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年间政治谣言乱象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lal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乱 象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十一月十二日,内阁大学士朱赓府邸门前不知何时被人扔下了一本小册子。拿到书后,朱赓匆匆一翻,顿时脸色大变,惊慌之下,迅速入宫进呈神宗。神宗阅后,同样怒不可遏,当即下令严查该书作者。而此时,这本题着“续忧危竑议”五个字的“妖书”早已“一夕之间自宫门迄于衢巷皆遍”。
  那么,这本书究竟说了什么,以致上到皇帝大臣,下至市井百姓,都为之震动?原来,书中所论,正是当时朝野上下争执不已的太子册立之事,也就是所谓“争国本”事件。这篇只有三百多字的文章,直言不讳地警训:神宗虽不得已而立太子,但由于宠爱郑贵妃,将废太子而立福王,而促成此事的,则是以朱赓为首的一干奸臣小人。
  看到此書,神宗不能不想到发生在五年前的另一桩“妖书”事件。当时,由于神宗迟迟不肯册立太子,群臣反复劝谏无果,众议汹涌,一本题为《忧危竑议》的小册子骤然出现,书中援引历代嫡庶废立之事,暗喻神宗之所以不立太子,乃是意属福王之故。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神宗迫于群臣压力,终于同意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原以为事情就此停息,孰料才过两年,此事又被翻起,甚至愈演愈烈,议论更加出格,怎不令他震怒?
  整个晚明,可以说就是一个政治谣言迭起的年代。这些谣言,有的危言耸听、操弄黑白、不难辨明,也有的虚虚实实、捕风捉影、真假莫名,致使朝政失纲、人心不稳。政治谣言自古有之,但像晚明这样泛滥,却是无出其右。
  大致地说,万历年间的政治谣言有这么几种。
  一是士人笔记。明代士人的笔记,品种数量都超过唐宋,至于议论时局政事之大胆,更是前所未有。例如,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嘉靖皇帝由于酷虐无度,险被宫女缢杀,如此丑闻正史自然讳莫如深、一笔带过,而在沈德符《万历野获篇》中却详尽叙述其始末,丝毫不给皇帝颜面。
  二是街谈巷议。正如曾在万历年间担任过内阁首辅的沈一贯所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 扺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说到这,不能不提到一个特殊群体——“山人”。晚明的山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隐士幽客,而主要依附奔走于达官贵人门下,成为官场的边缘人群。这些人往往受所事官员指使,四处散播谣言,有的甚至利用谣言敲诈要挟官员,以至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朝廷特别下令,“其皇城门禁著申饬稽查,匿名文书依律不许受理,山人、术士、罢闲官吏,严加驱逐缉拏,毋容宽纵”。显然也是注意到了山人在政治谣言传播中的恶劣作用。
  三是官员回忆。万历五年(1577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回湖北江陵葬父,经过河南新郑,专程探望了罢黜在家的原首辅高拱。二人相见潸然泣下,感慨不已。万历六年(1578年),高拱去世。可能在张居正心中,他们这一对由政坛宿友变为宿敌的恩恩怨怨从此可以落下帷幕了,但他不会想到,一年前那感人的场景或许只是高拱出色的“表演”,就在被逐归家的这一段时间里,高拱愤愤写下《病榻遗言》,其中以“矛盾原由”为题详叙其被张居正、冯保联手驱逐的经过,更以“毒害深谋”为题记录了张居正欲借“王大臣案”置其于死地的阴谋。全书充满了对张居正的愤恨之情,其中虽有不少片面之词甚至不实之处,但由于高拱的特殊身份,此书一经刊印,便迅速流传。宫廷斗争的波谲云诡,当朝大臣的尔虞我诈,在书中详尽描绘、纤毫毕现。
  四是大臣奏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政治谣言的泛滥,一些大臣在其奏疏中也毫无顾忌地予以引用,正如《明神宗实录》所指出,“迩来章疏衍漫,务为攻讦,而谑语隐词,尤非对君之体”。所谓“谑语隐词”,无疑就包含那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传言流言甚至谣言。
  根 源
  如前所说,政治谣言自古有之,但晚明政治谣言的泛滥,却有其特殊的生长土壤。一是政治的不透明。中国古代上层政治特别是宫廷秘辛历来被统治者所遮掩,莫说寻常百姓,就是中下层官僚,也难以一窥真貌。在这种情形下,政治谣言无疑极大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并成为其茶余饭后、街谈巷议的谈资。二是党争的推动。政治谣言的本质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其在万历时期大面积出现,说明斗争各方愈来愈重视运用舆论的力量向对方施加影响,即所谓“奸党仇家,惯造蜚语”。
  (摘自《学习时报》)
其他文献
在我妈眼里:我戴耳机听会儿歌,我马上要聋了;我看会儿手机,我马上要瞎了;我一顿饭没吃,我马上要饿死了;我出去下了顿馆子,我马上要被毒死了;我在椅子上坐会儿,我马上要瘫痪了。感觉我每天都处在生死傷残的边缘。  神评论:在我妈眼里,我得了任何病都是用电脑引起的。
期刊
愛德华·萨尔斯1987年出生于墨西哥,是一位插画师,他用简洁明了的笔触表现了人们的生活现状,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嘲讽和写实,既幽默又深刻,看完发人深思。
期刊
抗战时,次长雷震视察福建永安。他见到当地一保长,就问:“上过几年学?”“我不认字。”“公文怎么处理?”“靠鼻子聞。有煤油味的扔了,没味或者有墨味的请私塾先生念。煤油味的是官文,保长人手一份,没啥用,只能烧火。墨味是专门写给我的,不认真照办不行啊。”
期刊
西塔寺院的一群僧侣,包括大住持尼西留斯在內,正在穿越埃及沙漠。突然,一只狮子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全都很害怕,赶紧逃跑。  数年后,在尼西留斯弥留之际,一僧侣问:“住持,您还记得我们遇到狮子的那天吗?这是我唯一一次看到你害怕。”  “但我并不害怕狮子。”  “那你为什么跟我们大家一样逃跑呢?”  “我想,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来逃离一只狮子,总好过花一辈子的时间去逃离虚荣”。  (摘自《新民晚报》)
期刊
1963年5月,胡耀邦到浏阳沿溪公社联盟大队察访,一些农民反映大队长张启流有问题。第二天,胡耀邦有急事匆匆走了。张启流对群众说:“你们想告倒我么?哼,別高兴得太早,上面来的人都是‘过路神仙’,歇歇脚就走。”两天后,胡耀邦回来,他说:“我就不当‘过路神仙’,不查清问题不收兵。”胡耀邦住了一个多星期,查清大队部的问题,对张启流进行严肃处理。
期刊
科学家和营养学家已经发现,缺乏某些营养元素不仅会导致生理疾病,对人的心理也有影响。英国“Character-Scotland”网站指出,锌的缺乏极易引起情绪不稳和抑郁,这一点在小孩身上最为明显。研究者强调,爱吃甜食的孩子缺锌几率更高。  另外,维生素B6摄入不足会导致头痛、困倦和暴躁,维生素B6在酵母菌、肝脏、谷物、肉、鱼、蛋、豆類及花生中含量较多。  相对其他营养元素。缺铁是人群中更普遍的现象,
期刊
人们都说苏轼天赋好,能“过目成诵”。有一天,有位朋友去看他,等了好久苏轼才出来会见。客人不高兴。苏轼解释道:“我正在抄《汉书》。”客人听了不理解。苏轼说:“我抄《汉书》到现在已经抄上三遍了。第一遍每段抄三個字,第二遍每段抄两个字,现在只要抄一个字。”客人将信将疑地挑了几个字一试,苏轼果然能顺势背出有关段落。原来,苏轼的“过目成诵”是勤学苦练的结果。苏轼不仅三抄《汉书》,其他如《史记》等巨著,他也是
期刊
1917年,康有为参与张勋复辟,梁启超却支持段祺瑞,讨伐复辟。有人对梁启超说:“你的老师康有为正在建立新朝,你却草檄声讨,不为老师留丝毫余地,这在师徒情谊上实在讲不过去。”梁启超回答道:“师徒归师徒,在政治方面,不妨各有其主張。我不能与我师同为国家罪人。”
期刊
制度要发挥真正的效力,人的因素十分关键,如果制度事关执行者的切身利益,那执行效力就会因这种影响而发生改变。  只要存在公共权力、存在专门从事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人,“职务消费”就会存在。在中国古代,这方面也早有许多制度和规定,并把抑制过度“职务消费”作为吏治的重要内容,但成效并不理想。  公务招待与公款吃喝  “职务消费”里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公务招待。早在周朝就设置了天官,下面管理膳夫、庖人、兽人
期刊
大国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有强大的实力,有了这一实力,就有使用这一实力的可能。所以,对于大国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使用自己的强大的实力。  Edward A.McCord(马寇德)教授,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GWU)的历史与国际事务教授。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他曾经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生活、研究了5年,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于民国时期的军事与社会的关系,例如军阀的崛起、军队与社会政治权力的关系等。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