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排球教学及若干建议

来源 :体育博览·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ia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排球教学主要以讲解和示范的方式进行,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特征,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角度分析如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形成排球意识。希望对未来排球教学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排球特征 排球意识 排球教学
  一、排球运动的基本特征
  排球运动是两队各六名队员在由球网分开的长18米、宽9米的场地上,以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球等动作组成进攻和防守,不使球在本方场内落地的一种球类运动,具有的瞬时对抗性,攻防短暂、变化瞬息,时间跨度较长的特点。
  1、球技特征:垫球弧度低、失误少、速度快、到位多;传球技术速度化、低平化;扣球反应及时、起动快、卡位好、能用各种高难防守动作,如直斜线结合、定跑结合、长短线结合、顺逆飞结合、强快攻结合、前后排结合和等手法完成空间上左、前、右、上、中、下 的顽强防守;拦网弹跳力好、滞空时长、拦阻范围大,空中手型变化及时准确。
  2、战术特征:进攻点多、战术变化灵多、牵制力强、“杀伤力”强,对一传压力大,组攻范围大。
  3、心理学特征:精确的时空知觉;注意的稳定性与迅速转移;敏捷的战术思维;坚毅的意志;良好的性格。
  二、排球教学中的讲解与示范
  体育教学多为示范性教学,教师讲解技能知识,并为学生做出示范来指导学生所学技术动作的全过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解动作名称、方法、要领和技能要求等。并将整个技术动作完整地进行示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在排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讲解
  讲解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动作的内容和要求,选取合适的讲解形式,抓技术动作的重点环节与关键,以及动作结构的内部联系,用最生动的语言(术语),直观形象地把技术动作的概念、要领,精讲到点子上,力求讲得透彻,使学生一听就懂,便于理解、记忆。让学生正确了解各个动作的关键,务必使其牢固掌握。可适当地讲解易犯的错误动作,分析错误动作的成因,加深学生理解正确技术的概念。
  (二)示范
  示范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动作的结构、顺序、形象以及要领和方法,形成动作表象。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动作要标准示范,明确要使学生了解的某种动作的形象,技能的结构,可先为学生正确地做出完整动作,立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待学生练习一段时间,根据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重点纠正错误动作和动作的重点部分。同时,注重示范的集团和方向。体育教学不可忽略的问题就是教师示范动作时的站位,学生队形以及安全的要求问题,示范的位置、方向要尽可能地与学生跟做的方向相一致,可采用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等示范形式,让全体学生都听得见,看得到。由于因教师示范站位等问题,造成学生不清连贯、完整、正确的动作产生错觉,形成错误的技术概念的这种情况不可避免,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方式,如图解、录像等的演示,辅助完成学生完整的动作形象的建立。
  三、关于排球意识培养的研究
  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一的重视学生动作技能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往往会苦恼于在非对抗性的教学和训练中,学生完成单个动作表现得不错,但在对抗性比赛中,往往处于无目的的观望状态,或做完一个动作后,后续动作完成不了。这是一种“球场意识”缺失的表现。运动心理学指出,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运动员对比赛客观存在的现实和规律的主观反映,是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球场意识”则是指在体育竞赛中,主动运用意识感知、分析、判断多变,复杂的比赛情况,综合运用体能、技能,与同伴配合完成各种攻防战术的组成,最终实现胜利。因此,排球意识可以定义为是与排球知识经验相关联的一种高级的反应机能,是排球运动员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提炼和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性活动。在排球教学与训练中,加强排球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排球意识的形成机制
  排球运动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视觉反应能力,在足够大的视野范围内,通过视觉器官迅速准确的观测方位、空间、距离,全面的了解场上的攻守情况。并将相应的刺激信息转换成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质,大脑皮质不失时机的分析处理来自主客体、时空等多方面的,大量的感觉信息,并产生恰如其分的综合反应。既要监视对方行动,又兼顾与本方协调配合,迅速的判断各种变化关系,正确运用战术确定行动方向,采取有效动作。因此,排球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的循环过程,包括感知信息、编码复述、储存加工、反馈转化等过程,形成于反复运用、总结、分析、提高的排球实践过程中,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信息理论、认识论、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排球运动实践之上的,意识作用于实践,实践强化意识。
  (二)排球意识的训练方法及要求
  不少排球教师认为,排球意识的形成有赖于通过比赛临场经验的积累。这种认识是正确的,意识的形成是反复实践的结果。但仅靠队员的个人积累是不够的,教师可利用自身的排球学习经验及教学便利,为学生制定合适的加强排球意识的心理训练和科学安排,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全面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问题。
  排球意识的训练必须从运动员初学排球时抓起,同时进行专项素质、技战术训练和排球意识的心理训练,指导学生用脑及各种感观去观察、判断球场变化情势,运用已掌握的动作完成技战术的配合等。在排球对抗性比赛和练习中,要设计多种复杂的条件,指导学生综合利用视觉因素、思维因素,从多角度进行重点观察,合理地分配注意力,并要抓住观察物的外部特征,进行快速分析和准确判断,要不断分析对手行动目的,分析对方队员及本方队员的空间位置、行动速度、节奏的变化以及球体离开人时在空中的飞行速度、方向、力量等变化。在本方防守时,要迅速识破对方的进攻意图、攻击点,要合理布防,准确预判,组织有效的防守;在本方进攻时,要选择对方拦防布局薄弱区域,避实就虚,选择攻击点。因此在排球教学中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排球意识训练。
  1、基本技术中的意识训练
  结合对抗性比赛的特性,排球意识训练主要有接发球的意识训练和扣球意识训练,在接发球的意识训练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发球特点、性能、基本落点。进行发球出手瞬间,对球的运行弧度、高低方位,球速以及球到本方时的晃动程度的判断练习,并相应地做好迎球移位和落点接球动作练习。在做好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可向学生布置一定的战术任务,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根据本队二传手的位置或进攻战术的发动点,有目的、有意识地控制好垫球的弧度和落点,在无球状态时,做好接应准备,否则一传不到就失去了进攻的机会。在扣球意识训练中,要求学生能准确判断球出手的高度、速度和弧度,二传手的位置,击球的姿势,球在近网还是在远网,由此来决定步速快慢、步幅大小等,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好上步、起跳、击球时间完成空间的扣球动作。
  2、集体配合中的意识训练
  排球比赛常常短时间内高强度动作繁间歇交替发生,众多不确定因素对击球质量影响都会产生影响,教师要培养学生在任何复杂的状况下都不失时机地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抉择的能力,调整自己与来球、球网、同伴之间的时空关系时,合理安排攻防技术动作。具备了能够长时间的将注意力始终高度的指向和集中于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迅速捕获战机,自如应对对手的突然袭击。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运动素质,良好的弹跳、灵活的反应、快速的动作频率,以及熟练的基本技术,较强的快攻意识,掌握和运用快速移变的战术。
  四、建议
  1、多进行对抗性、实效性、配合性训练,通过实践比赛,加深学生对战技术运用规律的理解,重点抓好对抗训练质量和应变能力,学生对时空的利用,提高运动员的观察判断能力、决策应变能力、实战能力。
  2、通过播放录像并根据场上出现的情况具体讲解位置的轮换以及整个比赛的进行过程规则等,使学生了解动作的全过程和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讲解扣球、传球的结合,以及对比赛规则,学生掌握起来更容易。
  3、每一个队员对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相容性是排球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排球队内队员之间的心理相容程度与竞赛成绩呈正相关,缺乏同情心、坦率性、热情与急公好利等心理相容的行为都是导致团队协调作战失败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阳艳.排球教学中的讲解与示范[J].新课程学习,2011,1
  [2]王茂仕,符壮.关于排球意识培养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
  [3]李继华.论现代排球运动的基本特征[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