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时代第一个重要的“毕业升学季”会给六年级的学生带来很大压力,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六年级的数学教材中,除了新授课知识点外,还专门设置了整理与复习的章节,教师要利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对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复习梳理,在查漏补缺中使学生巩固数学知识,为小升初的数学学习做好衔接准备。然而,复习课如果设计不得当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必然不高。多年的教學实践证明,复习课只有上出“新鲜感”,课堂才会走向高效,学生学习热情才更高。在此,结合实际谈几点建议,希望得到同仁的指正。
1. 复习课要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以“新问题”复习“老知识”
在复习课中,教师一般会直接带着学生去梳理知识点,因为都是学生学过的知识,尤其对于定义概念类的知识点,只要提点一下,学生基本都能记起来。但是这类复习看似完成了任务,实则让学生觉得无聊、枯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也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梳理自己学过的知识,任务驱动式的问题设置就很有效。
笔者在进行定义概念类知识点复习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来梳理归纳知识点。比如,在“数与代数”一节中,对于梳理数的关系的知识点,课本上直接给了一张分类表,很清楚明了。但是,笔者没有让学生先看课本,而是设计了一个故事:数学王国发生了地震,本来不同的数住在各自的大楼,现在全震出来了,一些数能找到原来的家,但是有几个数找不到家,请同学们帮忙给这些数找到家,然后谈谈每栋数学大楼之间的联系。笔者将一些写有分数、正整数、负整数、0等具体数字的卡片贴到黑板上,再画出几栋带有数字概念的大楼,让学生将数字“送回家”。任务很简单,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小组选出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和课本一样的知识归纳图表。在这一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一直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也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2. 复习计划跟着学生的“心意”走,学出数学“新意”来
一般情况下,复习计划是由年级组整体制订,数学教师根据学情进行调整的。在这一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自己制订本章节的复习计划。如,在上复习课第二章节“图形与几何”时,笔者在上课前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全班制订该章节的复习计划。学生在制订复习计划的时候就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全部预习了一遍,在预习的基础上又梳理了小学阶段的图形知识。因为课本内容比较简单,都是复习图形的表面积、特点等内容,学生又积极地发掘拓展内容,用练习题延伸巩固本章知识。学习小组的复习计划交上来后,写得和教师的教案一样,条理清楚。笔者在对每个小组的复习计划进行班级展示和点评后,让小组互换复习计划开展真正的学习行动,用自己的复习实践来检验计划内容是否完善。很多学生表示:这样的小组定制章节复习计划的学习方式,让他们感到新鲜并乐在其中,达到了集体交流学习的效果。
3. 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找乐趣,养成收集错题、认真检查的行为习惯
六年级的数学复习课内容比较多,跨度比较大,要让学生在复习中巩固,是需要有一定量的练习积累的。然而光是题海战术特别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聊,出现“高原现象”,很多学生上课时无精打采,思想常开小差,做题马虎,常看错数字或抄错符号,对一些典型的老师反复讲解的题目屡做屡错,教师头疼不已。一方面要做题巩固,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学生的情绪波动和学习状态,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学会“在枯燥中找乐趣”。比如,在复习“统计与概率”后,笔者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错题集做一张统计表,将错题按照填空、判断、问答等题型分类,标明错误原因、相同题型错的次数等。对这些错题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后,画出统计表,再写反思和改进措施。当然笔者也会适时地表扬错题集做得好的学生,用他们的统计图表“现身说法”。各项数据都表明认真收集错题并用心订正、经常温故而知新的学生,数学成绩进步都很大。这样的学习设计,既复习了统计的概念知识,也引导学生养成数学学习的好习惯,可谓一举两得。
高效的数学复习课堂是我们一线教师努力的目标。笔者相信,教师们只要用心用情去思考“如何让课堂更有效”“如何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走得更远”“今天的课学生真的感兴趣吗”等问题,就一定会有更精彩而生动的实践,也会在实践中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做好衔接准备,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学
1. 复习课要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以“新问题”复习“老知识”
在复习课中,教师一般会直接带着学生去梳理知识点,因为都是学生学过的知识,尤其对于定义概念类的知识点,只要提点一下,学生基本都能记起来。但是这类复习看似完成了任务,实则让学生觉得无聊、枯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也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梳理自己学过的知识,任务驱动式的问题设置就很有效。
笔者在进行定义概念类知识点复习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来梳理归纳知识点。比如,在“数与代数”一节中,对于梳理数的关系的知识点,课本上直接给了一张分类表,很清楚明了。但是,笔者没有让学生先看课本,而是设计了一个故事:数学王国发生了地震,本来不同的数住在各自的大楼,现在全震出来了,一些数能找到原来的家,但是有几个数找不到家,请同学们帮忙给这些数找到家,然后谈谈每栋数学大楼之间的联系。笔者将一些写有分数、正整数、负整数、0等具体数字的卡片贴到黑板上,再画出几栋带有数字概念的大楼,让学生将数字“送回家”。任务很简单,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小组选出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和课本一样的知识归纳图表。在这一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一直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也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2. 复习计划跟着学生的“心意”走,学出数学“新意”来
一般情况下,复习计划是由年级组整体制订,数学教师根据学情进行调整的。在这一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自己制订本章节的复习计划。如,在上复习课第二章节“图形与几何”时,笔者在上课前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全班制订该章节的复习计划。学生在制订复习计划的时候就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全部预习了一遍,在预习的基础上又梳理了小学阶段的图形知识。因为课本内容比较简单,都是复习图形的表面积、特点等内容,学生又积极地发掘拓展内容,用练习题延伸巩固本章知识。学习小组的复习计划交上来后,写得和教师的教案一样,条理清楚。笔者在对每个小组的复习计划进行班级展示和点评后,让小组互换复习计划开展真正的学习行动,用自己的复习实践来检验计划内容是否完善。很多学生表示:这样的小组定制章节复习计划的学习方式,让他们感到新鲜并乐在其中,达到了集体交流学习的效果。
3. 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找乐趣,养成收集错题、认真检查的行为习惯
六年级的数学复习课内容比较多,跨度比较大,要让学生在复习中巩固,是需要有一定量的练习积累的。然而光是题海战术特别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聊,出现“高原现象”,很多学生上课时无精打采,思想常开小差,做题马虎,常看错数字或抄错符号,对一些典型的老师反复讲解的题目屡做屡错,教师头疼不已。一方面要做题巩固,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学生的情绪波动和学习状态,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学会“在枯燥中找乐趣”。比如,在复习“统计与概率”后,笔者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错题集做一张统计表,将错题按照填空、判断、问答等题型分类,标明错误原因、相同题型错的次数等。对这些错题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后,画出统计表,再写反思和改进措施。当然笔者也会适时地表扬错题集做得好的学生,用他们的统计图表“现身说法”。各项数据都表明认真收集错题并用心订正、经常温故而知新的学生,数学成绩进步都很大。这样的学习设计,既复习了统计的概念知识,也引导学生养成数学学习的好习惯,可谓一举两得。
高效的数学复习课堂是我们一线教师努力的目标。笔者相信,教师们只要用心用情去思考“如何让课堂更有效”“如何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走得更远”“今天的课学生真的感兴趣吗”等问题,就一定会有更精彩而生动的实践,也会在实践中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做好衔接准备,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