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文化在学校工作中具有统领、整合的作用,处于核心地位。要把课程改革推向深入,必须具有整体论的宏观视野,重建符合时代发展和课改要求的学校文化。
关键词:课改;文化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9-02
一、学校文化重建的意义
在哈佛大学350年校庆时,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道:哈佛大学最引以为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也许,正是尊重“个体的选择”铸就了哈佛大学的辉煌。
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北大之崇尚自由、清华之严谨理性,已成为两所学校傲立大学之林的灵魂与生命。无论古今中外,它们都向我们昭示:一所学校的深层发展,离不开文化力量的支撑。这是学校的魅力所在。
这里所说的“文化”不同于过去所理解的校园文化,它是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概念。这种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中的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1】”学校文化在学校工作中具有统领、整合的作用,处于核心地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文化“活”则学校“活”,文化“死”则学校“死”。
我们看到,许多学校的文化存在一定弊端,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文化沙漠化。不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组织缺乏凝聚力,内部死气沉沉。第二,文化保守化。学校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观念陈旧落后,跟不上时代步伐。第三,文化表面化。只顾及学校形象等表层设计,而忽略深层底蕴的厚积。第四,文化理想化。脱离学校实际,盲目从众,目标定位过大过空。【2】
这样的学校文化显然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与之相对应,课程改革也呈现出这样一些问题:(1)课程改革被强制推行。在推行课程改革时并不顾及广大教师的意愿和感受,特别是不从具体的操作层面去解决教师最为关心、最为困惑的问题——比如如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的问题,而只是一味地推行上级的指示、意见和要求。(2)课程改革被消极怠工。有检查就应付一下,骨子里认为“新课改不如老办法”。(3)课程改革被功利化。将课程改革作为“贴金招牌”,课改只是落在纸上,缺乏真正的研究行动。(4)课程改革过分理想化。一味否定传统,对现实中的做法事事不顺眼,件件不顺心。
应该说,当前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有其文化背景的。要把课程改革推向深入,必须具有整体论的宏观视野,重建符合时代发展和学校现状的学校文化。
二、学校文化重建的内容
重建学校文化可以从三个层面开展:
1.观念层面:从“以学校为中心”转变为“以师生为中心”
美国学者赖默的调查表明,在美国,学校的派生职能(照管)重于学校的工具职能(社会角色选择和灌输思想信仰),而学校的工具职能又重于学校的教育职能。【3】在这样的观念的指导下,学校沦为社会的附庸,教师学生沦为学校的附庸,师生的生命体异化为学校的一个个“竞赛一等奖”、一座座奖杯,升学率中的1%甚至是百分之零点几……新的学校文化需要克服这样非人性化的倾向。
首先在学生观上要有突破,即从原来的把学生看作认知体向把学生看作生命体的突破。学生不仅有认知方面的发展需要,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需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新课程中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动态的,交互式的。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共同渡过的生命历程,共同创设的美好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要达成这一教学理想,就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在教师观上也要有突破。教师是一个具有发展需要的人,教师具有强烈的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不是一个执行工具。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新的学校文化应确立一个核心观念:学校发展的最大意义就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师生发展。
2.制度层面:从“重静态执行”转变为“重动态发展”。
传统的制度文化强调无条件服从,有灵性的人往往拘泥于呆板的制度;强调严格监督、管理与惩罚,事无巨细,循规蹈矩;强调考核“结果”和“表面”,而无法真正触及被管理者的内心。制度缺乏灵性。
实际上,社会总在不断地发展之中,企图一劳永逸的制度管理已不现实。新的学校文化在制度层面上应提倡这些理念:(1)重制度创新。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原因,提出对策,实践锤炼,形成制度。同时,也要及时摒弃已不合时宜的旧的管理制度。(2)重制度“留白”。书法上一贯讲究“留白”艺术,使整幅字画更具灵动的意蕴。制度“留白”,可以给管理者、给广大教师更大的自由空间,避免一次刚性的碰撞造成永久的伤害。(3)重制度民主。及时了解教师的心理状况,调整管理要求和管理策略。
3.环境层面:从“抓外环境”转变为“抓内环境”
“真正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一种‘无言之言’,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人文气息、精神氛围,是全体师生与众不同的气质、风度、习性、心态等等,这需要积淀,需要孕育涵养。”【4】这种环境需要画廊、假山、雕塑,需要标语口号、名人名言,但更需要全体师生在举手投足之间的潜移默化,需要学校历史意蕴的沉淀,需要把外在的教育要求通过文化内化于全体师生的内心结构,形成人的文化素养,然后这种文化素养又反过来影响习惯的形成和后来者的学习。
总之,重新构建的学校文化应该是一个以师生发展为宗旨的、民主和创新、重视内在环境影响作用的文化。
三、学校文化的重建对课程改革的积极响应
学校文化的重建势必带来内部的一系列调整和改革。对于亟待走向纵深的课程改革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学校文化重建可以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改革的进展也将影响学校文化的形成。
1.学校文化重建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库尔特
关键词:课改;文化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9-02
一、学校文化重建的意义
在哈佛大学350年校庆时,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道:哈佛大学最引以为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也许,正是尊重“个体的选择”铸就了哈佛大学的辉煌。
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北大之崇尚自由、清华之严谨理性,已成为两所学校傲立大学之林的灵魂与生命。无论古今中外,它们都向我们昭示:一所学校的深层发展,离不开文化力量的支撑。这是学校的魅力所在。
这里所说的“文化”不同于过去所理解的校园文化,它是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概念。这种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中的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1】”学校文化在学校工作中具有统领、整合的作用,处于核心地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文化“活”则学校“活”,文化“死”则学校“死”。
我们看到,许多学校的文化存在一定弊端,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文化沙漠化。不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组织缺乏凝聚力,内部死气沉沉。第二,文化保守化。学校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观念陈旧落后,跟不上时代步伐。第三,文化表面化。只顾及学校形象等表层设计,而忽略深层底蕴的厚积。第四,文化理想化。脱离学校实际,盲目从众,目标定位过大过空。【2】
这样的学校文化显然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与之相对应,课程改革也呈现出这样一些问题:(1)课程改革被强制推行。在推行课程改革时并不顾及广大教师的意愿和感受,特别是不从具体的操作层面去解决教师最为关心、最为困惑的问题——比如如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的问题,而只是一味地推行上级的指示、意见和要求。(2)课程改革被消极怠工。有检查就应付一下,骨子里认为“新课改不如老办法”。(3)课程改革被功利化。将课程改革作为“贴金招牌”,课改只是落在纸上,缺乏真正的研究行动。(4)课程改革过分理想化。一味否定传统,对现实中的做法事事不顺眼,件件不顺心。
应该说,当前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有其文化背景的。要把课程改革推向深入,必须具有整体论的宏观视野,重建符合时代发展和学校现状的学校文化。
二、学校文化重建的内容
重建学校文化可以从三个层面开展:
1.观念层面:从“以学校为中心”转变为“以师生为中心”
美国学者赖默的调查表明,在美国,学校的派生职能(照管)重于学校的工具职能(社会角色选择和灌输思想信仰),而学校的工具职能又重于学校的教育职能。【3】在这样的观念的指导下,学校沦为社会的附庸,教师学生沦为学校的附庸,师生的生命体异化为学校的一个个“竞赛一等奖”、一座座奖杯,升学率中的1%甚至是百分之零点几……新的学校文化需要克服这样非人性化的倾向。
首先在学生观上要有突破,即从原来的把学生看作认知体向把学生看作生命体的突破。学生不仅有认知方面的发展需要,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需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新课程中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动态的,交互式的。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共同渡过的生命历程,共同创设的美好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要达成这一教学理想,就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在教师观上也要有突破。教师是一个具有发展需要的人,教师具有强烈的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不是一个执行工具。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新的学校文化应确立一个核心观念:学校发展的最大意义就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师生发展。
2.制度层面:从“重静态执行”转变为“重动态发展”。
传统的制度文化强调无条件服从,有灵性的人往往拘泥于呆板的制度;强调严格监督、管理与惩罚,事无巨细,循规蹈矩;强调考核“结果”和“表面”,而无法真正触及被管理者的内心。制度缺乏灵性。
实际上,社会总在不断地发展之中,企图一劳永逸的制度管理已不现实。新的学校文化在制度层面上应提倡这些理念:(1)重制度创新。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原因,提出对策,实践锤炼,形成制度。同时,也要及时摒弃已不合时宜的旧的管理制度。(2)重制度“留白”。书法上一贯讲究“留白”艺术,使整幅字画更具灵动的意蕴。制度“留白”,可以给管理者、给广大教师更大的自由空间,避免一次刚性的碰撞造成永久的伤害。(3)重制度民主。及时了解教师的心理状况,调整管理要求和管理策略。
3.环境层面:从“抓外环境”转变为“抓内环境”
“真正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一种‘无言之言’,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人文气息、精神氛围,是全体师生与众不同的气质、风度、习性、心态等等,这需要积淀,需要孕育涵养。”【4】这种环境需要画廊、假山、雕塑,需要标语口号、名人名言,但更需要全体师生在举手投足之间的潜移默化,需要学校历史意蕴的沉淀,需要把外在的教育要求通过文化内化于全体师生的内心结构,形成人的文化素养,然后这种文化素养又反过来影响习惯的形成和后来者的学习。
总之,重新构建的学校文化应该是一个以师生发展为宗旨的、民主和创新、重视内在环境影响作用的文化。
三、学校文化的重建对课程改革的积极响应
学校文化的重建势必带来内部的一系列调整和改革。对于亟待走向纵深的课程改革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学校文化重建可以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改革的进展也将影响学校文化的形成。
1.学校文化重建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库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