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及低龄化、团伙花、危害程度严化趋势,形势比较严峻。贵州瓮安“6.28”事件(部分在校学生参与,涉嫌违法犯罪)、贵阳某中学“9.27”案件、贵定某中学“9.16” 、榕江某中学“4.01”案件等便是典型案例。这些事件的发生,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既反映了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又凸显了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内因或主观原因,就是由于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面对令人堪忧的状况,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掌握学习、交往和社会生活中必备的法律知识,培养守法习惯,学会应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提高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是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效渗透法制教育呢?
一、结合教材内容,强化法制教育
政治思想品德类课程本身已经包含有法制、法律知识,首先必须保证教好、学好这一部分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教育活动,在教育中育人。如参加法制讲座和模拟法庭、法制图片展、观看法制教育光盘、法律知识竞赛、失足青少年现身说法等等活动,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体验法律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养成依法自律、依法做人、依法维权的习惯,在潜移默化的感性教育中,触发学生对知法、守法必要性的理性思考。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注意了解和搜集一些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尤其是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案例和材料,并把这些案例、材料制成电脑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以案说法。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法制内容,实现课程固有目标。政治思想品德课程的其他内容,富含大量的法制教育因素,有契机、有条件就应该积极渗透法制教育。渗透时要遵循“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原则。“尊重教学”是渗透法制教育的前提。教学中不能因为法制内容的渗透,破坏教材原意、教材内容、教学程序、教学结构,打乱学科教学秩序,更不能冲淡教学主题,喧宾夺主。“分量适中、目标恰当”的意思是既有渗透,又在量、度、时间上有严格的界定,不能把教学课上成法制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知识内容选择一些法律当中典型的案例来引发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保护自然环境”时,花3-5分钟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看看现在周边的河流没有一条是清澈见底的,和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小孩在小河中游泳、打水仗,河里的鱼鲜美好吃,妇女在河边洗衣服;现在河里的鱼许多已不能吃,就连河水的颜色有时也泛黑,发出怪味,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就会发出感叹:“保护自然环境是多么重要啊!”此时再适时介绍《环境保护法》,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都已经很重视这个问题,因此,有了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注重课堂体验,落实法制教育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将法制教育融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丰富学生们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是思想品德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教育产生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学法的积极性,遵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发展规律,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体验来理解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而且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渗透法制教育
教育无小事,要想减少青少年犯罪首先就要从预防入手,让他们懂得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自觉地远离罪恶。在学生日常管理实践中,要善于抓住发生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小事,适时地利用板报、墙报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收集整理法律知识和案例资料,让他们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提高法律意识。如针对学生上课迟到、上课不注意听讲、不完成作业、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现象,帮助学生分析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认清“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等错误认识的危害性——“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自己堕落为落后的差生或走上犯罪的道路”,促使其时刻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四、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关注社会热点,弘扬法制教育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所以除了课堂上下功夫外,还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弘扬法制思想。教学实践中,特别要求学生关注新闻上连续报道的坍塌、爆炸、反腐、反恐、打架斗殴事件,让学生择时观看一些增长法律知识的电视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第1套节目中的《今日说法》、中央电视台第12套节目中的《法律讲堂》、《庭审现场》、《 社会与法频道》等节目。还可以组织观看教育片《少年犯》等。通过合理引导,组织学生以多种学习方式,讨论分析,明辨是非,引起他们心灵上震撼,使他们认识到“法盲”会让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只有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才不会让法盲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还可以促使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总之,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合和渗透法制教育思想是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政治教师,结合学科进行有机渗透更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这样,学生们才能从小在民主法制的教育氛围里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为一个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和用法的好公民。
一、结合教材内容,强化法制教育
政治思想品德类课程本身已经包含有法制、法律知识,首先必须保证教好、学好这一部分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教育活动,在教育中育人。如参加法制讲座和模拟法庭、法制图片展、观看法制教育光盘、法律知识竞赛、失足青少年现身说法等等活动,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体验法律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养成依法自律、依法做人、依法维权的习惯,在潜移默化的感性教育中,触发学生对知法、守法必要性的理性思考。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注意了解和搜集一些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尤其是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案例和材料,并把这些案例、材料制成电脑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以案说法。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法制内容,实现课程固有目标。政治思想品德课程的其他内容,富含大量的法制教育因素,有契机、有条件就应该积极渗透法制教育。渗透时要遵循“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原则。“尊重教学”是渗透法制教育的前提。教学中不能因为法制内容的渗透,破坏教材原意、教材内容、教学程序、教学结构,打乱学科教学秩序,更不能冲淡教学主题,喧宾夺主。“分量适中、目标恰当”的意思是既有渗透,又在量、度、时间上有严格的界定,不能把教学课上成法制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知识内容选择一些法律当中典型的案例来引发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保护自然环境”时,花3-5分钟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看看现在周边的河流没有一条是清澈见底的,和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小孩在小河中游泳、打水仗,河里的鱼鲜美好吃,妇女在河边洗衣服;现在河里的鱼许多已不能吃,就连河水的颜色有时也泛黑,发出怪味,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就会发出感叹:“保护自然环境是多么重要啊!”此时再适时介绍《环境保护法》,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都已经很重视这个问题,因此,有了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注重课堂体验,落实法制教育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将法制教育融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丰富学生们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是思想品德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教育产生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学法的积极性,遵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发展规律,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体验来理解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而且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渗透法制教育
教育无小事,要想减少青少年犯罪首先就要从预防入手,让他们懂得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自觉地远离罪恶。在学生日常管理实践中,要善于抓住发生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小事,适时地利用板报、墙报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收集整理法律知识和案例资料,让他们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提高法律意识。如针对学生上课迟到、上课不注意听讲、不完成作业、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现象,帮助学生分析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认清“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等错误认识的危害性——“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自己堕落为落后的差生或走上犯罪的道路”,促使其时刻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四、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关注社会热点,弘扬法制教育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所以除了课堂上下功夫外,还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弘扬法制思想。教学实践中,特别要求学生关注新闻上连续报道的坍塌、爆炸、反腐、反恐、打架斗殴事件,让学生择时观看一些增长法律知识的电视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第1套节目中的《今日说法》、中央电视台第12套节目中的《法律讲堂》、《庭审现场》、《 社会与法频道》等节目。还可以组织观看教育片《少年犯》等。通过合理引导,组织学生以多种学习方式,讨论分析,明辨是非,引起他们心灵上震撼,使他们认识到“法盲”会让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只有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才不会让法盲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还可以促使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总之,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合和渗透法制教育思想是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政治教师,结合学科进行有机渗透更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这样,学生们才能从小在民主法制的教育氛围里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为一个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和用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