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_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需要,课内课外时刻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听故事学数学
  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实际,宣讲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讲圆周率时讲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精确到了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比西方人早1千多年,增强学生的爱国情结。如:讲三角时可以讲讲杨辉三角形的故事。再比如:高斯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1至100的求和,再比如:讲质数时讲一讲陈景润与巴赫猜想的故事等等。从通俗易通的实例出发,让小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思考数学问题,再经过老师加工,完成对数学的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二、运用资源传递数学知识
  充分利用班级资源,如电子板报,展示台、多媒体等通过声光影的综合作用,对学生进行全方面感观刺激,既直观形象省时省力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班级板报上,记录一些良好的计算习惯,比如数字顺序不能颠倒、注意数位对齐、运算符号的区分等最简单最基本的内容,引导学生去记忆,去理解。多媒体展现给学生的是有色的多彩的世界,会更受到学生的欢迎,营造出有趣的学习氛围,更容易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所需要的目的。多媒体也就是把抽象变成了具体,精致枯燥的知识变得动态有活力。更容易抓住小学生的心理。
  三、树榜样激发学习动力
  利用身边的人学习数学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有一个学生叫吴争,现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在美从事神经科学研究工作。从小特别爱动脑筋,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数学成绩十分优秀,这便是他学好数学的最主要的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给每一个位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行为予以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形成的成绩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
  四、互换角色,拉近距离
  1、角色转换,学习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師的激发;如果教师仍占“领导者”的角色,学生只会成为听话的“羔羊”;教师要使自己变成学生的“参谋”,为学生突破重难点,提供参考信息;要成为一个询问者,故作无知、问原因、找漏洞;要成为一个仲裁者和鉴赏者,为学生的“拨乱反正”进行品赏。这样才能有意识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要在课外进行感情投资,多关心学生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交心、谈心,询问学生的学生生活等情况,拉近与学生的心理准备。
  3、尊重理解、完善每一个学生,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出错有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更多的纠正的时间机会和耐心,使学生想到“老师在期待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以赞美和鼓励,引导学生的继续进步,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五、学玩结合,拓展学生思维
  在教学新知识时,精心设计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激发学生以良好心态、浓厚的兴趣进入课堂。创造趣味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情境引入法。如四年级讲《位置与方向》时出示家乡的地图。说一说家乡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家乡的什么方向等等。有趣的活动引出的数学问题,更容易使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定向,在学生做出回答后,顺着他们的思路进行追问为什么或者是进行反问,让小学生养成与老师交流的习惯,这样更有利于小学生对于不懂的问题向老师寻求解答。
  2、游戏引入法。在一年级讲《找规律》教师运用投影片,依次出现两个圆圈和一个三角形,当出现第六个圆形时,教师提问:“谁能猜下一个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们个个高高的举起小手,抢着回答。这种游戏引入法,孩子们倍感亲切自然,充满兴趣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在游戏中,把数学概念渗透进去,让孩子们在无形中接受了知识并加深印象。
  3、结合生活实际学数学。在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比如,当讲到两位数的加法的时候,可以课前让学生买两样东西(每样的价格都是两位数的),上课时,让学生算出它们的总价。然后讨论,看谁算的正确。这样,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还会让他们用发散性思维来分析和考虑问题。不仅提高他们的兴趣,也提高了效率。
  总之,要让学生乐之需要使之保持学习兴趣,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有待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每一个经历教育教学的人都知道,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就成为一种内在的动力和需求,学习将会变得事半功倍。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作者单位:连平县大湖镇中心小学 广东】
其他文献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以教学的各种动态因素的主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一种教学方式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协作精神等方面实效显著,因此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一、合作学习的误区  由于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和更自然的学习及使用英语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成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长。”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帮助幼儿产生良好的愿望和形成良好的行为动机,付诸实践,通过教育,使每一位幼儿在品德和个性发展上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培养幼儿有爱心,学会关心他人  爱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是美的心灵展示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爱心。通过讲故事、看电影、思想品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从多元智力角度为我们解释孩子认知方式的多样性,向我们揭示了幼儿发展需要的多重性。在幼儿园里,不同的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各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经历,因此幼儿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要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教育必须尊重个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教育必须尊重个体智力结构的差异;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幼儿的思维方式;教育必须分析其发展状况,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让孩子参与广泛的学习。但是在幼
利用磷的连续分级提取方法,研究了黄河中下游16个沉积物样品中磷的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并探讨了沉积物中磷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黄河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为83.79~132.35μg&#1
通过富集培养,从连续施用农药乐果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较强降解有机磷农药乐果能力的细菌菌株LGX1,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及细菌的16SrDNA测序,对其进行了鉴定,同时初步研究
<正> 为什么世界上有些民族自原始社会解体后,没有经过奴隶社会发展阶段直接跨入封建社会?对此,诸多学者发表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但我以为,还有一个常被人忽视的问题,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