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组合作学习从“有形无神”走向“形神兼备”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_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本文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有形无神”的现状,同时提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形神兼备”的活动设计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课堂活动;设计策略
  
  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我们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上世纪70年代初,欧美国家的专家们将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课堂,并发现了合作学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合作学习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入到小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但是,当我们用合作学习的本质要求来反思教学实践,用批判的眼光检视合作学习的效果时,我们却发现,由于不少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缺乏足够的了解,小组合作学习有其“形”而无其“神”。如何真正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其“形神兼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 “有形无神”的现状
  
  1. 合作小组变成“合桌”
  合作学习意义上的小组不同于传统的互助学习小组,它的组建有其特定要求。教学中,有的教师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教室里面将学桌摆成“U”型、“□”型,让学生围在一起上课就叫做小组合作学习了。由于小组成员搭配随意,又没有明确的分工,使得合作学习的本质功能未能得到真正发挥,“合作学习小组”演变成传统的“互助学习小组”。
  2. 合作过程“无合”“无序”
  小组合作学习本来是要小组成员彼此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的。但是在不少小组合作学习中:一是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演变成了“好学生讲,差学生听”。小组成员中,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捷、善于表达的学生会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弱一点的学生则懒于思考、不会思考甚至不思考,人云亦云,坐享他人之成,使合作学习小组成为少数乃至个别学生表演的场所。二是不少学生缺少合作技巧、合作心向,只顾做自己的事,讲自己的话,不愿意帮助别人,也不愿意倾听他人讲话,做不了事,达不成共识,乱七八糟、吵吵闹闹一场了事。
  3. 合作内容难以合作
  在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经过精心准备。一是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既没有讨论的兴趣,也没有东西可以讨论,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这样的合作,是一种形式上的表面合作,讨论的内容难以深入,甚至变成了学生间的闲聊,导致学生是“有议无质”,体现不出学生间思想火花的碰撞和语言水平的长进。二是一些比较抽象、比较难的学习内容,教师不进行必要的讲述、分解、辅导准备,就让学生开始合作,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不知从哪儿下手。结果“热热闹闹”一通,实际根本就无法进行实质性的合作学习。
  4. 合作变成学生“自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的方式,是整个教学流程的一个环节,因此它必然要求教师积极地参与和引导。但是在有的教师的教学中,往往把学习任务一布置,便“放手”让学生来进行合作学习,至于学生怎样合作、合作中存在哪些问题,教师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指导,缺少应有的组织、调控,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游离于师生教学互动之外的一种陈设,学生的合作学习成为“自学”。
  
  二、 “形神兼备”策略的思考
  
  为了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形神兼备”,我认为应该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时机、方式、评价等方面来设计课堂活动。
  1. 科学灵活,优化小组构成
  与传统的互助学习小组不同,合作学习意义上的小组是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等方面不同的学生构成的异质小组,组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同时就全班而言,小组与小组之间要求基本平衡,具有同质性。组内异质为合作互助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一般情况下,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合作学习小组组建的基本要求。为此,在组建小组时,必须做到:①要在充分分析班级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力水平、个性特征、性别比例、家庭社会背景等各方面情况下,进行学习小组的科学搭配;②允许学生按照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愿意参加的小组;③小组的规模要小,一般以4~6人为宜,小组的规模过大,会导致少数组员逃避学习责任;④小组的组建是为开展合作学习服务的,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特殊的情况下,要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进行小组的合并(分散)、组员的再调整等,以确保合作学习目标的达成。
  2. 精心设计讨论的话题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等条件,精选讨论的话题。话题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避免话题过大或过小,难度过深或过浅。应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确定哪些话题适合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话题要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能体现教材的内涵,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
  为保证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教师应就话题的内容,给学生必要的提示,通过提示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我在让学生讨论“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spring / summer / autumn / winter ?”(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5 )这个话题时,给学生观看了许多与这个话题相关的VCD,然后才让学生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3. 注意活动内容的趣味性
  要使小组合作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必须考虑学生是否能合作和积极主动参与。因此,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必须针对一定的学习目的来设计。
  我在教学中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并且将活动的方式延伸到课外。例如,教Holidays(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6 )时,课前布置各小组收集有关中西方节日的资料。上课时,学生兴趣很高,介绍了Christmas、Easter、Spring Festival、May Day、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 Festival、National Day、New Year’Day…课后,开展了优秀作品的交流和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感、提高学习兴趣。学生们为了完成好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别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收集网上资源,有的请来了家长做助手,相互配合。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 加强训练,培养合作技能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方式,其要义不仅仅是通过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品质,亦即合作学习的目标应包括:“学术性目标(academic objectives),即我们所说的教学目标;合作技能目标(cooperativeobjectives)。”从教学实践来看,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训练与培养,既是合作学习的本质要求,也是保证合作学习顺利进行、提高合作学习效果的必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合作技能培养必须予以充分关注:①必须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如听取、说明、求助、反思、自控、帮助、支持、说服、建议、协调、综合等,弄清每种合作技能的作用。②努力使学生认识各种合作技能对于个人以及集体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主动、正确运用合作技能的积极性和责任感。③要有步骤、分层次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学生合作技能的学习与培训。就合作技能掌握的种类而言,可以一种一种地让学生逐步学习,以期全部掌握、融合运用;就培训时间而言,可以让学生专门练习合作技能,也可以把训练与学习任务结合起来一同进行;就掌握的程度而言,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掌握及运用熟练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一句话,学生的合作技能不是与生俱来、自然生成的,和其他的技能一样,需要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训练与实践,并最终逐步形成。
其他文献
针对在舵机、导引头、惯导等弹上设备日益数字化的趋势下飞控系统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DSP+FPGA结构的通用飞控计算机平台.DSP+FPGA结构能发挥两种处理芯片各自的优势,而且具
将4种中药提取物稀释成安全浓度范围内的高、中、低3种浓度,分别与IBV以3种方式加入到培养成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培养体系中,用MTT法测定IBV感染细胞能力的变化.结果表
网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环境的创设提供了可能,为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条件。文中笔者从网络学习
摘要:通过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巧用,来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再现想象表达的语境,传达文字背后的意境,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神思飞扬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语文课堂;多媒体运用;再认识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现状    近年来,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力创多种教学模式的新课程改革中,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在日常教学中,青年教师倾向于在多媒体(小媒体)教室上课。而公开课中,绝大多数教师
本文根据建设数据库的工作实践,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质量数据库建设的措施与对策.
本文采用聚酯纤维筛网袋法测定了9种饲料中的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每种饲料做了10个平行样的重复性测定,结果表明,本法测定饲料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的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5%;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