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塞诗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一般讨论诗歌的题材和内容等方面,如边塞诗的发展进化史,边塞诗在某个历史时期繁荣发展或衰败的原因,不同时期边塞诗的比较,以及边塞诗意象的审美研究等。本文以敦煌边塞诗和盛唐边塞诗为研究对象,从当时社会发展的各种主流因素及文学发展的主流思想入手,对二者的形成原因,二者内容和风格方面的异同进行分析。
关于“塞”,有很多种说法,《辞海》认为,所谓“塞”,是“边界险要之处”。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所有具有边防和军事防御功能的地理障碍都可称为“塞”。但是,在中国古代人眼里,“塞”的含义却相对固定,专指统一的中原王朝的西部、北部边疆。由此可知,《辞海》关于“塞”的界定属于广义的“塞”,中国古人文化认知中的“塞”,属于狭义的“塞”。因为研究对象与地域范围所限,本文的讨论基本围绕狭义的“塞”展开,即统一的中原王朝的西部、北部边疆。
众所周知,唐代边塞诗作为唐诗中的一个流派,与我国边陲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敦煌作为西北边陲的重镇,自然而然会受到风靡唐代社会的诗歌热潮的影响,所以它们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如在思想内容方面,大多描绘边地奇异壮阔的山川景色,讴歌行军征战的恢宏气势,或者是对边塞战争的一些认识等。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比如,敦煌诗人的诗作着重于抒写边地现实生活感受,艺术境界相对狭小,从而缺失了唐代边塞诗尤其是盛唐边塞诗所具有的那种宏大气魄和壮阔胸襟。
文学的发展,是环境与作家自身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深刻反映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每个作家都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因此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都要打上环境的烙印,所以作家所创作的作品也要打上这种烙印,这就是环境对文学的影响。毫无疑问,边塞诗的创作也受此影响。
边塞诗的创作主体主要是一些具有边疆生活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或者是一些长期居住在边地的当地作家,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描绘边塞风光、赞美大好山河、表达他们的爱国情怀、反映守卫边疆战士的艰辛以及思乡之情,是边塞风貌及游牧民族生活的记录者。
一、敦煌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兴盛的不同原因
(一)盛唐边塞诗兴盛的原因
盛唐时期,指的是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这一时期是唐诗发展的巅峰。在此期间,伟大的诗人纷纷出现,近体诗也有了固定的形式,诗歌体裁广泛,风格多样。在盛唐诗歌中,出现了许多风格粗犷的描写边疆生活、战争场面和出征将士心态的诗,被称为“边塞诗”。其中,王昌龄、王之涣、崔颢、李颀、高适、岑参等诗人为其代表。他们抱着“功名马上取”的信念,以昂扬的情绪、乐观的精神,奔赴边疆,在战斗的第一线为人民群众“负重前行”。即使面对艰苦的边塞生活,在茶余饭盏之间,他们仍旧以妙笔生花的笔触,描写战争和异域风光,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作。在继承前人已有成就的同时,他们在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充分地体现出了盛唐气象。那么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1.盛唐边塞诗创作繁荣离不开诗人亲身体验边塞生活
唐玄宗时期,对边将非常重视,而主将的得宠也就代表着其属下的幕僚有很多升迁机会。玄宗时在边境普遍设立节度使,且大多都任职长久,因而与属下的关系较为稳定,这就使得属下有更多的机会得到主将的赏识。所以不少士人都热衷于从军入幕,担任军中的文职人员,寻求立功的机会。当时的边塞诗作者,很多都有从军入幕或者游历边塞的经历,如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瀚、王之涣、崔颢、王维等均是如此。
2.对于前代优秀文学作品的继承
南北朝和初唐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了写作边塞诗的传统,涌现出一大批诸如鲍照、骆宾王、陈子昂等优秀的创作者。盛唐边塞诗正是在这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上兴盛起来的。而且,盛唐诗人又受到陈子昂诗歌革新主张的影响,在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又自觉地接受建安风骨,追求明朗刚健的风格,而这种审美趣味与表现边塞的题材可以说是相得益彰。所以,盛唐的边塞诗能够兴盛也在情理之中。
(二)敦煌边塞诗兴盛的原因
敦煌边塞诗是指保存在敦煌写卷中的描写敦煌边地社会生活和自然风景的诗歌,有300多首。它从初唐开始,一直延续到五代和宋初,涵盖了敦煌社会发展的400多年的历史。吐蕃进占沙州之前,这一时期大致是唐朝的开始,包括唐中期。此时唐王朝的势力不断扩展,国势日甚,而且“丝路”畅通,中外交通、贸易都十分发达。敦煌地处“丝路”之枢纽,呈现出一片兴盛的景象。
中原先进的文化传入敦煌,中原诗人的诗歌广为流传,因此,敦煌写卷中的敦煌边塞诗主要是从内地流传至敦煌的作品,包括抄录的盛唐名篇,其中高适、李白、王昌龄、崔颢等,都是当时有名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之所以保存在敦煌写卷中,多是由敦煌人士抄写。从抄写一方而言,或为供自己吟诵学习使用,客观上也促使中原诗人诗作在边地更广泛的传播。它表明,中原文士的边塞诗歌,备受敦煌人民的青睐;也表明唐代发达的内地文化哺育着祖国边地文化的成长,而敦煌诗人也学习借鉴中原诗人的创作经验,在表现自己特色的同时,积极模仿唐代著名诗歌的特征。
二、敦煌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的相同内容
盛唐边塞诗与敦煌边塞诗兴盛的原因虽然不同,但作为边塞诗在表现内容和主题上却有着相同之处。下面就对两者在内容上的共同点进行归纳。
(一)表现征人思乡,闺人思夫的诗歌
无休止的战争导致无数夫妻分离,打破了无数个幸福的家庭。“外有征夫,内有怨女”成为时代的必然。这类诗大多由久役塞外的诗人或者征夫所作。作者通过想象,从对方入手,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融入对方真挚的相思之中。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盛唐的李颀用这首诗谱写了一支男儿从军的相思曲。在诗里,诗人首先描绘了一个男人勇敢而凶悍的形象,然后描写因长期地处边塞而产生的思乡之情,前后映照,抒情感人。羌笛之音的结局,更加突出了男儿的思念之情,效果尤为强烈。 在敦煌边塞诗中,这些诗歌的作者,社会地位不高,大多都是寓居敦煌的中原人士。他们或从军,或为了谋生,来到西北边地。他们身处异域,远离故土,社会地位低下,这使他们的诗歌大多展现敦煌中下层知识分子愁苦无奈的内心,同时将他们流落边地、思念故乡亲人的感情抒发得至深至切。如《七言诗》其十九:“塞上蹉跎数岁年,一离桑井更无缘。”在哀怨动人的闺情诗中,有以征夫角度写的,如《七言诗》其二十四:“八月金风万里秋,起飘罗帐不缘愁。忆想长安闺里妇,悔教夫婿觅封侯。”除此以外,更多的闺情诗是以思妇的身份写的。如《闺情》:“自从沦落到天涯,一片真心恋着查。憔悴不缘思旧国,行啼只是为冤家。”除此之外,此类诗还有《闺情四首》、《七言诗》其三十二、《七言诗》其三十三、《七言诗》其四十等。
(二)描写边塞奇特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诗歌
唐代,文人四处漫游之风盛行。随着经济的繁荣,内地和边疆之间的联系加强,民族交往日益密切,边境成为许多唐代文人的漫游之地。如高适曾北游燕赵之地,岑参曾随军至河西,崔颢到过辽水,王维曾出使凉州……在漫游边塞的路上,这些诗人接触到了边塞地区的生活、景物与风俗人情,并将它们变成了新的审美对象,极大地丰富了边塞诗的创作。
诗人们将边塞的奇特景色融入他们的创作中。尽管边塞的景物是自然而不变的,但在盛唐边塞诗人的眼里,却是如王维《使至塞上》所写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充满着一种开阔雄浑、奇特壮丽的气象。写火山,是“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烧此中?”写边塞的风沙,是“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过去的荒凉景观,在诗人的诗歌中成为一种新的审美对象,成为盛唐边塞诗中最动人的景观。
还有一些诗歌描述边疆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守卫边疆的将士和漫游的诗人大多是从中原到边地的,与故土的风土人情迥异的边塞风物,给了他们全新的审美感受。如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不仅写出了营州少年的生活环境,又展现了对边疆少数民族的骑射生活的向往。简而言之,盛唐诗人在盛唐的锦绣气象下,将自身条件与时代风貌相融合,在边塞这块充满想象的土地上,放纵恣肆,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智慧与才气,以浪漫气质和英雄主义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戈壁沙漠广布,气候干燥,多风沙。生活在敦煌的诗人非常熟悉敦煌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他们受诗歌抒情传统的影响,对这些场景有着独特的敏感性,所以在敦煌边塞诗中大多都有对敦煌自然风光的描写,描绘敦煌地区特有的风物名胜,展示敦煌风貌。组诗《敦煌廿咏》是其代表。
《敦煌廿咏》作者不详,由一篇序和二十首五言律诗组成,堪称了解敦煌风物的史诗。诗中所描绘的一些自然风景,现在也是敦煌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如《三危山咏》《白龙堆咏》《莫高窟咏》等。诗人通过描写这些风物特征,把世俗民情同自然景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还有一些反映时代变迁,追踪历史事件,记录时事的诗歌,如《阳关戍咏》《李庙咏》等。
除《敦煌廿咏》外,表现敦煌地域特色的诗歌还有《白雀歌》和《龙泉神剑歌》。它们以表现敦煌地区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记录了张承奉掌握归义军政权后,建立西汉金山国的历史故事。
三、敦煌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文学风格上的差异
(一)盛唐边塞诗的风格
盛唐边塞诗的审美风格多样,包含着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许多方面。总体上讲,阳刚之美是它最主要的特征。在边塞诗中,一方面,诗人用大量夸张和对比的方法来表现战争的残酷和环境的恶劣,如“战士军前半生死”“孤城落日斗兵稀”。另一方面,诗人深入挖掘人们在战争中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如“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正是这种对立统一,使盛唐诗人的边塞诗作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魅力,崇高的诗意也代表着中华民族最强烈的声音。
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如下(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士兵们渴望建立功名的决心,军营生活的艰苦等;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其中前者涉猎尤广。(2)意象恢宏:以描写奇异壮丽的景色为主。(3)基调昂扬:气势宏阔,气度非凡。(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二)敦煌边塞诗的风格
敦煌边塞诗,其创作在两个时期蓬勃发展,一是吐蕃进占沙州之前,一是吐蕃统治及归义军时期。不同时期的社会条件赋予了敦煌边塞诗歌不同的创作风格。
敦煌詩人的边塞诗作在吐蕃进占前,无论是意境的创造、艺术手法的运用,还是句式的特点,都明显地受到了内地诗歌的影响,有些人甚至直接借用著名诗句,但总的来说,都带有浓厚的边疆民间色彩。它们大多专注于真实生活体验,写边疆地区的现实生活感受,体现了平易近人的特点,但是它也缺失了唐代著名诗人边塞诗歌所具有的那种宏大气魄和壮阔胸襟,因此在艺术表现上境界狭小,缺少光彩。然而,正是因为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边疆的社会现实生活,揭示了边地人民和中原浪子的苦难和不幸,其价值不容忽视。
四、结语
敦煌边塞诗作,从整体来看,在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上不如盛唐著名边塞诗。但是,敦煌边塞诗反映了敦煌地区数百年来社会政治变迁的历史,更加接近边疆地区的社会现实。它描绘了奇异多彩的边地风物,对于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风貌,考察隋唐五代,以及宋初西北民族关系的发展过程,把握西北边地的历史文化特征,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关于“塞”,有很多种说法,《辞海》认为,所谓“塞”,是“边界险要之处”。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所有具有边防和军事防御功能的地理障碍都可称为“塞”。但是,在中国古代人眼里,“塞”的含义却相对固定,专指统一的中原王朝的西部、北部边疆。由此可知,《辞海》关于“塞”的界定属于广义的“塞”,中国古人文化认知中的“塞”,属于狭义的“塞”。因为研究对象与地域范围所限,本文的讨论基本围绕狭义的“塞”展开,即统一的中原王朝的西部、北部边疆。
众所周知,唐代边塞诗作为唐诗中的一个流派,与我国边陲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敦煌作为西北边陲的重镇,自然而然会受到风靡唐代社会的诗歌热潮的影响,所以它们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如在思想内容方面,大多描绘边地奇异壮阔的山川景色,讴歌行军征战的恢宏气势,或者是对边塞战争的一些认识等。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比如,敦煌诗人的诗作着重于抒写边地现实生活感受,艺术境界相对狭小,从而缺失了唐代边塞诗尤其是盛唐边塞诗所具有的那种宏大气魄和壮阔胸襟。
文学的发展,是环境与作家自身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深刻反映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每个作家都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因此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都要打上环境的烙印,所以作家所创作的作品也要打上这种烙印,这就是环境对文学的影响。毫无疑问,边塞诗的创作也受此影响。
边塞诗的创作主体主要是一些具有边疆生活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或者是一些长期居住在边地的当地作家,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描绘边塞风光、赞美大好山河、表达他们的爱国情怀、反映守卫边疆战士的艰辛以及思乡之情,是边塞风貌及游牧民族生活的记录者。
一、敦煌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兴盛的不同原因
(一)盛唐边塞诗兴盛的原因
盛唐时期,指的是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这一时期是唐诗发展的巅峰。在此期间,伟大的诗人纷纷出现,近体诗也有了固定的形式,诗歌体裁广泛,风格多样。在盛唐诗歌中,出现了许多风格粗犷的描写边疆生活、战争场面和出征将士心态的诗,被称为“边塞诗”。其中,王昌龄、王之涣、崔颢、李颀、高适、岑参等诗人为其代表。他们抱着“功名马上取”的信念,以昂扬的情绪、乐观的精神,奔赴边疆,在战斗的第一线为人民群众“负重前行”。即使面对艰苦的边塞生活,在茶余饭盏之间,他们仍旧以妙笔生花的笔触,描写战争和异域风光,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作。在继承前人已有成就的同时,他们在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充分地体现出了盛唐气象。那么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1.盛唐边塞诗创作繁荣离不开诗人亲身体验边塞生活
唐玄宗时期,对边将非常重视,而主将的得宠也就代表着其属下的幕僚有很多升迁机会。玄宗时在边境普遍设立节度使,且大多都任职长久,因而与属下的关系较为稳定,这就使得属下有更多的机会得到主将的赏识。所以不少士人都热衷于从军入幕,担任军中的文职人员,寻求立功的机会。当时的边塞诗作者,很多都有从军入幕或者游历边塞的经历,如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瀚、王之涣、崔颢、王维等均是如此。
2.对于前代优秀文学作品的继承
南北朝和初唐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了写作边塞诗的传统,涌现出一大批诸如鲍照、骆宾王、陈子昂等优秀的创作者。盛唐边塞诗正是在这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上兴盛起来的。而且,盛唐诗人又受到陈子昂诗歌革新主张的影响,在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又自觉地接受建安风骨,追求明朗刚健的风格,而这种审美趣味与表现边塞的题材可以说是相得益彰。所以,盛唐的边塞诗能够兴盛也在情理之中。
(二)敦煌边塞诗兴盛的原因
敦煌边塞诗是指保存在敦煌写卷中的描写敦煌边地社会生活和自然风景的诗歌,有300多首。它从初唐开始,一直延续到五代和宋初,涵盖了敦煌社会发展的400多年的历史。吐蕃进占沙州之前,这一时期大致是唐朝的开始,包括唐中期。此时唐王朝的势力不断扩展,国势日甚,而且“丝路”畅通,中外交通、贸易都十分发达。敦煌地处“丝路”之枢纽,呈现出一片兴盛的景象。
中原先进的文化传入敦煌,中原诗人的诗歌广为流传,因此,敦煌写卷中的敦煌边塞诗主要是从内地流传至敦煌的作品,包括抄录的盛唐名篇,其中高适、李白、王昌龄、崔颢等,都是当时有名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之所以保存在敦煌写卷中,多是由敦煌人士抄写。从抄写一方而言,或为供自己吟诵学习使用,客观上也促使中原诗人诗作在边地更广泛的传播。它表明,中原文士的边塞诗歌,备受敦煌人民的青睐;也表明唐代发达的内地文化哺育着祖国边地文化的成长,而敦煌诗人也学习借鉴中原诗人的创作经验,在表现自己特色的同时,积极模仿唐代著名诗歌的特征。
二、敦煌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的相同内容
盛唐边塞诗与敦煌边塞诗兴盛的原因虽然不同,但作为边塞诗在表现内容和主题上却有着相同之处。下面就对两者在内容上的共同点进行归纳。
(一)表现征人思乡,闺人思夫的诗歌
无休止的战争导致无数夫妻分离,打破了无数个幸福的家庭。“外有征夫,内有怨女”成为时代的必然。这类诗大多由久役塞外的诗人或者征夫所作。作者通过想象,从对方入手,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融入对方真挚的相思之中。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盛唐的李颀用这首诗谱写了一支男儿从军的相思曲。在诗里,诗人首先描绘了一个男人勇敢而凶悍的形象,然后描写因长期地处边塞而产生的思乡之情,前后映照,抒情感人。羌笛之音的结局,更加突出了男儿的思念之情,效果尤为强烈。 在敦煌边塞诗中,这些诗歌的作者,社会地位不高,大多都是寓居敦煌的中原人士。他们或从军,或为了谋生,来到西北边地。他们身处异域,远离故土,社会地位低下,这使他们的诗歌大多展现敦煌中下层知识分子愁苦无奈的内心,同时将他们流落边地、思念故乡亲人的感情抒发得至深至切。如《七言诗》其十九:“塞上蹉跎数岁年,一离桑井更无缘。”在哀怨动人的闺情诗中,有以征夫角度写的,如《七言诗》其二十四:“八月金风万里秋,起飘罗帐不缘愁。忆想长安闺里妇,悔教夫婿觅封侯。”除此以外,更多的闺情诗是以思妇的身份写的。如《闺情》:“自从沦落到天涯,一片真心恋着查。憔悴不缘思旧国,行啼只是为冤家。”除此之外,此类诗还有《闺情四首》、《七言诗》其三十二、《七言诗》其三十三、《七言诗》其四十等。
(二)描写边塞奇特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诗歌
唐代,文人四处漫游之风盛行。随着经济的繁荣,内地和边疆之间的联系加强,民族交往日益密切,边境成为许多唐代文人的漫游之地。如高适曾北游燕赵之地,岑参曾随军至河西,崔颢到过辽水,王维曾出使凉州……在漫游边塞的路上,这些诗人接触到了边塞地区的生活、景物与风俗人情,并将它们变成了新的审美对象,极大地丰富了边塞诗的创作。
诗人们将边塞的奇特景色融入他们的创作中。尽管边塞的景物是自然而不变的,但在盛唐边塞诗人的眼里,却是如王维《使至塞上》所写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充满着一种开阔雄浑、奇特壮丽的气象。写火山,是“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烧此中?”写边塞的风沙,是“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过去的荒凉景观,在诗人的诗歌中成为一种新的审美对象,成为盛唐边塞诗中最动人的景观。
还有一些诗歌描述边疆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守卫边疆的将士和漫游的诗人大多是从中原到边地的,与故土的风土人情迥异的边塞风物,给了他们全新的审美感受。如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不仅写出了营州少年的生活环境,又展现了对边疆少数民族的骑射生活的向往。简而言之,盛唐诗人在盛唐的锦绣气象下,将自身条件与时代风貌相融合,在边塞这块充满想象的土地上,放纵恣肆,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智慧与才气,以浪漫气质和英雄主义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戈壁沙漠广布,气候干燥,多风沙。生活在敦煌的诗人非常熟悉敦煌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他们受诗歌抒情传统的影响,对这些场景有着独特的敏感性,所以在敦煌边塞诗中大多都有对敦煌自然风光的描写,描绘敦煌地区特有的风物名胜,展示敦煌风貌。组诗《敦煌廿咏》是其代表。
《敦煌廿咏》作者不详,由一篇序和二十首五言律诗组成,堪称了解敦煌风物的史诗。诗中所描绘的一些自然风景,现在也是敦煌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如《三危山咏》《白龙堆咏》《莫高窟咏》等。诗人通过描写这些风物特征,把世俗民情同自然景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还有一些反映时代变迁,追踪历史事件,记录时事的诗歌,如《阳关戍咏》《李庙咏》等。
除《敦煌廿咏》外,表现敦煌地域特色的诗歌还有《白雀歌》和《龙泉神剑歌》。它们以表现敦煌地区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记录了张承奉掌握归义军政权后,建立西汉金山国的历史故事。
三、敦煌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文学风格上的差异
(一)盛唐边塞诗的风格
盛唐边塞诗的审美风格多样,包含着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许多方面。总体上讲,阳刚之美是它最主要的特征。在边塞诗中,一方面,诗人用大量夸张和对比的方法来表现战争的残酷和环境的恶劣,如“战士军前半生死”“孤城落日斗兵稀”。另一方面,诗人深入挖掘人们在战争中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如“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正是这种对立统一,使盛唐诗人的边塞诗作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魅力,崇高的诗意也代表着中华民族最强烈的声音。
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如下(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士兵们渴望建立功名的决心,军营生活的艰苦等;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其中前者涉猎尤广。(2)意象恢宏:以描写奇异壮丽的景色为主。(3)基调昂扬:气势宏阔,气度非凡。(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二)敦煌边塞诗的风格
敦煌边塞诗,其创作在两个时期蓬勃发展,一是吐蕃进占沙州之前,一是吐蕃统治及归义军时期。不同时期的社会条件赋予了敦煌边塞诗歌不同的创作风格。
敦煌詩人的边塞诗作在吐蕃进占前,无论是意境的创造、艺术手法的运用,还是句式的特点,都明显地受到了内地诗歌的影响,有些人甚至直接借用著名诗句,但总的来说,都带有浓厚的边疆民间色彩。它们大多专注于真实生活体验,写边疆地区的现实生活感受,体现了平易近人的特点,但是它也缺失了唐代著名诗人边塞诗歌所具有的那种宏大气魄和壮阔胸襟,因此在艺术表现上境界狭小,缺少光彩。然而,正是因为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边疆的社会现实生活,揭示了边地人民和中原浪子的苦难和不幸,其价值不容忽视。
四、结语
敦煌边塞诗作,从整体来看,在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上不如盛唐著名边塞诗。但是,敦煌边塞诗反映了敦煌地区数百年来社会政治变迁的历史,更加接近边疆地区的社会现实。它描绘了奇异多彩的边地风物,对于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风貌,考察隋唐五代,以及宋初西北民族关系的发展过程,把握西北边地的历史文化特征,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