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长基线测量技术在像控点测量中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flame_ear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理国情实际普查的过程中,静态测量、网络CORS测量以及快速静态测量为控制测量主要采用的作业方法。在作业中,一旦遇到CORS信号覆盖不了的位置,就会采用GPS测量,但是因为受到基线边长的影响,实际工作的效率受到了阻碍。为了保障测量的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实际案例来对长基线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果,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针对北斗B1I信号播发的格网电离层模型进行算法的优化和工程实现。使用双频电离层修正法验证北斗格网模型的实时性与可靠性,分析Klobuchar模型修正与格网修正的数据特点。在此基础上,将北斗格网模型通过算法修改和参数转换应用于GPS系统的电离层修正中。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北斗格网电离层模型有较好的实时修正效果,与双频修正的修正结果有较高的契合度,同时相比Klobuchar模型有更好的修正结果,并可应用
期刊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ustal deformation around the epicenter before the 2016 M_S6. 4 Menyuan earthquake,the GPS continuous stations of the period from 2010 to 2016 were selected a
期刊
本文对CORS系统进行了介绍,对单基站CORS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原理、应用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期望为单基站CORS系统在城镇第几测量中的有效应用提供可行的参考。
期刊
本文借鉴测量不确定度是在误差基础上的评价体系,通过大量实测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工程 GPS 单点定位与相对定位误差规律进行分析,在实际的测量工作结束后,需要交付的最终成果,应该由观测成果及其不确定度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不确定度的大小决定了测量成果能否被施工方所使用。在一定置信水平条件下,其不确定度取值越小,证明获取的观测成果可靠程度越高。
期刊
地球自转参数(ERP)是卫星精密定轨中联系天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的必要参数,是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和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 GMAS)分析中心的重要产品。为了提高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分析中心(CGS)的线性模型预报精度,本文研究了最小二乘(LS)和自回归模型(AR)组合的超短期预报最优方法;通过不同周期数据确定最佳预报时长,利用LS+AR模型进行超短期预报,并通过IGS和i GMAS
期刊
在基础测绘或航测调绘作业中,需要进行海岸线定位、特殊地物特征的定位、固定标志的搜索和局部特征点的定位测量。使用传统仪器进行施测是非常困难的,RTK与手持GPS的结合将带来巨大的技术优势,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文章讨论了两者的联合应用。
期刊
针对现有卫星钟差预报模型对非平稳过程预报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卫星钟差一次差值的小波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对在轨卫星钟差求取一次差值的基础上,运用小波神经网络模型预报GPS卫星钟差,同时与GM(1,1)模型预报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BlockΠA Cs短期预报的精度能达到0.690ns,14d预报的精度最差时依然优于1ns;其余稳定性良好的卫星钟,一天预报的结果均要优于0.207ns,预报14d卫星钟差的平
期刊
针对相位减伪距法只能探测出大周跳而对小周跳无能为力的问题,提出将相位减伪距法应用于双频载波相位周跳的探测与修复中。对采样率为1s、15s和30s不含周跳的观测值分别加入1周到40周不等大小的周跳,采用相位减伪距法分别对加入周跳的观测值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采样率为15s和30s的观测值仍然保持其优秀的大周跳探测能力,对采样率为1s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则能够探测出小于1周的周跳,且其周跳探测分辨
期刊
针对网络差分方法多采用双差模型,但双差模型在实现时不够灵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差误差改正信息的大范围单历元网络差分方法。此方法能够克服双差网络差分模型的缺点,用户不需要选择一个参考站作为主参考站,更不需要主参考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双差组合,从而减少了数据传输量,作业方式更加自由、灵活,且算法简单、作业范围大。大范围区域内的流动站用户利用非差误差改正数进行误差改正,然后可实现单历元网络差分定位。实验表
期刊
本研究以北京市出租车GPS轨迹数据为例,建立了一种面向轨迹起止特征点(Origin-Destination,OD)的多比例尺可视化表达方法。首先,依据轨迹点描述信息提取OD特征点,并进行无效点清理与排除;然后,利用分布密度指标和辅助行政区划数据实施聚类分析,对OD数据分布空间进行区域划分;最后,定义参量统计各区域间OD数据隐含的流向特征,并设计专门符号进行可视化。其中,通过调整最小区域面积控制参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