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遗址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部分,不仅具有具有史学美学价值,同样在推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遗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遗址受到人为破坏与自然破坏程度不断加深,保护问题同样变得愈加复杂。因此,保护大遗址工作应该与促进城市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相结合,从而实现现代城市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和谐发展。
[关键字]大遗址保护;合理开发;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K85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183-02
大遗址主要指古代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作为历史文明演进的载体,大遗址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的面貌,具有规模宏大、综合价值重大、历史信息蕴涵量大、影响深远、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等特点。作为历史古都,西安市内遗址分布密集,是国内典型的大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区域。研究西安城市大遗址保护问题不仅能够促进西安本市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发展同时对于其他地区具借鉴意义。
1.大遗址是推动西安城市建设的稀缺载体
1.1大遗址资源是西安建设旅游城市的重要资源
合理开发大遗址不仅可以缓解人为因素破坏和自然因素对大遗址的破坏,同时还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东西方商品的交流,更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与通道。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重要集散地,西安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现存大遗址更是集中体现了周、秦、汉、唐的文化底蕴。伴随着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西安国际化旅游城市定位进一步清晰。众多的大遗址可以形成一批世界级的“丝路文化景观”,培育和发掘出一大批相关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不断地扩展西安文化旅游的世界性内涵。
目前,已建成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和寒窑遗址公园等项目,已形成了一个以东方古代宫廷文化题材为主线,经典历史文化题材为辅,兼有世界文化交流题材的考古遗址和文化公园群,为西安市建设旅游圣地、文化大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血液。
1.2大遗址开发是西安壮大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抓手
陕西历来重视大遗址保护工作,积极地推动了大遗址保护事业的发展。目前,西安有多处大遗址被列入《“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之中,但是由于开发不到位,大遗址的价值并并没有充分体现。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大遗址的文化展示和教育、文化产业建设、娱乐休闲和旅游观光等功能逐步凸显。
目前,西安市对大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以遗址公园为主,遗址公园充分利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构建出多样性的遗址展示体系,不断扩展相关文化展示体系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吸引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游客的旅游资源,逐渐提升西安旅游业的水平。同时,随着大遗址保护大众化趋势的发展,旅游业和相关服务行业也将出现市场细分化趋势,逐步形成适合不同游客的多层次服务体系,成为西安构建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重要保障。
1.3大遗址现代化是推动西安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迄今为止,众多国际化大都市都经历了城市规模由小到大,先城市化再郊区化的模式。1992年地球高峰会议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潮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各国政府日益重视保护地区自然环境、农业发展以及城市综合环境等,绿地计划和区域自然公园是其中的重要措施。
与其他城市相比,西安市区遗址分布相对集中且面积巨大,具备构建区域公园的条件。通过修建遗址公园,大遗址可以发挥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功能。以曲江遗址公园为例,曲江池遗址公园是西北地区首个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绿化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山水园林式遗址公园,该公园占地面积达100公顷,恢复曲江池水系46.67公顷,遗址公园建成后,不仅具有旅游观光功能,同时形成一个能够涵养西安东南部的人文生态环境系统。
由此可见,合理开发大遗址可以有效解决其他国际大都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环境、生态和城市精神文化问题,使西安城市化进程朝着协调和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方向不断前进,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
2.大遗址的现状堪忧:来自双重因素的挑战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安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城市开发与大遗址保护尚未实现协调发与良性互动,大遗址正在遭到前所未有的损毁,甚至濒临毁灭的境地。根据挑战的来源主要可以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大类。
2.1人为因素的挑战:大遗址资源加速消退的根本原因
大遗址主要位于城镇中心或边缘,人为因素的影响多表现为为发展扩大住房、商业用地等面积而对文物古迹进行损毁、拆除等。特别是位于农村腹地的大遗址,因其占地规模巨大,不仅在土地利用方面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直接产生矛后,有时还因遗址范围跨越若干行政区划(乡镇区划、县市区划等)而无法实施保护管理。破坏、损毁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盗掘、偷盗。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盗墓分子不惜铤而走险,挖掘古墓,将古墓中的精美玉器、彩陶等各类艺术珍品盗走出卖,甚至作为一些遗址重要组成的田野石刻甚至一些寺庙塑像,也惨遭洗劫。这不仅导致珍贵文物的流失,而且对大量遗迹及景观造成永久性破坏。
(2)城乡建设发展的蚕食。西安唐长安城遗址、西安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均属于现代城市叠压、半叠压或迫近的范围,这些遗址内人口密度大、增长快。城镇化的进程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住房、商业等现代活动,为了补偿城市化进程中对耕地的占用,部分地区开始新的一轮大规模平整土地、水系,在缺乏合理勘测规划的情况下,快速的城市化建设极容易给大遗址造成毁灭性破坏。
(3)落后的保护观念。盲目推进现代化进程,忽视遗址的保护是对人类公共财产的不尊重,是一种应该坚决禁止的行为。但是,绝对保护,只保护不开发,将保护与开发对立起来,同样应该遭到反驳。在西安的大遗址中,周、秦、汉、唐四大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保护级别均是国家级且属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物部门采取消极保护模式,保护方式主要是树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石,禁止游客接近等方式,财政上只有政府拨款这单一来源,长期以往,遗址保护最后总会难以维系。 2.2自然因素的挑战:大遗址资源材质构造的自然消耗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水侵蚀、风化、风蚀等对遗址的破坏,这些一直大多位于偏远地区,远离人群,经济不发达。与经济破坏相比,自然破坏相对缓慢,但随着环境质量的日益下降,极端气候频繁出现自然破坏的速度也在加剧。一般而言,自然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水侵蚀的破坏作用
西安地处西部地区,由于长期过去开发,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造成了遗址区内的冲沟发育,不仅破坏了遗址的整体格局,而且也冲毁了遗址本体。同时,由于遗址与大地相连,地下水的渗透能引起化学风化,水分持续不断的由地下向外挥发,致使遗址表面出现非常小的裂缝,渐渐使表面粉末化,再遇雨水冲刷,裸露在外部的遗址随着水土流失而逐步消亡。
(2)风侵蚀的破坏作用
风侵蚀主要表现为风化和风蚀。由于地表植物稀疏以及大陆性气候风沙大的特点,古遗址也受到风化与风蚀。在风力自身作用以及携带的碎屑物不断冲击和磨损下,古遗迹的外形不断遭受被破坏。
(3)环境污染对大遗址的破坏
酸雨是加速遗址表面风化较为重要的因素。空气中的降尘很容易吸附水分和空气中的酸性气体等污染物,落在土遗址上很难清除。它们吸附在遗址外层,使得表面的湿度大于内部,潮湿的表面容易吸附酸性气体并利于霉菌的生长,霉菌的新陈代谢产物中有硝酸、亚硝酸和有机酸,它们与土中的杂质反应生成可溶盐又渗入表土起破坏作用,最终侵蚀古遗迹的外表。
3.保护与开发西安大遗址的四重维度
3.1认识上:充分挖掘大遗址的价值
对于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西安而言,对大遗址的利用仅停留在一般的价值、作用、经济效益分析层面显然不够,而且易导致出现历史文化空间被压缩,民众参与热情不高的现象。为了实现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应该从以下五个维度进一步提升影响力:一是重大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特色标志关系分析;二是大遗址空间保护对提高城市记忆空间的示范分析;三是大遗址旅游对丰富西安旅游产品的影响分析;四是大遗址保护与提高市民素质的关系分析;五是大遗址保护与开发对扩展西安国际交流平台的影响分析。
3.2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的保护开发策略
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共有的文化资源,因此,大遗址保护开发应该以人文关怀为理念,对大遗址进行分级保护,分区开发。将大遗址保护区具体细化为文物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文化产业社区四大空间序列,探析新的文化遗产发展体系,通过与文化娱乐产业区、康体休闲产业区以及文化旅游区等区域的开发联合,探讨围绕大遗址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与新型城市文化商业综合体建设。
3.3手法上,构建新型保护开发的协调模式
西安的大遗址系统是由一核(城墙区)、一轴(朱雀大街)、四层面(宫殿、大寺庙遗址;特色历史街区、历史空间;工业文化遗产区与现代城市文明聚焦区)构成。因此,在开发模式上,除了坚持政府主导模式、商业开发模式、公司化运营模式、生态环境控制模式外,还应该将优化文化资源、改善环境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开放公共空间相结合,采取“政策保护+慈善基金+民众素质”的综合开发模式。只有形成多元交叉的开发模式,才能确保西安大遗址真正实现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两手抓、两手硬、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与文化素养提升相并存的局面。
3.4配套上,合理优化大遗址整体环境
大遗址之所以遭到破坏,原因有多方面,如人口增长、快速发展、环境变化、自然灾害、保护区发展等方面,但最核心的是城市扩张中的建设问题。建设性破坏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引起观念上的争执,同时也会导致社会新的矛盾出现。在城市建设中,要合理分析西安遗产保护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需求、大遗址周边生态环境状况,合理化解政府投入与市场化运作之间的矛盾,时尚背景下的商业化行为与城市记忆背景下的纯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及继承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权东计.国内外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朱海霞、权东计.汉杜陵雁塔区域发展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构想[J].经济地理,2008(1).
[3]李红艳.陕西大遗址保护与规划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陈同滨.城镇化高速发展进程下的中国大遗址背景环境保护主要规划对策[J].中国文物报,2005-10-14(7).
[5]赵中枢.名城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初探——以咸阳西汉帝陵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5).
[6]陈稳亮、张祖群、赵荣.大遗址保护的PRED协调发展案例与模式——基于汉长安城的实证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6(7).
[7]王征.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8]赵宇鸣.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外部性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6.
作者简介:王嘉伟(1992,2-),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2010级本科生。
[关键字]大遗址保护;合理开发;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K85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183-02
大遗址主要指古代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作为历史文明演进的载体,大遗址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的面貌,具有规模宏大、综合价值重大、历史信息蕴涵量大、影响深远、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等特点。作为历史古都,西安市内遗址分布密集,是国内典型的大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区域。研究西安城市大遗址保护问题不仅能够促进西安本市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发展同时对于其他地区具借鉴意义。
1.大遗址是推动西安城市建设的稀缺载体
1.1大遗址资源是西安建设旅游城市的重要资源
合理开发大遗址不仅可以缓解人为因素破坏和自然因素对大遗址的破坏,同时还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东西方商品的交流,更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与通道。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重要集散地,西安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现存大遗址更是集中体现了周、秦、汉、唐的文化底蕴。伴随着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西安国际化旅游城市定位进一步清晰。众多的大遗址可以形成一批世界级的“丝路文化景观”,培育和发掘出一大批相关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不断地扩展西安文化旅游的世界性内涵。
目前,已建成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和寒窑遗址公园等项目,已形成了一个以东方古代宫廷文化题材为主线,经典历史文化题材为辅,兼有世界文化交流题材的考古遗址和文化公园群,为西安市建设旅游圣地、文化大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血液。
1.2大遗址开发是西安壮大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抓手
陕西历来重视大遗址保护工作,积极地推动了大遗址保护事业的发展。目前,西安有多处大遗址被列入《“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之中,但是由于开发不到位,大遗址的价值并并没有充分体现。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大遗址的文化展示和教育、文化产业建设、娱乐休闲和旅游观光等功能逐步凸显。
目前,西安市对大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以遗址公园为主,遗址公园充分利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构建出多样性的遗址展示体系,不断扩展相关文化展示体系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吸引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游客的旅游资源,逐渐提升西安旅游业的水平。同时,随着大遗址保护大众化趋势的发展,旅游业和相关服务行业也将出现市场细分化趋势,逐步形成适合不同游客的多层次服务体系,成为西安构建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重要保障。
1.3大遗址现代化是推动西安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迄今为止,众多国际化大都市都经历了城市规模由小到大,先城市化再郊区化的模式。1992年地球高峰会议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潮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各国政府日益重视保护地区自然环境、农业发展以及城市综合环境等,绿地计划和区域自然公园是其中的重要措施。
与其他城市相比,西安市区遗址分布相对集中且面积巨大,具备构建区域公园的条件。通过修建遗址公园,大遗址可以发挥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功能。以曲江遗址公园为例,曲江池遗址公园是西北地区首个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绿化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山水园林式遗址公园,该公园占地面积达100公顷,恢复曲江池水系46.67公顷,遗址公园建成后,不仅具有旅游观光功能,同时形成一个能够涵养西安东南部的人文生态环境系统。
由此可见,合理开发大遗址可以有效解决其他国际大都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环境、生态和城市精神文化问题,使西安城市化进程朝着协调和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方向不断前进,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
2.大遗址的现状堪忧:来自双重因素的挑战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安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城市开发与大遗址保护尚未实现协调发与良性互动,大遗址正在遭到前所未有的损毁,甚至濒临毁灭的境地。根据挑战的来源主要可以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大类。
2.1人为因素的挑战:大遗址资源加速消退的根本原因
大遗址主要位于城镇中心或边缘,人为因素的影响多表现为为发展扩大住房、商业用地等面积而对文物古迹进行损毁、拆除等。特别是位于农村腹地的大遗址,因其占地规模巨大,不仅在土地利用方面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直接产生矛后,有时还因遗址范围跨越若干行政区划(乡镇区划、县市区划等)而无法实施保护管理。破坏、损毁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盗掘、偷盗。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盗墓分子不惜铤而走险,挖掘古墓,将古墓中的精美玉器、彩陶等各类艺术珍品盗走出卖,甚至作为一些遗址重要组成的田野石刻甚至一些寺庙塑像,也惨遭洗劫。这不仅导致珍贵文物的流失,而且对大量遗迹及景观造成永久性破坏。
(2)城乡建设发展的蚕食。西安唐长安城遗址、西安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均属于现代城市叠压、半叠压或迫近的范围,这些遗址内人口密度大、增长快。城镇化的进程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住房、商业等现代活动,为了补偿城市化进程中对耕地的占用,部分地区开始新的一轮大规模平整土地、水系,在缺乏合理勘测规划的情况下,快速的城市化建设极容易给大遗址造成毁灭性破坏。
(3)落后的保护观念。盲目推进现代化进程,忽视遗址的保护是对人类公共财产的不尊重,是一种应该坚决禁止的行为。但是,绝对保护,只保护不开发,将保护与开发对立起来,同样应该遭到反驳。在西安的大遗址中,周、秦、汉、唐四大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保护级别均是国家级且属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物部门采取消极保护模式,保护方式主要是树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石,禁止游客接近等方式,财政上只有政府拨款这单一来源,长期以往,遗址保护最后总会难以维系。 2.2自然因素的挑战:大遗址资源材质构造的自然消耗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水侵蚀、风化、风蚀等对遗址的破坏,这些一直大多位于偏远地区,远离人群,经济不发达。与经济破坏相比,自然破坏相对缓慢,但随着环境质量的日益下降,极端气候频繁出现自然破坏的速度也在加剧。一般而言,自然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水侵蚀的破坏作用
西安地处西部地区,由于长期过去开发,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造成了遗址区内的冲沟发育,不仅破坏了遗址的整体格局,而且也冲毁了遗址本体。同时,由于遗址与大地相连,地下水的渗透能引起化学风化,水分持续不断的由地下向外挥发,致使遗址表面出现非常小的裂缝,渐渐使表面粉末化,再遇雨水冲刷,裸露在外部的遗址随着水土流失而逐步消亡。
(2)风侵蚀的破坏作用
风侵蚀主要表现为风化和风蚀。由于地表植物稀疏以及大陆性气候风沙大的特点,古遗址也受到风化与风蚀。在风力自身作用以及携带的碎屑物不断冲击和磨损下,古遗迹的外形不断遭受被破坏。
(3)环境污染对大遗址的破坏
酸雨是加速遗址表面风化较为重要的因素。空气中的降尘很容易吸附水分和空气中的酸性气体等污染物,落在土遗址上很难清除。它们吸附在遗址外层,使得表面的湿度大于内部,潮湿的表面容易吸附酸性气体并利于霉菌的生长,霉菌的新陈代谢产物中有硝酸、亚硝酸和有机酸,它们与土中的杂质反应生成可溶盐又渗入表土起破坏作用,最终侵蚀古遗迹的外表。
3.保护与开发西安大遗址的四重维度
3.1认识上:充分挖掘大遗址的价值
对于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西安而言,对大遗址的利用仅停留在一般的价值、作用、经济效益分析层面显然不够,而且易导致出现历史文化空间被压缩,民众参与热情不高的现象。为了实现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应该从以下五个维度进一步提升影响力:一是重大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特色标志关系分析;二是大遗址空间保护对提高城市记忆空间的示范分析;三是大遗址旅游对丰富西安旅游产品的影响分析;四是大遗址保护与提高市民素质的关系分析;五是大遗址保护与开发对扩展西安国际交流平台的影响分析。
3.2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的保护开发策略
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共有的文化资源,因此,大遗址保护开发应该以人文关怀为理念,对大遗址进行分级保护,分区开发。将大遗址保护区具体细化为文物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文化产业社区四大空间序列,探析新的文化遗产发展体系,通过与文化娱乐产业区、康体休闲产业区以及文化旅游区等区域的开发联合,探讨围绕大遗址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与新型城市文化商业综合体建设。
3.3手法上,构建新型保护开发的协调模式
西安的大遗址系统是由一核(城墙区)、一轴(朱雀大街)、四层面(宫殿、大寺庙遗址;特色历史街区、历史空间;工业文化遗产区与现代城市文明聚焦区)构成。因此,在开发模式上,除了坚持政府主导模式、商业开发模式、公司化运营模式、生态环境控制模式外,还应该将优化文化资源、改善环境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开放公共空间相结合,采取“政策保护+慈善基金+民众素质”的综合开发模式。只有形成多元交叉的开发模式,才能确保西安大遗址真正实现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两手抓、两手硬、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与文化素养提升相并存的局面。
3.4配套上,合理优化大遗址整体环境
大遗址之所以遭到破坏,原因有多方面,如人口增长、快速发展、环境变化、自然灾害、保护区发展等方面,但最核心的是城市扩张中的建设问题。建设性破坏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引起观念上的争执,同时也会导致社会新的矛盾出现。在城市建设中,要合理分析西安遗产保护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需求、大遗址周边生态环境状况,合理化解政府投入与市场化运作之间的矛盾,时尚背景下的商业化行为与城市记忆背景下的纯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及继承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权东计.国内外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朱海霞、权东计.汉杜陵雁塔区域发展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构想[J].经济地理,2008(1).
[3]李红艳.陕西大遗址保护与规划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陈同滨.城镇化高速发展进程下的中国大遗址背景环境保护主要规划对策[J].中国文物报,2005-10-14(7).
[5]赵中枢.名城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初探——以咸阳西汉帝陵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5).
[6]陈稳亮、张祖群、赵荣.大遗址保护的PRED协调发展案例与模式——基于汉长安城的实证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6(7).
[7]王征.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8]赵宇鸣.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外部性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6.
作者简介:王嘉伟(1992,2-),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2010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