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技工院校的学生职业素养既有先天遗传的自然因素,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素质教育的结果。本文探讨如何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技校生 素养培养 家校合作
一、家庭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影响
《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指出,目前家庭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家庭是孩子的根,学生的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及父母对其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权威型教养方式具有控制性,又比较灵活,这种类型的父母在对孩子提出很多合理要求的同时,又能够高度重视孩子的自主性发展和自我管理,他们以合理民主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乐于征求孩子的意见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发展的相对较好,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自立,有成就定向,并且与成人和同伴合作良好。相反,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被激怒;放纵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一般比较粗鲁;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具有更多的敌意、自私。 这些类型的孩子进入技工院校后,需要老师更多的关心和疏导,以便很好地适应学院环境。
良好的家庭氛围为青少年发展成熟的社会技能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在正确的教养方式下,父母提供积极的情感表达,同青少年开诚布公的交流,对其制定明确的行为规则,这些互动方式既影响青少年与父母持续积极的关系,又能进一步促使青少年习得健康的心理能力模式。
二、实行家校合作,助力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新生入校后面临一系列的适应性问题,老师要和家长迅速有效地进行沟通,做好学生的心理和亲情衔接,实现教育方式的顺利过渡。技工学校新生退学率高于其他年级,而且入学一个月内退学率高于其他阶段。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适应问题,包括生活和学习环境的适应、同伴的适应、与老师教育教学风格和情感的适应等等。要解决适应问题,重在预防。比较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家校合作,密切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的教养方式,与家长进行情感衔接,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控制学生的情绪波动,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校园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实施生活和学习学徒制度
德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为德国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中高级技工人才,构筑了二战后德国腾飞的基石。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是一致的,注重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和感悟。与传统的学徒制不同,现代学徒制中学校教育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符合现代企业生产要求,培养方式也从单纯的经验学习到工学交替、理论实践并重,培养目标从单纯培养熟练技术工人发展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高技能人才。学徒制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在企业实践锻炼时接受师傅的传帮带,在学校接受老师的悉心指导,从而能够快速健康成长。
技工院校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和工学结合模式,采用学徒制,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不仅仅靠教师的言传,更是靠教师的身教,这就是学徒制的魅力。同时学徒制的师生情和师徒情延续了父子情和母子情,学生的情感寄托转移到可亲可敬的老师和师傅身上,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很好地适应教师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管理方式。
2.落实家访制度
笔者学院学生来自省内外,以烟台、威海地区为主。学院寒暑假派出专门车辆,安排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班主任到烟台每个县市区集中家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沟通学生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学院一直坚持节假日集中家访制度,这是非常有效的家校合作举措。
3.建立网络版家长委员会
建立网络版家长委员会,办好网上家长学校,利用好家长资源。
建立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学校是必要的,其意义在于互通有无,提升家长教育素养,改进家庭教养方式。但是让学生家长到学校现场参加家长会有难度,会增加家长的负担。我们可以利用QQ、微信等方式建立网络沟通平台,把学生的视频音像资料和个人成长档案上传给家长,让家长心中有数。家长中既有成功的企业家,也有博学的教育家。我们要珍惜家长资源,聘用家长志愿者到校举办专题讲座,发挥学生家长的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可以形成教育合力,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文化课方面有一定的障碍,但是不妨碍他们在专业方面的发展。技工学校实施家校合作策略,就是避家长教养方式之短,扬学校专业教育之长,密切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的家校氛围,形成教育合力,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在技工学校的土地上开始成功的人生。
关键词:技校生 素养培养 家校合作
一、家庭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影响
《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指出,目前家庭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家庭是孩子的根,学生的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及父母对其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权威型教养方式具有控制性,又比较灵活,这种类型的父母在对孩子提出很多合理要求的同时,又能够高度重视孩子的自主性发展和自我管理,他们以合理民主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乐于征求孩子的意见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发展的相对较好,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自立,有成就定向,并且与成人和同伴合作良好。相反,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被激怒;放纵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一般比较粗鲁;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具有更多的敌意、自私。 这些类型的孩子进入技工院校后,需要老师更多的关心和疏导,以便很好地适应学院环境。
良好的家庭氛围为青少年发展成熟的社会技能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在正确的教养方式下,父母提供积极的情感表达,同青少年开诚布公的交流,对其制定明确的行为规则,这些互动方式既影响青少年与父母持续积极的关系,又能进一步促使青少年习得健康的心理能力模式。
二、实行家校合作,助力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新生入校后面临一系列的适应性问题,老师要和家长迅速有效地进行沟通,做好学生的心理和亲情衔接,实现教育方式的顺利过渡。技工学校新生退学率高于其他年级,而且入学一个月内退学率高于其他阶段。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适应问题,包括生活和学习环境的适应、同伴的适应、与老师教育教学风格和情感的适应等等。要解决适应问题,重在预防。比较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家校合作,密切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的教养方式,与家长进行情感衔接,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控制学生的情绪波动,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校园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实施生活和学习学徒制度
德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为德国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中高级技工人才,构筑了二战后德国腾飞的基石。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是一致的,注重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和感悟。与传统的学徒制不同,现代学徒制中学校教育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符合现代企业生产要求,培养方式也从单纯的经验学习到工学交替、理论实践并重,培养目标从单纯培养熟练技术工人发展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高技能人才。学徒制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在企业实践锻炼时接受师傅的传帮带,在学校接受老师的悉心指导,从而能够快速健康成长。
技工院校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和工学结合模式,采用学徒制,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不仅仅靠教师的言传,更是靠教师的身教,这就是学徒制的魅力。同时学徒制的师生情和师徒情延续了父子情和母子情,学生的情感寄托转移到可亲可敬的老师和师傅身上,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很好地适应教师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管理方式。
2.落实家访制度
笔者学院学生来自省内外,以烟台、威海地区为主。学院寒暑假派出专门车辆,安排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班主任到烟台每个县市区集中家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沟通学生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学院一直坚持节假日集中家访制度,这是非常有效的家校合作举措。
3.建立网络版家长委员会
建立网络版家长委员会,办好网上家长学校,利用好家长资源。
建立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学校是必要的,其意义在于互通有无,提升家长教育素养,改进家庭教养方式。但是让学生家长到学校现场参加家长会有难度,会增加家长的负担。我们可以利用QQ、微信等方式建立网络沟通平台,把学生的视频音像资料和个人成长档案上传给家长,让家长心中有数。家长中既有成功的企业家,也有博学的教育家。我们要珍惜家长资源,聘用家长志愿者到校举办专题讲座,发挥学生家长的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可以形成教育合力,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文化课方面有一定的障碍,但是不妨碍他们在专业方面的发展。技工学校实施家校合作策略,就是避家长教养方式之短,扬学校专业教育之长,密切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的家校氛围,形成教育合力,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在技工学校的土地上开始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