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河南科技大学实施的校企全程互动产学研合作教育,以及企业培养优秀人才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办学特色;全程互动;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
一、依托行业背景,办出专业优势与特色
面对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地方工科院校、特别是具有明显行业背景的院校,如何依托行业背景,建立适宜自身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办出专业优势与特色,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新型的教师队伍,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行业和地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高级人才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河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地处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洛阳,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办学环境。长期以来,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早在1993年原机械工业部就把我校作为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试点单位,率先在全国机械行业成立了第一家由大型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参加的产学研董事会联合体。
在长期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课题组组织50多名骨干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调研,走访了30多家企业,发放问卷1000多份,对毕业生的状况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参加国内外教育教学会议交流经验的基础上,剖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多种典型模式,树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新观念,确定了“1条主线、2个突出、1个强化、1个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即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突出学科基础,加强学科基础教育;突出工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化专业方向特色,凸显办学优势;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办学目标。
二、校企全程互动,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全程互动,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
我校推出了“校企全程互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全程互动体现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教学、基地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等环节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2.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新方案
针对机械行业的新发展、新要求,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制订了“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人才培养方案。低年级统一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构建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完备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长远发展。高年级根据学校办学优势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胜任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
建立了与生产实际、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二平台+专业方向+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二平台是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和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由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2个模块构成,开设课程主要包括科学基础、人文社科基础、工程学基础和专业基础四大部分,占总学分的64%,实现厚基础教育。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由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省级教学科研基地和专业实验室构成,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专业方向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个模块,占总学分的8.9%,实现精专业培养。创新教育包括全校任选课、素质教育和综合创新3个模块,占总学分的9.5%。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科研、工程实践和公益活动等各个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3.强化能力,优化实践教学新体系
建立了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四层次、八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由基本素质、基础技能、专业技术和综合训练组成。八模块由素质拓展、科技创新、科研训练、工程训练、专业技能等模块组成,构建了学生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框架,占总学分的17.6%。
充分利用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基地和机械工程一级省级重点学科,以现代设计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以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为纽带,整合、充实、提升原有实验室资源。同时,依托形成的行业合作优势,校企联合建立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全方位构建集现代数字化设计制造、智能控制、现代驱动技术、测试测量技术为一体的开放式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4.专兼结合,形成教师队伍新结构
学校为企业举办不同层次、模式的先进制造技术学习班,教师在行业协会兼职,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讲学或短期工作、实践进修;聘请企业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为学生开设专业课和学术讲座、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等;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校企双方互动,相互渗透,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三、我校改革方案取得的研究成果
从2004年起,改革方案在我校具有57年办学历史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了全面实施。目前,该专业下设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控制、液压传动与控制和轴承设计与制造五个专业方向。每年按专业招生12个班,420名学生,入校两年后学生自由选报某一专业方向。
1.取得了一批教学研究成果
在《中国高教研究》、《理工高教研究》、《高校教育管理》等教学研究期刊上发表教改论文40篇。坚持从生产实际中选取教学内容、案例,及时将最新的理论、工艺和技术充实到教材中,校企联合共同编写25部教材。其中具有特色的《滚动轴承制造装备》、《滚动轴承设计原理》、《滚动轴承制造工艺学》、《滚动轴承测试技术》和《数控技术及装备》等8部教材充实完善了专业系列教材的建设。
建设了数控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和“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测试技术”等7门省级精品课程。数量众多的精品课程,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优质的网络共享资源。
2.凸现了人才培养特色
教育部高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认为:“河南科技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特别是轴承专业方向已形成专业品牌和特色,为地方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办出自身特色提供了示范作用”。并将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特色案例,编入了《全国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案例集》。
由于在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香港白马轴承有限公司、美国实用动力(上海)有限公司、美国铁姆肯(上海)有限公司、浙江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等多家著名企业为本专业设立了专项奖学金。
该专业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3.搭建了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建立了中国齿轮教育培训中心、河南省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机械设计与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校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校轴承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教学基地。校企联合建立了“中国轴承陈列馆”、“ENERPAC(美国)超高压液压实验室”、“固高科技(深圳)运动控制实验室”等7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18个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特别是与中信重机公司联合申报的“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1月获得了科技部的批准,搭建了一个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的高水平科研基地。
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近三年来,该专业学生在河南省和全国“挑战杯”、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比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7项。特别是2007年11月获全国“挑战杯”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4.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本学科教师兼任中国齿轮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齿轮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聘请中铁隧道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王梦恕院士担任名誉院长,聘请48名企业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该专业教学团队于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5.提升了教师科研水平
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校企院所之间紧密合作,联合承担高水平研究课题,解决企业急需的技术难题。不仅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而且将在科研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应用于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推动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近五年来,与企业院所联合承担了26项国家科研项目。例如:与中信重机公司、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分别联合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基于虚拟设计制造技术的大型矿井提升装备开发”、国家“十五”计划项目“轴承组件动态性能分析及试验”、国家863项目“电子用浮法超薄玻璃生产的智能技术及装备研发”。
许多科研成果转化成了产品,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为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系列轮式拖拉机”已批量生产,仅70马力一个品种就能每月生产2500台,年增产值17.5亿元。与中铁隧道集团公司共同完成的“长大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按照新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被用人单位评价为“道德基础好,综合素质高,上手快,动手能力强”。该专业60%以上的毕业生由于“上手快”提前结束见习期上岗工作。轴承、液压、机械制造等专业方向的毕业生成为企业争抢的对象,尤其是全国唯一的轴承专业方向,在全国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供需比达1:10左右。我校被我国轴承业内人士誉为“中国轴承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对轴承专业方向的特色进行了报道。
该研究成果获得2009年河南省教改成果特等奖。
参考文献:
[1]唐一科,依托行业背景走新建院校特色发展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7,(6):52-54,
[2]盛婉玉,甄红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6):55 57,
[3]韩建海,等,产学研合作打造轴承专业特色[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1):88-89
(责任编辑:张中)
关键词:办学特色;全程互动;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
一、依托行业背景,办出专业优势与特色
面对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地方工科院校、特别是具有明显行业背景的院校,如何依托行业背景,建立适宜自身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办出专业优势与特色,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新型的教师队伍,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行业和地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高级人才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河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地处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洛阳,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办学环境。长期以来,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早在1993年原机械工业部就把我校作为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试点单位,率先在全国机械行业成立了第一家由大型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参加的产学研董事会联合体。
在长期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课题组组织50多名骨干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调研,走访了30多家企业,发放问卷1000多份,对毕业生的状况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参加国内外教育教学会议交流经验的基础上,剖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多种典型模式,树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新观念,确定了“1条主线、2个突出、1个强化、1个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即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突出学科基础,加强学科基础教育;突出工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化专业方向特色,凸显办学优势;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办学目标。
二、校企全程互动,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全程互动,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
我校推出了“校企全程互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全程互动体现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教学、基地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等环节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2.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新方案
针对机械行业的新发展、新要求,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制订了“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人才培养方案。低年级统一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构建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完备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长远发展。高年级根据学校办学优势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胜任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
建立了与生产实际、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二平台+专业方向+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二平台是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和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由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2个模块构成,开设课程主要包括科学基础、人文社科基础、工程学基础和专业基础四大部分,占总学分的64%,实现厚基础教育。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由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省级教学科研基地和专业实验室构成,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专业方向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个模块,占总学分的8.9%,实现精专业培养。创新教育包括全校任选课、素质教育和综合创新3个模块,占总学分的9.5%。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科研、工程实践和公益活动等各个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3.强化能力,优化实践教学新体系
建立了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四层次、八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由基本素质、基础技能、专业技术和综合训练组成。八模块由素质拓展、科技创新、科研训练、工程训练、专业技能等模块组成,构建了学生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框架,占总学分的17.6%。
充分利用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基地和机械工程一级省级重点学科,以现代设计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以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为纽带,整合、充实、提升原有实验室资源。同时,依托形成的行业合作优势,校企联合建立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全方位构建集现代数字化设计制造、智能控制、现代驱动技术、测试测量技术为一体的开放式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4.专兼结合,形成教师队伍新结构
学校为企业举办不同层次、模式的先进制造技术学习班,教师在行业协会兼职,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讲学或短期工作、实践进修;聘请企业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为学生开设专业课和学术讲座、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等;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校企双方互动,相互渗透,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三、我校改革方案取得的研究成果
从2004年起,改革方案在我校具有57年办学历史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了全面实施。目前,该专业下设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控制、液压传动与控制和轴承设计与制造五个专业方向。每年按专业招生12个班,420名学生,入校两年后学生自由选报某一专业方向。
1.取得了一批教学研究成果
在《中国高教研究》、《理工高教研究》、《高校教育管理》等教学研究期刊上发表教改论文40篇。坚持从生产实际中选取教学内容、案例,及时将最新的理论、工艺和技术充实到教材中,校企联合共同编写25部教材。其中具有特色的《滚动轴承制造装备》、《滚动轴承设计原理》、《滚动轴承制造工艺学》、《滚动轴承测试技术》和《数控技术及装备》等8部教材充实完善了专业系列教材的建设。
建设了数控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和“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测试技术”等7门省级精品课程。数量众多的精品课程,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优质的网络共享资源。
2.凸现了人才培养特色
教育部高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认为:“河南科技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特别是轴承专业方向已形成专业品牌和特色,为地方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办出自身特色提供了示范作用”。并将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特色案例,编入了《全国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案例集》。
由于在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香港白马轴承有限公司、美国实用动力(上海)有限公司、美国铁姆肯(上海)有限公司、浙江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等多家著名企业为本专业设立了专项奖学金。
该专业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3.搭建了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建立了中国齿轮教育培训中心、河南省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机械设计与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校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校轴承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教学基地。校企联合建立了“中国轴承陈列馆”、“ENERPAC(美国)超高压液压实验室”、“固高科技(深圳)运动控制实验室”等7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18个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特别是与中信重机公司联合申报的“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1月获得了科技部的批准,搭建了一个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的高水平科研基地。
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近三年来,该专业学生在河南省和全国“挑战杯”、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比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7项。特别是2007年11月获全国“挑战杯”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4.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本学科教师兼任中国齿轮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齿轮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聘请中铁隧道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王梦恕院士担任名誉院长,聘请48名企业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该专业教学团队于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5.提升了教师科研水平
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校企院所之间紧密合作,联合承担高水平研究课题,解决企业急需的技术难题。不仅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而且将在科研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应用于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推动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近五年来,与企业院所联合承担了26项国家科研项目。例如:与中信重机公司、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分别联合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基于虚拟设计制造技术的大型矿井提升装备开发”、国家“十五”计划项目“轴承组件动态性能分析及试验”、国家863项目“电子用浮法超薄玻璃生产的智能技术及装备研发”。
许多科研成果转化成了产品,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为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系列轮式拖拉机”已批量生产,仅70马力一个品种就能每月生产2500台,年增产值17.5亿元。与中铁隧道集团公司共同完成的“长大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按照新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被用人单位评价为“道德基础好,综合素质高,上手快,动手能力强”。该专业60%以上的毕业生由于“上手快”提前结束见习期上岗工作。轴承、液压、机械制造等专业方向的毕业生成为企业争抢的对象,尤其是全国唯一的轴承专业方向,在全国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供需比达1:10左右。我校被我国轴承业内人士誉为“中国轴承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对轴承专业方向的特色进行了报道。
该研究成果获得2009年河南省教改成果特等奖。
参考文献:
[1]唐一科,依托行业背景走新建院校特色发展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7,(6):52-54,
[2]盛婉玉,甄红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6):55 57,
[3]韩建海,等,产学研合作打造轴承专业特色[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1):88-89
(责任编辑: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