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这一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因此,物理教学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下面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重要角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对教师做出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当学生上其喜欢教师的课时,学习兴趣高,精神饱满,教学效果好。而要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是关键所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源泉,是智慧的替身与行为的典范,学生期待着从教师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期待变为现实,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偶像、知识的化身、人格的榜样。当然,教师只有渊博学识是不够的,还要善于和学生沟通感情,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学生和蔼可亲,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这就是素质教育所呼唤的新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尊敬、信任和喜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精心设计导课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有些教师对导课并不重视,认为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导入环节可有可无的,上课是总是千篇一律,枯燥无味。“请同学们把书翻到××页”、“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种导课固然简洁,但它势必减损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每堂课的导入设计,导课的目的不仅是要引入新课,更重要的是起到以下三个作用: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精力集中、积极思考。
2. 引导学生学习进入学习情境。学生刚上课时,心理还处于消极状态,精心设计的导入可以使学生立即进入学习状态,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3. 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开端。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故事导课、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实验、物理学史上的争议等等,无论哪种形式的导课,都要引人入胜,都设有悬念与矛盾,如果没有悬念,就没有思维的火花,也就不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重视导课,每堂课都要精心设计导课。
三、改变实验教学模式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创新教育内容,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提供了极好的载体。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材中的很多实验,学生都是被动地实验。课堂演示演示实验,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教师是主导,为了得到想要的结论,教师甚至要“精心设计”实验,编造数据,引导学生沿着教师预定好的方向观察和思考。对于分组实验,学生所做的工作也是很少的,题目是由教材定的,结论多是已知的,学生只是按部就班的操作、读数据和记录。久而久之,学生变得麻木了,原本活泼的思想受到了局限,多数学生渐渐的对物理实验失去了兴趣。因此,必须改变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能力的要求。
1.将演示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如在对定滑轮和动滑轮本质的研究时,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和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大胆猜想、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教师只是协助学生代表来完成实验,让学生充分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出现的问题大家讨论,对实验数据大家分析。这种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非常牢固,同时更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2.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把必备的实验器材准备好之后,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还需要哪些器材可以提出来,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实验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弄清学生的设计方案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指导意见和改进方法即可。学生在这种气氛中,既能享受劳动的乐趣,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种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实验的过程中,兴趣盎然、思维异常活跃、参与意识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再给予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完成实验,使学生具有成就感,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物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由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列举的事例,应该特别注意,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是否见过、是否接触过,如果没有就对学生理解现象和知识带来了困难。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找准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感受身边的物理现象和规律,激发学习兴趣。
五、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善待学生的错见、鼓励学生的创见。教师要抛弃高高的师长身份,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尊重学生,不讥笑、讽刺、挖苦学生,不能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引发学生的自卑,使一些学生丧失参与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产生对学科的逆反心理。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偏爱一些学生,冷落另外一些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落后的学生,那怕是一点积极的表现,都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中肯的评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物理课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能真正地转变学生学习的现状。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重要角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对教师做出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当学生上其喜欢教师的课时,学习兴趣高,精神饱满,教学效果好。而要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是关键所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源泉,是智慧的替身与行为的典范,学生期待着从教师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期待变为现实,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偶像、知识的化身、人格的榜样。当然,教师只有渊博学识是不够的,还要善于和学生沟通感情,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学生和蔼可亲,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这就是素质教育所呼唤的新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尊敬、信任和喜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精心设计导课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有些教师对导课并不重视,认为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导入环节可有可无的,上课是总是千篇一律,枯燥无味。“请同学们把书翻到××页”、“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种导课固然简洁,但它势必减损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每堂课的导入设计,导课的目的不仅是要引入新课,更重要的是起到以下三个作用: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精力集中、积极思考。
2. 引导学生学习进入学习情境。学生刚上课时,心理还处于消极状态,精心设计的导入可以使学生立即进入学习状态,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3. 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开端。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故事导课、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实验、物理学史上的争议等等,无论哪种形式的导课,都要引人入胜,都设有悬念与矛盾,如果没有悬念,就没有思维的火花,也就不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重视导课,每堂课都要精心设计导课。
三、改变实验教学模式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创新教育内容,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提供了极好的载体。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材中的很多实验,学生都是被动地实验。课堂演示演示实验,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教师是主导,为了得到想要的结论,教师甚至要“精心设计”实验,编造数据,引导学生沿着教师预定好的方向观察和思考。对于分组实验,学生所做的工作也是很少的,题目是由教材定的,结论多是已知的,学生只是按部就班的操作、读数据和记录。久而久之,学生变得麻木了,原本活泼的思想受到了局限,多数学生渐渐的对物理实验失去了兴趣。因此,必须改变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能力的要求。
1.将演示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如在对定滑轮和动滑轮本质的研究时,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和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大胆猜想、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教师只是协助学生代表来完成实验,让学生充分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出现的问题大家讨论,对实验数据大家分析。这种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非常牢固,同时更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2.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把必备的实验器材准备好之后,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还需要哪些器材可以提出来,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实验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弄清学生的设计方案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指导意见和改进方法即可。学生在这种气氛中,既能享受劳动的乐趣,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种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实验的过程中,兴趣盎然、思维异常活跃、参与意识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再给予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完成实验,使学生具有成就感,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物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由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列举的事例,应该特别注意,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是否见过、是否接触过,如果没有就对学生理解现象和知识带来了困难。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找准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感受身边的物理现象和规律,激发学习兴趣。
五、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善待学生的错见、鼓励学生的创见。教师要抛弃高高的师长身份,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尊重学生,不讥笑、讽刺、挖苦学生,不能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引发学生的自卑,使一些学生丧失参与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产生对学科的逆反心理。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偏爱一些学生,冷落另外一些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落后的学生,那怕是一点积极的表现,都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中肯的评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物理课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能真正地转变学生学习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