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有了新的认知。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针对区域国土空间生态环境问题,确定城乡低效用地利用、城市更新和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与布局安排,确定水土流失、水环境治理、海岸带海域修复、矿山整治等各项生态修复任务目标与布局安排,提出国土综合整治与修复重点工程的范畴、布局和时间。
关键词: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修复格局划分
引言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加速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推动我国提前进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国土综合整治是指土地综合整治,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综合措施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从而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制定科学整治策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
整治策略的制定是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专题或专项规划具体应用的关键环节,及通过具体的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措施践行。全要素综合整治与修复策略的制定,需注重各要素的综合修复,合理安排不同类型工程间的实施时序,尽量发挥工程的加和效应,保证修复过程的低能耗、高效率;单要素整治与修复策略的制定,需分类分情况处理,不可一概而论。例如,矿山修复中,对于废弃矿场,应积极实施重点治理,巩固矿山边坡、恢复废弃矿山的植被,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对于正在开采的矿山,则需积极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主体责任,由企业实行边开采、边治理的模式,做到停采时完成大部分矿山修复工作。此外,由于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往往具有规模大、类型多、技术复杂、周期长和见效慢等特点,因此,应统筹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保护与修复措施选择等方面的关系。
2以高标准为重点,推进乡村土地整治
现阶段,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作重点需放在乡村地区,以高标准建设原则全力推进乡村空间综合整治工作,深化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目标。在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作中,相关部门以乡镇、水源、生态区、灌溉区为基本单元,对全域资源进行整体规划,而且国家相关部门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国土空间整治的工作要点,在整治中积极改善农田土壤环境,大力开发农村建设用地,将闲置土地、贫瘠土地进行二次开发与利用,实现国土资源的合理规划布局。由此可见,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整理乡村资源是国土空间整治的重点内容。
3规划控制指标
国土综合整治生态规划其实是生态资源优质化、生活空间环保化、农业生产生态化和产业发展绿色化的过程。在生态资源方面,以往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多关注林地、水域湿地的数量控制指标,如森林覆盖率、水面积率等,对生态资源的布局合理性和生态质量考虑较少。其实,林地景观连接度、水系沟通性等指标对生态资源优化更具有指导意义,生物多样性、水质、碳排放吸收量等指标则能反映生态资源的质量。在生活空間方面,除了常见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绿地率、生活污水纳管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等数量指标以外,应增加清洁能源普及率、环保建筑占比等质量指标。在农业生产空间方面,有农田集中连片程度、农田防护面积比例等常规数量结构指标,但对于农田生产模式和农田生态系统的控制要求缺乏关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配套率、农田轮间套种面积比例、农田区域生境多样性等指标更能反映农业生产的生态化程度。此外,从资源利用效率和功能复合的角度看,对农渔复合、农林复合用地也应给予更多的考虑。在产业空间方面,应增加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率、绿色经济产值比重等指标,以引导乡村产业绿色化。
4深化公众参与度
深化公众参与土地和空间的综合整治,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进一步深化公众参与土地综合整治的具体性和空间性,提高生态环境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生态环境安全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的监督是不够的。提高全民生态安全意识,积极宣传土地空间综合整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通过设置讲座和发放宣传册,加快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的形成。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的渠道,民众可以及时反馈当地政府在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综合整治土地空间的相关管理部门反映,以便可以妥善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和自然的发展,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土地整理与生态修复的发展战略,更好地建设美丽家园,这是确保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持续发展过程。
5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格局
根据影响国土综合整治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差异性,综合发展战略与功能定位,按照“山水林田村”系统修复治理要求,对遭受威胁和破坏的国土空间,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明确国土整治方向,实施差别化的国土整治措施,加强分区国土整治引导,确定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促进分区国土综合整治目标的实现。借鉴人地系统科学、景观生态学、生态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分析生态问题,从“要素—景观—系统”角度构建生态修复总体格局,把研究区整体分为3个部分,生态功能维护区、生态修复区和国土综合整治区。其中,生态功能维护区包括水土保持功能重要区、水源涵养功能重要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国土综合整治区包括农用地整理重点区域、土地复垦重点区域、国土综合整治区和矿山生态修复区。
结语
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实现土地的质量、数量和生态三个方面的综合整治。要正确认识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对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中秋,胡宝清,韦金洪.基于生态文明的土地综合整治内涵与思路探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5(8):53-58.
[2]许志军.生态文明引领土地整治转型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5(17):253.
[3]刘新卫.构建国土综合整治政策体系的思考[J].中国土地,2015(11):43-45.
关键词: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修复格局划分
引言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加速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推动我国提前进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国土综合整治是指土地综合整治,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综合措施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从而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制定科学整治策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
整治策略的制定是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专题或专项规划具体应用的关键环节,及通过具体的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措施践行。全要素综合整治与修复策略的制定,需注重各要素的综合修复,合理安排不同类型工程间的实施时序,尽量发挥工程的加和效应,保证修复过程的低能耗、高效率;单要素整治与修复策略的制定,需分类分情况处理,不可一概而论。例如,矿山修复中,对于废弃矿场,应积极实施重点治理,巩固矿山边坡、恢复废弃矿山的植被,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对于正在开采的矿山,则需积极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主体责任,由企业实行边开采、边治理的模式,做到停采时完成大部分矿山修复工作。此外,由于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往往具有规模大、类型多、技术复杂、周期长和见效慢等特点,因此,应统筹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保护与修复措施选择等方面的关系。
2以高标准为重点,推进乡村土地整治
现阶段,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作重点需放在乡村地区,以高标准建设原则全力推进乡村空间综合整治工作,深化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目标。在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作中,相关部门以乡镇、水源、生态区、灌溉区为基本单元,对全域资源进行整体规划,而且国家相关部门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国土空间整治的工作要点,在整治中积极改善农田土壤环境,大力开发农村建设用地,将闲置土地、贫瘠土地进行二次开发与利用,实现国土资源的合理规划布局。由此可见,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整理乡村资源是国土空间整治的重点内容。
3规划控制指标
国土综合整治生态规划其实是生态资源优质化、生活空间环保化、农业生产生态化和产业发展绿色化的过程。在生态资源方面,以往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多关注林地、水域湿地的数量控制指标,如森林覆盖率、水面积率等,对生态资源的布局合理性和生态质量考虑较少。其实,林地景观连接度、水系沟通性等指标对生态资源优化更具有指导意义,生物多样性、水质、碳排放吸收量等指标则能反映生态资源的质量。在生活空間方面,除了常见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绿地率、生活污水纳管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等数量指标以外,应增加清洁能源普及率、环保建筑占比等质量指标。在农业生产空间方面,有农田集中连片程度、农田防护面积比例等常规数量结构指标,但对于农田生产模式和农田生态系统的控制要求缺乏关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配套率、农田轮间套种面积比例、农田区域生境多样性等指标更能反映农业生产的生态化程度。此外,从资源利用效率和功能复合的角度看,对农渔复合、农林复合用地也应给予更多的考虑。在产业空间方面,应增加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率、绿色经济产值比重等指标,以引导乡村产业绿色化。
4深化公众参与度
深化公众参与土地和空间的综合整治,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进一步深化公众参与土地综合整治的具体性和空间性,提高生态环境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生态环境安全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的监督是不够的。提高全民生态安全意识,积极宣传土地空间综合整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通过设置讲座和发放宣传册,加快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的形成。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的渠道,民众可以及时反馈当地政府在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综合整治土地空间的相关管理部门反映,以便可以妥善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和自然的发展,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土地整理与生态修复的发展战略,更好地建设美丽家园,这是确保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持续发展过程。
5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格局
根据影响国土综合整治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差异性,综合发展战略与功能定位,按照“山水林田村”系统修复治理要求,对遭受威胁和破坏的国土空间,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明确国土整治方向,实施差别化的国土整治措施,加强分区国土整治引导,确定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促进分区国土综合整治目标的实现。借鉴人地系统科学、景观生态学、生态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分析生态问题,从“要素—景观—系统”角度构建生态修复总体格局,把研究区整体分为3个部分,生态功能维护区、生态修复区和国土综合整治区。其中,生态功能维护区包括水土保持功能重要区、水源涵养功能重要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国土综合整治区包括农用地整理重点区域、土地复垦重点区域、国土综合整治区和矿山生态修复区。
结语
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实现土地的质量、数量和生态三个方面的综合整治。要正确认识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对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中秋,胡宝清,韦金洪.基于生态文明的土地综合整治内涵与思路探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5(8):53-58.
[2]许志军.生态文明引领土地整治转型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5(17):253.
[3]刘新卫.构建国土综合整治政策体系的思考[J].中国土地,2015(1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