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掌握程序和数据在计算机中如何存储,以及指令在计算机中的执行过程,并掌握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接口技术与原理,了解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能够用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对计算机系统硬件进行初步设计、组装和调试。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性质、地位、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等教育特点及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其课程体系。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47-02
一、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都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虽然各院校讲授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对该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重要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由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覆盖的专业较多,因此各校在进行教学时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其中的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的基本原理、基本设计与实现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与系统结构有较全面的认识,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结构分析着手,对计算机各个基本组成部件及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进行讨论,分析计算机系统的一般特点,使学生掌握有关软、硬件的基本知识,尤其是个基本组成部件有机连接构成整机系统的方法,为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使用能力打下基础。
(二)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类: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
授课时数:54学时
实践时数:18学时
先修课程:数字逻辑、数据结构与算法、C++语言程序设计。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掌握”、“理解”和“了解”。对于要求“掌握”和“理解”的内容,要做到概念清楚,原理明白,并具有分析和计算能力,有些内容还要求会应用。“掌握”比“理解”要求更高,有些知识必须熟记。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应当知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体系应由理论知识、实验两大部分组成。
1.理论知识
① 计算机系统概述 (4学时)。主要内容: 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组成与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技术与评价标准、 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②计算机的逻辑部件 (6学时)。主要内容:布尔代数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中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
③数据表示、运算方法与运算部件 (10学时)。主要内容: 数字化信息编码、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转换和运算、 二进制乘法和除法运算、 浮点数的运算方法、 运算部件、 数据校验码。
④主存储器 (6学时)。主要内容: 主存储器概述、 读/写存储器、 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
⑤指令系统 (6学时)。主要内容: 指令格式与数据表示、 寻址方式、 指令类型与指令系统的兼容性、 RISC和CISC、 指令系统举例。
⑥中央处理部件 (6学时)。主要内容: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控制器的组成、 微程序控制的工作原理、 流水线工作原理。
⑦存储器系统 (6学时)。主要内容: 存储器系统概述、 高速缓冲存储器、 虚拟存储器、 相联存储器和存储保护。
⑧输入输出系统 (6学时)。主要内容: 输入输出系统概述、 程序中断、 DMA输入输出方式、 通道控制方式、 总线结构、 外设接口。
⑨计算机系统结构 (4学时)。主要内容: 计算机系统概述、 多媒体计算机、超级流水线处理机和超长指令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简述。
理论共54学时,3学分,成绩比例70%。
2.实验
通过做实验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如下:①运算器实验(6学时)②存储器实验(4学时)③微程序控制器实验(2学时)④模型机组成与指令执行实验(4学时)⑤输入输出实验(2学时)。
共18学时,1学分,30%。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
难点:指令的执行和存储空间的扩充。
四、加强课程构建的具体设想及主要措施
(一)在教学环节中突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习“操作系统”、“微机原理”等后续课程和研制开发各种系统和应用软件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可以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知识结构结合相应的实践环节来巩固并加深所需的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即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使本课程在处理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上,既满足作为基础课的要求又达能到课程突出实践环节的特色。
(二)教学方法的整改策略
实验教学分层次组织:以能力培养为宗旨,根据难度分为达到“实验设置基本要求”和“实验设置较高要求”的实验。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组织实验,既能掌握基础性实验,也能体验有一定难度的实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手段的改进
“计算机组成原理”充分地利用了学校网络资源,将教学课件、教辅材料及习题集等资源上网,使学生方便地下载,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计划和要求、考试题型及考核方式,便于学生课下的复习自学、巩固知识点,并对学生课余主动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使用这样先进的教学手段,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该课程体系是在分析和研究部分高等院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实践基础上构建的,但是由于多数院校开设“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授课的学生层次和研究方向、专业特色的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环节等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王诚等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唐朔飞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47-02
一、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都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虽然各院校讲授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对该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重要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由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覆盖的专业较多,因此各校在进行教学时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其中的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的基本原理、基本设计与实现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与系统结构有较全面的认识,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结构分析着手,对计算机各个基本组成部件及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进行讨论,分析计算机系统的一般特点,使学生掌握有关软、硬件的基本知识,尤其是个基本组成部件有机连接构成整机系统的方法,为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使用能力打下基础。
(二)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类: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
授课时数:54学时
实践时数:18学时
先修课程:数字逻辑、数据结构与算法、C++语言程序设计。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掌握”、“理解”和“了解”。对于要求“掌握”和“理解”的内容,要做到概念清楚,原理明白,并具有分析和计算能力,有些内容还要求会应用。“掌握”比“理解”要求更高,有些知识必须熟记。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应当知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体系应由理论知识、实验两大部分组成。
1.理论知识
① 计算机系统概述 (4学时)。主要内容: 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组成与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技术与评价标准、 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②计算机的逻辑部件 (6学时)。主要内容:布尔代数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中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
③数据表示、运算方法与运算部件 (10学时)。主要内容: 数字化信息编码、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转换和运算、 二进制乘法和除法运算、 浮点数的运算方法、 运算部件、 数据校验码。
④主存储器 (6学时)。主要内容: 主存储器概述、 读/写存储器、 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
⑤指令系统 (6学时)。主要内容: 指令格式与数据表示、 寻址方式、 指令类型与指令系统的兼容性、 RISC和CISC、 指令系统举例。
⑥中央处理部件 (6学时)。主要内容: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控制器的组成、 微程序控制的工作原理、 流水线工作原理。
⑦存储器系统 (6学时)。主要内容: 存储器系统概述、 高速缓冲存储器、 虚拟存储器、 相联存储器和存储保护。
⑧输入输出系统 (6学时)。主要内容: 输入输出系统概述、 程序中断、 DMA输入输出方式、 通道控制方式、 总线结构、 外设接口。
⑨计算机系统结构 (4学时)。主要内容: 计算机系统概述、 多媒体计算机、超级流水线处理机和超长指令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简述。
理论共54学时,3学分,成绩比例70%。
2.实验
通过做实验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如下:①运算器实验(6学时)②存储器实验(4学时)③微程序控制器实验(2学时)④模型机组成与指令执行实验(4学时)⑤输入输出实验(2学时)。
共18学时,1学分,30%。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
难点:指令的执行和存储空间的扩充。
四、加强课程构建的具体设想及主要措施
(一)在教学环节中突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习“操作系统”、“微机原理”等后续课程和研制开发各种系统和应用软件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可以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知识结构结合相应的实践环节来巩固并加深所需的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即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使本课程在处理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上,既满足作为基础课的要求又达能到课程突出实践环节的特色。
(二)教学方法的整改策略
实验教学分层次组织:以能力培养为宗旨,根据难度分为达到“实验设置基本要求”和“实验设置较高要求”的实验。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组织实验,既能掌握基础性实验,也能体验有一定难度的实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手段的改进
“计算机组成原理”充分地利用了学校网络资源,将教学课件、教辅材料及习题集等资源上网,使学生方便地下载,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计划和要求、考试题型及考核方式,便于学生课下的复习自学、巩固知识点,并对学生课余主动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使用这样先进的教学手段,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该课程体系是在分析和研究部分高等院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实践基础上构建的,但是由于多数院校开设“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授课的学生层次和研究方向、专业特色的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环节等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王诚等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唐朔飞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