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中“七艕”

来源 :广东造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七艕”是清代后期一直活跃于广东沿海的渔船,是典型的“广船”之一,作者通过考证和模型制作,对“七艕”的性能、结构作了较详情的描述,进而推论出粤中“七艕”与百岁渔船“金华兴”是姐妹型广东海船。
  关键词:广船;七艕;结构;舾装;“金华兴”号
  中图分类号:U674.92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Qi bang” is used actively as fishing boat in later period of Qing dynasty, and also one of the typical ship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author has detailedly describes the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e by textual research and model test,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yue zhong qi bang” and “jin hua xing hao” are sister vessel of Guangdong type vessel.
  Keywords: Guangdong type vessel;qi bang;structure;outfitting;“jin hua xing” hao
  中国古代航海木船,是通经过几千年来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形成了适合在自己海域航行的船种,如著名的四大船型:长江口地区的“沙船”,主要适应浅水沙底海域,通常走长江口以北的黄海、渤海航线;“鸟船’为浙江沿海的一种快速船种,头小身肥,在岛礁中行驶灵活,出行水上,犹如飞鸟;“福船”是适合远航的优良船舶,为福建沿海建造;广船是广东、广西两省建造的在南海区域航行的木帆船。
  1 “广船”特点
  “广船”是南海区域广东、广西两省建造的木帆船,船体瘦长,首低尾高,吃水较深,甲板梁拱小,悬帆力强,适航性好,续航力大。船体横结构以密距肋骨为主;纵结构在远洋船上多有龙骨和大楋;造船用料讲究,多采用当地或进口硬木;舯前方装有能垂直升降的舯插板;舵叶上开有成排菱形小孔;大型船前、中桅均前倾,有桅索装置。一般悬三角扇形硬帆,用布较厚,篷竿较疏而粗。
  据《广东通志.海防》及有关史籍记载,“广船”用铁力木建造,较福船坚而巨,利于冲击敌舰,可发火炮,可掷火球。
  2 自然环境
  广东、广西两省面临南海,大陆海岸线达3000多公里,海岸曲折,海底的地质状况亦不同。以珠江口为界,珠江口以东的粤东地区,沿岸海底坡度较小,多沙砾与暗礁,水深40米以外多泥堆底;珠江口以西雷州半岛以东地区,沿海海底坡度较大,底质多泥沙。沿岸海水透明度大,多深水良港。
  沿海多季节风,冬季盛吹东北风,夏季以西北风为主,全年风向、风力稳定,约有8个月经常保持4级风以上。主要海流流向随季节风改变,冬季平均流速0.5~0.7节,夏季为0.2~0.3节。
  由此产生了适应当地海域状况的许多优良船种,如北海大拖、开尾、索鮕、阳江索、包帆、红鱼钓船等。
  3 典型船种
  “七艕”船(图1)是粤中地区有代表性的一种海洋木帆船——渔船,也可作货船用。“七艕”船体较长,略有平行的中体,小尖V船首;卵形船尾,尾部有特高的上部建筑;硬木龙骨;水线附近有舷侧厚板;船的方向稳定性好,续航力强;三桅,悬三角扇形硬帆;舯前方有插板;尾舵呈方形,舵上开孔;载重量为50~80吨。
  3.1 船体结构
  “七艕”船的尺寸如下:总长27.9米,满载水线长23米,型宽5.66米,水线宽5.56米,型深1.95米,吃水1.6米,排水量147.2吨。船体呈圆角型,船体横结构采用46组肋骨,水密隔舱壁把船体分割成15个舱室,肋骨和隔舱壁分担着船舶的横向应力。为防虫蛀,内肋骨和隔舱板使用樟木;纵向强度主要由龙骨和舷侧大楋承受。龙骨和甲板上部大楋用硬木,舷侧水线处纵通大楋用去皮圆木建造,从首部延续到尾封板处。
  3.2 桅帆装置
  粗壮的主桅前倾1.5°直立,底部直径0.4米,长度19.6米,甲板以上带有多道铁箍,用来增加强度。桅杆左右配有桅夹,后部紧靠厚板制成的桅面梁,前面甲板中间有强力纵向支撑构件;桅杆下部略呈方锥形,靠自身重量与上宽下窄桅夹孔紧密配合,桅杆根部坐在桅座底部的金刚脚上,不触及船底板;前桅底部直径0.28米、长度12.7米,前倾3.5°,插入桅座,坐在金刚脚上;后桅底部直径0.2米、长度8.1米,前倾7度插在甲板上的桅座里,而桅杆则直接固定在左侧的舷艢上。
  在前桅和主桅的顶部,两边各置有三股和四股通向舷墙边的稳桅索,在绳索下部装有一组滑轮,用来调节稳桅索松紧。桅杆侧支索在西洋帆船上广泛应用,在中国帆船上很少见。
  “七艕”配有形状相同而大小不一的三角扇形厚布帆(图2)。上帆桁、撑条、下帆桁全部向帆的上帆的上风缘底部收拢,乍看时好似张开的扇子。主帆面积145平方米,用9根篷杆;前帆面积68.5平方米,用7根篷杆;后帆面积28.2平方米,用6根篷杆。帆装属疏杆型硬帆,其主帆宽超过船宽。主、前帆的升降索通过上帆桁和桅杆上部的双滑轮组,由甲板上的横绞车进行操作。每根撑帆桁杆的两端固定在帆边的绳纲上,从帆桁后端引出子缭绳,通过滑轮组,由甲板上的一根主缭绳最后收拢。
  3.3 定向工具
  “ 广船”的特点之一是使用开孔舵舵干直立,舵叶面积大,呈方形,为不平衡舵。舵叶上开有四排菱形小孔,以减少转舵力矩,使操纵时省力,又不影响舵效。尾封板后面的横梁上装有上舵座,下舵座安装在近船底的尾封板上,舵的升降绞车架在船尾甲板上,如图3所示。
  在船舯前方装有能垂直升降、伸出船底之下的插板,船驶风须防止横漂时,将插水板底边降至船底以下,这种使风辅助装置也属于广船的特点。如图4所示,在船的纵中线处,开有一个贯穿甲板与船底的纵向长方形围孔,孔的长度和宽度略大于插水板,孔壁要求水密。插水板上端纵向排列三、四个小孔,供插木销以固定板的上下位置。插水板纵向置于围孔内,由甲板上的绞车控制升降。
  3.4 系泊设备
  中国帆船上常常携带几种不同式样的锚,以适应不同的锚泊条件。在沙质区域,使用木制的锚,铁锚用于多石的锚区。除锚缆外,在锚头或爪尖小环上系有起锚绳,起锚时,拉收起锚绳,锚容易松动,易被起锚。船头船尾两边各有两根高出舷墙的方形肋骨,一般作带缆桩用。船上配有长短跳板各一,用于船与岸、船与船的行人交通。
  4 “七艕”与“金华兴”号
  “金华兴”号是一艘百岁渔船,该船是在2004年5月福建省的一次“七海扬帆”活动中,在福建东山湾渔船作业区发现的三桅广式帆船。该船长28.5米、宽8.2米、排水量200吨,船体宽大,船首尖而低,船尾圆满而高翘,八个舱房、十六个床铺,三桅,水密隔舱,多孔舵,转轴舵,平衡硬式斜桁四角帆。船底板用的铁力木,肋骨用的古樟木。以笔者之见,图2的阳江渔船与图5的“金华兴”号如出一辙,既同类又同款,是广东的牵风型船,所以研究“七艕”也为研究金华兴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中国海洋渔船图集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
  [2] 长江之帆船与舢板 .[M]1971.
  [3] 水运技术词典——古代水运与木帆船分册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0.
  [4]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三分册.[M].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2018年4月28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成立四十周年发展研讨会在该院成功召开。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杨国权、总工程师粟娟,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王越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启翔,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成研究员,原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局长颜用棠、江镜洪和副局长吴劲章、许广汉,广东园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承宜,广东省林业厅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庆辉,中国林科院热林所所长
期刊
摘要:通过对江门市新会区中心园林区环境改造规划设计与城市管理的研究,在营境理论指导下,初步探讨以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为目标的环境改造路径与方法.探索出一条以绿道慢行系统打造“园城一体”中心园林区的规划路径,建构出一套基于新会市民生活情境与会城历史文化景观交融的绿色基础设施设计方法,系统梳理了构建中心园林区城市室外人居环境的三大原则与范式,总结归纳出营境学视野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介入路径、角色定位及操
期刊
摘要:岭南传统乡村有其典型的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近几十年受到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冲击而面临传统乡村景观毁坏、乡村建设缺乏规划以及地带性景观缺失等问题。以东莞市石排镇连片示范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设计为案例,并且以王绍增先生的营境理论作为规划设计指导思想,深入探讨风景园林师在乡村建设中如何从空间规划、留住乡愁记忆、重塑地带性景观等方面展开规划设计工作。  关健词:风景园林;东莞石排;人居环境整治;营
期刊
2012年12月27日,广东园林学会会员单位广州动物园应邀参加了由“广州科普基地联盟”组织,华南植物园、广东省科学中心、广州动物园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科普教育活动。在活动开幕式上,广州动物园将荣获广东省科普作品二等奖的《动物故事会》50本捐赠给从化市太平中学,并围绕“动物的适应性”的主题展示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科普互动内容,包括各种鸟的脚、头部特征标本、环尾狐猴摄影挂图、动物趣闻拼图、鸵鸟和鸸鹋蛋,
期刊
摘要:广西容园位于南宁柳沙半岛某小区内,其营造路径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营造方式。园林意向的经营遵循“景从境出”的设计方法,而其匠作建造方式强调场所体验的入境式设计。本文首先以容园围墙设计过程为例,具体讨论容园的设计启动的方式;通过其中曲复廊一景的经营过程,阐述容园在意象经营方面如何做到“景从境出”,最后通过具体材料作法的呈现,简叙材料容园的建造方式。  关键詞:容园;风景园林;景从境出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因其具备端庄典雅的造型、富有诗意的画面、形神兼备的意境、师法自然的手法等特点,被世人所备受推崇和青睐。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现代插花艺术该要如何传承与创新,应引起当前中国插花界的重视。本文文章试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与特点出发,探讨现代插花艺术设计中的“中国风”。  关键词:插花 ;传统 ;风格中国风 ;创新  中途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建峰索具有限公司是华南地区最大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索具企业,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称号。企业产品有钢丝绳索具、索具连接件、链条索具、缆索、起重工具等金属制品、工业安全用品,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港口码头、船舶修造、航运打捞、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工程建筑等行业,被评为“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和“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公司先后参与了 “南海一
期刊
摘要:随着强调平面构成、强调主客分离的图面式设计方法的广泛应用,忽视使用者体验的城市景观不断出现。为此,如何重拾传统造园入境式设计方法,创造人与环境交融的真实境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罗汉松Podocarpus spp,植物设计作为案例,从立意方法、骨架理法、色彩理法、虚实理法和可视化设计四个方面探讨传统入境式设计方法在当代风景园林建设项目中的运用。最后阐述了伴随社会的发展
期刊
“他们认为发利的风格就是踏踏实实做事、工程力求精益求精。”  “我容易心软,这种性格不太适合开公司,所以建立一个结构完善的管理团队对发利集团积极发展非常重要。”  “踏实”和“容易心软”,这是发利集团总裁陈维贤给自己标的标签。他认为踏实是一等一的大事,甚至认为这是发利集团安身立命的基本。对于自己容易心软的“软肋”,他也不讳言,而是主动建议完善管理团队,尽量弥补这种性格的“缺陷”。  落户深圳,从给
期刊
摘 要:怀圣寺光塔始建于唐朝,高耸的光塔自古以来便是广州城坊中的一处显著标志。光塔上的鸡形风向仪用以观测季风,并为往来船舶引航。用鸟形物件作风向仪在中国历史悠久。  关键词:光塔;金鸡;风向仪  中图分类号:P412.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Huaisheng mosque light Pagoda was intially built in Tan dyansty.It is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