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实上,美国的科幻片即便发生在未来500年,它的主流价值观仍然是美国当下的。如果说这种价值观是停滞的,那么创造力却是射线一般指向浩淼无际的未来
科幻片作为类型片,几乎和电影同时诞生,以1902年的法国短片《月球之旅》为肇始。这是一部根据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威尔斯的《第一个到达月球上的人》两部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也就是说,科幻文学作品早已有之,电影只是新传播技术对科学幻想的一个载体罢了。不过,直观的视觉画面对于科幻作品来说,是有突破性的。在此之前,科幻文字阅读需要具备诸多苛刻的条件,比如科学素养和科技知识,比如基于此的个体想象力。换言之,人们终于可以“看到”外星球和未来的场景,而不是只能想象。
毋庸置疑的是,真正对科幻电影做出重大贡献、成就最高的是好莱坞这个“梦工厂”。一百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已使科幻电影在整个电影工业流程中同时细化到零件部分,并且产生众多分支:超级英雄如《蜘蛛侠》、《蝙蝠侠》,灭顶之灾如《后天》、《2012》,人兽大战如《侏罗纪公园》、《金刚》,时空穿越如《猩球三部曲》、《回到中世纪》,天外来客如《ET》、《彗星撞地球》,太空遇险如《星河战队》、《火星任务》,人与机器如《机械公敌》、《变形金刚》……正所谓灿若繁星。
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幻大片不容质疑的最大供货商,不外乎其是世界上尖端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没有尖端科技上的软实力,斥再大的巨资也难以实现科幻大片的拍摄工作。中国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只能将资金投入到古代题材的权斗和战争方面,如张艺谋的《黄金甲》、《英雄》,以及吴宇森的《赤壁》等国产大片。比较之下,日本也是一个在尖端科技上领先世界的国家,它的科幻片虽不如美国那样能覆盖全球,但别有特点。哥拉斯和奥特曼虽然“低级”,但在中国的家喻户晓已说明这个问题。不过,尖端科技虽为科幻片的基本条件,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包括投资也并非影片是否成功的关键。
最新美国科幻大片无疑是邓肯·琼斯的《源代码》(2011)。这部电影在投资上并不小,涉及的也是一个关于穿越的话题。死者残存的记忆、心理置换、反复轮回、拯救世界、更改时空……这些看点在好莱坞科幻片里都是日常的,并不为奇,好在全新的故事情节、流畅的电影叙述和精致的画面语言使这部电影并不让人失望。总之,电影的好看是毫无疑问的。不过,对比那部让邓肯·琼斯名声大噪的《月球》(2009),却相对显得平庸了许多。
《月球》故事发生在并不算遥远的未来,人类在月球背面发现了一种岩石,它直接吸收太阳的能量,并在其中储存为气体氦3。为了开发新型资源,一家名为“月球巨人”的公司在月亮上建立了基地,从事矿石的挖掘工作。而山姆·贝尔是这个月球基地唯一一个员工,陪伴他的只有一名机器人戈蒂。在这孤独而漫长的3年,山姆靠着憧憬退役后美满的地球生活撑了下来。但当合同即将期满之时,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一次事故中山姆救回了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他逐渐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接二连三死掉之后被不断复制的永恒劳工。关于复制或克隆,这部电影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施瓦辛格的《第六感》和《逃出克隆岛》,不过更让人惊叹之处是《月球》只有一位演员,只有静止而闭塞的极其有限的两个场景,耗资不超过500万美元。这绝对是一个小成本电影。
《月球》起码说明了一个基本问题:它有时并不用像《黑客帝国》那样必须依托于最新的科技成果,投资和“大”更非决定性因素,它成功和动人的核心因素是创新和发现,也可以说和科技进步同属一个过程。简言之,就是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这不由得能让我们联系到西方文明和美国文化的特征,基于殖民主义的冒险和探索,无惧险境的骑士精神和牛仔精神。事实上,美国的科幻片即便发生在未来500年,它的主流价值观仍然是美国当下的,关于伦理问题,关于环境问题,等等。如果说这种价值观是停滞的,那么创造力却是射线一般指向浩淼无际的未来。
科幻片作为类型片,几乎和电影同时诞生,以1902年的法国短片《月球之旅》为肇始。这是一部根据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威尔斯的《第一个到达月球上的人》两部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也就是说,科幻文学作品早已有之,电影只是新传播技术对科学幻想的一个载体罢了。不过,直观的视觉画面对于科幻作品来说,是有突破性的。在此之前,科幻文字阅读需要具备诸多苛刻的条件,比如科学素养和科技知识,比如基于此的个体想象力。换言之,人们终于可以“看到”外星球和未来的场景,而不是只能想象。
毋庸置疑的是,真正对科幻电影做出重大贡献、成就最高的是好莱坞这个“梦工厂”。一百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已使科幻电影在整个电影工业流程中同时细化到零件部分,并且产生众多分支:超级英雄如《蜘蛛侠》、《蝙蝠侠》,灭顶之灾如《后天》、《2012》,人兽大战如《侏罗纪公园》、《金刚》,时空穿越如《猩球三部曲》、《回到中世纪》,天外来客如《ET》、《彗星撞地球》,太空遇险如《星河战队》、《火星任务》,人与机器如《机械公敌》、《变形金刚》……正所谓灿若繁星。
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幻大片不容质疑的最大供货商,不外乎其是世界上尖端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没有尖端科技上的软实力,斥再大的巨资也难以实现科幻大片的拍摄工作。中国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只能将资金投入到古代题材的权斗和战争方面,如张艺谋的《黄金甲》、《英雄》,以及吴宇森的《赤壁》等国产大片。比较之下,日本也是一个在尖端科技上领先世界的国家,它的科幻片虽不如美国那样能覆盖全球,但别有特点。哥拉斯和奥特曼虽然“低级”,但在中国的家喻户晓已说明这个问题。不过,尖端科技虽为科幻片的基本条件,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包括投资也并非影片是否成功的关键。
最新美国科幻大片无疑是邓肯·琼斯的《源代码》(2011)。这部电影在投资上并不小,涉及的也是一个关于穿越的话题。死者残存的记忆、心理置换、反复轮回、拯救世界、更改时空……这些看点在好莱坞科幻片里都是日常的,并不为奇,好在全新的故事情节、流畅的电影叙述和精致的画面语言使这部电影并不让人失望。总之,电影的好看是毫无疑问的。不过,对比那部让邓肯·琼斯名声大噪的《月球》(2009),却相对显得平庸了许多。
《月球》故事发生在并不算遥远的未来,人类在月球背面发现了一种岩石,它直接吸收太阳的能量,并在其中储存为气体氦3。为了开发新型资源,一家名为“月球巨人”的公司在月亮上建立了基地,从事矿石的挖掘工作。而山姆·贝尔是这个月球基地唯一一个员工,陪伴他的只有一名机器人戈蒂。在这孤独而漫长的3年,山姆靠着憧憬退役后美满的地球生活撑了下来。但当合同即将期满之时,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一次事故中山姆救回了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他逐渐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接二连三死掉之后被不断复制的永恒劳工。关于复制或克隆,这部电影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施瓦辛格的《第六感》和《逃出克隆岛》,不过更让人惊叹之处是《月球》只有一位演员,只有静止而闭塞的极其有限的两个场景,耗资不超过500万美元。这绝对是一个小成本电影。
《月球》起码说明了一个基本问题:它有时并不用像《黑客帝国》那样必须依托于最新的科技成果,投资和“大”更非决定性因素,它成功和动人的核心因素是创新和发现,也可以说和科技进步同属一个过程。简言之,就是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这不由得能让我们联系到西方文明和美国文化的特征,基于殖民主义的冒险和探索,无惧险境的骑士精神和牛仔精神。事实上,美国的科幻片即便发生在未来500年,它的主流价值观仍然是美国当下的,关于伦理问题,关于环境问题,等等。如果说这种价值观是停滞的,那么创造力却是射线一般指向浩淼无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