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崛起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h8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由主义思潮作为西方的主流思想,自鸦片战争后,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陆续传入中国,不仅在上世纪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教育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当今社会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其中,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和起源归功于多位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共同努力,在此,我重点介绍几位对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
  关键词: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
  一、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含义
  (一)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内涵
  近代自由主义的内涵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政治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哲学自由主义。所谓政治自由主义,就是指全体社会的全体公民都拥有政治生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所谓经济自由主义,就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对市场经济较少的干预和控制;所谓社会自由主义,关注社会正义,对社会弱者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爱护;所谓哲学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宣扬个人之上的观点。
  (二)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特征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四大特征:个体主义、平等主义、普同主义、淑世主义。所谓个体主义,即是宣扬个人独立性格和个人之上,主张发挥个人自由平等的天性。所谓平等主义,即是每个人生而平等,平等的享有各项权利。所谓普同主义,即是能够应用于所有人身上的价值观或事物,强调普遍的事实能够被发现和理解;所谓淑世主义,即是在世界发展过程中介于悲与喜、恶与善的之间的人生哲学,对待事情既不悲观也不乐观的态度。
  (三)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核心价值
  近代自由主义的四大特征之一个人主义就是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他的基本原则就在于自由、平等和民主。这三个基本名词是近代自由主义最基本的内涵和特征。
  二、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分类
  (一)中国古典式自由主义
  中国古典式自由主义又被称为中国传统自由主义,起源于国内。以严复和梁启超为主要代表,二者受休谟、洛克、亚当斯密和孟德斯鸠的影响最大,古典自由主义体现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特征,嚴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观念和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开启了近代中国社会自由主义思潮的新大门。
  (二)新政治自由主义
  西方新自由主义三支其中之一,继承与西方法国式政治自由主义,从新文化运动之后,自由主义作为一个全新的思想流派在近代中国应运而生,到抗日战争之后,自由主义思潮到达高潮期,另外以胡适、傅斯年为代表的自由足以者完美的诠释了西方的实用主义,代表了新中国自由主义的另一个传统思想。
  (三)功利自由主义
  西方新自由主义三支其中之二,继承与西方功利主义的社会主义,以罗隆基、王造时为代表人物,继承了西方的费边社会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有着西方社会民主主义的传统,被称为“西方行动的自由主义者”。
  (四)文化保守主义
  西方新自由主义三支其中之三,继承与西方保守主义,主张思想文化保守,建国后,殷海光接受了新古典主义的影响,作为后期的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倾向于保守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作为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种类之一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三、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自由盗火者——严复
  严复作为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引入的第一人,提起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首当其冲的应该谈到严复,在自由主义发展史上,曾出现了三部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亚当斯密的《原富》、约翰密尔的《论自由》和孟德斯鸠的《法意》,这三部著作在历史上称为自由主义的点睛之作,这些关于自由主义的国外著作都是通过严复之手翻译进入中国的,严复凭借自己的翻译能力和学术水平翻译了许多关于自由主义思潮的国外著作,也因此被称为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发起人和第一人。
  严复不仅仅是一位翻译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曾在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海外,学习了很多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学说,两年的留学经验归国后,他在国内担任天津学堂的总教习,后又升为总办,甲午战败之后,严复深刻地认识到救亡图存、变革思想的重要性,相继出版发表了《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等等篇章,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抨击了清王朝腐败落后的专制统治,与此同时,严复逐渐认识到自由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的重要性,并把自由主义看作中国和西方的思想差别的关键所在,也正是富强民国的重中之重。
  严复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他认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把民主和自由至于很高的位置,同时,他认为自由是与自利和自治密不可分的,所谓自利,也就是现代市场经济下个人的利益,所谓自治,就是指国家全体公民拥有政治生活的权利,特也是政治民主的基石之一。
  (三)自由思潮的舆论骄子——梁启超
  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曾与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是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倡导言论自由,是“近代中国言论界的骄子”,掀起了近代中国一时期的舆论风波,开一代言论自由风气,在言论自由方面,在他之后的胡适才有资格与之相媲美,可见他在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梁启超早年接受过幼学教育,科举考试考中秀才,此后,结识康有为,并拜师门下,和其师傅一起走上维新变法道路,从此,在思想界和政治界占有一席之地,成为那个时代的标杆性人物。
  在思想言论方面,梁启超认为思想自由乃是世界一切万物自由之母,他以历史眼光来看待西方和近代中国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在于“于不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层面,西方都更加注重自由和民主”,他的这些自由和民主思想在当时来看都是先前和进步的,无疑是为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政治活动方面,梁启超在赴京会试的时候正巧赶上甲午战败,清政府与日本列强签订《马关条约》,当时的跳跃引起百姓和官员的极力反对,梁启超和康有为义愤填膺,发动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公车上书,请求清政府拒绝签署条约并实行维新变法。1898年7月,光绪帝同意二人的改革变法,9月,改革受到慈禧皇后的层层阻挠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也是“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的原因,变法仅仅维持了一百天的时间就宣告破产。此后,还参与了1905年的君主立宪,1906年的辛亥革命,写下《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对近代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自由主义教育家——蔡元培
  蔡元培,作为北京大学的校长,在北大重建学术氛围,大力宣扬自由主义思潮,因此也让北京大学的在近代中国史上成为宣传自由主义思想的重镇。所以,在提到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不得不说的一位自由主义者就是蔡元培,蔡先生。蔡元培倡导学术自由,致力于现代科学技术,蔡元培是极力倡导学术氛围自由的第一人。
  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主要推动者,蔡元培也参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守护人,蔡元培开创新的教育管理理念,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蔡元培为了自己的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的全部教育理念都来自于自由主义教育哲学,此外,蔡元培先生还包容万派,例如特立独行、思想超前的陈独秀,中西兼通、推崇自由的胡适之,以及宣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李大钊,愤世嫉俗、提倡救亡图存的周树人,蔡元培对这些自由主义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都充满欣赏和赞美的钦佩之情。
  除了整顿北大,重新发扬光大北京大学,蔡元培的另一大贡献就在于创建了中央研究院,北京大学和中央研究院成为发展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两块重要園地,同样也是学术前沿的重要阵地。他们超越了现实黑暗的政治生活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使得北京大学和中央研究院成为自由主义的学术天地和思想摇篮。蔡元培在对自由主义的态度上,一直秉持着“兼容并蓄。包罗万象”的格局,理应成为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一)自由主义中枢——胡适
  胡适,作为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最重要的一位人物,在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也是自由主义思想发展功成名就的里程碑。当人们提到自由主义就想到胡适,提到胡适,就想到自由主义,胡适的名字和自由主义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毋庸置疑,胡适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发展的第一人,也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中枢人物,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学术地位,后人对其都给予了崇高无上的优秀评价。
  在个人自由主义方面,胡适很重视个人主义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理论根基,在五四运动期间,他的个人主义思想达到了一个高峰期,早年时期,他也曾经去过西方留学,所以深受西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回国之后,他一直对知识分子采取中立或独立的态度,他所接受的西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一步步把他推向自由主义者的道路。
  在政治自由主义方面,胡适在早期关注个人自由主义,其中心是追求个性独立,思想解放,后期逐渐把目光转向政治自由主义,关注政治自由主义哲学。其中心从个人自由主义转向政治自由主义的问题。胡适的政治自由主义思想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政治自由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近代中国早日摆脱封建主义君主专政制度,开展社会变革和政治革命贡献了自己一份重要力量。
  在人权理论与实践方面,胡适的人权理论中最主要的两个观点在于人权和法治,其中人权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人权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胡适认为,无论每个人的地位如何,只要是一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人权,这个权利与生俱来,不应该受制度和阶级的压迫和诋毁。胡适准确的抓住了中国社会文明思想长期没落的关键所在,把人权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这也是胡适关于个人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思想的精髓所在。
  作者简介:张艺露(1995.9.2)女,汉,河南鹤壁,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是文化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民艺术普及的必然要求,转变传统的文化输出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传播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人们群众的现实的文化需求。  关键词:数字化;人才建设;公共文化  一、数字化建设是文化馆未来发展的必然阶段  在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根据两办意见,文化部加快推进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视觉艺术,而视觉艺术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经过程,随着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对艺术创造也越来越渴望,而衡量艺术家艺术创造思维的就是艺术创造力,艺术家只有具备良好的艺术创造力,才能够将视觉艺术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为此本文基于对视觉艺术的探讨,研究艺术创造力对于视觉艺术的作用,给予艺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艺术创造力;视觉艺术;升华  艺术创造力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非
期刊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健康与饮食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饮食营养不均衡、暴饮暴食、减肥节食等情况,都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对食品营养与健康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食品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性,并以现代人群的身体健康为基础,探讨了均衡食品营养、健康饮食的主要措施,以使人们充分认识到食品營养与健康的重要性,在日常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关键词:食品营养;健康; 重要性  食品是维持人们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来源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歌曲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它还传递了一个信息。研究人员发现,音乐可以训练大脑进行更高形式的思考,他们发现在母语学习中使用音乐可能有帮助。  幼儿在说话前就先学唱歌,婴儿的交流是发出一系列代表饥饿、疲劳、警告或快乐的声音符号,孩子的母亲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辨别孩子的需要。因此,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音乐能提高第二语言的学习能力吗?  这个问题促使研究者研究音乐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本研
期刊
摘要: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支柱之一就是石油工业的发展,因此,对石油工业的标准进一步提高上来,可以使石油产品的质量全面提高上来。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对石油工业标准与石油产品质量的提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石油;工业标准;产品质量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工业也在进行全面的发展,而与此同时,相应的石油工业标准技术在全面提高的同时,石油产品本身的特性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在整
期刊
幸福渠建于1939年8月,由工程师丁仲文设计,政府资助与群众合作入股而成。渠北起裴庄,南至杨家崖,全长5公里,采用自流灌溉的方式,可灌溉枣园周围6个村庄1500亩土地。渠修成后,庄稼连年丰收,故群众称之为“幸福渠”。  陕北地区一直干旱少雨,年降雨量不及我国东南部三分之一,降雨时间又多集中在夏秋之际,所以常遭旱灾。十年就有九年旱,所以枣园人民祖祖辈辈都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生活十分艰苦。地处延安城西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农村畜禽的疫病防治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整体畜禽养殖业当中,疫病的防治工作一直都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农村地域中由于养殖规模小、技术条件差以及管理水平不足等问题,对农村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因此,文章首先对农村畜禽疫病的养殖现状加以明确;其次,对当前农村畜禽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畜禽疫病的具体防治措
期刊
摘要:近些年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变化,文化馆的公共文化建设必须符合时代需求,文化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作用,而作为文化志愿者应转变传统的观念,以更加贴合群众需求的方式进行工作。本文基于新时期文化馆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索文化志愿者管理细化工作要点。  关键词:文化馆;志愿者;精细化管理;免费开放  引言  我国正处于社
期刊
摘要:法语和葡萄牙语同属印欧语系,二语在语音、语法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字母和音素层面对法语和葡语异、同点进行对比分析,并尝试对葡萄牙语音素做出数据性归纳,以期为二语及同语系多语种教学与习得提供借鉴。  关键词:法语;葡语;字母;音素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能熟练掌握数门语言的人才在欧美国家比较常见,但在亚洲国家却屈指可数。近年来,我国大力培养优秀外语人才,国内高等院校普遍开
期刊
摘要:国有金融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适应时代发展,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有金融企业必须重视党建工作品牌建设,注重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对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以促进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的持续发展,以此来推动国有金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品牌建设作为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出发点,推动国企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