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建设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ar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决定其课程需以能力本位为主,本研究从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翻译课程的实际问题着手,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系统地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课程的建设,以推动翻译课程教学改革,完善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能力本位的其他课程建设研究。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翻译课程
  【作者简介】忻竞(1982.01-),女,浙江宁波人,硕士,武汉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中西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法。
  【基金项目】武汉商学院校级教研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能力本位课程建设研究——以翻译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15N014)。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是要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处于发展期,在高等学校发展序列中处于上升阶段,其开设的英语专业多为商务英语专业,较之其他综合类或者研究型高校开设的英语专业,有不同的教学定位和教学计划,翻译课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自然也有其特殊的发展要求和特点。
  翻译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翻译教学既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必需,也是翻译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技能则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更是他们未来工作时的立身之本。如何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自身特点,培养出复合性、实用性和职业性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本研究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系统地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课程的建设,以推动翻译课程教学改革,完善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能力本位的其他课程建设研究。
  一、核心概念界定
  “应用型本科”指以培养大量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办学定位,以教学为主、面向地方为主(潘懋元,2010),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推进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本科底蕴 突出应用 专业特长”(陈蕾,李建启,2014),在技术和学术、应用实操和创新研究之间,侧重点和其他综合类、研究型大学有所不同,其人才培养是兼顾职业性和学术性,使学生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高度融合。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CBE)”,是一种新型的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依据是目标分类理论、反馈教学原则和掌握性学习;“能力本位课程设计”意为不同的课程设计理念在实践中进行应用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指的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课程设计模式,它注重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目的在于培养技能水平、整体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杨冰,2016)。
  二、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现状
  本研究以武汉商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首先对2015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对目前翻译课程(开设的翻译课程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设置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反馈如下:认为翻译课程能大幅度地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的学生,占11.2%,认为对自身的翻译水平帮助有限的学生,占35.5%,认为对自身的翻译水平并无多大帮助的学生,占29.6%,认为对自身的翻译水平有帮助的学生,但是和未来理想的岗位所需求的能力不符的学生,占46.2%。
  随后,对外贸进出口公司的几位人事经理和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部分毕业生(开设的翻译课程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电话访谈,统计结果表明:62.5%的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不能完全胜任相关岗位,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技能有待提高,商务类材料翻译准确率不高,专业词汇和技巧均有所欠缺; 25.4%的毕业生认为在学校学习的翻译课程内容和工作岗位的需求不太契合。
  三、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商务方面的教学内容。结合以上对翻译课程的现状调研,会发现按照传统模式设置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教学内容虽然涵盖面广,但是缺乏商务方面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于商务英语翻译人才来说,不仅仅需要学习传统的翻译理论、技巧和词汇量,更需要学习商务相关的专业知识,仅仅学习一本课本已是远远不够,与工作岗位的要求很难契合。
  2.缺乏“项目化”实践教学。从课堂到社会,从书本到实操,《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多停留于句子、段落的口头或书面作业,不仅零散,而且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实际情况差距较大,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相关职业,适应较慢,效率低下,使用人单位不得不再次进行“岗前培训”,强化应届生对于翻译软件、全英操作系统、专业术语等的运用,增加了用人成本。
  3.缺乏“实战型”教师。本校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虽从教多年,但是真正在翻译工作岗位上工作过的,却寥寥无几,上课时,理论讲解分析居多,实践经验的传授较少,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训练,以适应将来的相关工作岗位,培养出来的人才并非就是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素养、工作能力亦不到位,这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有企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的“应用型”师资储备不足有关,而高校也尚未制定对该类师资的合理性评价机制。
  四、能力本位的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建设思路
  1.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针對翻译课程存在的问题,本专业修订了2016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替换为《商务翻译》课程,并增加了《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等经管商务类课程作为基础必修课,使学生一方面增加了对商务信函、商务合同、企业广告等商务文本的格式和文体的学习研究,另一方面能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跨文化交际的专业知识,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了调整,以期学生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对各类商务文本进行准确翻译,达成译文和原文的功能对等。   作为教学指导性文本的教材,本专业也做出了相应的转变,原《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使用的教材是陈宏薇教授编著的《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2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13年4月出版;目前的《商务翻译》课程选用了李萍教授编著的《应用翻译教程》,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7月出版。后者的编写内容对于学生的商务翻译能力培养更具备针对性,更贴合其将来的工作岗位需求。
  2.实践教学以能力为本位。《商务翻译》课程属于实践性较高的课程,不仅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堂口头练习的实训模式,还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下,能独立完成翻译实践活动。在平时的实训中,我们多采取“翻译工作坊”模式,该理念最早由Gentzler于1993年在其著作《当代翻译理论》(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一书中提出,意为在类似于翻译中心的论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者一起从事翻译活动(Gentzler,1993),因此学生会分成若干小组,通过相互讨论、提出意见、分享经验、共同协作完成翻译任务。
  此外,本专业与校外知名翻译企业,如“传神”、“人人视频”等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了“项目化”的实践教学,将实践环节与现实工作场景相结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翻譯能力。
  3.师资培养以“双师型”为目标。王佐良认为翻译者应该就是熟知两国语言和文化的人,“不是说一个大概的了解,而是要了解使用这一语言的人民的过去与现在,这就包括了历史、动态、风俗习惯经济基础、情感生活、哲学思想科技成就、政治和社会组织,等。”(王佐良,1989:18),因此,讲授《商务翻译》课程的教师应具有除教学资质外的第二职业资格,如翻译证书、BEC商务英语高级证书等,才能更加有效地对学生的培养起到指导作用。《商务翻译》课程本身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中英语言功底,还需要有商务、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如果专业教师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在讲授和实操指导容易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引进该类师资,落实在岗教师的深入挂职锻炼、鼓励专业教师报考第二职业资格证书等途径解决问题。本专业目前正在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2018年新增“人力资源师”3名,4名教师待考,此外,5名教师待考CATTI(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
  在对本专业翻译课程进行了初步改革后,我们对2016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翻译课程设置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反馈如下:认为翻译课程能大幅度地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的学生,占52.6%,认为对自身的翻译水平帮助有限的学生,占14.8%,认为对自身的翻译水平并无多大帮助的学生,占6.3%,认为对自身的翻译水平有帮助,但是和未来理想的岗位所需求的能力不符的学生,占4.9%。较之前文列出的2015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调研数据,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该批学生还未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也还未进入实习阶段,可能最终结果统计会出现偏差,然而,就目前数据而言,我们的转变是行之有效的。
  随着经济建设与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口号也已提出多年,教育部与各高校对此都进行了摸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带来了许多的困惑。总体上看,各校都是在宏观层面对培养方式进行探索,而从微观层面,结合学校自身定位对英语专业传统各课程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而进行改革的研究仍不够深入。本研究以实践性较强的翻译课程着手,结合本校专业特色,以及能力本位课程的建设需求,尝试对翻译课程建设进行了初步改革,希望能实现复合性、实用性和职业性的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Gentzler E.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Routledge,1993.
  [2]陈蕾,李建启.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40-42.
  [3]刘友全.翻译工作坊在商务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52-153.
  [4]欧秋耘.基于人才需求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建构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3):107-110.
  [5]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10-11.
  [6]沈乐敏.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翻译专业改革[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5(28):107-112.
  [7]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8]杨冰.能力本位教育在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210-21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商务经济物流和世界经济一体化,都推动着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国企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和中外合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一样,所以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方面进行分析指导高校英语教学,满足当下社会对英语相关的技术方面的需求,通过高校的英语教学的转型发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将高校英语作为未来高校教学改革
【Abstract】Learner autonomy plays a vital role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on how to cultivate learner autonomy in FLT.  【Key words】learner; autonomy  【作者簡
【摘要】英语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越来越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泛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丰富有趣的资源。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下,以及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应构建网络英语阅读资源库,并以选修课Unit4 Global warming为例,分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泛读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英语;泛读教学  【作者简介】廖春华,广东省湛江市廉江中学。  
【摘要】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存在练习不足、反馈缺失、评价不完善、人数众多等诸多不足,因此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引入学生互评,既减轻老师繁重的工作任务,也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能力,增强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学生评价;形成性评价  【作者简介】周云忠(1971- ),男,四川南充人,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理论与应用、职业
【摘要】《暮光之城》是由一名美国作家撰写的系列小说,以一对恋人的情感纠葛为主线,融合了吸血鬼传说、狼人故事和校园生活,后来被改编为电影,在我们中学生中非常流行。小说中的两大男主角一直受到我们中学生的关注和喜爱,而女主角贝拉在两人之间的选择也十分吸引我们眼球。本文从《暮光之城》小说中两大男主的吸血鬼和狼人形象入手,主要分析了小说背后欧洲人对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问题。  【关键词】《暮光之城》小说;吸血
【摘要】在体校英语词汇教学中,采用传统的国际音标的语音模式与自然拼读法的教学效果显著不同。本论文通过四个月的教学实验,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旨在研究自然拼读法与国际音标两个英语语音教学模式哪个更适合体校生的教学。通过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自然拼读法比国际音标法更适合体校生的语音教学。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国际音标法;体校生;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吴静,广西体育运动学校。  一、引言  随着我国体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领域一直在探索高效、趣味性强的教学模式。英语是我国第二大语言,是现代化社会人才必不可少的基础技能,但现阶段,英语一直是学生学习中较为难攻克的一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困惑,以至于对英语失去了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围绕途径“调味”构建趣味中职英语课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多途径;趣味性;中职英语;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胡丽君,浙江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语言是当前学校教育都必须开设的课程,英语学习对于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和视野开拓无疑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但是当前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学习动机不强,造成自身的学习能力不足,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再加上英语应试的压力造成很多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英语学习中。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现阶段学生英语学习学习动机不强的原因,结合英语学习的特点,提出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希望
21世纪是科技突飞猛进的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英语水平和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  2004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教学要求》,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作为新的目标和要求。实践证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学英语课堂实际
With no arms, can you survive and even have a happy life? With no legs, can you keep working to go after your dreams? Believe it or not, the answer is yes. And nowhere is this truer than with Nick V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