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贯彻《上海市检察机关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上海市各级检察机关致力于方案细化,将工作做深、做精,直击问题的原发层面,并不断调整和改进,于细微处见实效。
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的“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中,上海市检察机关积极拓展案件来源,通过开通“随手拍公益”APP、设立公益诉讼观察员、设置公益诉讼举报中心、设置社区举报联系点等方式,全方位深挖食药品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
早在2018年5月,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的公益诉讼线索“随手拍”举报平台就已正式上线。
市民可以使用手机通过检察微信公众号直接提供公益诉讼线索,“随手拍”“有图有真相”。以这种方式完成对身边公益诉讼线索举报,快捷、方便。市民通过检察微信公众号上的“随手拍”平台,上传照片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对发现的公益诉讼线索情况进行举报,实现对公益诉讼线索的一键“秒杀”。只要是发现关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致使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遭受侵害的行为,无论线索大小,市民都可以向人民检察院进行举报和控告。
通过专项监督活动,上海市检察机关督促、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健全食药品“黑名单”制度,对有犯罪记录的食药品生产经营者实施从业限制;及时跟进社会热点,依法办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食药品领域犯罪案件。
例如,针对疫苗监督和校园学生餐饮管理等领域的问题,检察机关快速反应,启动公益诉讼办案协调机制,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跟进调查,通过问询监督、联合检查等方式督促问题解决。又例如,针对网络外卖订餐平台存在的无证照经营、证照过期、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等问题,从线上线下两方面进行监督,提出检察建议,强化了网络订餐食品的安全与质量防控。
检察机关在网络订餐平台上发现一些问题:部分商户实际经营地址与公示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注册经营场所不一致;超出食品经营许可证许可的经营范围销售食品;商户公示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已超过有效期,但仍在经营;多家商户使用同一张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存在套牌现象,等等。
检察机关针对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的检察建议指出,餐饮服务平台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资质审核不严,应当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入网食品经营者的准入标准和食品安全责任。餐饮服务平台应完成对所有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现场核查,确保其具有实体经营门店,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且对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进行检查,督促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及时更换已到期或将到期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应对核查出问题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提出整改意见。对拒不整改的,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网络食品交易安全。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投诉举报处理奖励机制,鼓励配送人员、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及时、精准的检察建议,增强了检察机关与相关单位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被建议单位对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也为提高各区院检察建议整体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奠定了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各区院在办理食药品相关案件的过程中,通过邀请旁听庭审、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请法律专家对检察工作提出建议,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信息。
专家们充分肯定了各区院检察官深厚的专业功底,以及专项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上海市检察机关对食药品领域案件提起公益诉讼意义非凡,后续要进一步理顺公益诉讼法律关系,明确惩罚性赔偿对象,切实履行好公益诉讼基本职责,努力办出“标准之诉”“制度之诉”,争取让这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练育强:根据“两高”相关司法解释,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虽然条文以列举方式规定了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但条文后还有一个“等领域”作为兜底性表述,所以无论案件涉及保健品、食品还是药品,检察机关都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王宗光:在涉及食品销售欺诈的案件中,发广告、送小礼品、打电话等行为司空见惯,看起来好像很难入罪,但我们不能将这些行为割裂开来,应该进行整体评价。这些行为具有被认定为诈骗罪的理由: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例如,虚构“国家级食品、保健品开发工程”、虚构“执业医师、营养师认证”、虚构消费者身体检测数据,以及价格欺诈。这些行为极易使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
深挖食药品领域案件线索
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的“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中,上海市检察机关积极拓展案件来源,通过开通“随手拍公益”APP、设立公益诉讼观察员、设置公益诉讼举报中心、设置社区举报联系点等方式,全方位深挖食药品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
早在2018年5月,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的公益诉讼线索“随手拍”举报平台就已正式上线。
市民可以使用手机通过检察微信公众号直接提供公益诉讼线索,“随手拍”“有图有真相”。以这种方式完成对身边公益诉讼线索举报,快捷、方便。市民通过检察微信公众号上的“随手拍”平台,上传照片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对发现的公益诉讼线索情况进行举报,实现对公益诉讼线索的一键“秒杀”。只要是发现关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致使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遭受侵害的行为,无论线索大小,市民都可以向人民检察院进行举报和控告。
建立健全食药品“黑名单”制度
通过专项监督活动,上海市检察机关督促、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健全食药品“黑名单”制度,对有犯罪记录的食药品生产经营者实施从业限制;及时跟进社会热点,依法办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食药品领域犯罪案件。
例如,针对疫苗监督和校园学生餐饮管理等领域的问题,检察机关快速反应,启动公益诉讼办案协调机制,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跟进调查,通过问询监督、联合检查等方式督促问题解决。又例如,针对网络外卖订餐平台存在的无证照经营、证照过期、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等问题,从线上线下两方面进行监督,提出检察建议,强化了网络订餐食品的安全与质量防控。
检察机关在网络订餐平台上发现一些问题:部分商户实际经营地址与公示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注册经营场所不一致;超出食品经营许可证许可的经营范围销售食品;商户公示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已超过有效期,但仍在经营;多家商户使用同一张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存在套牌现象,等等。
检察机关针对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的检察建议指出,餐饮服务平台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资质审核不严,应当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入网食品经营者的准入标准和食品安全责任。餐饮服务平台应完成对所有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现场核查,确保其具有实体经营门店,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且对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进行检查,督促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及时更换已到期或将到期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应对核查出问题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提出整改意见。对拒不整改的,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网络食品交易安全。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投诉举报处理奖励机制,鼓励配送人员、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及时、精准的检察建议,增强了检察机关与相关单位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被建议单位对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也为提高各区院检察建议整体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奠定了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征询专家建议改进工作
各区院在办理食药品相关案件的过程中,通过邀请旁听庭审、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请法律专家对检察工作提出建议,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信息。
专家们充分肯定了各区院检察官深厚的专业功底,以及专项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上海市检察机关对食药品领域案件提起公益诉讼意义非凡,后续要进一步理顺公益诉讼法律关系,明确惩罚性赔偿对象,切实履行好公益诉讼基本职责,努力办出“标准之诉”“制度之诉”,争取让这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练育强:根据“两高”相关司法解释,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虽然条文以列举方式规定了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但条文后还有一个“等领域”作为兜底性表述,所以无论案件涉及保健品、食品还是药品,检察机关都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王宗光:在涉及食品销售欺诈的案件中,发广告、送小礼品、打电话等行为司空见惯,看起来好像很难入罪,但我们不能将这些行为割裂开来,应该进行整体评价。这些行为具有被认定为诈骗罪的理由: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例如,虚构“国家级食品、保健品开发工程”、虚构“执业医师、营养师认证”、虚构消费者身体检测数据,以及价格欺诈。这些行为极易使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