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5年2月10日,66岁的熊希龄和33岁的毛彦文在上海西藏路慕尔教堂举行婚礼,采用基督教仪式,轰动全国,新闻报道数月不止。
熊希龄,湖南凤凰人,16岁中举,19岁中进士,21岁点翰林,与张謇同榜。1913年9月,熊希龄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后退出政坛,致力于慈善。
毛彦文,浙江江山人,曾赴美留学,后在暨南大学、复旦大学任教。毛彦文与其表哥、东南大学的教授朱君毅有十几年的婚约,后朱毁约。此次婚变,让毛彦文受伤至深,“我自幼至青年,二十余年来只爱你一人,不,只认识一个男人,这个人是我的上帝,我的生命,我的一切,现在你竟如此无情,所有对你美丽的幻想,完全毁灭,我感到自身已无存在的必要,我全部身心崩溃了……有了这个惨酷的经验,我对于婚事具有极大戒心,以致久延不决。青春逝去,年越三十许,不能不找一归宿。”
毛彦文与熊希龄家族断断续续有一些联系,她在湖郡女校的同学朱曦是熊的侄女,熊的侄子朱经农曾与朱君毅和吴宓都是同事。毛彦文与朱君毅解除婚约的集会,还是熊夫人朱其慧提议并召集的。
当朱曦向毛彦文说到这门亲事时,毛彦文的震惊是可想而知的:一方面当然是年龄悬殊,辈分也不同;另一方面,两人的社会地位更是无法相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自朱曦提亲那天起,熊希龄就由北平南下上海,坐镇沧州饭店,仿佛发了誓似的不娶毛彦文不返北平。他不但每日派人给毛彦文送信,信中常附有他自己即时创作和手抄的诗词,情意之浓厚,措词之恳切,既有少年的轻狂和激情,亦有老人的持重和柔情。他还发动数位亲友登门劝说,甚至连他的亲生女儿也腆着大肚子由北京到上海劝说毛彦文。这场热烈、执著的爱情攻势,让熊希龄仿佛再次回到了青年时代。
仅仅两个多月,熊希龄便俘获了毛彦文的芳心。他对毛的称呼,也由“彦文小姐”改为“彦文吾爱”,二人结婚水到渠成。
毛彦文回忆这一过程,却要简单得多。因为在她这个年龄,需要的是一个好的归宿,她不想再在情感和生活中颠沛流离了:“当时反常心理告诉我,长我几乎一倍的长者,将永不变心,也不会考虑年龄,况且熊氏慈祥体贴,托以终身,不致有中途仳离的危险。”在经历了朱君毅的背叛、吴宓的若即若离后,与熊希龄结婚,在外人看来颇不可思议,在毛彦文的心里,却再顺理成章不过。
婚后两人相亲相爱,毛彦文辞去教职,迁居北平,专心辅助熊氏经营香山慈幼院。从熊写的许多诗词中可以看出,他对毛彦文十分宠爱。未料,美满婚姻在1937年被粉碎——熊希龄突然病逝于香港,这段以争议开始却颇为美满的“奇缘”,以如此刻骨铭心的方式结束了。
此时,毛彦文未满40岁。她继承熊氏事业,在战争动乱年代四处奔走,艰难维持香山慈幼院运作,成为这个著名慈善机构的精神支柱。她对熊氏的感情,不但没有因为熊氏的离去而消逝,反而愈加炽烈。
熊氏死后,毛彦文未再嫁人,两人无子女。抗战胜利后,毛先后当选国民党北平市参议员和“国大”代表,1949年去台湾,1950年赴美国,先后在加州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任教。1959年,她返台定居,1999年去世。
熊希龄,湖南凤凰人,16岁中举,19岁中进士,21岁点翰林,与张謇同榜。1913年9月,熊希龄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后退出政坛,致力于慈善。
毛彦文,浙江江山人,曾赴美留学,后在暨南大学、复旦大学任教。毛彦文与其表哥、东南大学的教授朱君毅有十几年的婚约,后朱毁约。此次婚变,让毛彦文受伤至深,“我自幼至青年,二十余年来只爱你一人,不,只认识一个男人,这个人是我的上帝,我的生命,我的一切,现在你竟如此无情,所有对你美丽的幻想,完全毁灭,我感到自身已无存在的必要,我全部身心崩溃了……有了这个惨酷的经验,我对于婚事具有极大戒心,以致久延不决。青春逝去,年越三十许,不能不找一归宿。”
毛彦文与熊希龄家族断断续续有一些联系,她在湖郡女校的同学朱曦是熊的侄女,熊的侄子朱经农曾与朱君毅和吴宓都是同事。毛彦文与朱君毅解除婚约的集会,还是熊夫人朱其慧提议并召集的。
当朱曦向毛彦文说到这门亲事时,毛彦文的震惊是可想而知的:一方面当然是年龄悬殊,辈分也不同;另一方面,两人的社会地位更是无法相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自朱曦提亲那天起,熊希龄就由北平南下上海,坐镇沧州饭店,仿佛发了誓似的不娶毛彦文不返北平。他不但每日派人给毛彦文送信,信中常附有他自己即时创作和手抄的诗词,情意之浓厚,措词之恳切,既有少年的轻狂和激情,亦有老人的持重和柔情。他还发动数位亲友登门劝说,甚至连他的亲生女儿也腆着大肚子由北京到上海劝说毛彦文。这场热烈、执著的爱情攻势,让熊希龄仿佛再次回到了青年时代。
仅仅两个多月,熊希龄便俘获了毛彦文的芳心。他对毛的称呼,也由“彦文小姐”改为“彦文吾爱”,二人结婚水到渠成。
毛彦文回忆这一过程,却要简单得多。因为在她这个年龄,需要的是一个好的归宿,她不想再在情感和生活中颠沛流离了:“当时反常心理告诉我,长我几乎一倍的长者,将永不变心,也不会考虑年龄,况且熊氏慈祥体贴,托以终身,不致有中途仳离的危险。”在经历了朱君毅的背叛、吴宓的若即若离后,与熊希龄结婚,在外人看来颇不可思议,在毛彦文的心里,却再顺理成章不过。
婚后两人相亲相爱,毛彦文辞去教职,迁居北平,专心辅助熊氏经营香山慈幼院。从熊写的许多诗词中可以看出,他对毛彦文十分宠爱。未料,美满婚姻在1937年被粉碎——熊希龄突然病逝于香港,这段以争议开始却颇为美满的“奇缘”,以如此刻骨铭心的方式结束了。
此时,毛彦文未满40岁。她继承熊氏事业,在战争动乱年代四处奔走,艰难维持香山慈幼院运作,成为这个著名慈善机构的精神支柱。她对熊氏的感情,不但没有因为熊氏的离去而消逝,反而愈加炽烈。
熊氏死后,毛彦文未再嫁人,两人无子女。抗战胜利后,毛先后当选国民党北平市参议员和“国大”代表,1949年去台湾,1950年赴美国,先后在加州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任教。1959年,她返台定居,1999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