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沥青道路的路面是由沥青材料作为结合料辅助面层的路面,其具有路面强度大、行车噪音低、振动低,没有扬尘等有利于提高行车稳定性的优势,因此受到了道路建设人员及广大人民的青睐。本文主要对沥青路面的病害处理与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沥青路面;病害形式;原因;防治
引言:
在各种材料的路面中,行车比较舒服并且能够广泛适用的就是沥青路面了,而且这种路面的养护维修都比较方便,养护的时间也比较短。由于沥青路面优点诸多,所以其它材料的路面大多被它所代替。但当今社会发展日益迅速,交通量也越来越多,给沥青路面造成的压力也越而来越大,使路面更容易遭到各种不同程度的破坏,也会出现很多的病害。例如,因压力过大而出现了开裂的现象,因使用时间过久而开始出现泛油和部分剥落等现象,如果不及时有效的维修和保养,就会直接影响到道路的继续使用,也会影响到车辆的正常运行,甚至会造成更严重的交通事故,这样必定会造成社会上的各种混乱。
一、沥青路面病害的形式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为10~15年,如果通车1~3年内就发生严重病害和较大面积损坏,可视为早期破坏。早期破坏类型归纳为:
1、水损坏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长期下雨后,轮迹处路面向两边推挤而隆起,轮迹处继续沉陷,再发展,靠近轮迹的隆起部分破损,很快就出现面层松散、剥落、坑槽等。这是典型水损害现象。通常水损害产生的原因有下列几种:(1)路面排水系统不健全;(2)路面压实度不足;(3)路面离析。
2、裂缝
路面裂缝是路面早期破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份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坏。其中包括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两部分。
3、龟裂又称网裂
通常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纵缝,逐渐在纵缝间出现横向或斜向连接缝,一般多发生在行车道轮迹形成龟裂。主要由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引起。
4、车辙
车辙变形车辙是在行车载荷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积永久性的带状凹槽。
5、波浪
主要原因是路面组成材料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导致路面材料不足以抵抗车轮水平力的作用。
6、松散
原因主要是采用的沥青粘结力差,沥青用量偏少,或所用的矿料过湿,铺撒不匀,或所用的嵌缝料不合规格而未能被沥青粘牢。
7、坑槽
主要原因是面层的网裂、龟裂后不及时养护而逐渐形成的。另外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也易产生坑槽。是由龟裂和松散等其它损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8、沉陷
一般是由基层局部成形不足,强度不够,在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形成的。对于大面积沉陷往往是由于路基(高填方地段)不均匀沉降或局部滑移面引起的。主要原因是路基压实度不足引起。
二、沥青路面病害的原因
1、沥青的质量问题
首先,最主要的就是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它与沥青的含蜡量、感温性和稠度等有很大的关系,而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又直接影响着沥青路面的强度和路用性能。但在大多数道路工程建设中,会受到建设资金的限制,所以在道路使用的材料和结构层的厚度设计等方面都会以经济适用为主,而并没有着重的考虑到使用年限和交通量的变化等因素。所以,很多沥青路都没有考虑到气候分区选择与本地气候的关系,也没有考虑到沥青的种类是否与本地的交通条件相适应,有时为了一味地节约成本而没有使用比较好的沥青材料,甚至没有精确的配制沥青的混合料,而在施工时对原材料的检验也比较松散,没有及时的发现各种不合格的流程和材料。从而导致了沥青路面出现了局部沉陷和开裂等病害,使路面的抗疲劳、抗破坏能力严重受损,路面的使用寿命也大大缩短了。
2、设计路面方面
由于各地段环境不同,在设计沥青混凝土面层时,应该设计出容许回弹弯沉、弯拉应力和剪应力这三项。在车流量比较小的支路上铺筑沥青时,可以只用容许弯沉值设计,而在沥青碎石面层上则要用容许回弹弯沉和剪应力两项指标设计。然而在路面设计时,很多设计单位并没有达到这三项指标设计的要求,导致设计弯沉值比原来偏大,低基层所受的的拉应力也明显变小了,这样就会造成路面的整体刚度达不到要求,使得路面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了,对路面的维修与养护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人力与资金。
3、施工人员在操作上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投资方一味地控制投资额,没有充分考虑到工程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而施工人员也没有从道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没有因地制便宜,在施工方面也没有严格的标准来进行规范。比如说,有些地方气候干燥,在土基施工时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假如有部分路堤的填充料土没有完全粉碎,就会造成填充不均匀,路基不严实,整个路段就会容易损坏。还有在设计时,如果没有达到计划的要求,部分構造宽度就会受到限制,导致路基边缘不能正常碾压,这就会使路基边缘压得不够严实,这样就更容易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各种病害。
三、沥青路面病害的处理与防治
1、沥青路面车辙的处治
(1)选取适宜的筑路材料,优先选用低针人度、高软化点、低含蜡量的高粘度沥青以及表面粗糙、嵌挤作用好的集料,从而有效减缓车辙的形成;(2)在施工中加强施工工艺和质量的控制,避免由于压实不够引起车辙;(3)在高温季节应严格控制大型超载车的通行。
2、沥青路面裂缝的处治
沥青路面路基面层裂缝的处理,对于细裂缝(2~5mm)可用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处理,对于大于5mm的粗裂缝,可用改性沥青(如SBS)进行灌缝处理。在灌缝前应清除缝内缝边的碎料、垃圾等杂物,并保证缝内干燥,灌缝后路基表面应洒布粗砂或3~5mm的石屑。对于粗裂缝,也可以将裂缝出现位置的沥青路面进行整体切割,清除后按原路面材料设计进行补铺。
3、坑槽的处治
在实际工程中,坑槽的处治方法主要有两种:冷补法和热补法。
(1)冷补法
首先,测定坑槽的深度确定切槽修补的范围;然后,用液压风镐切槽并用风枪将槽内的粉尘清除干净;再烘干槽底、槽壁,在其表层均匀喷洒一层油;最后,将备好的热料填补到坑中。
(2)热补法
根据坑槽修补范围确定施工区域,把加热板调到合适位置加热3~5min,使被修补区域的路面软化;然后将备好的热料放到修补处,经过搅拌摊平后从四周向中间碾压。
4、松散的处治
对于松散的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处治办法,具体的处治方法如下:(1)对因沥青稠度低且用量偏少以及嵌缝料散失出现的麻面或松散,可先将松散矿料收集起来,再吹净路面杂物、粉尘,待气温升至15℃以上时,按0.8~1.Okg/m2的用量喷洒沥青,然后再均匀撒上3~6mm的石屑或粗砂(5-8m3/1000m2),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压实;(2)对因温度过高沥青老化失去粘结力而造成的松散,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重新做面层;(3)对因沥青与酸性石料粘附不良而造成的松散,挖除松散部分,重新做面层,其矿料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碱性石料或酸性石料,加人剥离剂、增粘剂或用消石灰、水泥等作为填料的一部分,以提高沥青与矿料的粘附力以及混合料的水稳定性;(4)对麻面或松散路面处理后,可进行稀浆封层处治;(5)因路基或基层软化变形造成的松散,应先处理土基或基层后,再重新做面层。
三、结束语
道路工程的重要病害之一就是沥青路面病害,它直接影响了行车的安全和道路的正常运行。所以,对于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治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保证交通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健.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与养护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05)
[2]齐淑英.沥青路面的质量管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02)
[3]陈立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产生原因及养护策略探讨[J].价值工程.2010(18)
【关键词】 沥青路面;病害形式;原因;防治
引言:
在各种材料的路面中,行车比较舒服并且能够广泛适用的就是沥青路面了,而且这种路面的养护维修都比较方便,养护的时间也比较短。由于沥青路面优点诸多,所以其它材料的路面大多被它所代替。但当今社会发展日益迅速,交通量也越来越多,给沥青路面造成的压力也越而来越大,使路面更容易遭到各种不同程度的破坏,也会出现很多的病害。例如,因压力过大而出现了开裂的现象,因使用时间过久而开始出现泛油和部分剥落等现象,如果不及时有效的维修和保养,就会直接影响到道路的继续使用,也会影响到车辆的正常运行,甚至会造成更严重的交通事故,这样必定会造成社会上的各种混乱。
一、沥青路面病害的形式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为10~15年,如果通车1~3年内就发生严重病害和较大面积损坏,可视为早期破坏。早期破坏类型归纳为:
1、水损坏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长期下雨后,轮迹处路面向两边推挤而隆起,轮迹处继续沉陷,再发展,靠近轮迹的隆起部分破损,很快就出现面层松散、剥落、坑槽等。这是典型水损害现象。通常水损害产生的原因有下列几种:(1)路面排水系统不健全;(2)路面压实度不足;(3)路面离析。
2、裂缝
路面裂缝是路面早期破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份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坏。其中包括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两部分。
3、龟裂又称网裂
通常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纵缝,逐渐在纵缝间出现横向或斜向连接缝,一般多发生在行车道轮迹形成龟裂。主要由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引起。
4、车辙
车辙变形车辙是在行车载荷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积永久性的带状凹槽。
5、波浪
主要原因是路面组成材料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导致路面材料不足以抵抗车轮水平力的作用。
6、松散
原因主要是采用的沥青粘结力差,沥青用量偏少,或所用的矿料过湿,铺撒不匀,或所用的嵌缝料不合规格而未能被沥青粘牢。
7、坑槽
主要原因是面层的网裂、龟裂后不及时养护而逐渐形成的。另外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也易产生坑槽。是由龟裂和松散等其它损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8、沉陷
一般是由基层局部成形不足,强度不够,在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形成的。对于大面积沉陷往往是由于路基(高填方地段)不均匀沉降或局部滑移面引起的。主要原因是路基压实度不足引起。
二、沥青路面病害的原因
1、沥青的质量问题
首先,最主要的就是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它与沥青的含蜡量、感温性和稠度等有很大的关系,而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又直接影响着沥青路面的强度和路用性能。但在大多数道路工程建设中,会受到建设资金的限制,所以在道路使用的材料和结构层的厚度设计等方面都会以经济适用为主,而并没有着重的考虑到使用年限和交通量的变化等因素。所以,很多沥青路都没有考虑到气候分区选择与本地气候的关系,也没有考虑到沥青的种类是否与本地的交通条件相适应,有时为了一味地节约成本而没有使用比较好的沥青材料,甚至没有精确的配制沥青的混合料,而在施工时对原材料的检验也比较松散,没有及时的发现各种不合格的流程和材料。从而导致了沥青路面出现了局部沉陷和开裂等病害,使路面的抗疲劳、抗破坏能力严重受损,路面的使用寿命也大大缩短了。
2、设计路面方面
由于各地段环境不同,在设计沥青混凝土面层时,应该设计出容许回弹弯沉、弯拉应力和剪应力这三项。在车流量比较小的支路上铺筑沥青时,可以只用容许弯沉值设计,而在沥青碎石面层上则要用容许回弹弯沉和剪应力两项指标设计。然而在路面设计时,很多设计单位并没有达到这三项指标设计的要求,导致设计弯沉值比原来偏大,低基层所受的的拉应力也明显变小了,这样就会造成路面的整体刚度达不到要求,使得路面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了,对路面的维修与养护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人力与资金。
3、施工人员在操作上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投资方一味地控制投资额,没有充分考虑到工程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而施工人员也没有从道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没有因地制便宜,在施工方面也没有严格的标准来进行规范。比如说,有些地方气候干燥,在土基施工时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假如有部分路堤的填充料土没有完全粉碎,就会造成填充不均匀,路基不严实,整个路段就会容易损坏。还有在设计时,如果没有达到计划的要求,部分構造宽度就会受到限制,导致路基边缘不能正常碾压,这就会使路基边缘压得不够严实,这样就更容易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各种病害。
三、沥青路面病害的处理与防治
1、沥青路面车辙的处治
(1)选取适宜的筑路材料,优先选用低针人度、高软化点、低含蜡量的高粘度沥青以及表面粗糙、嵌挤作用好的集料,从而有效减缓车辙的形成;(2)在施工中加强施工工艺和质量的控制,避免由于压实不够引起车辙;(3)在高温季节应严格控制大型超载车的通行。
2、沥青路面裂缝的处治
沥青路面路基面层裂缝的处理,对于细裂缝(2~5mm)可用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处理,对于大于5mm的粗裂缝,可用改性沥青(如SBS)进行灌缝处理。在灌缝前应清除缝内缝边的碎料、垃圾等杂物,并保证缝内干燥,灌缝后路基表面应洒布粗砂或3~5mm的石屑。对于粗裂缝,也可以将裂缝出现位置的沥青路面进行整体切割,清除后按原路面材料设计进行补铺。
3、坑槽的处治
在实际工程中,坑槽的处治方法主要有两种:冷补法和热补法。
(1)冷补法
首先,测定坑槽的深度确定切槽修补的范围;然后,用液压风镐切槽并用风枪将槽内的粉尘清除干净;再烘干槽底、槽壁,在其表层均匀喷洒一层油;最后,将备好的热料填补到坑中。
(2)热补法
根据坑槽修补范围确定施工区域,把加热板调到合适位置加热3~5min,使被修补区域的路面软化;然后将备好的热料放到修补处,经过搅拌摊平后从四周向中间碾压。
4、松散的处治
对于松散的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处治办法,具体的处治方法如下:(1)对因沥青稠度低且用量偏少以及嵌缝料散失出现的麻面或松散,可先将松散矿料收集起来,再吹净路面杂物、粉尘,待气温升至15℃以上时,按0.8~1.Okg/m2的用量喷洒沥青,然后再均匀撒上3~6mm的石屑或粗砂(5-8m3/1000m2),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压实;(2)对因温度过高沥青老化失去粘结力而造成的松散,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重新做面层;(3)对因沥青与酸性石料粘附不良而造成的松散,挖除松散部分,重新做面层,其矿料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碱性石料或酸性石料,加人剥离剂、增粘剂或用消石灰、水泥等作为填料的一部分,以提高沥青与矿料的粘附力以及混合料的水稳定性;(4)对麻面或松散路面处理后,可进行稀浆封层处治;(5)因路基或基层软化变形造成的松散,应先处理土基或基层后,再重新做面层。
三、结束语
道路工程的重要病害之一就是沥青路面病害,它直接影响了行车的安全和道路的正常运行。所以,对于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治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保证交通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健.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与养护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05)
[2]齐淑英.沥青路面的质量管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02)
[3]陈立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产生原因及养护策略探讨[J].价值工程.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