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r>
这只是希区柯克电影元素中的一个,也是对现代商业电影产生的重大影响之一。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以下特征:对“麦格芬”(不存在的叙述中心)的使用,对窥视机制的推广,对线索推理道具的运用,以长镜头展示细节开场模式,对巨型建筑的热爱,以及悬念的提前揭示产生紧张的理论。实际上,今天我们在电影院很多看到的依然是这些东西,只不过多了电脑特技以加强感官刺激——这多少又削弱了希区柯克式的利用镜头移动和人物调度来产生的惊悚效果。
评论家罗•伍德说“小说家能做到的是分析与描述,希区柯克却令我们亲身经历。”但我们知道有两位小说家对他的影片产生过重要影响。一位是切斯特顿,他和希区柯克都是天主教徒,并且都具有“一种社会讽刺精神”,内心都充满“对各种不道德行为绵延不绝的深深忧虑”,同事他们都认为罪恶“就来自我们的身边,或者就在我们的房子里”——这些都深刻体现在希区柯克电影里。另一位是爱伦•坡,希区柯克曾自言他的小说是自己后来制作悬念电影的直接原因,并不自觉的要将自己的作品和他的小说做一些类比。他觉得超现实主义也是产生于爱伦•坡的小说,他深受其影响的不止是悬念的制造,还有对梦境和幻象的展示。
特吕弗曾说:“爱情戏跟谋杀戏原是截然不同,但在希区柯克那里,他们看起来竟然如此相似,我这才恍然大悟:恋爱和谋杀本来是一回事!”而希区柯克自己说“爱伦•坡和我都过分沉溺于推理而不能自拔,如果我把《灰姑娘》拍成电影,人人都会在片子里找尸体;如果爱伦•坡写《睡美人》,大家也一定得猜到底谁是凶手。”特吕弗这么说是因为希区柯克将自己看成一个浪漫主义者;而希区柯克这么说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电影当作了童话。
(作者系著名影评人,著有《未删的文档》,编有《为希区柯克尖叫》、《后窗看电影》等书)

这只是希区柯克电影元素中的一个,也是对现代商业电影产生的重大影响之一。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以下特征:对“麦格芬”(不存在的叙述中心)的使用,对窥视机制的推广,对线索推理道具的运用,以长镜头展示细节开场模式,对巨型建筑的热爱,以及悬念的提前揭示产生紧张的理论。实际上,今天我们在电影院很多看到的依然是这些东西,只不过多了电脑特技以加强感官刺激——这多少又削弱了希区柯克式的利用镜头移动和人物调度来产生的惊悚效果。
评论家罗•伍德说“小说家能做到的是分析与描述,希区柯克却令我们亲身经历。”但我们知道有两位小说家对他的影片产生过重要影响。一位是切斯特顿,他和希区柯克都是天主教徒,并且都具有“一种社会讽刺精神”,内心都充满“对各种不道德行为绵延不绝的深深忧虑”,同事他们都认为罪恶“就来自我们的身边,或者就在我们的房子里”——这些都深刻体现在希区柯克电影里。另一位是爱伦•坡,希区柯克曾自言他的小说是自己后来制作悬念电影的直接原因,并不自觉的要将自己的作品和他的小说做一些类比。他觉得超现实主义也是产生于爱伦•坡的小说,他深受其影响的不止是悬念的制造,还有对梦境和幻象的展示。
特吕弗曾说:“爱情戏跟谋杀戏原是截然不同,但在希区柯克那里,他们看起来竟然如此相似,我这才恍然大悟:恋爱和谋杀本来是一回事!”而希区柯克自己说“爱伦•坡和我都过分沉溺于推理而不能自拔,如果我把《灰姑娘》拍成电影,人人都会在片子里找尸体;如果爱伦•坡写《睡美人》,大家也一定得猜到底谁是凶手。”特吕弗这么说是因为希区柯克将自己看成一个浪漫主义者;而希区柯克这么说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电影当作了童话。
(作者系著名影评人,著有《未删的文档》,编有《为希区柯克尖叫》、《后窗看电影》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