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乒乓球专项课一体化单元教学模式的设计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市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体化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尝试小学、初中、高中乒乓球专项课一体化单元教学模式的探索,将“学、练、赛、用”合理地安排到每个学段中,为学生学习、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整体设计理念
  中小学乒乓球专项课一体化单元教学模式,注重小学、初中、高中乒乓球教学一体化。不仅能够实现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对接,还能为学生乒乓球的综合能力发展创造条件。其基本理念是“玩起来”“乐起来”“赛起来”。
  在小学乒乓球专项课设计的内容安排上,增加游戏内容的比重,课堂学练尽量以游戏形式进行,提升学生参与乒乓球课程的积极性。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体验,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心境中完成专项学习和练习,培养学生锻炼的兴趣。重视学生的全员参与,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乒乓球专项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现自身能力并获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小学一、二年级可以进行各种颠球的游戏比赛,三、四年级可以开展各种移动击球的比赛,五、六年级就能进行各种较为正式的比赛了。同时,参赛人数、规则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关注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心理体验。要求90%以上的学生都能上场参赛。
  初中乒乓球专项课在小学的基础上,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并逐渐使技术动作技能化,同时加强专项体能的练习。本学段逐渐把小学时的游戏变成比赛,提高学生的比赛意识,同时,加强乒乓球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乒乓球知识和乒乓球文化,能夠参与并承担比赛的裁判工作。
  高中阶段主要是提高动作的质量和在比赛中的技能运用水平,并继续学习乒乓球的裁判规则,能够更好地进行裁判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渐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内容结构与课时分配
  乒乓球专项课一体化教学的内容结构。根据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主要包括:基本知识与技能、技战术运用、专项体能与一般体能、展示与比赛、运动项目完整体验五大项。教学内容分为:握拍、站位、步法、发球、接发球、推挡、攻球、搓球、弧圈球、双打技术、战术、游戏、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执裁练习、欣赏比赛、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等。内容安排从基本的技术到技能,从游戏到比赛,从技能到战术的运用,形成一体化,并层层递进。既有提高兴趣的各种游戏,又有正规的比赛;既有理论知识和裁判方法,又有比赛欣赏;既有技术教学,又有专项体能的提高,基本涵盖了乒乓球运动的所有内容。
  乒乓球专项课一体化教学的单元课时分配。乒乓球专项课一体化教学中,在小学一、二年级,重点练习学生的基本握拍方法、站位以及球感,同时针对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安排大量的游戏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小学三、四年级增加乒乓球基本动作,重点在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小学五、六年级逐步加强学生的专项体能和技术,使学生的技术逐渐转化为技能,为进行比赛做好准备;初中阶段,学习较难的技术动作,如弧圈球等,同时加大比赛的课时;高中阶段主要是改进技术动作,加强比赛和参与比赛的程度,同时,增加双打比赛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对待比赛中的胜负关系,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进行乒乓球活动打下基础。在课时分配上,依据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和各学段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表1~表4)。
  三、教学方案设计
  根据内容体系与学业质量评价表安排各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至六年级课时为每学期18个课时,每学年36个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学年36个课时,十至十二年级每学年模块个36课时。教学内容以新授教学内容为主,每个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也要进行详细的列表,同时穿插各种游戏活动和比赛。单元目标从“认知、技能、情感”3个方面来确定,每节课都有详实的教学内容、学习活动、练习活动和各种游戏、比赛。以一年级上学期为例,基本知识与技能、技战术运用、专项体能与一般体能、展示与比赛、运动项目完整体验等各部分相应教学内容遵循乒乓球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由易到难逐层深入学习。采用直观法、语言法、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为了避免枯燥的练习,教师安排了丰富的游戏和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表5、表6)。
  小学、初中、高中乒乓球专项课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学生的学习态度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更好地促使学生在小学至高中的12年中掌握乒乓球锻炼的方法和价值,切实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一、在“实”上下功夫  在“实”上下功夫,就是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行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根据教材内容实际要求和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在分析掌握学情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安排教学内容。其次要结合本校实际条件,统筹安排场地器材。最后要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从全局视角,依据课时教学之间联系的实际需要,设计每节课的内容,使其相互衔接,成为有机统一体,然后联系学生
一、把准语言激励的时机  运用语言激励应把握好激励的时机,下面以《跪跳起》教学为例,阐述在体育教学中不同时机对学生的语言激励。  1.当学生思考需要引导时。在课的基本部分,教师讲解与示范时,提问学生“刚刚老师的手和腿分别做了怎样的运动?”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说“你能第一个回答老师的问题,说明你认真观察老师的规范动作了。”  2.当学生练习获得成功时。在学生互相帮助练习成功时,教师可以说
椅子是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笔者介绍一些利用椅子锻炼的方法,既可以全面锻炼身体,丰富居家学习生活,还能拓展到中学体育室内课中作为“风雨教材”使用,进一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  一、热身活动  1.双手压肩  目的:拉伸肩、背部和大腿后侧肌群。  方法:站在椅子背后,动作开始时双手放在椅背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伸直,有节奏地震动(图1)。  要求:练习2×8拍,呼吸与动作相适应,头
在过去的20多年里,美国国家体育标准(NASPE)先后3次(1995年、2004年、2013年)修订,从历史流变的角度来看,3个版本的课程标准有各自的特色,并总体体现在标准框架、具体内容和评价3个方面。如,1995年版课程标准侧重于强调运动技术的掌握,学生能够在不同运动中展现出能力,而2004年版和2013年版课程标准则强调“运动技能”的概念,侧重于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基本的运动技能,强调具备
一、把握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不会从会处下手教  瑞士生物学家和儿童学家让·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4个阶段。它们分别是感觉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1]根据年龄层次,可以看出水平一、水平二的学生具有具体运算阶段的认知特点,即他们开始使用逻辑运算和规则代替直觉,由相信感知转为相信逻辑。该时期他们懂得排序、分类、计数。具备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12月24—28日,由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指导,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北京市学校体育联合会主办,珠海高新区金凤小学协办的“第二届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第三期全员体育育人项目培训班”在北
对于大多数体育教师,每天除了与教材或现行课程标准打交道外,与读书并无多少交集,因此,在许多体育教师的身上总感觉缺少那么点“才气”,但读书对体育教师成长来说意义重大。以笔者来说,除了每天练习运动技能外,也会翻阅一些体育专业类和非专业类的书籍,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对于书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会在课堂中付诸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不断阅读、学习、实践的基础上,笔者撰写的教学反思、教育教学论文也多
编者按:本期《案例研析》栏目以“水平一(二年级)前滚翻——团身滚动”为案例展开话题研讨,特邀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教授擔任主持嘉宾,带领一线教师围绕“技术动作的认知方式”展开讨论。在研讨过程中,参与话题研讨的教师结合案例与研讨,对“技术动作的认知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本期呈现了有效实现学生自身身体性认知的教学方式等内容,以期引导体育教师掌握认知“知识”与“方法”的方式,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在进
一、刘飞的《提升初中男生引体向上能力的“三大法宝”》文章中,通过自我体验法、同伴互助法、游戏娱乐法组织学生练习,发展学生上肢和肩袖、腰腹肌肉力量,采用方法新颖、趣味的器械运动,不断提升学生练习的兴趣,刘老师的“三大法宝”映射出他的智慧结晶,折射出刘老师的教育功底,也投射出他的拳拳爱心,智慧集聚有一套,体育教学花满天。  引体向上是当今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是一部分男生的拦路虎,学生的上肢力量和综合素质
秋天到了,街上的树叶变成了黄色。出租车司机松井看到一个年轻男人站在林道桥上招手,就停车了。  “请问到什么地方去?”  “请照我说的开。”  咔,松井竖起计时器,驾着天蓝色的车子跑起来。  “过了那个邮筒往左转。”  “接下来,右。”  “再往左。”  “过了烟店往左。过了花店往右。”  照乘客说的,松井一会儿往左转,一会儿往右转,渐渐地,连自己都不知道开到什么地方了。  前面出现了一条细细的小路