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庐记

来源 :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tong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rn想生家的鱼庐已传了四五代人了.rn他太爷爷开这个鱼庐的时候,是刚从武昌回来.那年是辛亥年,革命党刚在武昌起事.想生的太爷爷在武昌读书的时候,就参加了革命党.起事前,想生的太爷爷常被人追得东躲西藏,有时候也跑回家来,从他娘手里取点银子.但怕他爹知道,总是半夜翻墙进来,天明前又翻墙出去,来无影去无踪,跟说书人说的夜行侠一样,全然不像一个读书人.有一次翻墙的时候,正碰上他爹上茅房,被他爹逮了个正着.他爹年轻时习过武,有手劲,一把锁住他的后脖领,把他掼到院墙下的一个花坛上,搜出了他身上的银子,低声喝道,好小子,都当上家贼了,老子花钱送你去读书,你就长这点本事呀,说,快说,你偷银子干什么.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1rn芹菱开着机帆船,向湖中心驶去,湖面飞过几只白鹭.rn芹菱疑心那是她的幻觉.白鹭真的回来了,她侧偏着头,视线追随着它们——应该还是去年那几只白鹭.它们却不理睬她,兀然向湖那头俯冲.rn十年前的五月,芹菱跑步,有晨风.她的碎花裙子飘起来,她想她可能是跟丈夫怄气才跑了出来,在闷罐子车上晃荡了整整四个小时,然后又坐上一条船.开船的人是一个哑巴,额头上有颗大黑痣.芹菱的手往前一戳,哑巴看着她,疑惑地比划了一番,芹菱很肯定地点头.哗哗哗水声盈耳,水裹着水,机帆船突突突突,浩荡的太湖水域,就他们一条船在前进.
期刊
从阙崇才家里出来,我立刻开着车离开竖城,很快便身在去广州的高速公路上.我内心非常激愤,把车开得飞快,恨不得一步回到报社,把我大半年的暗访成果公之于众.到了半途,我才发现自己对此路很不熟悉,路在深山野岭里延伸,周边看不到人活动的痕迹.整条路差不多只有我一辆车在行驶.路是刚开通的沥青路,很宽敞,白色的分界线像是油漆未干,十分耀眼.路崭新得让人舍不得开车碾压,甚至想停下来用手摸摸.只是天气突然变了,乌云越来越多,越来越黑,像被打翻的墨水把整个天空占领了.而我心中的怒火和哀伤也伴随着往事像黑云一样压过来,一股巨大
期刊
女儿六岁生日那天夜里,我牙龈发炎,吞了一粒布洛芬缓释胶囊,便睡了.半夜醒来时,浑身汗涔涔的,仿佛刚从泳池上岸的人.房间是黑的,窗外也是黑的,我爬起床,牙仍隐隐作疼.rn我想喝点酒,用酒精麻醉致疼的神经.摁亮厅灯,摸出前夜喝剩的伏特加,往玻璃水杯倒了小半杯,又从冷柜冰桶夹出冰块,添至杯中.酒含嘴里,冰凉,吞下肚,疼痛并未减轻,划开手机屏幕,有高妍信息,仅两个字——在么.是凌晨一点二十五分发来的.犹豫两秒,我没回她,端起水杯,抿一口伏特加,删除信息.我猜她肯定会继续联系我.
期刊
期刊
周五下午,四点左右,老果给我打电话,说太慈桥附近的青峰街马上就要拆了,约我第二天和他去拍照.rn那段时间我正迷摄影,只要是周末,或者上班时能扯个什么理由请到假,我就会背上刚买的那台尼康d7500,跟在老果屁股后面满城乱转.不知是受他影响,还是天性使然,我跟他的兴趣完全一致,都只爱拍那些藏在僻静之处的残败之物,对湖光山色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不屑一顾.
期刊
在《鱼庐记》发表之前,於可训先生的《乡野传奇集》已出版刊行.该书写“鄂东南水泊的乡野奇谈,见证小人物生命里的大场面”,因其笔法自由、言辞诙谐,故而少了同类乡土题材小说里常见的“乡愁”主题.一旦乡愁不再,则“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启蒙立场,“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叙述模式也就随之消散.取而代之的,多是些说书讲古和博物叙写的场面.在这当中,虽不乏作家的托物言志和神与物游,但输出冷僻知识、制造拍案惊奇,却成了《乡野传奇集》的一大特色.
期刊
在父亲离开后的第十年,林顺然受到了莫大的冤屈,被起诉的罪名赫然浮现为“从未获得过自己的幸福”.这份冤屈并不只是要夺取他的性命,更要让他成为一个丑陋的人、一个始终不曾投掷情感并得到幸福的人.林顺然无法确实地记起这份冤屈究竟是何人所判决的,在场的两位法官做出了模糊的回忆,在一个法官的回忆中,林顺然确实有罪,因此需要被处死;在另一个法官的回忆中,林顺然的案件是冤案,因此需要被赦免.鉴于二者的争执不下,无论是处死的指令还是赦免的指令,都久久不曾发出.
期刊
史铁生不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他没有浪得虚名者的显赫.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和《务虚笔记》等作品,不能用什么主义来标签,但对后人创作来说,却有着方向性的指标意义.rn和一般作家不同,史铁生的身份是双重的.第一是病人、残疾人,第二是作家.疾病使他身体残疾,文学救赎了他,救赎了的他又离不开残疾,残疾成了他的唯一.文学也是他的唯一,读他的作品,必须读他的残疾,因为他用残疾人的思维方式开启了一个作家的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