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探讨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区域经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分析区域经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区域经济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规划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将人力资源视为最重要的资源,从战略层面实施有效的开发与管理,使之成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战略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区域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必须根据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通过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克服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弱点,构建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发挥最大的效能。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要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在区域内实现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最大化,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为此要根据经济区域内市场发育的程度,不断调整管理的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要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态势,根据区域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律,明确区域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把握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发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构建要求要体现以下特点。
  (一)指向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环境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最终目的是打造区域经济核心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要从区域发展的高度,围绕区域战略发展目标,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构建区域战略人力资源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前瞻性。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要从事务性管理工作中脱身,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确定未来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重点,确保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从2008年开始制定了2015年的人才发展规划,人才需求预测分析,人才开发战略等,使人力资源规划成为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区域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高效性。在信息经济时代,区域经济发展呈全球化发展的态势,必须借助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改变传统的操作模式,实行网络化管理模式,实现区域内各地的人力资源信息的高速动转,才能达到高效的目的,从而在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二、基于区域经济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相对于事务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主要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区域竞争优势方面,结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一)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缺失。管理理念决定管理行为,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与之相匹配。战略性的管理理念更多的要求做好区域内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的产业配置,人才的开发等工作,关注的是区域的核心竞争力问题。而目前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事务性的管理理念较为普遍,例如区域内不少企业出现用工荒,还有些新兴的企业因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而推迟工期,区域内企业人才的流失率比较高,有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转为招聘工作,因而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工作处于被动状态等。理念的缺失使区域内企业不能从战略的角度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搭建发展的平台,使人力资源管理陷入了事务性管理而难以实现真正的战略管理。
  (二)战略人力资源规划还需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战略管理要从区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着眼,建立长远的人才发展战略,制定相应的政策,确保经济发展对人才发展的需求,才能在竞争中占有利地位。但经济区域在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中存在人才开发的短板,如高新科技人才的缺乏,一流管理人才的缺乏,产业发展所需要人才来源很少,影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发挥。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存在着人力资源需求总量不足,该地区目前人力资源总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的产业配置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比较缓慢以及高层次人才稀缺等问题,这些方面归根结底还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面的问题。
  (三)区域人力资源管理中战略重点不够突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战略人才发展规划、优化人力资源产业配置效率,打造区域人力资源集群等。基于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各职能系统要以战略重点为主线,整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各子系统,实现战略重点工作。目前,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导向客观上推动战略重点的实现步伐,但在各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工作的重点、资金的流向还是倾向于生产设施,对人才发展规划的投入不足,产业人才配置滞后等现象,造成区域战略重点不够突出。
  (四)战略管理技术手段相对滞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处理区域内各地的人力资源信息,要求从管理的设施、技术以及手段等方面进行更新,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擺脱繁重的人力资源日常的管理事务,高瞻远瞩,才能站在战略的高度去做好人力资源工作。但区域内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对滞后,表现在区域内各组织对信息化的应用还不能普及,一是缺乏管理设施,设备,二是管理制度上没有认清网络的强大作用,没有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因而手工操作还占据着主导地位,信息化管理没有得到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运行不畅,影响信息传递速度,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思路
  (一)基于区域特点构建战略管理文化体系,确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区域经济发展要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可以结合地方历史、人文及民族特点构建区域的战略管理文化体系。文化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历史积淀的基础之上,全面总结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凝炼区域发展的特色,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形成战略管理文化体系,通过文化体系的建设,确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以理念作为航标,指导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区域经济中运行的航向。   (二)根据区域产业的发展规划要求,制定区域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是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首要内容, 要在区域产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人才的配置及开发等方面的规划,实现人力资源配置、开发和激励等方面职能,从而构建科学有效的“招人、育人、用人和留人”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人才产业配置结合不合理的现象,可以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开发方面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战略规划力度,对北部湾稀缺的人才,如钢铁、石化、林浆纸业、港口建设、海洋产业等重点产业的一线人才和具有生产经营、资本运作等管理人才,可通过加强区域人才集聚的载体建设,发挥优秀人才的集聚效应战略。
  (三)实施区域战略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人力资源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区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其实质是如何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协调的问题,没有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配置,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将不会取得实际成效。区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包括:人力资源配置在区域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协调;人力资源配置与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协调;人力资源配置在区域产业结构与对外开放的协调等方面。
  (四)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宏观、微观、中观三个层面,宏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国家层面的,微观战略是指具体的社会组织的,中观战略即区域战略,它具有明显的指向性。每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不同,因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指向性也不尽相同,例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走“双核驱动”的发展战略,倾力做大做强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在这两个区域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核,从而驱动广西全局的发展。在“双核驱动”的战略指导下,制订符合区域需要的人才开发、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政策,并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外吸引人才,对内激励人才,为实现区域的战略目標提供人员上的保证。
  (五)搭建区域经济信息化平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信息化是实现战略管理的重要手段,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属预警式管理模式,要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及时了解到全国乃至海内外的各种人力资源相关信息,借助先进、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工具搭建全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例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健全人才信息交换和发布机制,通过人才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人才网络的连接,并构建中高级人才的猎头服务体系,及时捕捉信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建立区域人才基础数据库,共建统一开放的区域人才信息交流平台,有效整合区域内人才信息资源,实现人才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从事务管理、科学管理再到战略管理是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要从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现区域人力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形成区域的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走上持续快速发展的良性道路。
  参考文献:
  [1]贺旻.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开发策略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
  [2]王健菊,王 舜,常东坡.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生产力研究,2007(2).
  [3]李 婷.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与整合策略研究.大众科技,2008(7).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技术培训学校中教师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能力水平的教学,加深学生对于单纯知识的认识和改变,合理的加深学生对于自主型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课程,加深计算机专业课程专业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合理的设置技术培训学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保证计算机专业技术学习的有效形式,合理的解决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从而提出问题并且解决相关问题,完成技术培训学校教师的教学目标。
期刊
【摘 要】应用ASP.NET技术开发了玉米病虫害管理专家系统。该系统建立了一种知识的表达方法,对玉米病虫害诊断的知识进行有效组织,较好地解决了病虫害诊断过程中知识的不确定性;并设计出一种高效的推理机。该系统能提供在线查询以及玉米病虫害的处理办法。用户通过互联网即可使用该系统,具有使用方便、通用性强等特点。并且用户可以通过管理员的认可对系统的知识库进行填充。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专家系统;知识库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下使得信息传输较以往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覆盖面上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而用户对信息进行浏览时搜索引擎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搜索引擎发展来看它经历了几代变革,如今已经从传统搜索引擎逐渐转变成了智能搜索引擎,这种变革推动了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给用户使用提供了便捷。  【关键词】搜索引擎;智能化;区分  引言:  传统搜索引擎已经经历了将近30年的发展,无论是结构或是服务方式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当今社会背景的医疗体系,结合Android平台的优势,提出如何进行Android与数据库之间的通信,以及保证在网络情况较差的情况下保证通信质量的基于SOA思想的系统。  【关键词】SOA;Android;移动医生;  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疾病治疗诊断已经从线上发展到线下,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来判断自己可能患的病,从而节约时间与精力。  一、社会背景  当今社会下,移动
期刊
【摘 要】试题库的建设是改变传统的教考统一,实现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本文就医学院校试题库建设的必要性和如何建立科学的试题库进行探讨。  【关键词】试题库;必要性;建设  一、试题库建设的必要性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与检查教学质量的手段。  目前,多数院校考试一直沿用传统的教考统一模式完成教学,即从课堂教学到课后辅导,从
期刊
【摘 要】教务管理系统主要基于职业学院教务管理来开发,选用B/S的开发模式,主要采Java语言、Servlet技术、Javascript、JDBC等技术来完成设计,利用MySQL数据库来存储和处理数据。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可以高效准确的处理学校教务管理问题,是各大高校不可缺少的系统。  【关键词】B/S开发模式 Java MySQL 教务管理  一、引言  B/S结构(Browser/Server,
期刊
【摘 要】依据当前500kV变电站发展现状,对500kV变电站监控的配置、网络结构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监控系统的配置原则和组网方案。  【关键词】5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网络配置  一、引言  为了实现智能电网的要求,实现变电站智能化、无人化的需要,变电站自动化的地位愈加突出,对监控系统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由一体化监控系统和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辅助设备、时钟同步、计量等共同构成
期刊
一、提案背景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车辆数量和类型也越来越多,对车辆的精细化管理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车辆管理模式存在车辆管理效率低、车辆调度不科学、车辆使用情况透明度较差。  为了彻底解决现有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车辆管理效率和管理能力,综合服务中心结合公司车辆管理的现状,本着“前端属地化、后端集中化、低成本高效运营”的工作思路,从“油耗管理、维修管控、车辆保险、区域管理、驾驶考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计工作也逐渐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作为财务工作的关键部分,会计行业具有涉及面广、工作复杂、数据量巨大的特点,而会计的信息化发展是实现信息化会计工作方式转变,快速合理整合资源的重要工作。构建标准的信息化会计体系俨然成为了当前会计行业的主要任务,本文就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工作;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  伴
期刊
【摘 要】煤矿安全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针对传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普遍存在的无法掌握井下人员可靠位置信息从而实施有效救援的不足,结合煤矿井下的实际环境,选择RSSI无线定位算法,提出了以CC2430芯片为核心,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井下实时定位系统的方案。  【关键词】Zigbee;定位算法;无线传感器网络;煤矿安全 引言  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日益重视,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大中型煤矿和众多乡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