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家校共育模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校的全力配合。多年来,本人在“家校共育养习惯”方面通过明确目标责任,促进家校共育的一致性;榜样示范激励,提升家校共育的有效性;拓宽合作渠道,加强家校共育的全面性;注重评价导向,强化家校共育的激励性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使家校形成合力,学生行为习惯有了可喜的变化。
  关键词:家校共育;好习惯
  好习惯影响人的一生,它是促进人走向成功的阶梯。为了给孩子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学校从孩子的幸福未来着眼,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培养就能奏效的,它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除了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有效培养,还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不能给不良习惯的产生留有漏洞。只有学校和家庭协调一致,齐抓共管,才能使学生习惯培养事半功倍,扎实有效。多年来,本人在“家校共育养习惯”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现与大家分享:
  一、明确目标责任,促进家校共育的一致性
  多年来的实践,我们在学生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培养上存在着“一头沉”的现象,即学校重视,家庭忽视;学校偏重校内的教育,缺乏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协作。只有变“一头沉”为“双管齐下”,家庭和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共识,整体培养,齐抓共管,才能固化学生的好习惯。
  因此,建立起一个培养学生好习惯的家校合作的网络机构,是至关重要的。
  1.问卷调查 摸清底码
  为了搞清当今学生的习惯现状,我们根据初期了解,进行了问卷调查,设计的问卷涉及学生在学校、家庭生活的几个方面:即:勤奋学习,遵守纪律,对人有礼貌,讲究卫生,勤劳节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据对我校1247名学生的调查及分析,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存在着诸多问题: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占总数的52.7%;害怕承担责任的占总数的32.6%;在交往中不注意别人感受的占总数的36.5%;学习不努力,常常被动学习的占35.4%;自律、不能主动约束自己的占25.9%;依赖性强,不爱劳动的甚至占到了总数的68.7%等。
  通过调查,老师们感觉到不容乐观的儿童习惯现状,与时代要求相差甚远。看到孩子的情况,家长们心中也着实着急。他们深深地认识到学生习惯的培养,是一道摆在每一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容忽略和无法逃避的重要课题。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中之重,是家校必须通力合作完成的任务,成了老师和家长的共识。
  2.宣传倡议 明确责任
  学校以主题队会的形式向全校学生发出“家校共育养习惯”的倡议,并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告诉每一位家长:“播种习惯 收获幸福”,这是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让每一位家长意识到,好习惯奠定学生幸福人生,对孩子一辈子负责,让每个孩子将来都能够拥有幸福的人生是每位教师、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同时,学校还向家长介绍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现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并重点介绍了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家庭中应培养哪些良好习惯等。家长们明确了教育责任,教育方向和学校高度一致。
  二、榜样示范激励,提升家校共育的有效性
  家长、老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比如:父母见人很随和,主动打招呼问好,孩子自然也学会了待人有礼貌。相反,有的父母爱发牢骚,孩子有一点错就又打又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有攻击性,遇到挫折容易发火,好争辩,以打架来解决冲突;父母喜欢说脏话、粗话,孩子潜移默化地也会受到影响。
  低年级班主任张老师在案例中写道:许多习惯的养成都需要老师言传身教、不断树立身边的榜样。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好习惯,平时我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随手关掉不需要再开的灯,随手关上忘关的门窗——目的只是想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让学生也养成注意细微之处的卫生习惯。同时,我注意观察学生身边的榜样,谁随手捡纸了,谁随手关门了,谁去擦掉同学忘擦的黑板了……我都会及时表扬,请其他学生向他学习。慢慢的,我的“随时教育”取得了成效。孩子们一个个都自觉地行动起来,我们的教室地面总是那么干净,没有任何废物、污物,桌椅总是那么整齐,学生抽屉里物品摆放总是那么有序。
  一名家长和我分享了她的教育心得:孩子晚上总是喜欢看电视,特别是长长的电视剧,既耽误学习,又耽误休息。制止孩子,他还振振有词,怎么您能看,却不让我看。想想也是,自己每天晚上都看得很晚,孩子心里当然不平衡。于是,我和孩子商议,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规定睡觉时间前,有适当的内容,可以看。凡是超过了时间,又是一些长长的连续剧,那就不能看。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又给他限定了底线。当然,我也会忍痛割爱,到了时间果断地关掉电视机,上床休息。家长以身作则,孩子也无话可说了。
  三、拓宽合作渠道,加强家校共育的全面性
  1.幼小衔接“一封信”
  我们在每年发放一年级新生通知书时,都会将“致一年级新生父母的一封信”发到家长手中,信中对“如何进行习惯培养,做好幼小衔接,迈好小学第一步”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从孩子的心理变化、学习习惯的培养、生活规律、父母的教养方式等方面给家长作了详细的介绍,使家长们受益非浅,受到了家长的欢迎,从而使孩子顺利地实现由学前向小学的过渡。
  2. 家长会
  课题研究伊始,通过家长会,围绕学生培养目标、本学期班级管理预期效果和学生年龄特点、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等,由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一起商定学生“本学期要养成的好习惯”。“好习惯培养”专题家长开放日,把家长请进来,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教学的进程,学生习惯培养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需要家长给予哪些帮助与合作,促进家校合作。家长会上,家长们交流和切磋教育孩子的经验体会,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了家长关注孩子教育的热情,增强家长教子的自觉性。
  3.微信
  微信是教师与家长简便快捷的联系方式。通过微信,教师和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和学校这两个不同環境中习惯养成的表现是否一致,从而避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节。   班主任们随时把学生在学校的好习惯成绩、表现,优点、缺点以及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通过微信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很多家长也把学生在家里的情况通过微信反馈给教师,使家校沟通合作培养好习惯更加及时有成效。
  4.校园网
  网络时代最大的便利就是交流自由、资源共享。我校的网站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带来了一片新天地,提供家校合作的全新方式交流平台,老师们和家长们把自己关于习惯培养的精彩文章、教子方法放到网站上与人分享。网络观摩课、家长学校各种素材等内容提供了课题研究极佳的平台。
  网络论坛中家长朋友和孩子们都到这里,他们在这里不但可以跟老师沟通,也可以跟同班的学生家长交流。老师和家长都可以在这里发布信息,上传和下载教育资料,实现资源共享。
  四、注重评价导向,强化家校共育的激励性
  在习惯培养中,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习惯如何评价。在对习惯进行评价时,往往难以操作。但是“怎样知道一个习惯是否养成了”,对习惯进行准确的测量,使其量化更是困难。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发现行为观察是比较好的对习惯进行评价的方法。
  在习惯培养过程中,我们采取对个体进行有规律的行为跟踪观察和记录,通过分析行为变化及其他相关变化的程度,对学生习惯是否养成作出评价。
  如:我们为每位学生建立“幸福成长档案”及“好习惯储蓄卡”,老师通过行为评价,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肯定优点,提出希望,关注孩子學习生活过程中的细节,用“春风化雨”式的评价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信,增强信心,与学生沟通了情感,建立了友谊。
  我校高年级于老师在案例中这样写道:有的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跟他们设立好习惯储蓄卡,建立好习惯家校联系的光荣册,每天为他们的进步加分,每周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他们的家长写一封表扬信。每天放学前学生们进行小评,每周一大评,周五带回家由家长审阅,并写出建议和希望。家长会上,我们对学生只表扬,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让孩子看到家长的期望。有问题的会后我们单独进行沟通。
  孩子进步了,孩子学习有些松懈了,我都会单独和他们的家长交流。这样,进步的孩子会再接再厉,退步的孩子家长会帮忙找原因,帮他们迎头赶上。有一次,我一到学校,就看到几个同学主动把教室扫得干干净净,就马上在“班光荣榜”上表扬了他们。第二天一早,我来到学校,看到班里所有来到的孩子都在打扫卫生,当时我还一头雾水,心想“平时都是班长只派几个同学打扫,今天是怎么了?”一问才知道,是“班光荣榜”的作用,谁不想被表扬呢?虽然他们的做法有些极端,但也可以看出这样的表扬对孩子的成长多重要啊!
  一个个的小贴画,一枚枚的小印章,贴满了孩子手里漂亮的“好习惯储蓄卡”,装满了“幸福童年成长档案”,看着这些成果,让孩子的心中泛起涟漪,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老师最喜欢我”。让这种“爱的信任”播种在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田里,让这种“爱的信任”生根、开花、结果。就在这师生心相印,情相连的教育评价、培养习惯的活动中,孩子们逐渐达到了教师制定的评价目标,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养成了良好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性格,和谐了老师与孩子的关系。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教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行为正向可喜的方向发展。从跟踪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以及思想品质方面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家长会上,夸孩子的家长多了,班内纪律老师省心了,吵嘴、打架的现象明显减少,校园内文明之花在悄悄绽放。
  存在问题
  1.习惯整体框架有待完善,培养内容大多局限学校生活,过于窄化。
  2.评价功能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科学的完善的评价体系。
  3.部分家长的家教水平还有待提高,对于学生家庭生活,家庭学习等方面的习惯培养还不给力。
  总之,我们相信通过下一阶段课题的深化研究,一定能探究出一套更完善的家校合作教育操作方法,使好习惯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吴重涵.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家校合作的经验和行动指南[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生态课堂是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生态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信、理解、关注、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体验的是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渊博的专业知识与讲课技巧,还要会合理的教育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生态理念去管理教育学生,面对学生的缺点,一定要掌握批评的艺术,讲究方法与策略,这样才能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
期刊
摘要:数学中的“画中话”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简单的图形把题目的意思表示出来一种学习方法。“画中话”画数学的学习方法直观形象,而且在教学中使用方便,适合低段数学教学。学生能从“画中话”的数学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以及解决问题;学生在“画中话”的画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欣赏到了数学的美……  关键词:画中话;画数学;数学化;思维  我的困惑:  现象一:低年级时许多孩子都存在着这样的
期刊
摘要:育人先育心。在由人的精神财富奏响的和谐交响曲中,最微妙、最温柔的旋律当属于人的心灵。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更是心与心的交流、共振、牵引,从而缩短与其的“心距”,走进其内心世界,促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引导;转化;学困生  学困生在每个班级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而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的。除个别是由于智力和生理有缺陷外,大多数学困生的形成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与父爱、母爱的缺陷及家长的溺爱等
期刊
摘要: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活动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在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上融合信息技术,不但能利用动静结合的图像活跃课堂气氛,营造逼真的教学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心理教育的知识面,从而优化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心理健康;课堂教学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走进小学课堂,成为小学生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期刊
摘要:小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复杂,“自我挫败”的心理反应也越来越突出,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竞赛、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很常见。根据自我挫败的具体表现,找出根本原因,及时引导不断激励学生自立、自能、自强、自信。  关键词:自我挫败者;案例;心理调适策略  在小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不断增高,小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复杂,“自我挫败”的心理反应也越来越突出,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竞赛、人际交往等
期刊
摘要: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张新思潮,为问题学生教育也提供了新的方法。教育是问题学生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本文在对问题学生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传统教育方式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育方式的差异,表明积极心理学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问题学生的积极发展,并基于此提出了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问题儿童教育建议。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问题学生;积极影响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所谓积极心理学就是
期刊
摘要: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植根于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老师应该有的德行。热爱学生,才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而才能爱自己的事业,这样教育教学也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给学生倾注以爱心,才能获得融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让自己时刻保持一颗耐心;热爱学生,让自己时刻保持一颗诚心;热爱学生,让自己时刻保持一颗尊重的心  关键词:热爱学生;爱心;耐心;诚心;尊重的心;心灵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期刊
摘要:普劳图斯说过,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每天都按时进行各种活动和游戏、坚持给予幼儿充分地自主、细致开展家长工作、在榜样力量的推动下,扎实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最终使得班级工作良好、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习惯;培养;发展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
期刊
摘要: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促其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研究的主题。为了解特殊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走访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实地调查等,并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从中发现特殊学生心理特点形成的原因及症结所在,并寻求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心理的途径、方法、帮教策略及危机干预措施等。以最大限度提高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健康快乐地成长,预防校园暴力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培养得力班干部、做好各个层面学生的辅导工作、定期召开家长会等方面谈论了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  關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点决定了班主任要付出很多精力,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去关爱学生,勤于管理,培育良好的班风、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