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世人皆有生死,生死问题自始至终都是人们乐于探究的话题,也是文学家和哲学家一项不可回避的重大内容。在庄子的思想中,生死观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善夭善老;善生善死
作者简介:汤婧(1993-),女,汉族,江西赣州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01
一、庄子思想中体现的生死观
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与道家先驱老子一脉相承却超越了其的思想与观点而为后人所敬仰。在《庄子·内篇》这七篇文章中,庄子以他豁达的胸襟与超然物外的为人处世之态度,体现了一种“善夭善老,善生善死”的生死观。
1、庄周梦蝶——死生乃“物化”
在《庄子·内篇》中的《齐物论》的结尾处,庄子讲述了一个流传后世的美丽的故事: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此之谓物化。”[1]
庄子以梦的形式向人们阐释了人的生死犹如人与外物的转化,应不足以为惧,后世之人同样多用“庄周梦蝶”来形容人生之变幻无常。庄子将人的生死看成是一次人与其他不同的形态之间的转化,这也是庄子思想中天与人不相胜,天与人为一体的重要体现。寓言的最后“此之谓物化”,所谓“物化”,在庄子看来,就是人死后的形体化成外界的物质而已。他认为,死生有命,死生乃天道的体现,人不可忤逆、背离天道,否则将受其害。死生完全是一种相对的幻灭现象,只不过是你从自然中来,而后又回到了自然中去了而已,死亡不过是“翛然而来,翛然而往而已矣”。所以,我們要以坦然的心态积极地去迎接死亡,笑对死亡。
2、临尸而歌——善夭善老,善生善死
相传庄子的妻子死之后,庄子不仅没有像别人死了亲人一样悲伤痛哭,而是面色平静地坐着鼓盆而歌唱。周围的人们纷纷表示不理解,为何妻子死了的他不但不感到悲痛,反而高兴地唱起歌来。庄子向他们解释道:“察其而来无生……变而有气……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2]人本是没有形体的,是大道产生了气,气息转化为人的形体,人有了形体之后才有了生命。庄子所说的“道”,其实就是万物的自然规律,人不过是万物中的一个渺小的部分,死后只是回归自然,死生的变迁不过是如春夏秋冬般四时的变化而已,自然的变化是无可逃避无法违抗的,应该顺从依随自然。
与此相似的还有在《大宗师》里记载的“临尸而歌”的故事。子桑户死后,他的两个好友孟子反和琴子张一个编挽曲,一个在弹琴,对着他的尸体高声歌唱。与此同时,以善于守丧而闻名鲁国的孟孙才在他母亲去世时“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这些异于常人的行为代表了庄子自身看待生死的观点。庄子强调“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既然死生是人们无法改变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庄子认为,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自己的生与死,但是也不一定代表着我们面对生死时只能消极接受,人们应该善夭善老,善生善死,把生死都看作是上天的恩赐,看作是人世间快乐的事情。
庄子生活在烽烟四起的乱世,却能将死生问题看得如此透彻,非集智慧之大成者所不能及。庄子以他乐于生死的豁然态度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学者。
二、庄子的生死观对后世的意义
1、对古代仁人志士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在动荡不安的古代社会,庄子看到了人作为万物之中的一部分的渺小,他豁然的生死观无疑给了后人深刻的启发,同时也是文人圣贤为国捐躯奉献的一股强大的动力。从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在面对生死时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里所表现的那种勇往无前的无畏精神,到近代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中对生死一笑而置之的豁达心境,都是庄子的生死哲学的另一种继承、发展与超越。无数的文人圣贤在国家危难之际视死亡如一种精神的归宿,毫不畏惧,坦然受之,这些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庄子生死观的感悟和启发。
2、是现代社会的一支清醒剂
庄子的生死观所体现的博大的智慧,不仅在古代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亦有着它存在的巨大的合理性。
在烦躁不安的现代社会,庄子以“真人”的“不知恶生,不知恶死”来告诫我们不要贪恋生命,不要轻视生命的价值,在世之时珍惜时光并有自己的伟大的追求,而面对死亡也应像对待生存时淡然,名利乃不可强求之物,过度地追逐名利将损害自我的身心,也不利于精神的保养和心性的修养。也许我们难以达到“真人”所拥有的境界,但是其中所体现的对待生死的坦然心态将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与领悟。
注释:
[1]张辛. 庄子选译[M].银川:阳光出版社,2015. 第23页.
[2]张辛. 庄子选译[M].银川:阳光出版社,2015. 第1页.
参考文献:
[1]张辛. 庄子选译[M].银川:阳光出版社,2015.
[2]陈鼓应. 庄子浅说[M].北京:三联书店,2012.
[3]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M].第三版. 北京:中华书局,2014.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善夭善老;善生善死
作者简介:汤婧(1993-),女,汉族,江西赣州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01
一、庄子思想中体现的生死观
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与道家先驱老子一脉相承却超越了其的思想与观点而为后人所敬仰。在《庄子·内篇》这七篇文章中,庄子以他豁达的胸襟与超然物外的为人处世之态度,体现了一种“善夭善老,善生善死”的生死观。
1、庄周梦蝶——死生乃“物化”
在《庄子·内篇》中的《齐物论》的结尾处,庄子讲述了一个流传后世的美丽的故事: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此之谓物化。”[1]
庄子以梦的形式向人们阐释了人的生死犹如人与外物的转化,应不足以为惧,后世之人同样多用“庄周梦蝶”来形容人生之变幻无常。庄子将人的生死看成是一次人与其他不同的形态之间的转化,这也是庄子思想中天与人不相胜,天与人为一体的重要体现。寓言的最后“此之谓物化”,所谓“物化”,在庄子看来,就是人死后的形体化成外界的物质而已。他认为,死生有命,死生乃天道的体现,人不可忤逆、背离天道,否则将受其害。死生完全是一种相对的幻灭现象,只不过是你从自然中来,而后又回到了自然中去了而已,死亡不过是“翛然而来,翛然而往而已矣”。所以,我們要以坦然的心态积极地去迎接死亡,笑对死亡。
2、临尸而歌——善夭善老,善生善死
相传庄子的妻子死之后,庄子不仅没有像别人死了亲人一样悲伤痛哭,而是面色平静地坐着鼓盆而歌唱。周围的人们纷纷表示不理解,为何妻子死了的他不但不感到悲痛,反而高兴地唱起歌来。庄子向他们解释道:“察其而来无生……变而有气……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2]人本是没有形体的,是大道产生了气,气息转化为人的形体,人有了形体之后才有了生命。庄子所说的“道”,其实就是万物的自然规律,人不过是万物中的一个渺小的部分,死后只是回归自然,死生的变迁不过是如春夏秋冬般四时的变化而已,自然的变化是无可逃避无法违抗的,应该顺从依随自然。
与此相似的还有在《大宗师》里记载的“临尸而歌”的故事。子桑户死后,他的两个好友孟子反和琴子张一个编挽曲,一个在弹琴,对着他的尸体高声歌唱。与此同时,以善于守丧而闻名鲁国的孟孙才在他母亲去世时“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这些异于常人的行为代表了庄子自身看待生死的观点。庄子强调“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既然死生是人们无法改变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庄子认为,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自己的生与死,但是也不一定代表着我们面对生死时只能消极接受,人们应该善夭善老,善生善死,把生死都看作是上天的恩赐,看作是人世间快乐的事情。
庄子生活在烽烟四起的乱世,却能将死生问题看得如此透彻,非集智慧之大成者所不能及。庄子以他乐于生死的豁然态度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学者。
二、庄子的生死观对后世的意义
1、对古代仁人志士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在动荡不安的古代社会,庄子看到了人作为万物之中的一部分的渺小,他豁然的生死观无疑给了后人深刻的启发,同时也是文人圣贤为国捐躯奉献的一股强大的动力。从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在面对生死时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里所表现的那种勇往无前的无畏精神,到近代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中对生死一笑而置之的豁达心境,都是庄子的生死哲学的另一种继承、发展与超越。无数的文人圣贤在国家危难之际视死亡如一种精神的归宿,毫不畏惧,坦然受之,这些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庄子生死观的感悟和启发。
2、是现代社会的一支清醒剂
庄子的生死观所体现的博大的智慧,不仅在古代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亦有着它存在的巨大的合理性。
在烦躁不安的现代社会,庄子以“真人”的“不知恶生,不知恶死”来告诫我们不要贪恋生命,不要轻视生命的价值,在世之时珍惜时光并有自己的伟大的追求,而面对死亡也应像对待生存时淡然,名利乃不可强求之物,过度地追逐名利将损害自我的身心,也不利于精神的保养和心性的修养。也许我们难以达到“真人”所拥有的境界,但是其中所体现的对待生死的坦然心态将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与领悟。
注释:
[1]张辛. 庄子选译[M].银川:阳光出版社,2015. 第23页.
[2]张辛. 庄子选译[M].银川:阳光出版社,2015. 第1页.
参考文献:
[1]张辛. 庄子选译[M].银川:阳光出版社,2015.
[2]陈鼓应. 庄子浅说[M].北京:三联书店,2012.
[3]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M].第三版. 北京:中华书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