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式写作教学设计与实施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rev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版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目标其一是: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学习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做课后第五题“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多种相关的假说。课外搜集整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并相互交流。”大多数同学只是写了自认为是什么原因,无推理过程。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问题早已被人论证过,学生缺少探究的兴味;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阅读课上虽梳理了《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的思路结构,感受两篇短文的层层推进,逻辑链条的严密,但是阅读理解能力不等于写作能力。这关乎学习迁移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难点,也是老师们的教学难点。
  有些老师可能就此跳过去,因为说明文写作不是考试的重点。然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正是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建构和深化理解知识的意义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切实掌握事理说明文的知识,需要扎实开展说明文的写作活动。还有就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必须重视。大量研究表明,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取得职业和社会生活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拥有远大的指向和坚强的意志、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以及学科思维、学习策略和积极的学习心向等,也就是所谓的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当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培养创新人才发挥重要作用。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那么如何促进学生打下灵活的知识基础,同时发展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还有发展合问题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是学生思维的引擎。在实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就必须依据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其实早有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依据问题解决的过程模型,提出了多种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具体怎样开展?Banows把问题解决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1)组织小组;(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3)小组交流;(4)活动汇报;(5)解题后的反思。
  在疫情背景下,笔者应用PBL理论,基于解决学生的真实问题,增强写作驱动力,开展了问题探究式写作活动:首先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小组选择问题,分工合作解决问题:查找资料,形成结论,然后写成一篇回答问题的事理说明文;举行汇报研讨会,质疑问难,指导学生严谨思维,完善表述;开展多种形式评价活动,指导学生总结反思。下面是具体的指导过程。
  案例描述
  一、问题导向,任务驱动
  课前老师设计并发布问卷,学生填写。问题设计如下:
  关于疫情,同学们看了许多相关报道,相信有许多疑问,请提出你最想深入探究的问题。
  老师整理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好反馈准备。
  课堂上老师布置写作任务:关于疫情,你有何疑问?小组选择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合作撰写问题探究报告:一篇事理说明文。
  二、清晰合作探究思路
  怎么写呢?老师指导学生撰写问题探究报告的几个步骤与写作方法。
  第一步:选择值得探究的问题。列举学生填写的具体问题,先由师生一起分析判断是否值得探究。
  1.老师示范分析问题
  (1)中国是否已经研制出可抗击疫情的疫苗并投入使用?(已有结论)
  (2)疫情源头假说有许多,有的说源于武汉,人们吃蝙蝠、穿山甲所致,也有人说是美国。(无事实或科学依据说明)
  (3)“新冠肺炎最新研究:A型血相对易感,A型血人群更易感新冠病毒”是真的吗?(无足够的事实和科学依据加以说明)
  (4)疫情背景下,是否应该“封城”,全民自我隔离?(可以,有历史依据、现实依据和科学依据)
  2.學生判断问题
  (1)面对境外输入病例,我们国家和政府该如何去应对?(已有结论)
  (2)什么时候可以不戴口罩,自由呼吸?(作为学生找不到科学依据进行推测,只能按照实际的疫情变化来判断)
  (3)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尽量减少疫情爆发?(问题太大)
  (4)新闻所报道的全都是实情吗?(问题太大)
  (5)医护人员每天下班过后的感受是什么?(问题太小)
  (6)病原体真的是蝙蝠么?(问题太小)
  (7)国内外不同的防疫措施对世界疫情有怎样的影响?(可以)
  (8)疫情期间如何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可以)
  小结选择问题的注意事项:
  (1)已有确切结论的,不用分析推理的属于“没有探究价值”。
  (2)找不到事实和科学佐证依据进行分析推理的问题不适合探究。
  (3)问题不要太大(需要写太多内容),也不要太小(无法展开来写)。
  3.以下题目如何修改得更好?
  (1)此次疫情还会在中国二次爆发吗?(疫情传播不分国界,问题应改为“世界上是否还会再次爆发重大疫情?”)
  (2)为何外国对强制戴口罩有抵触情绪?(并不是所有的“外国”都这样,问题应改为“为什么西方国家居民对戴口罩有强烈抵触情绪?”)
  第二步:小组讨论,分解问题。学会提问:抓住关键词,从多个方面考虑。并学会自我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PPT展示新闻《世卫回应特朗普称新冠病毒为“中国病毒”:不应同种族相联系》。老师按照逻辑顺序“提出问题—产生观点—科学推理—得出结论”的程序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提出问题,从多个方面考虑分解问题。
  (1)从真实事件提出问题: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中国病毒”是否合理?
  (2)特朗普为什么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中国病毒”(假说)?依据是什么?   (3)为什么不应该如此命名?列举历史和现实依据,还有病毒源头的事实和科学依据,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4)联结(3)和(2)得出结论:不能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中国病毒”。揭示病毒产生的原理,新闻事件的深层缘由。
  分解问题后即形成了任务群,小组分工合作,分配任务。指导小组怎么分工。例如问题是:拒绝戴口罩是否合理?任务分工如下:
  (1)强制戴口罩的缘由。(2人负责)
  (2)拒绝戴口罩现象与缘由。(2人负责)
  (2)不戴口罩的结果及影响。(2人负责)
  (3)得出结论。汇总总结 思维导图。(1人负责)
  第三步:搜集并分析资料,产生并解决新的问题。
  1.指导学生到哪里搜集什么资料。
  一是事实依据,如案例、数据,二是科学依据,例如自然、社会、思维、形式科学和交叉学科等。
  老师提供一些网站链接给学生探究问题做参考。鼓励学生把有关的好资源在组群或班群里分享给同学。想要更权威的数据,可到广州图书馆网站——资源——知网等,输入想要查阅的关键词。并做提醒:
  (1)尽量辨析事实和科学材料的可信度,尽量引用权威可靠的资料。(权威媒体如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网站或公众号)
  (2)引述内容要注释出处。探究报告后要罗列参考文献:作者、篇名、出处。
  2.老师指导学生各自搜集资料过程中,学会自我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例如主问题是:拒绝戴口罩是否合理?
  (1)强制戴口罩的缘由是什么?病毒传播的特点是怎样的?不戴口罩会怎样?有哪些事实和科学佐证?戴口罩能有效防控疫情扩散的事实佐证,数据佐证有哪些?
  (2)拒绝戴口罩的事实和社会或文化心理层面的缘由是什么?为什么?有哪些事实和科学佐证资料?
  3.整理归纳,分析材料,理清联系,筛选材料。
  第四步:拟写提纲。布局谋篇——提炼概括——画思维导图。
  第五步:撰写问题探究报告并修改。
  1.提出问题
  2.产生观点
  3.科学推理:列举事实、科学领域的佐证材料说明假说或推论(正面论证,反面论证)
  4.得出结论
  追本溯源、由因到果、层层推论、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三、小组合作探究并撰写探究报告
  (一)老师指导后,组长组织开展写作活动。
  围绕疫情,提出疑问,撰写基于问题解决的事理说明文。步骤:
  1.各組讨论定题。
  2.个人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深度思考,搜集材料,梳理归纳。
  3.拟写写作提纲(思维导图)。
  4.撰写探究报告。
  5.把个人探究报告提交到腾讯在线文档(包括思维导图、题目、事理说明文正文、参考资料的题目与出处)。
  6.各组负责整合的同学把PPT发给老师,准备参加课堂展示交流。
  (二)组长在组群里发出话题,组员各抒己见,选题和分工。
  (三)个人查阅并梳理资料,拟写提纲(画思维导图),并撰写探究报告。
  例如伍欣琳小组的李昱萱同学负责探究“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与地形的关系”,其报告如下: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与地形有何关系?(交通和地势)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最大载体就是人类,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占地约963.4057万平方公里,人员流动的最基本方式就是依靠交通运输,这种“依赖”就让病毒有了传播的机会。
  这次病毒的传播主要依靠高铁来传播,因为正逢春节,全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1亿人次,首次突破4亿人次,同比增加2539.2万人次,增长6.7%[1],今年山东春运共发送旅客2045万人,客流量同比下降[2]。尽管病毒在2019年12月26日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身上出现[3],自2020年1月23日起武汉全面封城[4],但是在流动的人数仍然没有大幅度减少。公共交通工具的空间又较为密闭,有研究表明,人在打喷嚏时飞沫喷出的速度约50m/s[5],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当一节车厢有一个人确诊,整节车厢的人都有被感染的危险。而武汉的铁路分布又较为发达,通往各大一线城市,这也是病毒传播如此之快的原因。
  地势决定了交通的布局,所以可以说,地势也是病毒传播的一个因素。
  地势对于病毒的传播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因为地势高峻的地方,铁路通常无法到达,自然,病源的载体——人类,就无法到达并产生传染,所以地势与病毒的传播有一定的关系。其次,由于湖北和广东中间,直线相隔三座东西走向的山脉——阴山、秦岭、大巴山脉,直线距离全程约1014公里,如果对高铁、飞机等公共交通进行严密排查,其实是可以把病毒隔离的。
  (四)负责人整合小组探究报告。
  (五)小组总结反思,小组互评。
  1.各小组填写“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反思”。
  2.浏览各组探究报告,选择一组进行点评。
  四、汇报交流,修改提升
  第一课时重点由两个组汇报,做如何整合(修改)小组探究报告的示范。
  (一)反馈小组探究报告完成情况
  1.任务回顾:关于疫情,你有何疑问?筛选出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撰写探究报告。
  2.小组问题探究报告
  (1)世界上是否还会爆发重大疫情?(第一稿没有整合,已按要求进行了整合)
  (2)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受人文因素、地形、气温的影响。(角度多样,思路有点乱)
  (3)相比十几年前的非典,我们的防控有进步吗?   点评:已整合,但结构性不强。没有提炼每个层次的观点(中心句)。
  (4)为什么西方国家居民对戴口罩有强烈抵触情绪?
  点评:逻辑性较强,内容丰富,有不同的角度。
  (二)小组汇报
  1.汇报交流注意事项。
  (1)展示的小组提前连麦,做好发言准备;(2)其他组提出疑问,补充观点或佐证材料;(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好笔记:明确问题,理清思路,提炼要点;(4)重点学习如何撰写小组探究报告。
  2.汇报时,提出疑问,汇報小组解答;发现问题,师生一起分析问题;给出修改建议,老师在线做修改示范。
  (1)学生可能无法准确提炼归纳。例如伍欣琳小组汇报:
  提出问题,引出观点后,正文第一段先写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是通过人传人,以广州为例:广东省的各大城市中广州的感染人数相对较多,是因为广州是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最繁华的地区,客流量十分巨大,人群交流紧密。而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广州人口密集度非常大,病毒传播起来非常容易,所以感染人数较多。由此推理得出结论:跟人文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此处学生没有准确理解何为“人文因素”,老师适时介入追问:什么叫人文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历史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历史因素中有时代因素、民族因素、地域因素,这些因素比较稳定,不是经常变化的。人文因素是社会因素中最活跃的也是经常变化的因素。而人文因素包括人的习俗性格、宗教信仰、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等。而小组报告这部分重点讲的是口密集度非常大,传播起来非常容易。明显不属于人文因素,应该属于什么呢?学生纷纷说出不同的词语,最终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人类活动因素。”
  另外该小组还把地形与交通混杂在一起,思维有点跳脱,明显还没理清二者之间的关联,老师通过追问帮助理清:一方面因为地形,武汉交通四通八达;另一方面从地理和事实资料发现距离远或被山相隔的地方相对被传染得少(灵活应用地理课所学的知识)。
  (2)引导学生辨析所引用的佐证是否可信或有力。老师质疑:用钟南山院士这段话来说明病毒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这点能不能用一个人的话来说明?还是说你们认为他是一个权威?(学生回答:我就觉得他说的话比较权威)
  (3)引导学生表述清楚,例如讲到气温影响病毒的传播,到底是怎么样影响?要继续找资料,科学依据:气温越高,病毒就会消失得越快吗?预测说夏天病毒应该会全部消失,真的吗?需要具体阐述,推理。
  (4)进行评改小结。重构整篇报告,如何修改:回顾这个小组提出了哪一个问题?接着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的?每个大部分很长,分别写了什么?老师示范如何按照之前写作指导那样将报告结构化;前言提出问题——引出观点;正文分点论述,正反论证(事实和科学佐证),推理分析并小结;得出结论。
  (5)小组分享合作的经验:如何选题,讨论问题,分工合作。有不同意见如何进行交流。分工探究,撰写探究报告,最后组长整合整个小组的问题探究报告。
  3.布置作业,细化指引。
  (1)自拟小组报告题目,备注小组成员分工。
  (2)开头:提出问题(该页附上整篇报告的思维导图)。
  (3)正文:分角度,有层次地分析推理。
  每个层次都要引用事实或科学佐证推理,并有小结。
  每个层次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4)结语:得出结论。
  五、总结反思,升级元认知
  老师设计总结反思问卷,学生填写。
  1.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难以,甚至完全不会
  调查数据:
  2.关于疫情的问题探究报告(多选)
  A.我能发现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B.选定题目后,我能分解问题并搜集相关材料
  C.分析材料时会产生疑问并继续查找解决问题的资料
  D.能整理材料,归纳分类,理清内在关联,筛选材料
  E.提炼概括观点与事实或科学佐证材料,布局谋篇,拟写写作提纲(画思维导图)
  F.撰写问题探究报告:先提出问题,然后按照合适的顺序引述事实或科学佐证资料,并进行分析推理,最后有结论。
  调查数据:
  3.关于小组合作中自己的贡献值
  A.非常大,个人很用心完成作业,内容大多被小组采纳,或负责了整合小组作品的工作
  B.比较大,认真完成作业并尽力修改好,按时上交;小组作品里有采纳自己写的内容
  C.一般,完成了个人作业,没有修改或太迟上交作业,增加了负责整合的同学的工作难度
  D.基本没有,没有做作业或随意做,小组完全没有采纳自己作品里的内容
  4.本单元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例如最满意的作业、有突破的阅读或写作技能、最大的感悟。
  (1)提出问题、分解问题和探究问题
  生4:学习了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分解。
  生5:我认为最大的收获是疫情问题探究报告,在进行整合的时候虽然很累,但是的确对问题的思考更深了。
  (2)搜集资料
  生1:关于提出:西方国家人民为什么对戴口罩有抵抗情绪而写的一篇报告。我发现,主要原因不是由于西方国家的人民高傲自大,而是文化、宗教、理念、政府的差异所导致的。这告诉了我凡事不能通过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断。
  生2:某一些信息,别人都相信,你自己也觉得有理,并且可以代入到你的生活中,你就会很大概率相信这条信息,你怎么也没想到这条信息无理无据。这是我在做自己的探究任务时最矛盾的地方,我为了一条消息找了很多网站,用了各个搜索引擎,都无所获,我才发现问题出在信息发布者上。   生3:在做说明文的途中收集资料,找到了很多有趣的新闻,我认为这些使我大开眼界。
  (3)写作思维与技能
  生7: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怎么写一篇完整的论文,需要考虑什么,需要从哪些角度去看待问题,怎样去寻找和整理资料,怎么去想观点,怎么去衍生题目。
  生8:学会了如何写事理说明文。最满意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的事理说明文报告,学习并收获到了很多巩固和提升了写说明文方面的技巧。
  生11:我觉得在写作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其中我们这次写了三篇文章,每一篇文章,我都用心完成,同时老师认真地给予了点评和指导,从中我的思维和写作变得更加严谨。
  (4)小组合作
  生13: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认为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写作方面不断得到提高,通过老师一步一步教导,写作变得丰富多彩,我最满意的一个作品就是我的疫情问题探究报告,因为这个作业使我认识到佐证材料与总结的总要性,在合作过程中,也让我收获了许多许多。我觉得我的思维和写作变得更加严谨和丰富了,同时与组员的团队协作更加紧密和和谐了。
  (5)整个过程
  生14:收获最大的应该是写一个围绕疫情,提出疑问,撰写基于问题解决的事理说明文。因为在写这个说明文的时候,我们需要查很多资料,而在查资料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有关疫情的新闻报道、信息等。在课堂上,看到别的组演讲说明文时,也可以从他们的说明文中学到一些有关疫情的知识。
  案例反思
  复盘整个教学活动,总结反思,对问题探究式写作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表征问题的学习过程需要完整
  表征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分解问题。还有理清小问题群的关联,它们的层级、次序,形成解决问题的网状问题链。
  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有高低,可以在指导学生选择怎样的问题时结合实例具体辨析进行指导。选择问题是第一个难点。怎样的问题适合探究?解决这个疑问,需要确定表征问题是否已有结论、是否可从多角度探讨等。选定问题后,讨论问题,这样小组才能更合理地分工合作,个人才有明确的方向探究问题。最后如何评价问题探究报告——事理说明文写作?需要在表征问题的基础上对照大问题统领下的小问题群(角度)辨析推理思路是否清晰、充分,引用的佐证材料是否正确、有力等。
  在选择问题、讨论问题和评改问题探究报告三个环节里,从学习方法,到应用方法,最后再次验证,反思后调整方法进行修改——学生对表征问题方面有了完整的学习。
  二、解决问题过程需要多方及时的支持
  以往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也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笼统。除了表征问题,问题探究式写作还有许多难点需要老师给予具体的指导。
  1.学生不知怎么找资料。小组选题前,老师进行查找资料的指导。确定论题后,老师需要及时补充与学生探究的问题相关的指引,必要时发相关链接做示范。
  2.学生不懂选哪些材料,理不清材料间的关系、概念与材料的关联。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小组研讨及时解决学生的新问题。
  3.学生不懂如何修改小组问题探究报告。老师可以个别小组的报告为例子进行修改指导。指导时应采用启发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得到更佳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给他们答案。
  三、帮助学生建构结构化的写作知识
  在本次写作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清晰写作路径,提炼写作知识要点,将写作教学程序化、写作知识结构化来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例如将撰写问题探究报告过程细化为五个步骤:选定问题——分解问题——搜集资料——拟写提纲——撰写报告。
  研究表明,已有的知识结构与问题解决过程具有非常显著的相互作用 ,专家通过应用其有组织的、结构化的知识 ,并辅之以自我监控、调节技能来有效地解决问题。
  四、适当提高与开拓单元写作目标与视野
  每个单元都会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是我们不应过于拘泥于单元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内容整合,适当提高目标,拓展写作视野,让有学生更多发展的空间。
  本来写作目标是写推理性的事理说明文,范例是自然科学性很强的《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预设学生需要查阅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引用事实和科学佐证资料来推理。而实际上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类的问题更感兴趣。其中很多学生都问:为什么那么多医护人员不顾个人生死奔赴抗疫一线?并追问:其中有什么心理、文化、制度等因素?当时想这个问题主要是人文因素,可以不用科学推理达成目标,容易写成议论文而不是事理说明文,因此否定了他们的选择。就这样浇灭了部分学生的探究热情,没有把握住良机让学生探究其中深层的渊源,确实遗憾。
  后来发现许多组选择了探究“为什么许多西方居民抵制戴口罩”,考虑到其实也是需要进行科学推理的,而且确实不应该那么快限制住他们练习一种推理模式(后来补充了一篇关于“非典”的医学论文给他们做范文),因此沒有否决。
  此次写作实践感受最深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早已不是新鲜的教学方式,已有成熟的理论可指导,有成功的案例课可借鉴,但亲身实践时才体悟到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学习即运用,需要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用起来。问题是思维的引擎。探究自己选择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内心的兴趣,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任务也倍增了学习的动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运用知识,在反思性学习中实现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迁移,进而培养学生钻研学习内容、广泛联系学习内容所需要的敏感性和倾向性。同样老师也在总结反思中完善教学策略,增长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2019年春运/23197460?fr=aladdin,(2019)
  [2]半岛网,山东2020年春运共发送旅客2045万人客流量同比下降,http://news.bandao.cn/a/355998.html,(2020)
  [3]新浪微博新闻中心,最先上报疫情的医生:意识到不对劲就开始做准备,http://news.sina.com.cn/c/2020-02-06/doc-iimxxste9208402.shtml,(2020)
  [4]闽南网,2020武汉封城时间:开始时间什么时候结束,http://www.mnw.cn/news/shehui/2244783.html,(2020)
  [5]用流体仿真告诉你,高铁上病毒传播范围有多广!https://zhuanlan.zhihu.com/p/106038235,(2020)
其他文献
1931年,一个名叫詹姆斯·贝特兰的小伙子进入了英国《每日先驱报》做新闻记者。  他每天都非常勤奋地采写新闻,但遗憾的是,无论是新闻价值还是薪酬收入,他总是追不上老记者,两年之后,他甚至发现就连刚来不久的新记者也能轻易超过他。  詹姆斯又委屈又气愤,对工作也渐渐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一个周末,詹姆斯走进了伦敦郊外的一座教堂里,他向老牧师倾诉了自己的苦恼,老牧师听完他的诉说后点点头,詹姆斯以为他会给
浏览网页,发現许多网友经常在自己的QQ日志、微信朋友圈或博客中使用“存谢”一词。诸如“【存谢】x x报刊发表我的x x文章”“【存谢】x x好友寄来x x礼物”“【存谢留念】 x x远道而来看望我”等等。其实,这些“存谢”均属望文生义、使用不当。   南朝·齐梁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神灭论》中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之句;唐代著名道士吴筠在《岩栖赋》中云“知道
【佳作共赏】  珍藏在心中的一处风景  湛江一中培才学校初二(20)班洪炜圣  每次看见大王椰树,脑中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两个词——赤瓜礁和守礁兵。  小学毕业那年,应同学之邀,我们一起去了一次赤瓜礁游玩,同学的父亲是礁上一名守礁兵。  当年的我,对赤瓜礁和守礁兵充满了好奇。对于年少无知的我来说,赤瓜礁应该是和南三岛差不多的岛屿,而守礁兵大概就是岛上的保安叔叔吧!  当从轮船下来,真正踏上赤瓜礁,
心之所向,即为光芒。   ——题记   春雨后,墙角居然有了一抹绿色。   没错,就在那堆着零零散散几片瓦、几块石头的破败旧墙角,三株小小的、看起来弱不禁風的叫不出名的小草,株株朝阳向上,竟然是一个明亮的世界。   我心中不免一震。因急着上学,匆匆几眼收了些许向阳的亮色后,便继续赶路。   那日,上学再途经那里,一眼却瞥见一石头竟压在小草身上。那块石头对于我来说是如此的小,然而对于小草来说却是如此
【技法指津】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有高低起伏、有变化跳跃才能吸人眼球。尤其是侧重写人的文章,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人物血肉丰满,个性立体鲜明。要造成曲折、形成波澜,我们可以使用抑扬结合的手法。   抑与扬是文学艺术辩证规律的一个术语。指文艺创作塑造人物时,作者所倾注的两种不同的感情、态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艺术气氛。抑,指压抑,贬低;扬,指褒扬,赞颂。由于人物性格具有并非
著名画家吴冠中曾经说过:“漆在我国传统艺术中发射的光辉享誉世界,有出息的子孙不吃爷爷的老本,如何利用漆的材料美之特色来发扬中华民族的当代艺术,这正是今日为数不多的漆画工作者们努力的方向。乔十光便是其中代表性作者之一。”  乔十光是我国著名漆画艺术家,被称为“中国漆画之父”。1937年1月24日,他出生于河北省馆陶县一个农民家庭。1961年,乔十光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攻读研究生,并开始研究漆画,
摘 要:本节课立足于“1 X”的教学模式,按照“立足教材文本,探讨戏之精彩——课外文本勾连,增强阅读体验——寻找共同特点,体会作者情感——联系日常生活,关注民俗文化”的教学思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阅读本土作家李英群先生的《当年乡里做大戏》一文,引导学生理解《社戏》的主题,并关注家乡文化,孕育热爱家乡情感。  一、背景描述  部编教材构建了“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体现
编者按:农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回首2020年,我们百感交集:一年来,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性成果,社会经济全面恢复步伐加快;一年来,大事要事多、新鲜事物多、先进人物多、感人事迹多。反映在语言层面,新概念、新词语丰富多彩,是流行语的“大年”。它们在2020年出现、流行,进而沉淀为文化的一部分,并在一定时间内左右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让我们一起聚焦过往、展望新春。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
教学目标   一、掌握“名”“灵”“馨”“鸿”“素”“形”等实词的含义和虚词“之”的用法。   二、学会自己解决疑难问题,能翻译课文,并在理解基础上流利朗读并准确背诵课文。   三、理解作者的志向和抱负,懂得中华传统美德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教学设想   这篇文言短文,是初中课文中唯一的铭文,极富韵律,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语感。文言重点词语的积累应该是随文学习,在积累的过程中
你、我、他,或许已经在生活里溜达了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抑或更久。在这三十、四十、五十或者更久的年岁里,是多少个已逝的昨天,是多少正在把玩的今天,以及正在算计着的明天。说实话,我从未认真地考虑过昨天、今天和明天之于生活的意义,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认真地捱日子。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这段庄子《逍遥游》的文字读过太多次,却并未太在意,也就没怎么品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