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篮球规则的每一次修改和完善都极大地促进了篮球技、战术的发展和篮球理念的更新,其中场地的变化对篮球教学和比赛的影响很大。2010年10月1日后,篮球场地将发生新的变化,这一变化将使外线队员三分投篮难度增加,但更有利于队员的突破;变化要求内线队员更具灵活性,技术更加全面。篮球场地的新变化将使比赛更加激烈,更具观赏性。使得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关键词:篮球场地 教学 比赛 影响
一、前言
篮球自1891年诞生以来,现代篮球运动由最初的游戏型活动演变进化到竞技性运动,再演变进化到科学门类型学科,在100多年中大约经历了10多次20余处的变革,每次变革都以促进篮球技、战术发展为目的,是为了促使比赛更公正、公平、合理。篮球场地的变化始终围绕着一个基本点,即以加快比赛速度与扩大运动员活动,篮球运动的改革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2008年4月26日,在北京国际篮联公布了篮球规则关于篮球场地修改的四项决定,即限制区的改变、进攻有利区的界定、三分线距离的改变、两条掷球入界小线的界定。新规则已于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行,这样使得比赛更加激烈、更加精彩、更具观赏性。从而使篮球运动朝着更高、更强、更快节奏、更强进攻与对抗、更赋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方向发展增添了重彩的一笔。场地修改提高了,对进攻技术的要求势必会影响篮球进攻技术。本人作为体育教师、国家一级篮球裁判员、学校篮球教练员,特做出新规则中场地修改对篮球教学和比赛影响的探讨与建议。
二、篮球场地的变化
第一,三分线距离的修改。三分线從原来的6.25米改变为6.75米,即:以篮圈中心的垂直点为圆心,以6.75米为半径所画的弧线,篮圈中心垂直点以外与端线成垂直线并与弧线相交。比原来的三分线增长了0.5米。即现在是6.75米了(NBA是7.24米)。这个距离增加了投三分球的难度,但男女成年和青年的比赛都可适用。
第二,限制区的修改。由原来的梯形,改变成长方形。尺寸、大小及形状与NBA的场地基本相同。罚球线与端线的距离还是5.80米,两条线垂直于端线,之间距离是4.90米。(NBA是4.88米)
第三,增加合理冲撞区。在篮下有一个半圆以篮圈中心垂直点为圆心的1.25米为半径加上两条长0.375米的直线构成的拱形弧线。防守队员两脚都位于半圆内,攻守双方发生身体接触,如果发生犯规,进攻队员不负责任。裁判员要吹只能吹防守者犯规或者不吹。没有撞人犯规,只有阻挡犯规。
第四,增加两条掷球入界的小线。在球场外有两条掷球入界的小线标示,从边线的外沿量起10厘米,在记录台和球队席的对面。从底线的内边沿到距离8.325米的地方为线的外边沿,也就是和三分线的弧顶水平。在比赛的最后两分钟或决胜期的最后两分钟内,在后场拥有球权的球队,请求暂停后,在记录台对面指定的掷球入界线掷球入界。而不是原来的记录台对侧中线处,改后掷球入界的位置是在前场记录台对侧,三分线弧圈顶端切线的边线外。
三、对教学及比赛的影响
第一,三分线距离的变化的影响
1984年,篮球场地增加了三分线,距离为6.25米。三分线的出现使身体素质好的矮个队员有了用武之地。三分球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进攻技术,更是一种战术甚至是一种战略。所以三分球是因为三分线而划分的。在过去的20多年里,球员的三分球命中率从最初的低于14%,升至现在的40%以上,而球队的命中率更是高达38%~40%。球员已经具备了更远距离的投篮能力。而大多数高校的非体育的学生根本达不到这样的目标,只是专业运动员的数据,大多数上篮球课的学生更是业余中的业余,所以三分线距离的变化,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身体条件上很可能把很多学生拒之门外。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应加强运动员(学生)身体、心理和战术的训练,特别是心理素质的训练,在三分球投篮难度增加的情况下提高投篮命中率。比赛中,三分线的变化使进攻投篮技术的使用向全面性、综合性、不稳定性的趋势发展,这就使得比赛更加激烈、更具悬念,也更具观赏性,对使用投篮技术的运动员的要求也更高。
第二,限制区的变化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篮球场中的限制区发展成为修改前的梯形形状。限制区是为了限制高大队员在密集的篮下死扛硬打而设置的,能够促进高大队员掌握全面技术。2010年篮球场地修改将限制区由梯形变为矩形且面积有所增加,由于限制区的扩大,使得内线空间加大,有利于前锋和后卫进攻队员切入内线和内线队员进行传、切,策应配合,这就要求内线队员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较强的传球意识,传球方式要隐蔽、多样,时机把握要恰到好处。总之,限制区的扩大对内线队员的进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线队员不再以身高优势独霸限制区,而是要充分利用内线的牵制作用,内外结合,技术全面,灵活机智,随机应变。
教学过程中,个子高的同学已经不是只需掌握单一的技术就可以了,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式的结合,加强运动员(学生)移动能力的训练,提高持球的突破能力;而在抢进攻篮板球方面,由于限制区的扩大,则更加强调抢篮板球的“冲”,其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观察判断能力、爆发力,抢位及时,然后充分利用空间冲抢篮板球。
第三,合理冲撞区变化的影响
这使得裁判员的监控面积变大,同时就增加了临场判罚的难度。要求裁判员有个很好的视野和很强的观察力。在鼓励对抗的情况下,也要提高保护意识。另外,判罚原则要有所改变,因为新规则规定,在合理冲撞区没有进攻犯规,只有防守犯规,这样的简化有利于裁判员正确判罚。区内和区外的判罚成为了判罚的关键,使得裁判员在鼓励对抗同时还要掌握好判罚尺度。教学中学生因为规定改变,认为“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第四,增加掷球入界小线的影响
在比分相近时,小线掷球入界对比赛队攻防、比赛胜负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比赛最后或决胜期的最后两分钟内,拥有后场球权的球队在请求暂停后,可在前场掷球入界小线区域掷球入界。掷球入界小线的界定,有利于比赛最后关键时刻的运用战术得分,使比赛更加刺激、更具悬念,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防守的难度,如何运用小线掷球入界,抢得时间使进攻球队占据有利的局面,争取得分将是教练员水平的体现。
关键词:篮球场地 教学 比赛 影响
一、前言
篮球自1891年诞生以来,现代篮球运动由最初的游戏型活动演变进化到竞技性运动,再演变进化到科学门类型学科,在100多年中大约经历了10多次20余处的变革,每次变革都以促进篮球技、战术发展为目的,是为了促使比赛更公正、公平、合理。篮球场地的变化始终围绕着一个基本点,即以加快比赛速度与扩大运动员活动,篮球运动的改革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2008年4月26日,在北京国际篮联公布了篮球规则关于篮球场地修改的四项决定,即限制区的改变、进攻有利区的界定、三分线距离的改变、两条掷球入界小线的界定。新规则已于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行,这样使得比赛更加激烈、更加精彩、更具观赏性。从而使篮球运动朝着更高、更强、更快节奏、更强进攻与对抗、更赋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方向发展增添了重彩的一笔。场地修改提高了,对进攻技术的要求势必会影响篮球进攻技术。本人作为体育教师、国家一级篮球裁判员、学校篮球教练员,特做出新规则中场地修改对篮球教学和比赛影响的探讨与建议。
二、篮球场地的变化
第一,三分线距离的修改。三分线從原来的6.25米改变为6.75米,即:以篮圈中心的垂直点为圆心,以6.75米为半径所画的弧线,篮圈中心垂直点以外与端线成垂直线并与弧线相交。比原来的三分线增长了0.5米。即现在是6.75米了(NBA是7.24米)。这个距离增加了投三分球的难度,但男女成年和青年的比赛都可适用。
第二,限制区的修改。由原来的梯形,改变成长方形。尺寸、大小及形状与NBA的场地基本相同。罚球线与端线的距离还是5.80米,两条线垂直于端线,之间距离是4.90米。(NBA是4.88米)
第三,增加合理冲撞区。在篮下有一个半圆以篮圈中心垂直点为圆心的1.25米为半径加上两条长0.375米的直线构成的拱形弧线。防守队员两脚都位于半圆内,攻守双方发生身体接触,如果发生犯规,进攻队员不负责任。裁判员要吹只能吹防守者犯规或者不吹。没有撞人犯规,只有阻挡犯规。
第四,增加两条掷球入界的小线。在球场外有两条掷球入界的小线标示,从边线的外沿量起10厘米,在记录台和球队席的对面。从底线的内边沿到距离8.325米的地方为线的外边沿,也就是和三分线的弧顶水平。在比赛的最后两分钟或决胜期的最后两分钟内,在后场拥有球权的球队,请求暂停后,在记录台对面指定的掷球入界线掷球入界。而不是原来的记录台对侧中线处,改后掷球入界的位置是在前场记录台对侧,三分线弧圈顶端切线的边线外。
三、对教学及比赛的影响
第一,三分线距离的变化的影响
1984年,篮球场地增加了三分线,距离为6.25米。三分线的出现使身体素质好的矮个队员有了用武之地。三分球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进攻技术,更是一种战术甚至是一种战略。所以三分球是因为三分线而划分的。在过去的20多年里,球员的三分球命中率从最初的低于14%,升至现在的40%以上,而球队的命中率更是高达38%~40%。球员已经具备了更远距离的投篮能力。而大多数高校的非体育的学生根本达不到这样的目标,只是专业运动员的数据,大多数上篮球课的学生更是业余中的业余,所以三分线距离的变化,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身体条件上很可能把很多学生拒之门外。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应加强运动员(学生)身体、心理和战术的训练,特别是心理素质的训练,在三分球投篮难度增加的情况下提高投篮命中率。比赛中,三分线的变化使进攻投篮技术的使用向全面性、综合性、不稳定性的趋势发展,这就使得比赛更加激烈、更具悬念,也更具观赏性,对使用投篮技术的运动员的要求也更高。
第二,限制区的变化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篮球场中的限制区发展成为修改前的梯形形状。限制区是为了限制高大队员在密集的篮下死扛硬打而设置的,能够促进高大队员掌握全面技术。2010年篮球场地修改将限制区由梯形变为矩形且面积有所增加,由于限制区的扩大,使得内线空间加大,有利于前锋和后卫进攻队员切入内线和内线队员进行传、切,策应配合,这就要求内线队员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较强的传球意识,传球方式要隐蔽、多样,时机把握要恰到好处。总之,限制区的扩大对内线队员的进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线队员不再以身高优势独霸限制区,而是要充分利用内线的牵制作用,内外结合,技术全面,灵活机智,随机应变。
教学过程中,个子高的同学已经不是只需掌握单一的技术就可以了,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式的结合,加强运动员(学生)移动能力的训练,提高持球的突破能力;而在抢进攻篮板球方面,由于限制区的扩大,则更加强调抢篮板球的“冲”,其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观察判断能力、爆发力,抢位及时,然后充分利用空间冲抢篮板球。
第三,合理冲撞区变化的影响
这使得裁判员的监控面积变大,同时就增加了临场判罚的难度。要求裁判员有个很好的视野和很强的观察力。在鼓励对抗的情况下,也要提高保护意识。另外,判罚原则要有所改变,因为新规则规定,在合理冲撞区没有进攻犯规,只有防守犯规,这样的简化有利于裁判员正确判罚。区内和区外的判罚成为了判罚的关键,使得裁判员在鼓励对抗同时还要掌握好判罚尺度。教学中学生因为规定改变,认为“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第四,增加掷球入界小线的影响
在比分相近时,小线掷球入界对比赛队攻防、比赛胜负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比赛最后或决胜期的最后两分钟内,拥有后场球权的球队在请求暂停后,可在前场掷球入界小线区域掷球入界。掷球入界小线的界定,有利于比赛最后关键时刻的运用战术得分,使比赛更加刺激、更具悬念,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防守的难度,如何运用小线掷球入界,抢得时间使进攻球队占据有利的局面,争取得分将是教练员水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