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语》中蕴涵颇为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以德育为例,孔子把道德教育分为认知、情感、意志、实践四个步骤,实施有效的方法,完成道德教育。
【关键词】孔子 德育 教育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为我国教育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孔子及其弟子、后人总结的文献资料中,不难发现孔子在育人过程中形成了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在此,笔者着重探讨孔子在德育中的心理学思想和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1 德育的心理过程
1.1 道德认知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首先要形成他们的道德认知,形成道德认知的过程,就是对学生晓之以理的过程。从孔子的言论来看,形成道德认知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掌握道德概念,二是自我评价能力。
掌握道德概念是形成道德认知最根本的过程,不仅要明确地提出概念,还必须了解道德概念的涵义。孔子把“仁”作为核心概念,他所理解的“仁”内涵极为广泛,包容了道德品质一切主要方面,其中以“爱人”和“克己复礼”这两点最为重要。
孔子善于评价学生,这对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孔子评价学生注重方法,他或者面对面地评价,或者在别人面前评价自己的学生,或者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他会即时的给予肯定或者否定,这样就促进了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1.2 道德情感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需要发展他们的道德情感,发展道德情感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动之以情的过程。孔子教育学生一方面要懂得“爱人”和“克己复礼”的道理,另一方面要拥有“爱人”和“克己复礼”的情怀,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同时,还能克制自己不理智的情感。孔子曾指出具有何种感情的人,才是仁德之人,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孔子主张通过《诗》和“乐”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诗》一书思想纯正,情感充沛,能激发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子罕》)道德情感的培养从浅显易懂且振奋人心的《诗》开始,而后以音乐来荡除邪念,陶冶情操。孔子认为“乐”完善人的道德修养,他对《韶》《武》这两首乐曲的评价颇高,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因而,他认为音乐对塑造人的道德情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也不懂欣赏音乐,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1.3 道德意志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除了道德认知的形成和道德情感的激发,还需要在积极道德情感的驱动下,以顽强的道德意志使道德认知持之以恒。孔子论述了锻炼坚强意志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
孔子很重视立志,他多次强调志在形成仁德和学习中的作用。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是说一个人立志实行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孔子还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其次,孔子重视道德信念对人的激励。他认为一个人有了坚强的道德信念,就能坚持不懈地追求,完善自身德行。正如孔子所言:“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最后,孔子认为要完成德行,必须持之以恒。因此勉励学生凡事必须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还告诫学生完成德行更是需要坚不可摧的毅力,以此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底。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4 道德实践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付诸道德实践。孔子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和道德习惯的培养,他主张言行一致,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他教导子贡,君子应该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孔子在德育过程中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人不可能不犯错,但是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因此,要求学生勇于改过,学生谨遵其教诲,并深有体会。如,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再有,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要以好人好事为榜样,效法他们的道德行为,同时以坏人坏事为镜子,对照自己的行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此言正是孔子为人处事的写照。
在孔子的仁政教育中,有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即道德发展的知、情、意、行,虽然他没有作系统论述,但是孔子的言论已经体现出一个基本的系统结构,与现代教育心理学道德形成的过程基本一致,对后世道德教育影响深远。
2 德育的心理学方法
孔子对其弟子的教育,以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等闻名于世,在此探讨孔子道德教育过程中心理学方法。
2.1 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
孔子长期与学生朝夕相处,运用观察与谈话的方法探析学生心理活动,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实际基础进行教育,在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最早主张并实行“因材施教”。他的学生子夏对因材施教就深有体会,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有可诬?有始
2.2 以身作则,示范作用
孔子认为只有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才能教好学生,而以身作则无须过多言语,重要的是以教师的自身行为,给学生提供榜样,也即示范作用。孔子与子贡关于示范作用有这样一段对话,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以自然界生息作比,启示子贡从行为中学习。
2.3 表扬批评,及时强化
孔子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方法去教育学生,正如他运用因材施教一样,他以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为依据,给予及时、适当的强化,以促进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孔子对学生以表扬为主,他对颜渊的表扬可以说是不绝于口:“有颜渊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子罕》)孔子对学生的批评也是恰如其分,既阻止学生的骄傲,又不伤及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孔子曾对子路说:“道不行,乘桴浮于大海。从我者,其由也!”子路因此而高兴骄傲,孔子发现后又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公冶长》)
参考文献
[1] 李杰主编.论语·孟子[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2] 燕国材.先秦心理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8-58.
[3] 罗佐才.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00-153.
[4] 燕国材.论孔子的心理学思想[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2):117-123.
[5] 张殿有.论孔子的教育心理思想[J].集宁师专学报,2005,27(1):75-81.
[6] 蔡陈聪.孔子的德育心理思想[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0,16(1):70-73.
【关键词】孔子 德育 教育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为我国教育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孔子及其弟子、后人总结的文献资料中,不难发现孔子在育人过程中形成了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在此,笔者着重探讨孔子在德育中的心理学思想和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1 德育的心理过程
1.1 道德认知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首先要形成他们的道德认知,形成道德认知的过程,就是对学生晓之以理的过程。从孔子的言论来看,形成道德认知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掌握道德概念,二是自我评价能力。
掌握道德概念是形成道德认知最根本的过程,不仅要明确地提出概念,还必须了解道德概念的涵义。孔子把“仁”作为核心概念,他所理解的“仁”内涵极为广泛,包容了道德品质一切主要方面,其中以“爱人”和“克己复礼”这两点最为重要。
孔子善于评价学生,这对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孔子评价学生注重方法,他或者面对面地评价,或者在别人面前评价自己的学生,或者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他会即时的给予肯定或者否定,这样就促进了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1.2 道德情感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需要发展他们的道德情感,发展道德情感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动之以情的过程。孔子教育学生一方面要懂得“爱人”和“克己复礼”的道理,另一方面要拥有“爱人”和“克己复礼”的情怀,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同时,还能克制自己不理智的情感。孔子曾指出具有何种感情的人,才是仁德之人,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孔子主张通过《诗》和“乐”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诗》一书思想纯正,情感充沛,能激发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子罕》)道德情感的培养从浅显易懂且振奋人心的《诗》开始,而后以音乐来荡除邪念,陶冶情操。孔子认为“乐”完善人的道德修养,他对《韶》《武》这两首乐曲的评价颇高,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因而,他认为音乐对塑造人的道德情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也不懂欣赏音乐,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1.3 道德意志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除了道德认知的形成和道德情感的激发,还需要在积极道德情感的驱动下,以顽强的道德意志使道德认知持之以恒。孔子论述了锻炼坚强意志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
孔子很重视立志,他多次强调志在形成仁德和学习中的作用。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是说一个人立志实行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孔子还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其次,孔子重视道德信念对人的激励。他认为一个人有了坚强的道德信念,就能坚持不懈地追求,完善自身德行。正如孔子所言:“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最后,孔子认为要完成德行,必须持之以恒。因此勉励学生凡事必须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还告诫学生完成德行更是需要坚不可摧的毅力,以此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底。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4 道德实践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付诸道德实践。孔子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和道德习惯的培养,他主张言行一致,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他教导子贡,君子应该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孔子在德育过程中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人不可能不犯错,但是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因此,要求学生勇于改过,学生谨遵其教诲,并深有体会。如,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再有,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要以好人好事为榜样,效法他们的道德行为,同时以坏人坏事为镜子,对照自己的行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此言正是孔子为人处事的写照。
在孔子的仁政教育中,有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即道德发展的知、情、意、行,虽然他没有作系统论述,但是孔子的言论已经体现出一个基本的系统结构,与现代教育心理学道德形成的过程基本一致,对后世道德教育影响深远。
2 德育的心理学方法
孔子对其弟子的教育,以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等闻名于世,在此探讨孔子道德教育过程中心理学方法。
2.1 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
孔子长期与学生朝夕相处,运用观察与谈话的方法探析学生心理活动,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实际基础进行教育,在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最早主张并实行“因材施教”。他的学生子夏对因材施教就深有体会,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有可诬?有始
2.2 以身作则,示范作用
孔子认为只有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才能教好学生,而以身作则无须过多言语,重要的是以教师的自身行为,给学生提供榜样,也即示范作用。孔子与子贡关于示范作用有这样一段对话,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以自然界生息作比,启示子贡从行为中学习。
2.3 表扬批评,及时强化
孔子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方法去教育学生,正如他运用因材施教一样,他以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为依据,给予及时、适当的强化,以促进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孔子对学生以表扬为主,他对颜渊的表扬可以说是不绝于口:“有颜渊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子罕》)孔子对学生的批评也是恰如其分,既阻止学生的骄傲,又不伤及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孔子曾对子路说:“道不行,乘桴浮于大海。从我者,其由也!”子路因此而高兴骄傲,孔子发现后又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公冶长》)
参考文献
[1] 李杰主编.论语·孟子[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2] 燕国材.先秦心理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8-58.
[3] 罗佐才.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00-153.
[4] 燕国材.论孔子的心理学思想[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2):117-123.
[5] 张殿有.论孔子的教育心理思想[J].集宁师专学报,2005,27(1):75-81.
[6] 蔡陈聪.孔子的德育心理思想[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0,16(1):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