墙涂成蜜色,晚风又把它吹凉。偶尔三两路人,或骑或走,但也仿佛在以某种极具静态色彩的动作和神情飞逝而去,整个场景安静如画。巷子两旁,各家各户的小小院落被半掩的木门遮着面孔,
【摘 要】 我国修订后的政府补助会计准则市场响应如何,是一个值得准则制定机构和学术界密切关注的问题。文章以政府补助准则修订后的2017—2018年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政府补助会计信息披露状况为依据,分析了该行业在政府补助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因“日常活动”与“非日常活动”界定不清而导致“其他收益”与“营业外收入”核算内容冗杂,项目披露不完整、数据之间不具有准确勾稽关系以及新增“政府补助基本情况”
在《嫦娥奔月》这节课即将结束时,我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逢蒙这个人?”  “逢蒙——是个奸诈贪婪的小人!”骏超说。  “应当五马分尸!”王扬大概看过《铜雀台》被曹操处死的伏完,于是愤愤地提议。  “最好把他绑在柱子上,让后羿给他来个一箭穿心!”  孩子们眉飞色舞,谈兴愈浓。我静静地听着,想象孩子们描述的一个个血腥的画面,不由得皱紧了眉头——那些不分级、无节操的影视画面真是害人不浅呀!  
又到秋冬进补季节,“要健康先补肾”“让你的肾脏充满活力”……各种补肾广告又开始充斥报纸版面。很多人片面认为肾脏是影响性功能的最主要器官,如果一个人肾虚就是性功能不好,吃了补肾药就能补肾壮阳,于是走进了种种进补误区。    秋冬补肾男人篇    “补好肾就能壮阳”是误区  在药店的保健品柜台前,总是围着急于补肾的男子,不问产品是否对症,只要说明书上有“补肾”二字,便掏钱买了就走。然而,肾功能好坏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