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对许多广东人来说,“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它在哪儿,它是做什么的?人们大多不解。但是,只要你提起位于广州市二沙岛的岭南展览馆,但凡对民间工艺、书画摄影有那么一点儿兴趣的广州市民,几乎是人尽皆知了。自从2007年6月29日岭南会展览馆竣工开馆以来,这个2000多平方面积的展览馆里共举办了近百场各具特色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既有独领风骚的岭南派艺术展《广东民间工艺精品展览》、《广州工艺美术展览》、《佛山陶瓷雕塑展览》、《潮州工艺美术展览》、《石湾公仔陶艺展》、《古象牙雕刻展》、《陶瓷艺术展》;也有展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经典之作《中国艺术家作品收藏展》、《中国四大名绣艺术展》、《扬州玉器工艺展》、《北京工艺美术展》、《福建民间艺术展》、《景德镇陶瓷大师展》《广东乐器展》;还有艺术大师不凡造诣的个人展《刘鹤翘将军书画展览》、《周树坚书法作品展览》、《沙飞摄影奖展览》……
上述这些无论从任何角度评价、以任何标准衡量都是国内外顶尖水平的艺术展览,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最令观众惊喜的是,广东人民熟悉的原国家政协副主席、老省长叶选平,常常就在他们身边,满面笑容,一身春风;和他们一起看,一起笑,一起指指点点,一起留影纪念。
早在1993年,全社会尚未对抢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形成共识之时,选平同志就让以“拾遗补缺、济弱扶倾、积极务实、量力而为”十六字方针为宗旨的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把“补一补”、“扶一扶”的重点,放在抢救濒临消亡的广东民间工艺美术遗产上。广秀,牙雕,广彩,玉雕,木雕,泥塑,竹雕,石雕……,这些凝聚着我们先人祖辈百年心血千年智慧的岭南民间艺术瑰宝,近年来几乎全都面临人才断层、薪火失传的危机。促进会以“零租金”的方式,出钱出力,四处寻觅,让这些艺术瑰宝一次次亮相社会,请那些世代为艺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民间艺人携作品到香港、澳门去,到澳大利亚、加拿大去,以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令炎黄子孙热血沸腾,让外国友人目瞪口呆啧啧称奇。
民间工艺热潮终于赢得政府支持和企业关注,三点连成一线,这下,广东的民间工艺有救了,广东的民间艺人有福了。
“一些政府暂时还顾不上做的事,我们先挑个头,最后还是要靠政府的大力支持。这就叫做我出酱油你出鸡。”说这话时,选平同志的眼里闪动着孩子般的顽皮。
别说,正是这“我出酱油你出鸡”的工作思路,使促进会成功地与省市有关部门携手合作,先后成立了“岭南文库出版基金”、“王季思古代文学、戏曲学术研究基金”、“梅州汉剧、客家山歌基金”、“韶关采茶戏基金”、“广东音乐创作基金”、“广州杂技艺术创作基金”。一个一个的小基金,为广东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大作用。
(二)
我们的下一代关系到国家的明天,民族的未来。关爱帮助下一代,是选平同志魂牵梦萦的心结。促进会早在1994年起,每年奖励广东省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教师和少先队员辅导员。当下中小学教育,升学第一,分数至上,人人重视数理化,个个苦读ABC。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成了被边缘化的“五小科”。促进会偏偏要奖励被忽略的“五小科”,为他们专门设立“南粤优秀教师奖”。选平同志解释说:“这些任课老师评先进难,但是这五门功课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形成非常重要,它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到2006年,共1400多名“五小科”教师,从山区、从水乡,从南粤大地的各个地方来到省城广州,从选平同志以及其他老领导的手中,接过价值3000元的金质奖章和1万元奖金。簇拥着鹤发童颜、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叶主席,年轻人的心被幸福和骄傲溢满。
在粤北山区的乳源县,由促进会和澳门立法会议员冯志强先生共同捐资230万元、当地集资140万元兴建的一幢四层高、面积为2076平方米的乳源教师进修学院教学综合楼,成为使乳源师资力量逐年增强的摇篮。10年间,选平同志不顾山高路遥、车马劳顿,多次到贫困县乳源,握握教师们的手,摸摸孩子们的头,无边的慈爱尽在不言之中。去年,促进会又拨出20万元给乳源民族中学,建成一个物理实验室、一个化学实验室。
2006年5月19日,选平同志带着促进会的同志来到广州大学,在这里设立了“广东文化基金助学金”,每年资助广州大学学习优秀而家庭困难的学生的全部学费,受助时间最长的可以完成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业。促进会准备累计投入300多万元。“众人拾柴火焰高”,去年,促进会联袂省收藏家协会,在岭南会展览馆举办《助学为荣共结善缘》义卖展,募集捐品100多件,筹得善款145万元,全部捐给 “广东文化基金助学金”。关于助学,选平同志考虑得十分深远,他说:“不能说我们拿了点钱、资助了一些贫困大学生就算了,要建立一种机制,让社会力量与学校和受助学生多方良性互动,最终建成一个强大的基金。”因此,获得此项资助的大学生都要签订一份《道德契约》,庄严承诺:受惠社会,也要回报社会,要让助学善行成为岭南大地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伟业。广州大学优秀贫困生评审资助已连续4年,共评审资助337人次优秀贫困生。现在,第一批接受资助的学生已毕业,走向社会,并已有数人捐款回学校。
2008年是中国人民难以忘怀的一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促进会立即联系广东工艺美术协会举办了《广东工艺美术界名家精品赈灾义卖展》,募捐作品170件,义卖筹得善款250万元,全部捐给灾区,已经助建了一所“红娃儿”幼儿园。
(三)
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成立之初,香港和澳门的多位社会贤达和爱国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资,成立了“广东文
化基金”。作为会长,选平同志对基金的管理严格把关,坚持存本用息,谨慎小心。十几年过去,促进会做了这么多的好事、善事,开展了这么多的活动,出版了一套又一套的“岭南文化丛书”,而“广东文化基金”的过亿元本金竟然完整无缺!
2006年3月16日,选平同志提出将“广东文化基金”委托专业银行实行慈善委托。2007年5月25日,广东文化基金信托契约签署仪式在香港交通银行信托有限公司举行。选平同志代表促进会在信托契约书上签字,他的身后站着促进会的执行会长杨资元、黎子流。契约书规定:“包括文化促进会工作人员在内的任何成员,均不得在基金收入中领取任何报酬补贴,也不能报销任何费用。信托基金的全部收入只能用在文化交流、教育、扶贫等慈善事业上。”广东文化基金成为国内首个进行慈善信托的基金,从法律的高度,规范了民间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听说我们托管了基金,一位香港朋友握住我的手说,这下他就放心了。这话让我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你叶选平十几年来让人放心不下呀!做好对基金的监督,一定要从体制上真正解决问题。”选平同志后来多次说到这件事,他希望“促进会开的基金托管先河”,能够为政府和社会团体提供借鉴与经验。
5月21日,在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一年一度的理事大会上,回忆这些年做的这些事,选平同志深感欣慰:“促进会成立17年了,我们做了点事。但是不是还应该做得更多一些?是不是对促进会宣传得不够?刚才红姐(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说促进会应该扩大宣传,我认为是要大力宣传,但不是宣传促进会,是大力宣传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这个任务重大光荣呀!当年我们成立促进会时没有仔细掂量中华民族文化这个名字有多重,后来一想啊,哎呀不得了呀,这是整个民族的事,是千秋万代的大事!有人说尽力挑重担是一种精神,但是一个人所挑的担子应该在他所能承受的负荷之内,这个人要是只能挑300斤的话,你让他挑500斤就不行。所以我说促进会的十六字方针呀,最重要的是‘量力而为’这四个字……”
选平同志娓娓道来,含着微笑,带着慈爱,就像家里的老人在对我们讲着动听的故事……(本文图片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提供)
对许多广东人来说,“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它在哪儿,它是做什么的?人们大多不解。但是,只要你提起位于广州市二沙岛的岭南展览馆,但凡对民间工艺、书画摄影有那么一点儿兴趣的广州市民,几乎是人尽皆知了。自从2007年6月29日岭南会展览馆竣工开馆以来,这个2000多平方面积的展览馆里共举办了近百场各具特色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既有独领风骚的岭南派艺术展《广东民间工艺精品展览》、《广州工艺美术展览》、《佛山陶瓷雕塑展览》、《潮州工艺美术展览》、《石湾公仔陶艺展》、《古象牙雕刻展》、《陶瓷艺术展》;也有展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经典之作《中国艺术家作品收藏展》、《中国四大名绣艺术展》、《扬州玉器工艺展》、《北京工艺美术展》、《福建民间艺术展》、《景德镇陶瓷大师展》《广东乐器展》;还有艺术大师不凡造诣的个人展《刘鹤翘将军书画展览》、《周树坚书法作品展览》、《沙飞摄影奖展览》……
上述这些无论从任何角度评价、以任何标准衡量都是国内外顶尖水平的艺术展览,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最令观众惊喜的是,广东人民熟悉的原国家政协副主席、老省长叶选平,常常就在他们身边,满面笑容,一身春风;和他们一起看,一起笑,一起指指点点,一起留影纪念。
早在1993年,全社会尚未对抢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形成共识之时,选平同志就让以“拾遗补缺、济弱扶倾、积极务实、量力而为”十六字方针为宗旨的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把“补一补”、“扶一扶”的重点,放在抢救濒临消亡的广东民间工艺美术遗产上。广秀,牙雕,广彩,玉雕,木雕,泥塑,竹雕,石雕……,这些凝聚着我们先人祖辈百年心血千年智慧的岭南民间艺术瑰宝,近年来几乎全都面临人才断层、薪火失传的危机。促进会以“零租金”的方式,出钱出力,四处寻觅,让这些艺术瑰宝一次次亮相社会,请那些世代为艺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民间艺人携作品到香港、澳门去,到澳大利亚、加拿大去,以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令炎黄子孙热血沸腾,让外国友人目瞪口呆啧啧称奇。
民间工艺热潮终于赢得政府支持和企业关注,三点连成一线,这下,广东的民间工艺有救了,广东的民间艺人有福了。
“一些政府暂时还顾不上做的事,我们先挑个头,最后还是要靠政府的大力支持。这就叫做我出酱油你出鸡。”说这话时,选平同志的眼里闪动着孩子般的顽皮。
别说,正是这“我出酱油你出鸡”的工作思路,使促进会成功地与省市有关部门携手合作,先后成立了“岭南文库出版基金”、“王季思古代文学、戏曲学术研究基金”、“梅州汉剧、客家山歌基金”、“韶关采茶戏基金”、“广东音乐创作基金”、“广州杂技艺术创作基金”。一个一个的小基金,为广东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大作用。
(二)
我们的下一代关系到国家的明天,民族的未来。关爱帮助下一代,是选平同志魂牵梦萦的心结。促进会早在1994年起,每年奖励广东省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教师和少先队员辅导员。当下中小学教育,升学第一,分数至上,人人重视数理化,个个苦读ABC。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成了被边缘化的“五小科”。促进会偏偏要奖励被忽略的“五小科”,为他们专门设立“南粤优秀教师奖”。选平同志解释说:“这些任课老师评先进难,但是这五门功课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形成非常重要,它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到2006年,共1400多名“五小科”教师,从山区、从水乡,从南粤大地的各个地方来到省城广州,从选平同志以及其他老领导的手中,接过价值3000元的金质奖章和1万元奖金。簇拥着鹤发童颜、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叶主席,年轻人的心被幸福和骄傲溢满。
在粤北山区的乳源县,由促进会和澳门立法会议员冯志强先生共同捐资230万元、当地集资140万元兴建的一幢四层高、面积为2076平方米的乳源教师进修学院教学综合楼,成为使乳源师资力量逐年增强的摇篮。10年间,选平同志不顾山高路遥、车马劳顿,多次到贫困县乳源,握握教师们的手,摸摸孩子们的头,无边的慈爱尽在不言之中。去年,促进会又拨出20万元给乳源民族中学,建成一个物理实验室、一个化学实验室。
2006年5月19日,选平同志带着促进会的同志来到广州大学,在这里设立了“广东文化基金助学金”,每年资助广州大学学习优秀而家庭困难的学生的全部学费,受助时间最长的可以完成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业。促进会准备累计投入300多万元。“众人拾柴火焰高”,去年,促进会联袂省收藏家协会,在岭南会展览馆举办《助学为荣共结善缘》义卖展,募集捐品100多件,筹得善款145万元,全部捐给 “广东文化基金助学金”。关于助学,选平同志考虑得十分深远,他说:“不能说我们拿了点钱、资助了一些贫困大学生就算了,要建立一种机制,让社会力量与学校和受助学生多方良性互动,最终建成一个强大的基金。”因此,获得此项资助的大学生都要签订一份《道德契约》,庄严承诺:受惠社会,也要回报社会,要让助学善行成为岭南大地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伟业。广州大学优秀贫困生评审资助已连续4年,共评审资助337人次优秀贫困生。现在,第一批接受资助的学生已毕业,走向社会,并已有数人捐款回学校。
2008年是中国人民难以忘怀的一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促进会立即联系广东工艺美术协会举办了《广东工艺美术界名家精品赈灾义卖展》,募捐作品170件,义卖筹得善款250万元,全部捐给灾区,已经助建了一所“红娃儿”幼儿园。
(三)
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成立之初,香港和澳门的多位社会贤达和爱国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资,成立了“广东文
化基金”。作为会长,选平同志对基金的管理严格把关,坚持存本用息,谨慎小心。十几年过去,促进会做了这么多的好事、善事,开展了这么多的活动,出版了一套又一套的“岭南文化丛书”,而“广东文化基金”的过亿元本金竟然完整无缺!
2006年3月16日,选平同志提出将“广东文化基金”委托专业银行实行慈善委托。2007年5月25日,广东文化基金信托契约签署仪式在香港交通银行信托有限公司举行。选平同志代表促进会在信托契约书上签字,他的身后站着促进会的执行会长杨资元、黎子流。契约书规定:“包括文化促进会工作人员在内的任何成员,均不得在基金收入中领取任何报酬补贴,也不能报销任何费用。信托基金的全部收入只能用在文化交流、教育、扶贫等慈善事业上。”广东文化基金成为国内首个进行慈善信托的基金,从法律的高度,规范了民间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听说我们托管了基金,一位香港朋友握住我的手说,这下他就放心了。这话让我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你叶选平十几年来让人放心不下呀!做好对基金的监督,一定要从体制上真正解决问题。”选平同志后来多次说到这件事,他希望“促进会开的基金托管先河”,能够为政府和社会团体提供借鉴与经验。
5月21日,在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一年一度的理事大会上,回忆这些年做的这些事,选平同志深感欣慰:“促进会成立17年了,我们做了点事。但是不是还应该做得更多一些?是不是对促进会宣传得不够?刚才红姐(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说促进会应该扩大宣传,我认为是要大力宣传,但不是宣传促进会,是大力宣传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这个任务重大光荣呀!当年我们成立促进会时没有仔细掂量中华民族文化这个名字有多重,后来一想啊,哎呀不得了呀,这是整个民族的事,是千秋万代的大事!有人说尽力挑重担是一种精神,但是一个人所挑的担子应该在他所能承受的负荷之内,这个人要是只能挑300斤的话,你让他挑500斤就不行。所以我说促进会的十六字方针呀,最重要的是‘量力而为’这四个字……”
选平同志娓娓道来,含着微笑,带着慈爱,就像家里的老人在对我们讲着动听的故事……(本文图片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